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婁公治庖,人事盡歡

鄯城州府內,婁師德一直恭立直堂外,及至雍王入府,便趨行入前,拱手作禮道:“卑職原州參軍婁師德,見過雍王殿下。”

聽到婁師德如此自稱,李潼不免又心生感慨。此前婁師德作爲宰相外派、接替魏元忠,擔任西京留守,卻在不久後的王城驛兇案當中受到波及,直接被貶爲白身,之後雖然再得任用,但也僅僅只是一個從八品的外州參軍。

從高高在上的政事堂宰相,陡然降爲與官場新丁同一班列,這落差不可謂不大。不過婁師德這樣的遭遇,也並非個例,像如今在神都朝堂上呼風喚雨的李昭德,在永昌年間還被直接發配到海南採椰子。

武週一朝,政治格局一直動盪不已,官員們大起大落已經成了常態。

同在宰相位置上被黜落的李昭德與狄仁傑,都已經通過政變再次回到時局中,就連李元素都因爲投靠雍王,如今也擔任了關內道行軍長史。而婁師德則因爲遠離政治中樞,一直到現在也沒有官復原職,屬於歷史遺留問題。

“小王在外巡視榷場,未能及時歸迎,怠慢之處,還請婁公見諒。”

李潼上前握住婁師德的手腕笑語說道,這個時代人爲了表示親近、特別是上位者對下位者,往往都要搞點身體接觸,拉拉小手、拍拍肩膀,所謂把臂言歡。

如果只是跟女人接觸,這沒得說,雍王本就是一個憐香惜玉、禮賢下士的人。可不巧的是,他因這個工作關係,日常需要如此接觸的大部分都是男人,非如此不足表達重視之情,這也讓人頗感無奈。

他又斥責幾句州府員佐竟敢讓婁公在外久立,婁師德復言自當如此,幾句交際寒暄後,這才攜手登堂。跟隨雍王回府的宋霸子這會兒也只是乖乖跟在後面,不敢爭求什麼表現。

“今次西進,聖皇陛下行前囑我,道是婁公國士之才,大事小情,可委可問。我也謹記聖囑,方入西京便遞書相召,只是隴邊不靖,沒能在長安城內掃榻相迎,還要有勞婁公親赴隴上才能得見。”

聽到雍王殿下此言,婁師德連忙避席而起,向着神都方位作再拜之禮,待到返回榻席中後,並嘆息道:“聖皇陛下拔臣於邊中營伍,大事遞授,臣卻未能恪盡職守,辜負聖恩,實在羞愧於再以才稱。

如今宗家俊幼俱已成器,聖皇陛下可於國中安渡暇年,未有繁事再勞臣之微力。幸在雍王殿下不以臣卑鄙見棄,伏受王教,必以前罪爲鞭,日日自警,絕不再敢疏忽職事!”

李潼見婁師德言及聖皇的時候,眉眼之間仍是恭敬無比,頗有感恩之意,也不免感慨他奶奶當國這些年並非一點遺澤都沒有留下來。

後世言及武則天,或是因其女身爲帝而多有虛贊,或是因其手段殘忍而作道德非議。但李潼身在這個時代,感受要更加深刻,時人對於武則天,並沒有太多妖魔化的解讀,除非真的立場衝突尖銳,否則基本還是以正面評價爲主。

就拿眼前的婁師德來說,其人久在營伍,朝中既無強援,本身也並非出身名族,若非武則天的提拔,入朝拜相幾無可能,所以內心裡自然對武則天是懷有一份感激之情。

諸如婁師德這種處境的人並不少,儘管武則天提拔這些人本身目的也並不純粹,但客觀上的確是讓中央朝廷的包容性大大增強。

關於這一點,哪怕向來以政治開明而著稱的貞觀之世都比不上。貞觀一朝,主要還是唐太宗與他的創業小夥伴們在搞,但在人才選拔方面,則就沒有太大的建樹,類似馬周這種從平民崛起的名臣少之又少。

