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6 白刃不相饒

永豐坊中,鄭家一干人等在家門前迎接來訪的代王殿下。

行入中堂、賓主落座後,鄭融臉上便泛起一絲苦笑,率先開口道:“真是想不到,我一介鄉士而已,事中只歷卑品,學養不足精深,資望不免淺薄,不想竟得在朝名臣賞薦,驟授清貴之任,惶恐之餘,也不知該不該應下。”

李潼聞言後便微笑道:“丈人過謙了,朝廷用士雖然章法周全,但也難免遺珠失才之憾。衆朝士之所以作言舉薦,必然也是能見丈人不爲人知的才器稟賦。”

鄭融聽到這話便搖頭嘆息道:“追溯少時,或還存有幾分才難施用的狂念,如今所得者,也唯有謹慎自守。如果不是家中小女得適名王,世人如何得知鄭融是誰?

方今畿內妖氛濃郁,進未足喜,退未足悲,遠不是慣居鄉野的陋士能夠應對從容。情緣已經固在,榮辱自成一體,還是要仰殿下多做賜教,不敢自負薄能,貪戀一時的權位。”

聽到丈人這麼說,李潼倒是頗感欣慰,同時心情也變得頗爲複雜。一方面他已經有些受不了他奶奶的一些手段,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認,他奶奶在給他挑選王妃的時候是真的用了心,起碼在這一點上是真的非常爲他考慮。

朝士們在當下這個情況推薦鄭融出任清貴,當然是有些存心不良。

一則無非是混淆視聽,通過這一件事來混淆彼此關係,讓時流特別是他奶奶不能明確判斷雙方關係。那麼在打擊他四叔一系朝士的時候,難免就會有所顧慮與保留。

二則的確如鄭融所言,其人資望委實不高,驟然拔在麟臺少監這樣一個清貴位置上,難免就會惹人非議。須知就連當年李潼被他奶奶任作麟臺少監的時候,都要遭受許多時流的言語攻訐。

鄭融雖然出身滎陽鄭氏,但履歷不過擔任兩次縣令,甚至不曾入朝任事,突然就擔任麟臺少監這種士人門臉的清貴官職,時流如果不作非議那就怪了。

如果鄭融想要在這個位置上坐穩,與舉薦他的那些朝士們加強聯繫與往來,這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

所以這一次李潼登門,本來是想讓鄭融放棄這一次任命,安於本分,不要貿然捲入到朝局紛爭中去。畢竟接下來一段時間,他都不會在神都,就算髮生什麼變數,也難及時應對。

可是聽到鄭融在這樣的情況下仍能不失謹慎自守,沒有被驟降的虛榮刺激得患得患失,李潼也放心下來,同時想法也發生了一些改變。

“丈人出身河南名門,品格自具,又能恬淡自守。單單這幾樁,已經超過在朝具位庸臣良多。既得朝士惠舉、朝廷恩授,大可不必怯於用事。”

既然狄仁傑他們都敢繼續拱火,李潼如果不應,倒是顯得自己沒底氣。如果讓他出人出力,那自然是要想一想,但既然主動將這樣一個清貴官職送上門來,索性就笑納。

本來他也在考慮如果將他丈人引入朝局,應該安排怎麼樣的職位。所考慮的範圍便是麟臺或者國子監這樣的士林美職,但卻不敢直謀四品的通貴,而是著作郎或者國子監成均博士這樣的五品官職。

這樣的位置既不太過顯眼,又能發揮出滎陽鄭氏在時局當中的影響力,還能迴避鄭融資望履歷不足的短板。不過既然狄仁傑他們將鄭融拱上四品,那也不妨應下,誰會嫌官太大呢?

