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3 天家德種,合御蒼生

隨着幕府對客民們收撫工作的深入,一部分客民已經被獲准進入坊中居住,城西永平坊就是安置客民的坊區之一。

傍晚下工後,劉禺從永安渠工地上匆匆返回坊中,兩手環在胸前,抱着一個不大的口袋。行至坊門處時,守門的坊丁對他也已經頗爲熟悉,微笑着點點頭。

永平坊是長安城內一個庶人坊區,長安鬧亂之前,居戶不過百十家,顯得頗爲空曠。倒是鬧亂髮生之後,官府陸陸續續往坊裡安排了三百多戶客民人家,使得坊中多了許多人氣。

“劉三郎,下工了?你且等一等,你家娘子前日送來修補的衣袍已經補好,我去給你取出。”

劉禺剛剛轉入曲裡,便被一個傍門閒坐的中年婦人喚住,婦人轉入門中,很快就捧出一領布袍遞給他,布袍裡還裹着兩枚雞子,婦人笑語道:“知你家娘子將要生產,鬼門關裡邁一程,該要積攢些氣力。”

劉禺連連鞠躬道謝,直至婦人都有些不耐煩了、笑着擺手逐他,這才收聲離開,往自家行去。

長安城裡土民一直瞧不起客民,但也不是沒有例外。劉禺一家入坊居住後,閒來常常幫助坊民鄰居、與人爲善,居住在這種坊區的也不是什麼顯貴人家,小小幫助生活便能得極大便利,一來二去也熟悉了起來。

坊里民居不多,還有大塊閒地,都被坊民們整理利用起來,種植一些蔬菜麻菽,也是貼補家用的一項重點收入。

劉禺的家位於坊裡中曲,面積一畝出頭的宅地,外有籬牆圈起的半畝菜園,牆內還有一座劉禺閒來架起的雞舍,不過眼下還是空着,但也不會太久,據說別的坊裡已經開始發放雞鴨等禽崽,不久之後應該就會輪到永平坊。

院子裡有幾個婦人,一邊剝麻、一邊閒話,坐在屋門前一個腹部隆起的婦人就是劉禺的娘子,手背略有幾分浮腫,但仍在專心順麻。

聽到腳步聲,幾名婦人紛紛起身,一邊打着招呼,一邊問起自家男丁役工情況,並不乏人羨慕道:“三郎身懷才氣真是不虛,入了官門還能日日歸家探望,不似我家那拙人,月初出門就不見了蹤跡,若不是坊裡日日還有口糧送來,真是死都不知!”

這幾家都是客民家屬,男人役工償罪表現不差,所以家人也被安置城中暫時寄居。那些役力是沒有什麼活動自由,食宿都在工營。

劉禺之所以能夠放工歸家,那是因爲他被選作官府胥員,每天有半個時辰可以回家看上一看。

想要獲得這個名額也不簡單,不知本身需要品行端良、識文斷字,還要有十家鄉戶具保。一旦被保人發生什麼差池,十傢俱懲,若非深知爲人、彼此又交情深厚,誰家也不願平白承擔這樣的風險。

劉禺簡單應付過婦人們寒暄,便轉去側室的廚房,將口袋裡一些谷糧倒進了陶缸裡,並將手探進去,發現積攢的谷糧已經可以沒拳,嘴角便泛起了笑意。

幕府役工,也是有工錢的,每日二十錢。而像劉禺這樣的胥員,工價更高,每天可以達到五十錢,全積攢下來的話,恰好可以在工營購買兩鬥谷糧。

工營糧價比市裡便宜了五錢,一斗二十五錢,只是每人只可限購一斗。如此一來,哪怕普通的役工,只要工滿一天,得錢都能夠勉強養活家人。至於他們這些役工,每日午間供食一餐,並不限量。

這樣的生活,老實說對劉禺他們這些本就流離失所的客民們而言,非但不是懲罰,反而是一種優待。往年他們在鄉野佃耕,週年忙活、幾無閒日,一年到頭也是家無餘子。

如今只要用工,就能得錢養家,甚至幾年熬下來,還有一個落籍長安的盼頭。雖然役工很辛苦,但他們這些失家之衆,誰又不盼望着能夠落地生根?更何況還是長安這一京城所在。

所以最近這段時間以來,不獨此前那些參與鬧亂的客民都在刻苦用工,許多外鄉流民也在蜂擁入城。劉禺的工作之一,就是爲後來這些客民整籍造冊,單他近日經手便有幾千人之多。

“雍王殿下鎮治長安,真是萬民福氣啊!”

