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快意

對皇帝的奇思妙想,宮中人均已處於見怪不怪的態度了,也沒什麼好阻止的——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在後宮不得干政的祖訓下,皇帝是否御駕親征,那不是後宮中人可以插嘴的,阻止他的事情應該交給文臣們來做。後宮人若是隨意開口,指不定還要被文官們詬病呢。

當然,道理是這個道理,可很多時候道理敵不過感情,仁孝、誠孝兩位皇后,都離後宮不得干政很遠,也是賢名遠揚,誰讓她們那個時代不一樣,和丈夫、兒子的感情也不一樣呢?現在太后和皇帝的關係都冷淡到這份上了,還怎麼出聲?至於太妃,說過一次就被打臉教訓了一番,自然也是偃旗息鼓,不會有什麼多餘而且無用的勸說。

唯獨比較擔心的,便是皇后和宸妃了,兩位女眷應該私下都勸說過皇帝,也都因此遭到冷遇,可能還被斥責過一番,無奈之下,只好聯袂來請太后出面,打消皇帝荒唐的念頭。

雖然太后、皇帝關係冷淡,皇后對此心知肚明,但該來的時候都有來,該表示的時候也從不曾怠慢,禮數上從無虧欠,因此,婆媳的關係還是比較緩和的,也不是那等無法打開心扉說話的僵冷關係。皇后這會兒心事重重,也是有些病急亂投醫的意思,坐下來沒一會,便抹起了眼淚。“怎麼都勸不回來,好像是早就打定了主意,一定要出去親征。”

萬宸妃也在旁幫腔,“只說是歷代皇帝都曾在沙場上經歷過血火,他也不能例外……不論妾怎麼拿澶淵之盟的事例來勸說,大哥都不肯聽從。反而以爲妾作不祥之語,反過來責罵了妾身。”

這個比喻的確不恰當,皇后聽了,也沉下臉來,有些不高興地瞥了萬宸妃一眼,不過,她性格柔和,卻也不曾出口責罵什麼——這已經是很不快的表現了。

萬宸妃望了皇后一眼,似乎便已經把她的想法給看了出來,便又進一步解釋,“宋時遼發大兵攻宋,真宗皇帝臨前線督戰,士氣激揚,故能保住北疆不墜,不必遷都。真宗後以此爲得意事,大大褒獎了力主此事,挽回大宋半壁江山的寇準。可即使如此,數年後,王欽若相公不過是寥寥數語,說寇準這是:博者輸錢欲盡,乃罄所有出之,謂之孤注。此後寇準終身再未得重用,可見真宗對此語也是深以爲然。試想以真宗力保北疆的功績,事後再思及當時親臨澶州一事,亦是以孤注一擲視之。若是當時城破,又待如何?”

“本朝幾位先皇,雖然都是戰績彪炳,但當時北虜力已弱,我朝勢強,此出猶如是痛打落水狗。如今的瓦剌如同剛長成的狼崽子,這番含恨叩關,也可說是也先本人多年所欲。大哥自少長在宮中,從未上過戰場,先帝昔年領軍出兵以前,不知隨着文皇帝南征北戰去過了多少地方,饒是如此,天子親自領兵,也沒少吃勸諫。”萬宸妃侃侃而談,“凡出兵,須先預不勝,可御駕親征,卻是許勝不許敗。古來未見有仗是隻能勝不能敗的,便是經年老將也未敢如此放言,又何況大哥即使英明神武,也從未真正上過戰場呢?”

她引經據典,觀點實際、道理清楚,一番話完全體現了她的見識水平——一樣的話,錢皇后是絕對說不出來的。徐循不禁和太后對視了一眼,都是看出對方心裡想法:當時兩人都許萬氏堪爲皇后,其實這看法並沒有錯……錢氏都做了幾年皇后了,和萬氏比,水平依然有差距。

不過,皇帝卻也是絕對不會聽從萬氏勸諫的,徐循問道,“皇帝聽了你的說話以後,是否反而動怒,將你狠狠訓斥了一番?”

