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餘波

71餘波

天氣很快就炎熱了起來,不知不覺間,徐循上京一週年的日子也都要逼近了。京城的夏天也和以往一樣,用與南方不同的乾熱迎接着大部分來自江南魚米之鄉的宮女們。

因爲冬天比較寒冷的關係,北方的屋子建制肯定比南方厚實,密閉性也比較好,所以陽光的熱度不大能直射進屋子裡,再配合上一些冰山,屋內很容易就比較涼快了,體弱一點的,穿着紗衫呆在有冰的屋子裡,還會着涼呢。孫玉女就是這樣,這幾天因爲貪涼,都在冰山附近午睡,也不蓋被子,結果這個月就格外生不如死,躺在牀上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竟是痛得臉色發白。

也因此,太孫妃進太孫宮的時候,她就沒能起來迎接,是徐循帶着人候在太孫宮門口,在一柄油紙傘下頭等了一炷香的功夫,才把太孫妃接到了清和閣裡坐下。太孫妃還嗔怪她,“這麼客氣幹嘛,日頭那麼大,就是在傘下,你也容易中暑不是?”

徐循笑着說,“我在門洞裡站了好久呢,不礙事的。”

兩個人也有快一年沒見了,畢竟總有些說不出的怯生感覺,現在見了面,彼此笑了笑,見對方都還是那個語調,變化好像不大,這種生疏之情也很輕易地就消褪了。徐循幫孫玉女解釋了一下,“……剛出來時候去看她,她痛得迷糊過去了,脣都是白的。我也就沒喊,自己過來了。”

按說,這個毛病,一般年紀大了,經過人事了,也就漸漸地好轉了。孫玉女怎麼是到了這把年紀還痛得這麼厲害,也的確是有點出奇了。太孫妃眼底掠過了一絲詫異,搖頭毫不在乎地道,“何必行此虛禮呢?她這個病,在這裡也是請御醫來看的吧?”

以前有太孫妃在的時候,這些事是她一手安排,現在太孫妃不在,孫玉女自己的很多事都是太孫出面說話的。徐循說,“還是原來的那個醫生嘛,每個月依然開方吃藥的——就是總也不見好。”

太孫妃入宮以後,肯定要進內宮、東宮請安,一邊說話,徐循一邊就跟着幾個大宮女一起搭把手,幫着太孫妃擦臉漱洗什麼的,太孫妃也沒和她客氣,一邊擦臉一邊說,“既然如此,一會兒,你陪我進宮去見太子妃娘娘吧?等咱們回來了,再在這皇城裡好好地逛一逛。”

語調居然還是挺興致勃勃的,好像絲毫都不知道北京城裡的這些事……

徐循也不知是該吃驚還是不該吃驚:東廠厲害成這樣子,誰知道太孫宮的書信會不會被人翻閱?寫給太孫妃的信她是知道的,一點不該有的話都沒說,送信的也不是太孫宮的人。如此看來,送信那邊的中官,也是絲毫都不敢透露出蛛絲馬跡,所以皇城裡死了這麼多人了,南京還一點消息都沒有。

也許,就連京城外頭,也都是一無所知吧。太孫無意間流露出的隻言片語,也透露了外廷的動向:外廷也挺熱鬧,因爲三大殿失火的事,皇爺要發罪己詔,又有人借勢說不該遷都,該回江南去。還有人在說瓦剌南侵、御駕親征的事,根本就沒有人多提皇城風雲一句話——就好像……好像這些死人的性命,對於這個天下來說根本無足輕重似的,死了也就死了,外頭一點都不知道,也一點都不在乎……

她壓下了這令人心寒的念頭,擺了擺手,“你還不知道吧——”

遂將這幾個月宮裡的風波仔細說給太孫妃知道,太孫妃聽得張口結舌,杯子都差點沒拿住,連一屋子的宮人都是紛紛花容失色。

徐循也是說得口乾,半日才結語道,“咱們因爲住的遠,萬幸是沒受到太多牽連。宮裡的使喚人們,也都幾乎保全了性命。現在那裡面,可就不一樣了……”

也所以,最近太孫宮的使喚人,都是發自內心地殷勤周到——懲一儆百,這些倖存者、目擊者,心裡能不感激他們這些相對靠譜的主子嗎?

