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 上陽宮冷,人情炙熱

每至春夏之際,上陽宮自是花木繁盛、美不勝收,雖合城燥熱,此境自有一股清涼可守。

不過今年,上陽宮除了清涼避暑之外,更有一股冷清寂寥。往年聖皇陛下居此避暑,但總有朝臣日參,更有內外命婦頻繁出入,以伴駕爲榮。

可現在,聖皇陛下尊號已經改爲聖母皇太后,雖然仍居上陽宮,但卻沒有了那些繁華熱鬧的人勢伴駕助興,於是清涼便成爲了冷清。

位於上陽宮仙洛門內的觀景遊廊,凌空而設,登上可以直接眺望清波翻涌的洛水,以及洛南諸多繁華風物,風景自是絕佳。

此時,正有一羣宮裝婦人在這遊廊上緩步行走,遠遠望去,倒是給這一副水木秀美的畫面增添了一些生機。

“上陽宮風景的確美麗,只可惜人氣不旺。我幾次央求娘娘入宮短住幾日,娘娘卻只是不願。”

身姿已經漸有高挑窈窕的李幼娘身穿着一襲石榴裙,髮式也結成少婦模樣,雖然仍是未見得有多麼端莊,但也已經不再是往年天真嬌憨的女童模樣。

與之同遊宮苑的乃是雍王孺人唐靈舒,五官仍是精緻秀美,但眉眼間則有一股暗怨盤桓,已經很有幾分豪門貴婦的氣質。聽到李幼娘這麼說,唐靈舒嘆息道:“也幸在娘娘不樂入宮,望朔走拜纔有機會出宮行走一遭。上陽宮雖然美,但美得讓人心慌,實在不如往年家人相伴入情愜意……”

“嫂子你現在說話可比往年婉轉多了,我難道不是你家人?王妃難道不是你家人?我們這些人不是日日伴你?不能讓你入情愜意,這個不是我們的過失,只是你心裡念着的只有我家阿兄。旁人在你眼裡,也只是廊外那些花枝,俗豔的讓人煩躁。”

李幼娘聞言後便嗤笑道,她與唐靈舒最是相熟,相處起來自然也更加隨意,想到什麼便說什麼,並不需要矯情掩飾。

多年相處下來,唐靈舒自也不是早年羞澀模樣,聽到這話後便也自己笑起來,並指着李幼娘笑語道:“有的人事確是俗豔花枝,但好在幼娘你不屬此類。你是花木間躁鬧的蜂蝶,只會讓人加倍的煩躁。你也是有了自己的院舍居所,常常不居於室,外人見到,怕要誤以爲你家夫郎拙劣的不堪親近。”

“啊……嫂子你也這麼說我,娘娘也是這套說辭!薛大、薛郎自是極好的,對我關懷得很。只是家裡那個阿姑,實在讓人受不了,常在家邸宴客,好好的家院作成鬧市一般。她自己招應不過,還常要召我去應對那些賓客。我識得她們是誰?彼此都不熟悉,瞧着她們挖空心思的琢磨說辭、苦留不去,我都替她們覺得尷尬難受!”

如今的神都城裡,太平公主可以說是最活躍的一批人之一,因其身份高貴,本身又擅長交際,日常門庭若市、宴會竟日不斷。

李幼娘雖然性喜熱鬧,但卻並不喜歡那些場面上的應付。但她身爲太平公主新婦,也算是府上主母之一,一些場面應酬總是難免,爲了躲避這些,索性常常回家或是入宮居住。

講到這一點,李幼娘便頭疼不已,揉着眉心嘆息道:“我又不是沒有別的園業可居,只是娘娘不准我攛掇薛郎治居別業,說什麼母健在、不別居。唉,娘娘這個人啊,端莊得自己不涉邪道,就以爲人人都如她一般恬淡。阿姑召我入席,難道只因爲我是她家新婦的緣故?無非是要由我來借仗我幾個兄長的聲勢,讓旁人更順服她!”