聽到代王也建議鄭融接受這一任命,鄭融還是微皺着眉頭,但堂中其他鄭家人眉眼則有所舒展,臉上各自流露喜色。

他們滎陽鄭氏在時局中的確寂寞良久,幾無代表人物立於朝中,麟臺這樣的清貴顯職對他們自有莫大的誘惑。

鄭融擡手屏退其他家人,這才望着李潼凝聲道:“此前閒在事外,或還存有一二自矜之想。但落戶神都後,也深知立世之艱難。我並不恥於位不足貴,唯盼內外家事能不失從容……”

如果說此前上層的權鬥對他這樣的人家而言還太遙遠,可如今與代王有了這樣的情誼,耳濡目染之下,鄭融也深知神都這一汪水是怎樣的險惡。甚至大婚之時便爆發出那樣的惡鬥,也讓鄭融對諸事不敢樂觀視之。

他擔心代王誤會他貪戀清貴才這麼說,索性將自己的心意表現的更加直白。

李潼聞言後則笑道:“我雖出身天家,但身世不乏乖張悽苦,這一點也不需要諱言於丈人。如今雖然淺得人勢虛附,但也不敢剖心深察。所謂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濃夜不敢深睡,酣飲仍醒三分,也是苦盼能有肱骨之近能作託命之謀!”

鄭融聽到這話,神態也是略有動容,片刻後才拱手道:“日前緣事新論,我還恐於殿下年少勢壯、或難免驕橫失守,唯以矜慢之態抗守。相知日深,才知是自己淺薄了。鄭融或是不器,但也絕非只是賣女求榮,貴勢已經在享,絕不吝嗇惜身!榮辱相守,不作貳念!”

李潼聞言後重重點頭,並將狄仁傑等何以舉薦鄭融的原因分析一番,然後才又說道:“既然人心有此熾念,丈人且居清貴。或有物議擾人,想要安守,怕是需要丈人做一些違心之論。

聖皇陛下早有封禪之心,只因封禪嵩山未有舊禮可循,所以遲遲不能成議。丈人入於麟臺之後,若能深刻檢索,編創新禮,雖羣衆沸聲,也不能害於丈人絲毫!”

鄭融聽完後,又皺起了眉頭,沉默了好一會兒才擡頭道:“權名爵祿,已有分享,豈敢再孤僻狹計、矯飾貞節。殿下請放心,入事後我只是篤於此議,外事悉作不聞。”

聽到鄭融如此表態,李潼也放下心來。

鄭融循由何種途徑上位雖然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上位後做什麼。時局中講到處境尷尬,無過於宰相豆盧欽望,但豆盧欽望硬是靠着非凡舔功,在魏元忠都被排斥出朝堂的情況下,仍能穩居政事堂。

與鄭融議定之後,李潼又表示稍後抽時間向他引見一下自己在麟臺的故員如馬懷素、元行衝等人。有了這些人的輔佐幫助,鄭融也能儘快進入角色。

見過鄭融之後,李潼又抽時間見了一下楊麗,並吩咐楊麗暫停在神都的一些商事活動,最好是能以盤查飛錢爲藉口先返回西京長安。同時又叮囑楊麗轉告楊顯宗與李葛,讓他們保持警惕,隨時做好接應禁中家人的準備。

類似的安排,他也向老丈人唐修忠稍作透露,如果接下來神都城妖氛再熾,已經到了基本的人身安全都無從保障的程度,那就要做好當斷則斷的準備,將神都城這裡的人事安排拉回西京。

聽到李潼說得這麼嚴重,楊麗不免眼眶微紅,握住他手臂凝聲道:“殿下所在,妾之所在!殿下不行,妾便一日不獨往!”