想到年前自己一衆鄉徒們來到長安那亂糟糟的場面,到如今涌入的民衆更多,但長安諸事仍然運作的井井有條。前後差異如此明顯,對於賜給他們這一切安穩生活的雍王殿下,劉禺真是發自肺腑的感激。

同時,他也深深自豪於能夠參與到這種安穩生活的締造中來。只可惜,有日雍王殿下巡營,他卻怯見貴人,若當時能踊躍擠到前方去,或許就能親眼目睹雍王殿下的風采,也有話題向鄉徒炫耀。

心裡轉過幾個念頭,劉禺又在竈前劈柴,不久之後,自家娘子扶門走了進來,劉禺忙不迭丟下柴刀,上前攙扶,看着娘子裙上麻屑,又忍不住抱怨道:“你家娘子一人用工勝過兩人,何必要這麼辛苦!安心養胎,產下孩兒,勝過劈麻萬斤!”

“也不是什麼沉重勞業,閒話間伴手消遣。”

娘子聞言後,露出一絲溫婉笑容,並又說道:“午間南曲蘇大娘來看過一程,生產應該就在近日。林娘子、陳三娘子都說好要來幫活,三郎不必憂計。”

劉禺將娘子扶至竈邊坐定,安慰娘子道:“我家情況,宋參軍已知,準我近日留宿家裡,清早上工。只要產下孩兒,無論男女,都可直接落籍長安,官府還有慶生物料賜給。”

“那位雍王殿下啊,究竟是怎樣仁德的君子?三郎你能追從這樣的主上,妾居坊裡,也能得人敬重幾分。”

婦人聽到這話,不免驚喜不已,忍不住感嘆道。

劉禺聽到這話,也是眼眸生輝:“雍王殿下啊,那是唐家享國多年才積養出來的仁德貴種!這樣的人,生來合當御使萬民,盛享天命!”

“可我卻聽說,雍王與當今聖人不是一家?”

“是不是都不緊要,咱們小民難道無心無感?坊裡生活,還要說一個有來有往。雍王恩澤普降,活人無數,這一條性命雖然不成器,但除了雍王殿下,誰配御使?”

劉禺聞言後低語一聲,懷裡摸出十幾枚寶錢,塞進了娘子手中,然後又說道:“小心收起,孩兒降生之後,到處都要用錢。我、唉,既然今天無事,我夜裡還要代工,就不在家留宿了。”

“三郎吃了再走。”

說話間,婦人從懷側掏出一張單布包裹的麪餅遞上前去,長安居大不易,起竈便是燒錢。爲了讓自家夫郎吃上一口溫熱之時,婦人從午後便將麪餅貼身收放,用體溫潤軟。

“不吃了,營裡餐食可比家裡豐盛得多。我趕回去後,夜中還有一餐。”

劉禺笑着將麪餅推回去,繼續低頭劈柴並叮囑道:“你一人居家,不要不捨得起竈。大不了鄰居共用,不失關照。”

夫妻細話片刻後,坊門關閉之前,劉禺又匆匆出了坊往工營行去。

長安城營建工程衆多,像是修浚永安渠更是重點要務,需要晝夜趕工。爲了節約物料,夜裡生火照明的同時,順便還要燒水作炊。在這初春寒冷季節,熱水也是一種奢侈享受。

劉禺歸營不久,便有吏員來通知他參軍宋璟想要接見他。得知此事後,劉禺不敢怠慢,在營中取了行條,便匆匆往南門大安坊而去。

位於大安坊的直堂外,許多人在門外排隊等候召見。參軍宋璟管理客民諸事,幾乎晝夜都是這麼繁忙,衆人也都不敢催促。

劉禺在這裡等了將近一個時辰,才終於輪到了他。入堂之後,便見左右通廂都有文吏伏案忙碌,堂上的參軍宋璟同樣如此,案上文卷堆起來,幾乎看不到坐在後方的身影。

“卑職甲三營典事劉禺,見過宋參軍。”

劉禺上前作禮並開口說道。

“劉禺?”