交談過程中,李潼順便介紹了一下列席作陪的宋霸子。

婁師德也只是微微頷首以示客氣,他在長安短留那幾天倒也聽過宋霸子的壯舉事蹟,心中略有感嘆,但也僅止於此。些許的客氣純粹是給雍王面子,否則甚至都懶於理會。

這個時代就是如此,商賈們雖然掌握了數量不菲的社會資源,但卻很難獲得主流社會的認可。哪怕大唐風氣開明包容,並不像別的時代那樣排斥商賈,但也只是不排斥,也犯不上去擡舉。

一些客氣寒暄之後,氣氛略有冷場。

在來鄯城以前,婁師德倒是存了滿腹諫言想要規勸雍王殿下,可真正來到鄯城之後,才發現雍王艘經營起的局面遠比他想象中要好得多,起碼婁師德是自認沒有雍王這樣的計謀與能力,換了他的話,是很難做到這一步,也就無謂再多說什麼。

至於李潼,則就是單純有些拿捏不準婁師德的真實心意。按理說,婁師德是與河曲戰報一同出發,但卻比河曲戰報晚了足足一個月才抵達隴上,很顯然心裡對於投靠自己還是略有遲疑的。

他也總不好直接發問願不願意跟老子混,如果對方只是來看看就走,那就有些尷尬了。

沉默片刻後,李潼才擡手吩咐佐員:“婁公遠來,必是飢渴疲憊,快快準備餐食。”

酒桌文化源遠流長,越是關係不怎麼樣而又有交流需求的人,幾杯酒水下肚後,平常不好意思開口說的話也都能毫無障礙的講出來,乃至於燒黃紙拜兄弟。

婁師德聽到這話後,臉上也露出笑容,咂着嘴巴笑語道:“隴右時味,確是常有懷念。”

聽到婁師德這麼說,李潼也是一樂,想起來這傢伙也是一個吃貨,還在驛館裡教驛卒怎麼欺上瞞下呢。

很快,州府精心準備的餐食便陸續呈送上來。婁師德嘴上說着頗爲懷念隴右的時味,可當真正開吃的時候,進食卻並不多。

對此李潼倒是沒有注意到,他一邊吃還一邊在思考該要怎麼攻略婁師德,讓對方能夠體面且順從的成爲自己帷幄之人。須知他未來針對隴右的一些佈局和規劃,婁師德是能在其中發揮頗爲重要的作用。

但心細如髮的宋霸子倒是察覺到這一點,幾道菜品傳用之後,他便開口問道:“婁公惜量,是所治餐食不合胃口,還是留量以待別餐?”

婁師德聞言後停箸搖頭,並擡眼看了看堂上的雍王殿下,默然片刻後才說道:“民以食爲天,生人諸用,唯精食美餐不可稱奢。卑職請堂下支竈,暫爲庖事以獻殿下。”

“婁公要親自治餐?”

李潼初時不太在意,但聽到宋霸子一聲驚呼後,同樣也多有詫異的看了婁師德一眼,有些不確定的說道:“這大可不必吧?”

這時候,堂側侍立的州府佐員忍不住開口說道:“婁公尚食,往年往來州府,也常親自作食養趣。”

“一點怪癖,還請殿下見諒。”

婁師德對此也不覺羞愧,只是對雍王說道。

李潼這會兒是真的有些意外了,時下雖然孟子的學說尚未登堂入室,沒有什麼君子遠庖廚的說法,但他也少見士人養趣願意將自己搞得滿身油煙氣。

婁師德這一點癖好,倒也讓他更加確定這老先生是個真吃貨。不玩養成,不稱好色,不治庖廚,也稱不上真正的吃貨啊。

見雍王殿下點頭許可,州府佐員們便開始架設竈臺,並動作熟練的準備食料。婁師德告罪一聲,卷袍撩袖便下堂而去。李潼與宋霸子見狀,便也移步下堂,去欣賞婁師德的廚藝。

婁師德手持尖刀,指着佐員們送上來、已經剝好洗淨的生羊,並對兩人說道:“此羊頸肥腿短、腹淺尾長,筋角不發,少乳毛短,諸事無用,號爲懶羊。但卻脂肥肉嫩,不柴不韌,稍作烤炙,即爲令食。”