錢皇后進宮不久,便是忍不住眼淚般哭了起來,萬宸妃雖然也有委屈之色,但還保持了冷靜的態度,訴說完此事,她試探般關注着太后和徐循的表情,聽了徐循問話,彷彿是若有所悟,突然也有幾分沮喪地吐了一口氣,低聲回道,“是,大哥很是生氣,奴賠罪許久,方纔讓大哥息怒。”

錢皇后卻未對萬宸妃的受挫露出喜色,她也有一樣的遭遇,“媳婦這兒也是一樣,只是提了幾句擔心大哥的話語,便被大哥斥爲婦道人家,沒有見識。宮裡周妹妹、劉妹妹,也都是如此。”

畢竟都是皇帝嬪妃,在這件事上的利益是一致的,全都不希望他出去冒險。只是由錢皇后、萬宸妃作爲代表過來說話而已,徐循看了太后一眼,見她猶未有說話的意思,便道,“看來,大郎已經是下定決心了。聽說朝中也是反對聲連連,但他都不加理會……即使我等說些什麼,怕也難以動搖他的念頭。”

萬宸妃蹙眉道,“雖說如此,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這等險卻是不可以冒的。大哥只說我等精銳數十萬,瓦剌能戰之士不過五萬,數倍於敵,必無不勝之理。可戰事若是這麼簡單就好了,妾身家中也是有人上過陣的,從沒聽說能以人數判斷勝負。若是如此,宋代國力數倍於遼,人口也是一樣,又怎麼會連國土都無法保住?此事無論如何也該阻止大哥,否則,勝固然還好說,若是大哥敗了,只怕連國本都將動搖,今後對上瓦剌,我朝天兵將再無勇氣。”

她雖然沒有明說,但態度已經是很明顯了——非常不看好皇帝的領軍能力,覺得他出去後的勝算很低,泰半是要敗的。更有甚者,已經是爲皇帝落敗以後國朝的命運擔憂了。

畢竟是官宦女兒,從小飽讀詩書,才二十歲上下,就已經能看得這麼深遠了。同樣年紀的錢皇后便只能是哭着附和,徐循心裡也是有些感慨:可惜了,皇帝長子,卻偏偏是爲人憨直的周妃所生……

周妃和皇后關係如何,只看她雖然生育了皇長子,今日都不帶她來求太后,便是可見一斑了。說起來,宸妃也生的是皇次子,皇后都肯帶她來,這就是個風頭被蓋過了都不計較的軟和人,周妃能和她把關係處成這樣,可見爲人了。

她微微搖了搖頭,也不說什麼了——爲太后說幾句話,算是盡過情分,接下來該怎麼應對,那是太后自己的事。

太后也不知是怎麼想的,一直都是沉默不語,錢皇后和萬宸妃都快沒話說了,才道,“國朝祖訓,后妃不得干預政事,你們怕是還不知道這話的份量。當年皇帝年幼,太皇太后與我也都沒有臨朝稱制,自然是有原因的。領兵出陣這是大事,皇帝智慧,深如淵海,必定是早有盤算,即使一開始偶有小敗,那麼多名將扈從着呢,也有深悉軍事的宦官跟隨在側,難道這些人個個都是廢物不成?一旦不順,皇帝自然會向他們諮詢。雖說不算勝先算敗,但也沒有杞人憂天的道理。此一戰,可能不能贏得多漂亮,但終究不會有太大的問題,若是毫無勝算,就是殺了內閣也不會同意出兵的……爾等真以爲這是王振的胡鬧麼?即使看似胡鬧,背後也都是有道理在的,朝堂上的事,還是別管得太多了。”

前面的廢話基本可以不必聽了,重點是後頭的信息:太后也不看好皇帝,認爲開始必敗,但看好戰局終究不會太糜爛。畢竟瓦剌竄起不久,國朝這裡卻是精兵強將,而且還有很多專家參贊,皇帝失敗一次後,銳氣一挫,腦子也會清醒下來,到時候讓專家出手,收拾瓦剌還是很簡單的。

這一層意思說得比較明白,正常宮廷中的成年人都能聽懂,比較隱晦的是第二層意思:此次御駕親征,皇帝非常固執,並非是爲王振撐腰,反而是王振爲他張目。包括點起數十萬大軍去對付瓦剌,都不是認爲瓦剌值得這麼多人。

無非就是親政幾年,威信未立,聲望不高,駕馭羣臣也感到吃力,所以要借瓦剌的鮮血,來爲自己立威罷了。當他大勝回朝時,聲望必然上漲,到那時候,還愁壓不倒內閣,壓不倒羣臣?

任何政治行動,都是有目的、有意義的。皇帝如果只是心血來潮想出去玩玩,那麼也不會這麼固執。正是因爲有了全盤計劃,才容不得旁人說嘴,不論是愛妻愛妾,還是養母庶母,除非給他一個更簡單的刷聲望辦法,不然這一仗肯定得御駕親征,根本就沒得商量。

皇后似懂非懂,還是央求了幾句,才失望地住了嘴。倒是萬宸妃似乎是懂得了許多,美目流轉,隱隱有深思之色,卻是不再懇求了。

第二天,她私下來求見徐循。

“太妃娘娘素來是以敢言耿直聞名宮中。”在開場的寒暄後,萬宸妃也是開門見山。“妾如今也是舉棋不定,因此特來請教……娘娘以爲,大哥的盤算,有幾分把握?”