案後的宋璟聞言後略一沉思,並擡頭看了劉禺一眼,纔想起來:“是了,召你來問,你要隨軍前往朔方?是貪那軍役一年即可免罪入籍的政令?可我聽說你家娘子將要待產,孩兒生出自可入籍,此事你不知?”

“卑職知道,但卑職入軍非爲入籍,少弟前時曾被裹入朱雀街動亂,卑職查問屍首,不見少弟,多方求問,聽人說此前發往朔方罪卒當中似有少年如我阿弟,卑職想要前往搜尋。”

劉禺如實回答道。

宋璟聽到這理由,筆尖頓了一頓,又擡頭看了劉禺一眼,然後才說:“不準去,明日登堂受事。你手足情深,但孕妻將產,生而不教,同樣不德。”

“卑職……”

劉禺聞言後臉色頓時一急,還待爭辯,宋璟已經再次低頭批閱文書,並快速說道:“留下你弟名諱面貌,若能用事得利,我會託人幫你詢問。”

“多謝宋參軍!我弟名劉幹,家中行第爲五,十六歲……”

聽到這話,劉禺大喜過望,他知就算自己前往,也是海底撈針、漫無目的,若能得宋參軍相助,對於尋回自家阿弟無疑更有把握。

與此同時,行往朔方的役卒營帳中,一個少年正掩面啜泣,臨側一人被吵醒,不免咒罵道:“王五,你若再夜裡嚎哭擾人睡眠,休怪老拳招應!”

“老子想我家人,關你何事!嗚嗚,阿兄……”

少年不甘示弱的回嘴道,吼出聲後又忍不住咧嘴哭了起來。

“噤聲!誰再嚎叫,滾出帳外巡營!”