點評過食料後,他便又指揮吏員起竈燒火,一邊親自添柴,一邊又對雍王說道:“兩京貴家,治廚不愛生柴,厭其煙盛。但柴火之猛,卻非炭火可及,餐食初治,賓客飢渴,唯從速進食,飢腸轆轆,諸味都可稱珍,酒熱腹飽之後,竈火轉溫,熟薰其骨,才更方便斷骨吸髓……”

婁師德一邊講解着,一邊熟練的將生羊架在了已經燃起的竈火上,火苗舔舐在包裹油脂的羊肉表面,頓時便響起哧啦啦的響聲,並有一股焦香味道瀰漫開來。

“婁公需要何種佐料,直呼即可。”

雍王在一邊抱臂閒觀,宋霸子卻不敢如此,忙不迭主動湊到竈側要給婁師德打下手。

婁師德熟練的翻轉着竈上羊肉,所取佐料不多,只是用尖刀蘸取着化開的鹽水,不斷的在焦色漸露的羊肉表面割着小口子。

如此幾十息後,他便開始快速的割取表面已經熟了的羊肉,忙碌間對雍王稍作招手:“請殿下入前進食。”

李潼自覺新趣,於是便湊上去,直接用小刀挑起婁師德割取下來的烤肉送入口中,確是鮮嫩可口,特別想到這是宰相親自烤給自己吃的,更有一股食物之外的滿足感生出。

李潼剛纔就已經用餐不少,這會兒食量倒也不大,吃了一些後便停了下來。至於婁師德,則邊烤邊吃,足足吃了兩斤多的羊肉,又將羊架上顯處的肉都割取下來,分給在場衆人,一副羊骨架則在已經轉溫的竈上繼續烘烤。

用餐完畢,婁師德淨手轉回之後,直接拜在雍王足前,並沉聲道:“人事若牽強言之,殿下此前秒事施就,可喻作起勢猛火。割肉吸骨,仍待徐徐之功。殿下若不厭卑職齒長器拙,願恭在門下行走,捐效犬馬之勞,不止於庖!”

李潼聽到這話,頓時也是笑逐顏開,彎腰托起婁師德兩臂,並指着餐盤中剩餘肉食,笑語道:“若非婁公施技,焉能享此令餐?此後若得長年相守,盡力於事,盡歡於食,誠是人生一快!”

