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9 大麴《萬象》

有了薛懷義這一層虎皮,許多本來對李潼而言很困難的問題都變得簡單起來。

內教坊本就禁中淺塘,如今更是上上下下表示全力配合。而外廷太樂署所提供的人物支持,更是讓李潼喜出望外。

人生的際遇轉機,有時候真就是真切的不得了。如果說皇宮大內對李潼而言,一如舊年困住武則天的感業寺,那麼薛懷義真可以說是他的王皇后。對於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李潼也是珍視得很。

太樂署一衆人等來到內教坊,也帶來了新年前後一系列的典禮章程。這一套禮章,早在年初便開始擬定,又經過長達大半年的磨合修改,到如今基本已經定型,可以視作整個帝國在新年前後一整套的禮節綱領。

拿到這一套禮章之後,李潼心中是隱有些興奮的,他在原來的世界雖然也混過幾年體制,但這麼高級別的工作綱領,還真是沒有接觸過。可見,穿越真的是能夠改變人生。

這一整套禮卷共有五大卷之多,大大小小的典禮,從禮節淵源到定製的意義、以及具體的章程、參與的人等,俱都詳列其中。

至於李潼籌備獻樂的新年大酺,則是屬於“明堂大饗”這一大禮的附屬內容,在這五大卷的禮章中僅僅只佔了很小的篇幅。

看到這一套禮章之後,李潼更意識到此前那名內教坊執事樂正所言請他翻曲獻樂,還真就是一說一聽的面子客氣。只怕那樂正自己,都不太清楚這當中的禮章流程,更不要說保送永安王樂戲直上典禮。

眼下有了薛懷義這一層虎皮,對於時流對自己的敷衍、冷淡,李潼已經不再那麼敏感,更沒有閒情再去吐槽計較。

可見人胸襟開闊與否,無關心智是否成熟,只與際遇有關。此前的他,屁事沒有,前途暗淡,不增加一些心理活動,甚至都不知道自己還有無喜怒哀樂的感受。

根據禮章記載,新年大酺同樣安排在明堂舉行,安排在祭祖、改元、朝賀、佈政之後,於明年正月初五舉行,正禮一天、副禮五天,一直持續到正月初十。

這一場大團建,長達六天的時間,需要用到的諸部樂,其中大麴共需十部,正禮之日三部,於後五天每天一部,初十禮畢加一部,初八神都士民入觀明堂再佔一部。而在這十部大麴之外的時間,便要用諸小曲填充。

此前李潼雖然不知具體章程,但在翻曲之際也會問一問宦官楊緒等人有關禮節流程的問題。此前的他閒人一個,自問沒有資格佔據一部大麴的名額,所以目標還是定在中間串場的那些小曲。

可是現在身後站着薛懷義,目標自然要放得大義些,一定要佔住一部大麴的名額,否則不夠驚豔。

但雖然只是一場團建,禮章的制定也是非常嚴格。像是初五正禮之日三部大麴,都已經確定了下來。一首是清樂大麴《堂堂》,太后與皇帝御臨明堂之際起奏。一首《採桑》,則爲太后單獨起奏。另有一首《破陣樂》,則是羣臣登殿之際所奏。

這三部大麴,《堂堂》爲南朝陳後主所制,高宗顯慶年間再作翻新,爲宮殿新用必奏曲目。明堂新進落成投用,循此定製。《採桑》則舊年武則天爲皇后之際,親蠶禮所用禮樂。《破陣樂》有一部分鹵簿軍樂的色彩,又是宣揚武功,今年朝廷鎮壓越王李貞等兵亂,耀武揚功,應有之義。

三部大麴不好取代,但其他禮日名額就靈活得多,至今都還沒有定目,仍由司禮寺所隸諸署、內教坊、帳內等舞樂機構案習排演,甚至羣臣都可制樂呈獻,並在新年之前由文昌、司禮、春官等諸有司選定。

瞭解到這些之後,李潼也是暗呼慶幸。此前他只覺得有李旦諸子進獻舞樂的例子,他要搞些舞樂呈獻也很簡單,沒想到最後還有這麼一層在卡着,居然連尚書省、禮部這樣的臺省樞要機構都參與其中。

雖然大家都是孫子,但還是差了一個老子。李旦雖然皇位被奪,但畢竟還是皇嗣,內外廣受矚目。他爸爸李賢卻還埋在巴州,通過這段時間各方對他們的冷漠態度來看,如果沒有別的渠道和助力,想舔別人都未必會給機會。

算起來,時局中真對他們一家念念不忘、給予足夠重視的,還真是隻有丘神勣這個死仇。畢竟這段時間,人情冷暖感受深刻,外嫁的女兒、賣野藥的面首,統統不是他們一家邊緣人能比的。

如果不是內心荒誕自嘲,加上丘神勣所帶來的生死危機的刺激,李潼大概都要忘了他們一家在這時局中到底算個什麼東西。

眼下的他,也實在沒有別的指望,只能寄望薛懷義有足夠的能量,可以將他所編寫的大麴成功搬上大酺的舞臺上。

要達成這一目的,單憑薛懷義那不知因何而來的善意釋放明顯不靠譜,李潼需要更加篤定的把握,讓薛懷義與這一部還未成型的大麴有更加緊密的聯繫。

將這些想法放在心底,李潼便開始確定整部大麴的思路。眼下已經到了十一月的中旬,距離年尾諸有司選曲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

