0145 唐家分流,一一剪除

“恭喜大將軍,正氣滿懷,邪情不傷!”

周興朝服未解,便在官署中迎接登門的丘神勣,心中頗有幾分無奈,但也不敢失禮。

丘神勣聞言後只是冷哼一聲,情緒頗有幾分惡劣:“些許雜事,有什麼值得恭喜?區區一樁刑事,居然鬧到朝堂,被人攻訐大臣,這難道不是你們刑司的責任?”

“尚書所論諸種,卑職實在不知,但凡一二有聞,即便不能力阻其言,必也通知大將軍稍作預備。”

周興聞言後一臉苦笑,倒也並非虛言,今日朝堂上秋官尚書張楚金突然對丘神勣發難,也讓他頗感驚訝。

通不通知丘神勣還在其次,很明顯這件事也令神皇有些措手不及,他身爲秋官侍郎不能先預其事並彙報給神皇陛下,神皇若追究下來,也要承擔一部分責任。

“你們刑司人事糾紛如何,我也不想詳探究竟。但案件所涉賊徒,將要引送司刑寺,我不想這件事再被人懷奸相構,你明不明白?”

丘神勣又有些煩躁的說道。

周興聞言後便連連點頭:“大將軍請放心,此前事蹟未入刑司,難作插手干涉。之後鞫事一定謹慎,細情沉壓,不作翻引。”

“錯了,不是讓你按壓事蹟、大事化小,一定要儘快審斷分明,有什麼隱細,統統披露出來!”

丘神勣冷哼一聲,神情則顯得更加陰鬱。自家別業園邸遭人洗劫,原本他只覺得比較尷尬羞恥,可是隨後事態發展,特別今日朝堂上一番紛爭,卻讓他嗅到一股濃烈的陰謀味道,心中多有不安。

聽到丘神勣這麼說,周興有些狐疑的望着對方,片刻後纔有些不確定的說道:“大將軍的意思是?”

“賊徒身份並不尋常,身爲朝廷命官,豈是貪求財貨小物?今日朝堂之上,未審而先論,分明是要奪我金吾職,料知案後必有大惡!”

丘神勣一邊說着,一邊從懷裡掏出一份卷宗:“這是府員案錄細則,賊徒職在合宮縣廨,曾趁職便邀幸履信坊少王。犯我園邸之前,還與少王親近伴遊,推知彼此必有瓜葛,案犯送來之後,你可由此深索,必有賊情牽連及衆!沒有也要有,你明白?”

聽到這裡,周興自然明白丘神勣的意思。他心中不免感嘆丘神勣真是執念深重,明明自己已經被深深捲入人事糾紛之中,居然還念念不忘要搞事情,處理掉嗣雍王一家。

他並不去看那捲宗,只是擡手按在上面又退回給丘神勣,苦笑道:“此前如何且不論,但今日朝議之後,大將軍以爲這件事若真深查,是刑司能夠獨立完成?”

今日朝堂圍繞此事,最起碼可看出三層意思來,第一自然是有人要藉此抨議丘神勣,想要奪其軍權。第二是張光輔言助丘神勣,讓人猜不到其人心意如何。第三是神皇也不想將此事泛而論之,因此在朝堂上不作廣議。

當然這只是普通人的視角,周興近來頗受神皇付以隱秘之事,瞭解的內情要更多。

拋開這件事情且不談,今日朝堂上宰相明顯分出兩派來,其中一派要更具攻擊性,意圖撇開丘神勣直接染指南衙軍權。另一派如張光輔卻是收斂其鋒芒,想是有其顧慮。

神皇陛下如此表態,很明顯是不想讓自己的心腹丘神勣被牽連其中過甚,或者說不想在同一時間樹立太多打擊目標。丘神勣自己底子已經潮得這麼狠,居然還念念不忘要除掉少王。

且不說丘神勣是怎麼想的,周興是不想陪他趟渾水,略作沉吟後才繼續說道:“興並非厭勞推諉,只是爲大將軍小論目下情勢。邊疆創功,外事將定,可知國中變革在即。大將軍若除後患,實在不必此時橫生逆枝,大可順勢而望,以待事成。”

“怎麼說?”