0051 《逍遙王》0221 窺望河西0766 擁王從龍,功成此日0906 彼之存亡,我之疥癬0015 仁智院掌直0861 人間正邪,不在私計0905 聖人有愛,蕃人得幸0025 不如降黃巢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0638 關山阻遠,憑書寄意0087 蓮生獻經0496 五子登門,前倨後恭0987 外苑置業,夫妻同心0869 能傾情者,唯有聖人0846 萬衆雲集,驪山演武0399 行驛命案0318 少王兇頑,奪人宅業0948 貪功如命,視死如歸0211 不宜輕沾俠名0757 舉世不容,名臣辭世0911 蕃使橫死,贊婆歸鄉0045 宮變內應鐘紹京0044 老朽昏聵,不懼一言0079 神宮巍峨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0118 從子昌嗣0170 神都世情(鼠年吉祥!)0221 窺望河西0208 泥銷玉樹,人道所悲0489 造化倏忽,飲食盡興0012 耶耶的召喚0915 贊普居內,殺賊有臣0514 豫王失禮,昭德剖心0281 牡丹花下死0069 大麴《萬象》0629 生殺之權,不可輕予1043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0859丈夫無勢,何異禽獸0818 蜀中繁華,金玉滿架0091 恩賜瑞物0793 契丹暴亂,兵掠諸州0447 嵩陽道大總管0624 駐兵莫離,窺望臨洮1021 遊戲坊曲,豪取萬緡0360 祖孫情深0409 巨財將入,可議封禪0255 肥羊難宰0287 靈前敲詐0983 暗潮涌動,禍福自度0424 君王戀權,固步自封0465 大事將興,和氣無存0906 彼之存亡,我之疥癬0072 天賦異稟0831 李潼薄名,公主聞否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0593 殿下高潔,淺俗難蔽0571 通鼓擾敵,河谷驚魂0514 豫王失禮,昭德剖心0607 立約結社,僱胡殺胡0333 黨羽無數,權傾內外0590 故隋兵道,遺澤後世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346 聖皇賜經,各自有命0278 鉅富驚人0227 名馬梨花落0005 再愛我一次0274 只待神都制命0537 惡貫滿盈,附郭京城1028 佳節令時,不誤教子0855 天不棄我,君不棄我0152 潛龍怒音0050 太平公主0333 黨羽無數,權傾內外0012 耶耶的召喚0513 桀驁不馴,當棄則棄0884 才士充盈,方可維新0826 逃人不追,大開武舉0757 舉世不容,名臣辭世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0838 愛此名利,孜孜不倦0575 戰獲雖豐,歸途莫測0293 大王英明,後事暢想0623 賊王狡猾,反覆無常0244 大王良教,甘霖慰我0224 名寺可藏重兵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0817 聖人英明,不容邪祟0088 貌類乃父0210 笑入胡姬酒肆中0463 誅除諸武,歸政李氏0300 用事從心,不拘小節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1021 遊戲坊曲,豪取萬緡0094 大酺禮畢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335 給事巡衙,羣僚恭待0902 贊普成年,幾分肖我0119 伴遊金吾衛0301 雲韶府使,少王歸都
0051 《逍遙王》0221 窺望河西0766 擁王從龍,功成此日0906 彼之存亡,我之疥癬0015 仁智院掌直0861 人間正邪,不在私計0905 聖人有愛,蕃人得幸0025 不如降黃巢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0638 關山阻遠,憑書寄意0087 蓮生獻經0496 五子登門,前倨後恭0987 外苑置業,夫妻同心0869 能傾情者,唯有聖人0846 萬衆雲集,驪山演武0399 行驛命案0318 少王兇頑,奪人宅業0948 貪功如命,視死如歸0211 不宜輕沾俠名0757 舉世不容,名臣辭世0911 蕃使橫死,贊婆歸鄉0045 宮變內應鐘紹京0044 老朽昏聵,不懼一言0079 神宮巍峨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0118 從子昌嗣0170 神都世情(鼠年吉祥!)0221 窺望河西0208 泥銷玉樹,人道所悲0489 造化倏忽,飲食盡興0012 耶耶的召喚0915 贊普居內,殺賊有臣0514 豫王失禮,昭德剖心0281 牡丹花下死0069 大麴《萬象》0629 生殺之權,不可輕予1043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0859丈夫無勢,何異禽獸0818 蜀中繁華,金玉滿架0091 恩賜瑞物0793 契丹暴亂,兵掠諸州0447 嵩陽道大總管0624 駐兵莫離,窺望臨洮1021 遊戲坊曲,豪取萬緡0360 祖孫情深0409 巨財將入,可議封禪0255 肥羊難宰0287 靈前敲詐0983 暗潮涌動,禍福自度0424 君王戀權,固步自封0465 大事將興,和氣無存0906 彼之存亡,我之疥癬0072 天賦異稟0831 李潼薄名,公主聞否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0593 殿下高潔,淺俗難蔽0571 通鼓擾敵,河谷驚魂0514 豫王失禮,昭德剖心0607 立約結社,僱胡殺胡0333 黨羽無數,權傾內外0590 故隋兵道,遺澤後世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346 聖皇賜經,各自有命0278 鉅富驚人0227 名馬梨花落0005 再愛我一次0274 只待神都制命0537 惡貫滿盈,附郭京城1028 佳節令時,不誤教子0855 天不棄我,君不棄我0152 潛龍怒音0050 太平公主0333 黨羽無數,權傾內外0012 耶耶的召喚0513 桀驁不馴,當棄則棄0884 才士充盈,方可維新0826 逃人不追,大開武舉0757 舉世不容,名臣辭世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0838 愛此名利,孜孜不倦0575 戰獲雖豐,歸途莫測0293 大王英明,後事暢想0623 賊王狡猾,反覆無常0244 大王良教,甘霖慰我0224 名寺可藏重兵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0817 聖人英明,不容邪祟0088 貌類乃父0210 笑入胡姬酒肆中0463 誅除諸武,歸政李氏0300 用事從心,不拘小節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1021 遊戲坊曲,豪取萬緡0094 大酺禮畢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335 給事巡衙,羣僚恭待0902 贊普成年,幾分肖我0119 伴遊金吾衛0301 雲韶府使,少王歸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