“那現在怎麼樣了?”太孫妃一邊說,一邊不禁就灑下淚來。“別人倒也罷了,東宮那些姐妹,我們也是常見面的……”

“頭十幾日,聽說安王妃、代王妃都進宮了,張娘娘也開宮門了,”徐循說,“好像也是不再殺人了,不過,首惡都伏誅,事情也查得水落石出,現在應該也就是在收尾吧。我們都有兩三個月沒進內城去了,對裡頭的消息也是知道得朦朦朧朧的,不太清楚。”

她不禁輕輕地抖了抖,“你們都在南邊宮裡住着,知不知道三月裡,劉婕妤、尹貴人從南京被捉來的事?”

“知道啊。”太孫妃皺緊了眉頭,“當時就說是皇爺想見她們,好聲好氣地把人給接走了的,劉婕妤走的時候還喜氣洋洋的呢……”

她倒抽了一口氣,“難道說——”

“當時她們還都羨慕留在南京的人呢,”徐循點了點頭。“後來才知道,留在南京也不把穩,還要特地接來審!也不知道現在究竟是如何了……”

東廠辦事,真是雷厲風行,和民間傳說的錦衣衛一般神乎其神,這麼多條人命,對南京都是瞞得滴水不露的,沒讓人知道一點消息。說實話了,其實徐循也不是很吃驚,內宮生活她也是很清楚的,其實所有消息也都是從牆外頭來的,在這種人人自危的風暴裡,沒有誰會把閒話傳到南京去,那不是嫌活得膩味了嗎?皇爺不想讓她們知道,宮女子們就什麼都不會知道。

——可,她有種隱隱的感覺,外廷對此事,絕不是一無所知,只是……只是那些大人們,也許是真的不在乎這些人命而已……

雖說劉婕妤一直和太孫宮過不去,甚至說是尹貴人所屬的朝鮮派系,和太子、太孫派系的關係只能說是平平,但那到底也都是人命,這麼喜氣洋洋地坐船進京赴死,實爲慘事。太孫妃比不得徐循和孫玉女,到後來都幾乎有點麻木了,她才進京,肯定是免不得驚駭嘆息一番的,好容易才平了氣,扭頭吩咐身邊的宮人,“跟着咱們來的那些人,都自己查查箱籠去,若是有一絲不體面,休怪我先清理門戶了!也省得被查出來了,給咱們太孫宮沒臉!”

看似兇狠,其實還是爲了維護這些中官宮人們,衆人俱都跪下謝恩。太孫妃又尋思了片刻,方道,“此番過來,肯定是要抱着囡囡去見見長輩們的……但此非常時刻,越少人進去事情就越少。一會你就不必跟着了,我一人進去就行,若有問起,我只說你們兩人都病了也就完事了。”

這麼多殺戮就發生在周圍,一個弱女子嚇病那是最常見的事,徐循深知太孫妃的好意,不免感激道,“姐姐——”

太孫妃卻嘆了口氣,有點自責,“都是我不好,若早知道,撐着也和玉女一起進京了,你們兩個,頭上少了人遮風擋雨、當家作主。身份又不是正妃,這幾個月戰戰兢兢地支持宮裡,心裡也不知有多少苦,多少委屈吧?”

她是正妃,又是後嫁新婦,和這種事肯定是毫無關聯的,不讓她進京,只是爲了她安心休養,太孫心裡,都只是讓她好好地帶着女兒養病而已。後來太孫妃來信說自己已經大好了可以過來,太孫把信給兩人看,孫玉女不發話,徐循也不好多說什麼,太孫便讓她來了——說實話,徐循心裡是有點戰戰兢兢的,她多少是擔心太孫妃原不知情,來了以後發現北京皇城這麼可怕,會埋怨家裡人不提醒她。

現在,一開口就是這麼貼心的話,她還有什麼好說的?徐循眼淚都要下來了,恨不能貼到太孫妃懷裡一陣好哭。卻礙於太孫妃還有事情要做,只好擦着眼眶退到一邊,太孫妃看了,也不免微微一笑,就握着徐循的手,把她拉到懷裡拍了拍,安慰道,“好啦,我人都到了,此後萬事有我呢!”

說也奇怪,這話,孫玉女也和徐循說的,但她的話,就沒太孫妃的話能讓徐循真的獲得少許安慰。她一直以來都飄蕩不安、焦灼惶恐的心情,彷彿在太孫妃的拍打裡,也獲得了少許緩解。

“姐姐來了,我心裡也就有主心骨了。”她有點兒抽噎,“不然,前頭幾個月,真是沒安穩覺可睡!”