丘神勣雖然不滿周興推諉,但還是耐着性子聽他解釋。

“唐家氣數分流,豈獨嗣雍王一脈!神皇陛下將創新廟,唐家分流支脈自需一一剪除。實不相瞞,卑職目下案事已經收錄恆山王隱細,順勢掃蕩,嗣雍王一家禍將不遠,實在不必搶爭一時,牽強陷之。”

周興頗有神秘的小聲說道。

丘神勣聽到這話後,臉色也是陡然一變,繼而追問道:“此事當真?”

時下並無恆山王這一王號,所代指則是庶人李承乾,其人尚留子嗣於世。李承乾雖然在太宗朝被廢爲庶人,但畢竟也曾是大唐儲君,曾集人望、氣數於身。

神皇要革命,自然要除掉這些唐家殘餘。周興說要順勢掃蕩,趁着這一股勁頭除掉同樣是廢太子後代的嗣雍王一家,丘神勣一聽便覺得遠比自己眼前這一打算靠譜。

“既然有了這樣的謀算,爲何不早說?隱此一言,卻讓我誤解侍郎,以致傷情,真是、唉,此事就此作罷,且由侍郎權度。”

丘神勣沉默片刻,便擡手收回了屬下整理用於構陷嗣雍王一家的卷宗,神情已經大大好轉。

他選擇以此構陷嗣雍王一家,其實心中也存遲疑。畢竟自身眼下處境並不算好,先是強求出徵突厥違背神皇意願,之後武三思暗示他助推北衙軍事他也遲疑不定。

丘神勣近來也在思忖,他有今時今日的地位,自然全賴神皇提拔,本身對神皇也有着足夠的忠心。

之所以近來有所離心,主要還是嗣雍王一家這一心結難除,特別這一家人近來漸有起色,大有重獲神皇親暱的趨勢,難免讓丘神勣心生自疑。之後一系列的舉動,也都因此而生。

現在聽到周興託底,他自然大大放心,長久壓抑的情緒也變得舒緩起來。

周興見丘神勣眉眼漸漸舒展,稍作沉吟後又說道:“大將軍勢位至此,只要聖眷不失,何懼陰魂不散。今日朝堂人事糾紛,還是要多加重視啊。”

他終究還是沒忍住提醒一句,想讓丘神勣意識到真正危機在哪裡。也不能說是善心,只是恐怕被丘神勣所連累。

丘神勣聞言後便哈哈一笑:“多謝侍郎提醒,誰人要加害我,難道我會不知?今日陛下殿中護我,之後自然要更加忠勤,助神皇陛下掃除朝野奸邪!”

說着,他便站起身來:“叨擾良久,不再耽誤侍郎任勞案事。眼前諸事了卻,再邀你過府歡飲。”

“這是自然,自然。”

周興親自將丘神勣送出官署,望着對方揚長而去,心中卻仍有些替丘神勣發愁。待到轉回官署,他便見到直堂廊下尚書張楚金正厲目凝望着他,硬着頭皮上前見禮,心中卻冷笑起來,且容你再囂張短日。

得知嗣雍王一家禍將不遠,丘神勣心中煩躁大消。他此前之所以無顧其餘都要強除掉這一隱患,就是眼見薛懷義北征軍事勢頭勇健,擔心其人挾威歸來,更助漲嗣雍王一家聲勢。

現在這件事有周興這專業人士暗中操作,已經無需他再更作過問,用心更多自然是如何扭轉當下處境。

朝堂上張光輔出言助他,也讓丘神勣既驚且疑。這老東西絕對不是什麼良善,此前他有心攀交,名帖都被直接丟出。今次卻發聲相助,其人背後動機如何,也讓丘神勣忍不住心中思忖。