李幼娘若只是抱怨家事,唐靈舒也只是聽着,並不發表什麼意見。可聽到言涉自家殿下,還是忍不住皺眉道:“公主殿下已經是人間至貴,誰又敢對她不恭?殿下如今久在關西,並不在都,還有什麼值得她去借勢?”

“這些事情,我並不清楚,也懶得過問。但阿姑這個人吧,你與她短見也只會覺得她是待人熱情,可若長久的相處,她便會讓你各樣的不自在。每天清早,人還未起,衫裙已經先送進你房間,做什麼妝飾、穿什麼衣裙,她都要代人作主。

我拿此跟娘娘說,她只覺得這是阿姑愛我、無微不至,但我總覺得她是拿人作玩器、未必好心腸。幾次要請二兄過府,都被我暗裡使人攔下了。庭中當面不能忤意,不如不見。我心裡還在盤算着,讓阿兄在長安給薛郎謀留一個常使的差事。”

成親雖然不久,但李幼娘已經不失盤算:“薛郎這個人,雖然溫和不驕,但卻沒有主見。常在婦人言教,他是很難成器。我又不望他能封妻廕子,但六尺之身,總不能久作阿母腰佩玩物。我兄已經是那樣的大器長才,往後佳節相聚,我也不想自家夫郎只是美器旁充席的瓦礫。”

聽到李幼娘這一通盤算,唐靈舒不免啞然,片刻後才嘆息道:“幼娘你成親後,的確是有內秀長進。我年紀癡長了你許多,許多事情反倒不如你深刻具體。”

“我倒羨慕嫂子你這種無憂無慮,世上能比我兄者有幾人?”

聽到李幼娘這麼說,唐靈舒由衷的點頭道:“這話確是真的,即便不說別的,單論聖母皇太后陛下。陛下眼神有光,被她掃上幾眼,心裡各種的不自在,讓人渾身發寒。這還是陛下權威收斂,仍然有這樣的氣勢。想到往年殿下在如此人物眼前謀生,可知當中的辛苦……”

講到這裡,唐靈舒突然擡手按住了胸口,面有苦色的搖頭道:“不行了,我不能再講下去,心都要跳出來飛往長安。我是真在心裡想過,要不要趁着出拜娘娘的時候,牽了閒苑的馬就直往長安去……”

兩人說話間,遊廊另一側突然衝上來一道人影,正是韋團兒。衝上遊廊後來不及喘勻氣息,韋團兒便大聲道:“長安有新的聲訊傳來,王妃着我請縣主、孺人同歸觀覽。”

“是什麼消息?”

李幼娘聞言後便驚喜道,她對阿兄也分外想念。

韋團兒聞言後只是搖頭:“還不知,王妃說要家人全都在場纔會啓信……”

韋團兒話音未落,只覺得眼前一花,便見到唐孺人直從高近兩丈的遊廊上翻入花柵,繼而更彩蝶一般向遠處飛遠。

“這娘子思念成疾,已經是瘋了……”

李幼娘見狀後,嘖嘖一嘆,轉回頭來的時候,卻見韋團兒也提裙往來路疾行而去,不免羞惱:“出嫁的娘子,難道不是家人!我不返回,你們誰敢先覽信件?”

出嫁的娘子,可能真的不再算是家人,總之當李幼娘匆匆返回雍王家眷所居的宮苑時,此處早已經人去樓空,忿聲一問,才知衆人都去了聖皇所居的麗春殿。

當李幼娘匆匆抵達麗春殿的時候,發現不獨三兄家嫂子們,甚至就連娘娘房氏並二嫂潞王妃也都一併在此,臉上各自喜色洋溢,整個殿堂中都洋溢着一股歡快的氣氛。

“發生了什麼事?怎麼大家、莫非是三兄要回來了?”

李幼娘最後到達,不乏氣悶,顧不上見禮便先忍不住發問道。

見其如此無禮,房氏眉頭一皺,但也並沒有開口斥責,只是眼神示意李幼娘入她席側來坐。

殿堂中,聖母皇太后同樣一臉的笑容,手持一份信件看了又看,幾番張嘴竟不知要說什麼,好一會兒後,才指着雍王妃鄭氏與唐孺人等嘆息道:“你們幾個娘子,真是有福之人。我孫如此雄闊才志,哪怕不生天家,何患沒有出頭之地?”