按照後世有關資料,清樂大麴一般需要排習六十天,餘者諸部三十天上下。可是現在翻新的大麴連影子還沒有,留給李潼的時間已經很短。

雖然眼下藉着薛懷義的威風,太樂署與內教坊都是人物配合,但如何將這些人物呈現出足夠驚豔的效果,仍然需要高水平的掌控、調度與發揮。

他是用編制新曲哄騙薛懷義加入進來,所以文抄協律舊曲首先被排除在外,必須要呈現出一部大而華美的新曲。

這一部新曲,雖然連雛形都沒有,但李潼已經定下了一個基調,並確定了曲目名稱爲《萬象》。

這名稱擬定,摘取就是明堂“萬象神宮”的官稱,由此可以確定他的意圖,就是通過這樣一部《萬象》大麴,將自身與明堂在一定程度上聯繫起來,登明堂而奏《萬象》。

這一部大麴,要兼具禮樂與宴樂的雙重屬性。同時再考慮到該要具有的政治意義,還要增加上一部分佛禮法曲的元素。

李潼心知自己機會不多,把住一個機會便一定要利用到極致。

眼下雖然距離武周革命的天授元年還有一年多的時間,但宮牆之外虎視眈眈的丘神勣不會給他太多的時間,類似機會未必還能有,如果不想徹底淪爲板上魚肉,他就一定要在這次明堂大酺上贏取到足夠的轉機。

主要問題已經確立,剩下就是落實的問題。

在這麼短時間內編制一部大麴,同時還要兼具這麼多的內容,達成李潼想要的那種作用,對於久浸聲樂的時人都是艱鉅任務,考慮到他半吊子水平,更是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在確定這一思路之後,李潼便不再考慮成敗與否,唯一需要做的,只是試一試。

《萬象》曲目擬定之後,李潼便將任務拆分開來,分作曲、舞、聲、辭、器物等不同的任務小組,並由不同的專業人士去領銜完成。

曲韻是一部大麴的根本,李潼就算再怎麼自負,也知自己不可能完成。眼下的他,雖然對於聲韻、宮商之類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但也止於欣賞,發揮無能。

所以採曲彙編的任務,李潼還是交代給專業人士如太樂丞白芬之類,規定這些樂官每天必須編擬、截取五到十段樂曲內容,並教授音聲人演奏,由他試聽選取。

舞的方面,李潼確定了一個基本的思路,那就是大膽採用威亞舞呈現出敦煌飛天的舞臺效果。此前不用是沒有必要冒險,可是現在他要把住一個機會,攫取最大收益,又何必再有這些顧忌。

其實關於舞樂的搭配,李潼也有一個比較確定的參考意象,那就是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雖然他腦海中,《萬象》大麴的內容要遠比《霓裳》曲更加豐富,但當中的一些舞樂節奏並表現形式,仍然大有可借鑑之處。

聲的方面,李潼不打算採用時下較爲流行的伶人獨唱或齊唱,而是氣勢更加宏大的多重合唱。

眼下曲未成,辭難著,音聲人們無從練習,但多重合唱卻是一種新的藝術表現形式。所以李潼便吩咐先直接拿來《投壺樂》《神仙留客》等唱辭豐富且婉轉的燕樂舊辭,讓伶人們先熟悉一下多重唱法中的層次感與氛圍烘托。