宰相看不起他,其實丘神勣又何嘗看得起這些宰相。他專掌南衙軍權,是眼見到這些宰相們在神皇權術駕馭之下潰不成軍。真要講到權位長固,這些宰相們哪一個也比不上他。

之前預謀外任,丘神勣對政事堂人事諸種也多有了解。這一次想要拿掉他軍權的,如果所料不差,應該是內史岑長倩。

岑長倩久任兵部事,去年又節制大軍去平滅越王李貞的叛亂,在這過程中與另一名宰相張光輔鬧得不是很愉快,歸朝之後張光輔也遠比岑長倩風光得多。

大概是爲了自身權位計,岑長倩便將心思打到了南衙禁軍這裡,搞掉丘神勣安插親近自己的大將以固其相位。

至於張光輔,此前多有倨傲張狂,自然也樹敵頗多,如拜相在即、卻被遠貶於外的狄仁傑之類。大概是在鳳閣中感受到岑長倩帶來的壓力,一方面又見諸邊軍事報捷在即,也不得不稍作低頭,通過今次一事來向神皇示好。

想通這些之後,丘神勣對張光輔自然也不會過分感激,只是更加有感於在神皇陛下強威之下,宰相們已經是越發的勢弱。

此前他有些判不清形勢,在北衙軍事方面表態便有些遲疑不定,擔心一旦表意錯誤,或會讓宰相對他羣起攻之,譬如西京留守的格輔元。

現在看來,一切還都在神皇陛下的掌控中。既然如此,丘神勣也沒有什麼可猶豫的,返回南衙官署之後,當即召來府內錄事,口述上書表示對百騎擴軍的支持。

至於理由也是現成的,金吾衛值宿壓力實在太大,難以兼顧內外。此前因爲更加專注禁中值宿,甚至連自家園宅別業都被賊人侵入。所以也該順應時務所需,適當放棄一部分禁中值宿事務。

如此一來,既能示好於神皇陛下,挽回一些此前忤意的惡劣影響。也能將此當作一個說辭,免除之後言官繼續借那一樁刑事向他發難。至於對他心存不善的宰相,自有神皇陛下去收拾。

當丘神勣這一份奏書經由政事堂送入禁中時,武則天覽過之後,眉眼才漸有舒展:“老物雖然偶或剛愎,大節方面還是能有自守。”

只是講完這話後,她便又吩咐納言武承嗣:“另擇專使,細察積德坊賊事。傳告懿宗加速入洛,過城之際,先捕洛州司馬弓嗣業!”