李潼聞言後嘆息一聲,撫着少女嬌俏又滿是堅毅的臉龐說道:“這也只是事存萬一的最壞打算,但只要有這種可能,就不可不慮。王妃等都在禁中,不可貿然出行。幸在娘子眼下還有幾分出入的從容,你先往西京去,也讓我在謀斷後事時能少幾分人情顧慮。”

楊麗聽到這話,只是抱住李潼肩膀默然不應,顯然是打定了主意。

李潼見她這幅樣子,也覺無奈,略作沉吟後才又說道:“無論如何,我離都這段時間,娘子不可再留神都城中。不獨禁中妖氛可慮,樑王等久貪飛錢惠利,更知娘子涉此頗深。我如果不在畿內,他們未必還能隱忍貪念。既然娘子不願往西京,那不妨先往汴州去,先在汴州收買穀米,暗存於大河沿岸,待時起運。”

有錢有勢,人自然心氣雄壯。往年李潼也是長久處在憂患之中,所面對的危機更甚於眼前,但他卻沒有足夠的力量做出萬全的準備。

可是現在既然有了這種力量,那就不必把自己的安危寄於別人做或不做。此番鍾紹京歸都,表面上是押運三十萬緡利錢輸入宮庫,但暗地裡還有二十萬緡留作私用。

既然已經把西京作爲一個退路,那自然也要做相應的準備。如今的關中,生產環境非常惡劣,如果沒有足夠的糧食儲備,就算退回西京,也免不了會被人關門打狗。

如果是以前,多達二十萬緡的鉅款,想在短時間內花出去都不容易。可是現在,運河漕運改革主要便是李潼這一系官員在主持,有了官面上的支持,沿運河將錢絹變換爲糧食纔有可能。

當然,如此大宗的錢糧變換肯定不能做到全無痕跡的運作,不過如今朝中羣情焦灼,也很難對外州事務保持密切關注。

就算日後朝局歸於平穩,朝廷會就此深查,但那時候,老子要人有人、要糧有糧,自然也是說幹就幹!

屆時就算還有人要惡意針對李潼,所需要考慮的已經不是代王究竟有沒有罪,而是要防備着代王會不會掀桌子,有了震懾力,纔有主動權!