幾個娘子聞言後,也都顧不上謙辭迴應,只是忍不住的滿面笑容。

“唉,過往多年,幾使大將俱不能成,雍王不負、誠是不負家國!天皇若知其孫有此雄才,更不知會喜樂成什麼樣子……”

武則天講到這裡的時候,言語略有傷感。吐蕃的崛起與屢敗唐軍,可以說是他們夫妻二人心裡共同的刺。只覺得蕃國勢大難制,幾番用兵都落敗收場,偌大一個帝國,竟找不到能夠制蕃之人。

可是現在,他們夫妻兩人苦尋不得的才士竟然就生長在自家庭院中,這一份驚喜,簡直難以用言語來表達。

隨侍席側的上官婉兒聞言後便笑道:“成此壯事,也並非雍王殿下一人之功。唐家名種生在庭中,陛下沒有荒養,所以才成鎮國定蕃的雄才!”

武則天聽到這話,更是樂得眉開眼笑,放權歸宮這段時間以來,她心情常有抑鬱,然而今天卻因爲隴邊這一條信報將心中積鬱一掃而空,心情暢快至極。

正在這時候,又有女官登殿叩告道:“稟陛下,公主殿下攜諸外命婦於宮外求謁。”

聽到這話,武則天神色略有黯淡,但片刻後又笑道:“威重半生,不曾弱人。如今能長勢佳孫,這也是一樁福氣,着她們來見吧。”

大半刻鐘後,麗春殿外變得熱鬧起來,諸外命婦俱華服入拜。太平公主自居其首,入殿作拜後,她便先大笑道:“阿母,你孫再次名震寰宇,使國人再作側目驚歎!我們這些拙長無能,唯走賀勤快,不讓阿母寂寞獨樂。”