她這一次用事外邊,是準備一舉掃除宰相們的掣肘鉗制。張光輔內結禁衛,外通諸州,相對而言威脅要更大一些,所以準備突厥方面戰事一有結果便即刻下手。

至於岑長倩,表面看來雖然不聲不響,但其實底蘊要遠比張光輔更深厚得多。所以需要等到更加重要的西征戰況傳回,武則天才有底氣考慮是否將之連根拔起。

0099 宰相危矣0308 吾皇萬萬歲0411 風吹鸞歌早會迎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474 子孫如此,卿等羨否0623 賊王狡猾,反覆無常0148 橫財浸金汁0876 情若不復,生無可戀0157 女主居陽,山變爲災0412 薛師障車,魏王破家0143 被抄家的丘神勣0392 仙蹤杳杳,還我巽卿0291 獻業求命說幾句話0068 食心婢子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183 門庭煊赫,車水馬龍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0318 少王兇頑,奪人宅業0762 助朕殺賊,彰我威嚴0858蕃土將躁,隴右嚴備0579 胡酋出降,突厥勢崩0582 號令諸族,討滅不臣0096 勇宦楊思勖0366 鷹犬之用,飽腹則怠0679 太平陰謀,宰相忍怒0412 薛師障車,魏王破家0316 鸞臺給事中0941 功在眼前,時不我待0150 俱入彀中0110 託事獻命0185 嗜色如命是人情0774 定亂須勇,國賴英主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005 再愛我一次0207 李氏名駒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0001 大唐宗王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0418 酒不醉人人自醉1005 天家幼少,各具風格0859丈夫無勢,何異禽獸0048 內教坊諸事0218 銀青光祿大夫0744 朱衣法冠,直攻宰相0110 託事獻命0482 世道烘爐,我亦菽谷0178 鳳聲初啼誰不知0015 仁智院掌直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423 千騎入衛,諸事待張0997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0763 國之武庫,藏惡納奸0486 合籍不改,踐踏名族0527 故衣義舉,功存百姓0770 社稷存續,天命有歸0536 從此以往,不負蒼生0676 宣法入蕃,禮佛得庇0432 達則兼濟天下0344 人事調置,底盤草成0287 靈前敲詐0764 皇命驅使,殺賊有功0002 又一個才人0153 則天門前,死機隱現0291 獻業求命0128 江頭未是風波惡(求首訂!)0560 長安諸水,周遊不順0312 本錢自收,一本萬利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111 少王人物如何0571 通鼓擾敵,河谷驚魂0497 兄友弟恭,情不能忍0876 情若不復,生無可戀0060 唯望生,不望死0316 鸞臺給事中0400 主動出擊,意在狄公0770 社稷存續,天命有歸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453 妖氛滿盈,功在今秋0586 雍王勇健,使人心折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473 祖孫交心,昭德復相0946 天時在我,應時而興0486 合籍不改,踐踏名族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616 蕃國懷奸,仁願入隴0926 老將入朝,執筆修典0523 助吾事者,賜之以帛0442 大河水口,俱在掌握0142 就怕有壞人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0571 通鼓擾敵,河谷驚魂0053 誤我少王0519 會師潼關,諸將迎拜0561 豪商入府,犬馬效勞0602 青海軍使,慕容復國0170 神都世情(鼠年吉祥!)0333 黨羽無數,權傾內外0040 內教坊伶人
0099 宰相危矣0308 吾皇萬萬歲0411 風吹鸞歌早會迎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474 子孫如此,卿等羨否0623 賊王狡猾,反覆無常0148 橫財浸金汁0876 情若不復,生無可戀0157 女主居陽,山變爲災0412 薛師障車,魏王破家0143 被抄家的丘神勣0392 仙蹤杳杳,還我巽卿0291 獻業求命說幾句話0068 食心婢子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183 門庭煊赫,車水馬龍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0318 少王兇頑,奪人宅業0762 助朕殺賊,彰我威嚴0858蕃土將躁,隴右嚴備0579 胡酋出降,突厥勢崩0582 號令諸族,討滅不臣0096 勇宦楊思勖0366 鷹犬之用,飽腹則怠0679 太平陰謀,宰相忍怒0412 薛師障車,魏王破家0316 鸞臺給事中0941 功在眼前,時不我待0150 俱入彀中0110 託事獻命0185 嗜色如命是人情0774 定亂須勇,國賴英主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005 再愛我一次0207 李氏名駒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0001 大唐宗王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0418 酒不醉人人自醉1005 天家幼少,各具風格0859丈夫無勢,何異禽獸0048 內教坊諸事0218 銀青光祿大夫0744 朱衣法冠,直攻宰相0110 託事獻命0482 世道烘爐,我亦菽谷0178 鳳聲初啼誰不知0015 仁智院掌直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423 千騎入衛,諸事待張0997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0763 國之武庫,藏惡納奸0486 合籍不改,踐踏名族0527 故衣義舉,功存百姓0770 社稷存續,天命有歸0536 從此以往,不負蒼生0676 宣法入蕃,禮佛得庇0432 達則兼濟天下0344 人事調置,底盤草成0287 靈前敲詐0764 皇命驅使,殺賊有功0002 又一個才人0153 則天門前,死機隱現0291 獻業求命0128 江頭未是風波惡(求首訂!)0560 長安諸水,周遊不順0312 本錢自收,一本萬利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111 少王人物如何0571 通鼓擾敵,河谷驚魂0497 兄友弟恭,情不能忍0876 情若不復,生無可戀0060 唯望生,不望死0316 鸞臺給事中0400 主動出擊,意在狄公0770 社稷存續,天命有歸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453 妖氛滿盈,功在今秋0586 雍王勇健,使人心折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473 祖孫交心,昭德復相0946 天時在我,應時而興0486 合籍不改,踐踏名族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616 蕃國懷奸,仁願入隴0926 老將入朝,執筆修典0523 助吾事者,賜之以帛0442 大河水口,俱在掌握0142 就怕有壞人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0571 通鼓擾敵,河谷驚魂0053 誤我少王0519 會師潼關,諸將迎拜0561 豪商入府,犬馬效勞0602 青海軍使,慕容復國0170 神都世情(鼠年吉祥!)0333 黨羽無數,權傾內外0040 內教坊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