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359 幷州大都督0873 蕃土不容,長安勢熱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0350 艱難皇嗣0271 我與留守俱過客0754 權勢之內,概不容情0533 老物不器,能殺鄉賊0326 幼宦可養0128 江頭未是風波惡(求首訂!)0926 老將入朝,執筆修典0930 三年盛儲,一戰雄圖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0697 治漕稱善,前惟耀卿0459 後計無憂,且依故事0354 西園選士,勇卒歸都0777 宗家冢嫡,監國元嗣0664 漢王性僻,不樂成婚0610 巨資分授,各有所得0140 豪氣干雲傅主簿0940 功成此役,揚威此役0968 滿城珍寶,聚此一戶0459 後計無憂,且依故事0291 獻業求命0932 土渾難王,噶爾請藩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806 拆門少卿,威震京畿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115 倩女幽魂0342 懷義說親,結怨於人0166 門庭若市,名門爲僕0034 狄公滿腹荊棘0492 赤子情懷,知足不爭0696 關西父老,與王共罪0200 捐麻入社,義氣感召0556 雍王坐衙,羣衆爭見0212 獨不見,自惶恐0971 三郎雅趣,撩人心懷0648 破賊如竹,直掠王都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1046 社稷功士,禍國賊員0074 《萬象》美哉0053 誤我少王0004 醫博士沈南璆1013 雅贈飛奴,長願師事0281 牡丹花下死0280 寶利行社0109 仗義屠狗輩0294 門人遇襲0251 不當大用0748 臨河布武,待時以進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625 頓兵海東,入定九曲0611 金城聚貨,飛錢入胡0057 命途何艱難0998 六詔克定,吐蕃窮途0619 跳蕩之才,不堪任大0328 野狐宰相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819 西康善土,地上佛國0522 不破不立,更勝前代0311 分權不可,集權應當0284 禍水東引0332 安西告捷,臺省振奮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171 人生若只如初見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0001 大唐宗王1029 故人相見,情勢非昨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683 子昂投書,強辭孽才0257 羣伎色藝,計麻爲優0868 老婦害我,不容善終0472 殿下所指,闊步以進0879 大唐創業,以德服人0900 蕃國勢壯,公主長榮0897 人倫大義,國法難奪0802 夜遊皇苑,餘生同幸0656 君臣不容,兵戎相見1032 王邸冷清,榮華不減0389 鄭女文茵0610 巨資分授,各有所得0492 赤子情懷,知足不爭0998 六詔克定,吐蕃窮途0077 永昌元年0328 野狐宰相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166 門庭若市,名門爲僕0270 兵入武氏邸0215 優才如此,孰能不愛0901 禁絕胡僧,唐法入蕃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844 紅顏一笑,豪擲千金0625 頓兵海東,入定九曲0312 本錢自收,一本萬利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673 胡酋不恭,恃寵而驕0194 報還顏色,李氏有人0127 少王有毒(求首訂!)0348 瘦死駱駝比馬大
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359 幷州大都督0873 蕃土不容,長安勢熱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0350 艱難皇嗣0271 我與留守俱過客0754 權勢之內,概不容情0533 老物不器,能殺鄉賊0326 幼宦可養0128 江頭未是風波惡(求首訂!)0926 老將入朝,執筆修典0930 三年盛儲,一戰雄圖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0697 治漕稱善,前惟耀卿0459 後計無憂,且依故事0354 西園選士,勇卒歸都0777 宗家冢嫡,監國元嗣0664 漢王性僻,不樂成婚0610 巨資分授,各有所得0140 豪氣干雲傅主簿0940 功成此役,揚威此役0968 滿城珍寶,聚此一戶0459 後計無憂,且依故事0291 獻業求命0932 土渾難王,噶爾請藩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806 拆門少卿,威震京畿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115 倩女幽魂0342 懷義說親,結怨於人0166 門庭若市,名門爲僕0034 狄公滿腹荊棘0492 赤子情懷,知足不爭0696 關西父老,與王共罪0200 捐麻入社,義氣感召0556 雍王坐衙,羣衆爭見0212 獨不見,自惶恐0971 三郎雅趣,撩人心懷0648 破賊如竹,直掠王都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1046 社稷功士,禍國賊員0074 《萬象》美哉0053 誤我少王0004 醫博士沈南璆1013 雅贈飛奴,長願師事0281 牡丹花下死0280 寶利行社0109 仗義屠狗輩0294 門人遇襲0251 不當大用0748 臨河布武,待時以進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625 頓兵海東,入定九曲0611 金城聚貨,飛錢入胡0057 命途何艱難0998 六詔克定,吐蕃窮途0619 跳蕩之才,不堪任大0328 野狐宰相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819 西康善土,地上佛國0522 不破不立,更勝前代0311 分權不可,集權應當0284 禍水東引0332 安西告捷,臺省振奮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171 人生若只如初見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0001 大唐宗王1029 故人相見,情勢非昨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683 子昂投書,強辭孽才0257 羣伎色藝,計麻爲優0868 老婦害我,不容善終0472 殿下所指,闊步以進0879 大唐創業,以德服人0900 蕃國勢壯,公主長榮0897 人倫大義,國法難奪0802 夜遊皇苑,餘生同幸0656 君臣不容,兵戎相見1032 王邸冷清,榮華不減0389 鄭女文茵0610 巨資分授,各有所得0492 赤子情懷,知足不爭0998 六詔克定,吐蕃窮途0077 永昌元年0328 野狐宰相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166 門庭若市,名門爲僕0270 兵入武氏邸0215 優才如此,孰能不愛0901 禁絕胡僧,唐法入蕃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844 紅顏一笑,豪擲千金0625 頓兵海東,入定九曲0312 本錢自收,一本萬利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673 胡酋不恭,恃寵而驕0194 報還顏色,李氏有人0127 少王有毒(求首訂!)0348 瘦死駱駝比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