太孫妃拍打着徐循,在那複雜萬千的感慨外,眼底也出現了一點柔軟,她長長地嘆了口氣,卻是沒有做聲。

太孫妃的迴歸,也是幾個月來太孫宮第一次正式和內城發生交往——她的迴歸,好像也是一種內城生活迴歸了正常的信號。因爲當天下午,從東宮和咸陽宮,都來了探視徐循、孫玉女的宮女,畢竟,對外,這兩個小姑娘是都不大舒服的。

孫玉女那種已經痛得神智都很迷糊的狀態就不多說了,徐循這裡,多少也是有心和來探視的宮人多說幾句話,打聽打聽內城的情況的,可這些宮女子,一個個全是劫後餘生的驚弓之鳥,光看着臉色都有點嚇呆滯了似的,多的話哪裡還敢說?徐循自然也不好追着問,只好讓她們回去了。

兩個長輩倒也是都沒多說什麼的,就是讓她們好生休養,好了進宮去玩。就是這句話,徐循都咂摸了半天,等太孫妃回來了,趕忙過去打聽,太孫妃這才仔細地說給她內宮的變化。

現在的確是不殺人,開始結案了,也開始登記死人的名單——除了那些被定罪後當時就殺掉的以外,那些自殺自盡的宮人中官,最後定性冤死了的,找得到屍骨的就略微厚葬,找不到的就衣冠冢做一個了事。妃嬪們照此辦理,倒是有幾個朝鮮妃子和底層宮嬪因此被平反,從這件事裡給摘了出來。

當然,這些人十有八.九也全都死光了,頂多就是葬禮略盛大一點而已。只有韓麗妃,算是運道大了,她當時被鎖在自己宮裡,差些也被餓死,卻是看她的中官,原來也是她宮裡的人,頗有忠義之心,冒了極大的風險給韓麗妃勻了一點自己的口糧,就這樣才勉強活了下來,被放出來時,人都瘦得只有一把排骨了。

但,她畢竟是活了下來,光是這一點來說,就要比她的很多同仁要幸運得多了。

至於劉婕妤,毫無懸念,因年輕貌美,頗擅長於房中術,被皇爺認定爲私下肯定有和中官眉來眼去,進宮沒兩天就沒了性命。

“現在初步是統計出來了。”太孫妃和徐循說,“咱們整個城裡,死了少說能有兩千多人。”

兩千多人是什麼概念?整個皇城所有人加在一起,大約活人也就是七八千,這一下就死了四分之一。這場風暴有多大,至此纔算是粗略地出來了一點概念。

“聽說皇爺後來回過神來,也是有點悔意……”太孫妃說着說着,忍不住也是嘆了口氣,“這個月又開始修佛寺、道觀了……甭管怎麼說,事情也算是快結束了。太子妃娘娘說,現在還不是時候,再過一陣子,等新宮規頒下來了,這事也就算是真結束了,到時候,咱們進宮時,也別說、別提,就當作是沒這回事吧。”

宮規宮範,就是宮裡的規章制度,這場風暴,說是因爲有人要謀害皇爺引起的吧,可審到後來,這個初衷也沒人記得了,誰會相信這兩千多人結成團體,對皇爺圖謀不軌?最後,宮裡給這事的定性,那就是這兩千多人或多或少都觸犯了規矩,譬如說宮女和中官亂搞,宮女和宮女亂搞,乃至於宮女用器具自己亂搞等等之類的荒唐事兒。死掉的一些人裡,還真不乏是真做了這些事的,還有就是在宮裡隨意地買賣宮外的各種東西,不體面的也賣等不一而足。

而爲了避免此類事件的重演,□運動結束後,自然就要頒發一部更嚴厲、更細緻的宮規,對宮女、中官的行爲做更嚴格的規範,以此來杜絕宮闈不寧的可能性,所以,新宮規肯定是要寫的。

這一點,徐循和孫玉女倒也都猜到了,原來的《女內訓》、《女誡》,多數都是德育書籍,和法治沒什麼關係,沒有嚴厲的規矩,讓人心存敬畏,宮裡肯定也得亂,這一層道理,大家都是能看透的。

不過,太孫妃扔下的第二個消息,可就比較重量級,而且和她也有切身的關係了。

“可現在,內城裡的活人一下少了這麼多,事兒也都沒人做了。這也不是長久之計,張娘娘同我們說,等到今年秋後,估計是又要選中官、選宮女了。”