0191 少王竟知有我0198 寸微靈光,日月照拂0996 君恩浩蕩,延濟諸親0455 羣臣唯望政事堂0232 能殺我者非足下0402 好長生者,必重醫卜0521 西京動盪,百坊互攻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0664 漢王性僻,不樂成婚0615 赤嶺貫通,大軍可入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0181 後顧無憂,勇登青雲0286 竇七暴斃0854杞人憂天,狂念徒勞0176 倒黴的獨孤氏0524 關隴豐儲,取貨助軍0037 春官武承嗣0462 天子難挾,黃雀在後0623 賊王狡猾,反覆無常0291 獻業求命0797 盡忠斃命,河北將定0724 賀八入京,技驚四座0691 伯玉氣象,一代先河0048 內教坊諸事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166 門庭若市,名門爲僕0963 妄論封禪,臨淄密謀0287 靈前敲詐0025 不如降黃巢0575 戰獲雖豐,歸途莫測0953 天神難庇,蕃主出逃0990 名臣欺世,子嗣無能0110 託事獻命0539 既難爲敵,投身爲用0238 洗劫武攸宜0876 情若不復,生無可戀0773 熾情難表,惟乞一活0860勢有強弱,絕不待斃0713 韋卿雅正,堪爲宰輔0118 從子昌嗣0770 社稷存續,天命有歸0143 被抄家的丘神勣0448 魏王歸世,闊坊造邸0012 耶耶的召喚0264 色是殺人刀0582 號令諸族,討滅不臣0623 賊王狡猾,反覆無常0979 新朝修律,當世準則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399 行驛命案0909 元振鎮邊,色亦有道0474 子孫如此,卿等羨否0185 嗜色如命是人情0850 昭哉嗣服,繩其祖武0341 遊戲鞠場,羣衆趨望0262 謀殺河東王0082 武氏諸衆0837 若不歸坊,家恐不家0440 亂花漸欲迷人眼0605 人若謗我,我必殺之0722 孽情難守,一別兩寬0962 祖宗功偉,萬世不祧0629 生殺之權,不可輕予0304 待罪慈烏臺0853 武運昌隆,威臨天下0427 刑司捉人,代王回拒0954 不負祖宗,不負蒼生0769 我之所在,鼎之所在0381 媽寶裴光庭0268 薰蕕不同器0765 萬乘之主,任性輕國0190 神皇權法,血授少王0311 分權不可,集權應當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883 買賣公道,互通有無0809 幸逢明主,執法不阿0439 踏破白馬寺0057 命途何艱難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0879 大唐創業,以德服人0197 先王回遷,陪葬乾陵0575 戰獲雖豐,歸途莫測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514 豫王失禮,昭德剖心0226 瘋狂的武周0952 圖窮匕見,歸義奪城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257 羣伎色藝,計麻爲優0364 魏公點撥,鄭姝齊聚0570 土渾引賊,默啜賣命0848 大將薨逝,北疆不安0894 郡王秀才,授職麟臺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0006 人盡敵國0697 治漕稱善,前惟耀卿0995 春夢錯發,徒恨孽血0233 我之樂土,彼之禁區0306 魏王不壽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
0191 少王竟知有我0198 寸微靈光,日月照拂0996 君恩浩蕩,延濟諸親0455 羣臣唯望政事堂0232 能殺我者非足下0402 好長生者,必重醫卜0521 西京動盪,百坊互攻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0664 漢王性僻,不樂成婚0615 赤嶺貫通,大軍可入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0181 後顧無憂,勇登青雲0286 竇七暴斃0854杞人憂天,狂念徒勞0176 倒黴的獨孤氏0524 關隴豐儲,取貨助軍0037 春官武承嗣0462 天子難挾,黃雀在後0623 賊王狡猾,反覆無常0291 獻業求命0797 盡忠斃命,河北將定0724 賀八入京,技驚四座0691 伯玉氣象,一代先河0048 內教坊諸事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166 門庭若市,名門爲僕0963 妄論封禪,臨淄密謀0287 靈前敲詐0025 不如降黃巢0575 戰獲雖豐,歸途莫測0953 天神難庇,蕃主出逃0990 名臣欺世,子嗣無能0110 託事獻命0539 既難爲敵,投身爲用0238 洗劫武攸宜0876 情若不復,生無可戀0773 熾情難表,惟乞一活0860勢有強弱,絕不待斃0713 韋卿雅正,堪爲宰輔0118 從子昌嗣0770 社稷存續,天命有歸0143 被抄家的丘神勣0448 魏王歸世,闊坊造邸0012 耶耶的召喚0264 色是殺人刀0582 號令諸族,討滅不臣0623 賊王狡猾,反覆無常0979 新朝修律,當世準則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399 行驛命案0909 元振鎮邊,色亦有道0474 子孫如此,卿等羨否0185 嗜色如命是人情0850 昭哉嗣服,繩其祖武0341 遊戲鞠場,羣衆趨望0262 謀殺河東王0082 武氏諸衆0837 若不歸坊,家恐不家0440 亂花漸欲迷人眼0605 人若謗我,我必殺之0722 孽情難守,一別兩寬0962 祖宗功偉,萬世不祧0629 生殺之權,不可輕予0304 待罪慈烏臺0853 武運昌隆,威臨天下0427 刑司捉人,代王回拒0954 不負祖宗,不負蒼生0769 我之所在,鼎之所在0381 媽寶裴光庭0268 薰蕕不同器0765 萬乘之主,任性輕國0190 神皇權法,血授少王0311 分權不可,集權應當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883 買賣公道,互通有無0809 幸逢明主,執法不阿0439 踏破白馬寺0057 命途何艱難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0879 大唐創業,以德服人0197 先王回遷,陪葬乾陵0575 戰獲雖豐,歸途莫測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514 豫王失禮,昭德剖心0226 瘋狂的武周0952 圖窮匕見,歸義奪城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257 羣伎色藝,計麻爲優0364 魏公點撥,鄭姝齊聚0570 土渾引賊,默啜賣命0848 大將薨逝,北疆不安0894 郡王秀才,授職麟臺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0006 人盡敵國0697 治漕稱善,前惟耀卿0995 春夢錯發,徒恨孽血0233 我之樂土,彼之禁區0306 魏王不壽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