辭組自然由李潼自己領銜,這也是他最大優勢,並且將之作爲自己在整部大麴中存在感最強烈的一個環節。

當然不用多想,既然是由李潼自己親自作辭,自然也需要保留他的最大特色,那就是脫曲寫作。先把辭寫出來,如果曲調不配那就改,改不好那就換。諸音協我,而非我協諸音。

畢竟曲樂方面,周圍這麼多的人才,可以集思廣議。但是在文抄方面,李潼雖有華篇無數,但卻只有一個腦子,實在不好遷就。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0625 頓兵海東,入定九曲0381 媽寶裴光庭0614 婁公治庖,人事盡歡0097 壯力當賞0135 舔友的惡意交流0290 懼親如仇0657 欽陵擅權,贊普受制0765 萬乘之主,任性輕國0515 成器不器,骨肉難捨0513 桀驁不馴,當棄則棄0421 攸寧設局,千騎營變0392 仙蹤杳杳,還我巽卿0179 寄命人間,應信緣數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0838 愛此名利,孜孜不倦0826 逃人不追,大開武舉0859丈夫無勢,何異禽獸0215 優才如此,孰能不愛0961 七廟六室,昭穆難序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軍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400 主動出擊,意在狄公0153 則天門前,死機隱現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1051 天要絕者,有疏無漏0194 報還顏色,李氏有人0687 九曲爲聘,吐蕃略土0190 神皇權法,血授少王1027 勢難相忍,各自修行0265 順水推舟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1046 社稷功士,禍國賊員0799 衆正盈朝,羣臣勸進0875 賞心悅目,開胃加餐0911 蕃使橫死,贊婆歸鄉0735 千般柔媚,俱獻夫郎0710 頓筆書成,命系大王0356 城南話別,著新寄意0256 捐麻續縷,祈君長命0430 千金易得,真心難求0595 名將之姿,恭在行伍0903 公私謀計,各有取捨0363 新的班底0602 青海軍使,慕容復國0095 東宮舊人0179 寄命人間,應信緣數0940 功成此役,揚威此役1041 頹志老物,不足興邦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1012 學士才高,羣衆爭訪0432 達則兼濟天下0807 雞犬升天,貴戚匿野0721 燕子築巢,無懼惡雀1014 長安繁華,享之不易0827 大國體龐,治軍尤難0570 土渾引賊,默啜賣命0343 女人的報復0632 上陽宮冷,人情炙熱0261 不欺少年窮0419 皇嗣謀反,分押千騎0145 唐家分流,一一剪除0528 人發殺機,血洗長安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164 官拜尚輦奉御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0679 太平陰謀,宰相忍怒0149 舊事再起波瀾0827 大國體龐,治軍尤難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420 親徒齊聚,環拱宸居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0592 諸族姝色,惟王擷取0083 途窮生戾氣0348 瘦死駱駝比馬大0290 懼親如仇0103 府佐諸衆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0106 禁中逆亂0513 桀驁不馴,當棄則棄0934 德祐農本,社稷之福0909 元振鎮邊,色亦有道0150 俱入彀中0315 奪王封爵,淪爲黔首0519 會師潼關,諸將迎拜0614 婁公治庖,人事盡歡0397 中使登邸,移取譜牒0228 平康坊聲色迎王0443 軍器難竊,武庫可奪0567 河谷血戰,兒郎英武0626 遊弈交鋒,不死不休0125 風雨飄搖的宰相們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709 貪生知懼,自入彀中0583 太宗遺風,端倪可見0485 抽絲剝繭,外戚弄事0066 猶歌前代功德0674 唐王博大,予我從容0221 窺望河西
0625 頓兵海東,入定九曲0381 媽寶裴光庭0614 婁公治庖,人事盡歡0097 壯力當賞0135 舔友的惡意交流0290 懼親如仇0657 欽陵擅權,贊普受制0765 萬乘之主,任性輕國0515 成器不器,骨肉難捨0513 桀驁不馴,當棄則棄0421 攸寧設局,千騎營變0392 仙蹤杳杳,還我巽卿0179 寄命人間,應信緣數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0838 愛此名利,孜孜不倦0826 逃人不追,大開武舉0859丈夫無勢,何異禽獸0215 優才如此,孰能不愛0961 七廟六室,昭穆難序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軍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400 主動出擊,意在狄公0153 則天門前,死機隱現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1051 天要絕者,有疏無漏0194 報還顏色,李氏有人0687 九曲爲聘,吐蕃略土0190 神皇權法,血授少王1027 勢難相忍,各自修行0265 順水推舟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1046 社稷功士,禍國賊員0799 衆正盈朝,羣臣勸進0875 賞心悅目,開胃加餐0911 蕃使橫死,贊婆歸鄉0735 千般柔媚,俱獻夫郎0710 頓筆書成,命系大王0356 城南話別,著新寄意0256 捐麻續縷,祈君長命0430 千金易得,真心難求0595 名將之姿,恭在行伍0903 公私謀計,各有取捨0363 新的班底0602 青海軍使,慕容復國0095 東宮舊人0179 寄命人間,應信緣數0940 功成此役,揚威此役1041 頹志老物,不足興邦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1012 學士才高,羣衆爭訪0432 達則兼濟天下0807 雞犬升天,貴戚匿野0721 燕子築巢,無懼惡雀1014 長安繁華,享之不易0827 大國體龐,治軍尤難0570 土渾引賊,默啜賣命0343 女人的報復0632 上陽宮冷,人情炙熱0261 不欺少年窮0419 皇嗣謀反,分押千騎0145 唐家分流,一一剪除0528 人發殺機,血洗長安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164 官拜尚輦奉御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0679 太平陰謀,宰相忍怒0149 舊事再起波瀾0827 大國體龐,治軍尤難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420 親徒齊聚,環拱宸居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0592 諸族姝色,惟王擷取0083 途窮生戾氣0348 瘦死駱駝比馬大0290 懼親如仇0103 府佐諸衆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0106 禁中逆亂0513 桀驁不馴,當棄則棄0934 德祐農本,社稷之福0909 元振鎮邊,色亦有道0150 俱入彀中0315 奪王封爵,淪爲黔首0519 會師潼關,諸將迎拜0614 婁公治庖,人事盡歡0397 中使登邸,移取譜牒0228 平康坊聲色迎王0443 軍器難竊,武庫可奪0567 河谷血戰,兒郎英武0626 遊弈交鋒,不死不休0125 風雨飄搖的宰相們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709 貪生知懼,自入彀中0583 太宗遺風,端倪可見0485 抽絲剝繭,外戚弄事0066 猶歌前代功德0674 唐王博大,予我從容0221 窺望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