她似乎有些嘲諷之意——只是眉毛一擡又止住了自己這不得體的神態。“還有,這一場風波鬧得,年輕點的妃嬪都去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些中年妃嬪,已經撤牌子不侍寢了。皇爺身邊也不能少人服侍不是?所以,明年開春,又要選一次秀女了……聽張娘娘的意思,東宮和咱們太孫宮,也都可乘便添點人。”

死人怕什麼?再找就是了,天家還怕沒人服侍?這邊剛送走了舊人的棺材,那邊新人吹吹打打地,就已經要迎進宮裡來了!這大半年的時間,也就僅夠餘下的活人,把死人們的傢俬細軟打掃乾淨,再裝點一番屋子,迎接新宮人們的入駐吧。

徐循一下就愣住了,半天都不知道該怎麼接話。太孫妃看了她幾眼,終究還是忍不住搖了搖頭,也不知是對皇爺呢,還是對徐循。——見身邊也沒有別人了,她就壓低了聲音。“去年事多,大哥無心宮裡也沒什麼。現在咱們可就三個人,我身子現在也不行了,一下雨就渾身痠疼……玉女也是一身的病。小循,咱們選秀時候住一屋的交情,雖說我在這位置上坐着,不能不一碗水端平。可心裡親誰咱倆明白,這半年時間,你可要抓緊啊……”

以太孫妃的身份,這一席話,已經算是說得很過露了……

第287章 抗爭第269章 選秀第302章 繞樑身家第224章 羞恥124 迷路31 本分第149章 糊弄第267章 權柄第216章 北斗第191章 願意第283章 快意第192章 冒險第278章 佳媳第141章 對策第226章 不振24 便宜第258章 複雜第228章 中年第165章 愉快第277章 快意第234章 病魔187 壓制第248章 差一小段第176章 釣魚54 葡萄培訓122 軟禁第298章 放心身家第257章 學習正文205代表58 陽根第302章 繞樑第271章 顧慮26 藍寶113 冤屈96 賢妃第215章 第 215 章46 親近80 平衡98 風向第286章 綢繆129 沉浮孫嬪侍寢102 險惡第172章 願望第176章 釣魚第285章 繼承第145章 憤怒第143章 驚訝66 生女內幕38 挑剔第253章 春雨第291章 入門84 震撼137 渾水51 喜事第151章 陽謀91 驚變53 甜蜜36 和睦盛會第223章 早熟29 福運第252章 退休77 怨恨第214章 爲難第276章 雲散103 盛寵第260章 風格129 沉浮第176章 釣魚第237章 捧殺第299章 別離第274章 天道第289章 頭疼96 賢妃103 盛寵136 忠奸太孫第296章 彌縫第260章 風格48 同居第256章 成盟第148章 踏實第271章 顧慮第230章 選婿第300章 安靜64 提點97 衝突104 讓人22 過夜第258章 複雜第231章 水滴第147章 情義
第287章 抗爭第269章 選秀第302章 繞樑身家第224章 羞恥124 迷路31 本分第149章 糊弄第267章 權柄第216章 北斗第191章 願意第283章 快意第192章 冒險第278章 佳媳第141章 對策第226章 不振24 便宜第258章 複雜第228章 中年第165章 愉快第277章 快意第234章 病魔187 壓制第248章 差一小段第176章 釣魚54 葡萄培訓122 軟禁第298章 放心身家第257章 學習正文205代表58 陽根第302章 繞樑第271章 顧慮26 藍寶113 冤屈96 賢妃第215章 第 215 章46 親近80 平衡98 風向第286章 綢繆129 沉浮孫嬪侍寢102 險惡第172章 願望第176章 釣魚第285章 繼承第145章 憤怒第143章 驚訝66 生女內幕38 挑剔第253章 春雨第291章 入門84 震撼137 渾水51 喜事第151章 陽謀91 驚變53 甜蜜36 和睦盛會第223章 早熟29 福運第252章 退休77 怨恨第214章 爲難第276章 雲散103 盛寵第260章 風格129 沉浮第176章 釣魚第237章 捧殺第299章 別離第274章 天道第289章 頭疼96 賢妃103 盛寵136 忠奸太孫第296章 彌縫第260章 風格48 同居第256章 成盟第148章 踏實第271章 顧慮第230章 選婿第300章 安靜64 提點97 衝突104 讓人22 過夜第258章 複雜第231章 水滴第147章 情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