帳內兵長暴喝一聲,片刻後帳中便只剩下鼾聲。

0790 孝傑一生,唯恐負義0413 良辰嘉緣,鬼魅難阻0225 無兒還有孫0294 門人遇襲0122 枯禾逢甘霖0642 緣起微末,緣了白首0432 達則兼濟天下0670 王教昌明,我亦渴慕0446 白刃不相饒0956 聖人賜脯,感激肺腑0838 愛此名利,孜孜不倦0188 愛上一匹野馬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391 朕有佳孫,與卿論好0024 神皇鑑詩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0634 羣相亂議,昭德請辭1028 佳節令時,不誤教子0960 青海盟會,以胡制胡0772 義無大小,概是正氣0021 少王不壽詩家悲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0285 惡人自須惡人磨0396 何患無勢,轉瞬即來0984 選司公正,風骨強硬0956 聖人賜脯,感激肺腑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0886 情多累人,羞於歸宮0641 行臺事繁,諸計待功0764 皇命驅使,殺賊有功1029 故人相見,情勢非昨0114 友誼的河0961 七廟六室,昭穆難序0270 兵入武氏邸0450 禍入禁中,殃及池魚0046 京華遊仙窟0431 千卒入都,只待召用0847 仁願立朝,不容孝傑0930 三年盛儲,一戰雄圖0942 生死事小,血債血償0715 二王三恪,淵源何出0294 門人遇襲0440 亂花漸欲迷人眼0424 君王戀權,固步自封0877 行止所在,不容邪祟0604 諸胡聚首,桀驁伏誅0553 不擇手段,斂物備戰0812 開元名臣,次第入朝0363 新的班底0090 家賊難防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說幾句話0633 社稷之喜,君王之憂0212 獨不見,自惶恐0464 神都弄事,意在西京0278 鉅富驚人0800 西歸祭祖,開元啓新0117 權門惡事0234 刑威如玩物0623 賊王狡猾,反覆無常0819 西康善土,地上佛國0268 薰蕕不同器0123 兵事再興0775 有我祖孫,邪祟難生0078 死而無憾0570 土渾引賊,默啜賣命0977 三省六部,國朝豐碑0248 太平積忿0292 留財不留人0941 功在眼前,時不我待0400 主動出擊,意在狄公0283 舊事重提,命門被撩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0082 武氏諸衆0086 曲樂動人0273 男兒有淚不輕彈0243 千金於世,需傍大枝0160 血洗丘宅1006 南士北行,道途寂寞0633 社稷之喜,君王之憂0779 靖國格式,宮門立館0869 能傾情者,唯有聖人0455 羣臣唯望政事堂0419 皇嗣謀反,分押千騎1018 母子異見,相爭失和0706 家賊國賊,插標之徒0191 少王竟知有我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731 諸邊備甲,以待上元0993 情緣玄妙,知錯難改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1003 修河勸學,大治河北0963 妄論封禪,臨淄密謀0270 兵入武氏邸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596 霸業成敗,功在土渾0019 一隻大青鵝0469 喋血宮道,遁地無門0735 千般柔媚,俱獻夫郎
0790 孝傑一生,唯恐負義0413 良辰嘉緣,鬼魅難阻0225 無兒還有孫0294 門人遇襲0122 枯禾逢甘霖0642 緣起微末,緣了白首0432 達則兼濟天下0670 王教昌明,我亦渴慕0446 白刃不相饒0956 聖人賜脯,感激肺腑0838 愛此名利,孜孜不倦0188 愛上一匹野馬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391 朕有佳孫,與卿論好0024 神皇鑑詩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0634 羣相亂議,昭德請辭1028 佳節令時,不誤教子0960 青海盟會,以胡制胡0772 義無大小,概是正氣0021 少王不壽詩家悲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0285 惡人自須惡人磨0396 何患無勢,轉瞬即來0984 選司公正,風骨強硬0956 聖人賜脯,感激肺腑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0886 情多累人,羞於歸宮0641 行臺事繁,諸計待功0764 皇命驅使,殺賊有功1029 故人相見,情勢非昨0114 友誼的河0961 七廟六室,昭穆難序0270 兵入武氏邸0450 禍入禁中,殃及池魚0046 京華遊仙窟0431 千卒入都,只待召用0847 仁願立朝,不容孝傑0930 三年盛儲,一戰雄圖0942 生死事小,血債血償0715 二王三恪,淵源何出0294 門人遇襲0440 亂花漸欲迷人眼0424 君王戀權,固步自封0877 行止所在,不容邪祟0604 諸胡聚首,桀驁伏誅0553 不擇手段,斂物備戰0812 開元名臣,次第入朝0363 新的班底0090 家賊難防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說幾句話0633 社稷之喜,君王之憂0212 獨不見,自惶恐0464 神都弄事,意在西京0278 鉅富驚人0800 西歸祭祖,開元啓新0117 權門惡事0234 刑威如玩物0623 賊王狡猾,反覆無常0819 西康善土,地上佛國0268 薰蕕不同器0123 兵事再興0775 有我祖孫,邪祟難生0078 死而無憾0570 土渾引賊,默啜賣命0977 三省六部,國朝豐碑0248 太平積忿0292 留財不留人0941 功在眼前,時不我待0400 主動出擊,意在狄公0283 舊事重提,命門被撩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0082 武氏諸衆0086 曲樂動人0273 男兒有淚不輕彈0243 千金於世,需傍大枝0160 血洗丘宅1006 南士北行,道途寂寞0633 社稷之喜,君王之憂0779 靖國格式,宮門立館0869 能傾情者,唯有聖人0455 羣臣唯望政事堂0419 皇嗣謀反,分押千騎1018 母子異見,相爭失和0706 家賊國賊,插標之徒0191 少王竟知有我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731 諸邊備甲,以待上元0993 情緣玄妙,知錯難改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1003 修河勸學,大治河北0963 妄論封禪,臨淄密謀0270 兵入武氏邸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596 霸業成敗,功在土渾0019 一隻大青鵝0469 喋血宮道,遁地無門0735 千般柔媚,俱獻夫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