畢竟是心思穎慧、皎然不羣,宸妃的嘉號,她當得起。

望着萬宸妃如同晨星般明亮的雙眸,徐循禁不住微微地嘆了口氣,忽然間,她明白了二十年前,章皇帝欲改立皇后時許多人的心態。——看透了太后計劃卑鄙處的,又何止她一人?只是也許多數人都同她如今一樣,失去了將一切說破的青春銳氣,也早就沒有了堅持己見的底氣。

現在的情況,甚至比當年還糟幾倍,可她還有什麼不平則鳴的心情?現在的那個人,也不會把她的看法當回事……肯聽她說話,爲了她的言語而喜怒的那個人,早也已經不在了。

鴛鴦失偶、鴻雁折翼,本就是人間至慘的事,不是當時痛過就算——在當時那天崩地裂的疼痛過後,留下來的傷口永遠也不會真正癒合,看似是忘了,甚而連自己都以爲忘了,那個人的音容笑貌,也早已被時間模糊,唯有對景時偶然一痛,才讓人明白,原來這鮮血,從未停止流淌。

“一成也沒有。”她壓下了感觸,坦白地說,“和你一樣,我也覺得他絲毫沒有當統帥的才具和經驗。如果此戰由他統領,那肯定必敗。”

“既然如此——”萬宸妃挑起眉毛,作出了詢問之色。

“這個道理,其實不止我明白,”徐循道,“太后也明白,甚至羣臣都明白。但是不讓他去,第一個辦不到,第二個,他也不會安心。”

只有讓皇帝去了,在現實的操作中明白地知道自己的缺憾之處,他才能知道自己的計劃有多天真。才能情願把事情交給專家來做——武事上是宿將,文事上自然就是閣臣。可能也就是抱着這樣的念頭,內閣纔沒有反對到底,最終讓步同意親征。

萬宸妃沒有驚異之色,顯然是早想到了這一層可能,只道,“難道……難道就不能和大哥說實話嗎……好好地說,大哥也未必會不諒解……”

“我知道你想問什麼。”徐循說,“不錯,我從前是說過實話,和章皇帝……想必,你也是聽說了往事,才誇我有個耿直敢言的名聲。”

她不禁自失地一笑,“不過,人和人是不一樣的。章皇帝聽得進去,我才說,如今的大郎嘛……只能說,若你想學我當日行事,可不要以爲,一定會是當日一般的結果。”

她說穿了萬宸妃的想法,萬宸妃卻也不顯得訝異,只道,“啊,娘娘看出來了。”

又是沉吟了片刻,方問,“那,難道娘娘當日行事時,已經是算定了先皇必定會反而因此看重娘娘的品德麼?”

很多事,後世傳來是美談傳奇,彷彿徐循爲胡皇后仗義直言,必定會令章皇帝不怒反喜,‘從此越爲看重’。只有在宮廷中生活的人,纔會對當年的故事不斷多想,提出自己的疑問。

徐循搖頭道,“當年說話時,我抱定必死決心……也沒想過最終能安然無恙。”

“那娘娘又是爲何——”萬宸妃有絲不解。

“無它,就圖個快意而已。”徐循說,“當時覺得非那麼做不行——就這麼簡單。”

“我明白了。”萬宸妃露出釋然之色,“如文成公所言: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

WWW▪t tkan▪C ○

她也露出了笑容,又給徐循行了一禮,便起身告辭。

一直侍奉在側的韓女史也有幾分好奇,“也不知宸妃會做到哪一步,纔算是無愧於心。”

“你覺得呢?”徐循反問。

韓女史尋思片刻,“會過來求問您,在奴婢看,已算是無愧於心了。”

“是啊,不過她自己覺得怎麼才能算,那就不知道了。”徐循也嘆了口氣,“各人有各人的心思,就這個無愧於心,心之如何,也是千奇百怪,誰能說得清楚呢。便是我自己,到我這個年紀,覺得現在已算是無愧於心了,可若是年輕時,只怕即使知道於事無補,那話也非得說出來纔是甘心吧。”

“也沒準真就給說成了。”韓女史半開玩笑——多少還是帶了點希冀,“畢竟,宸妃如後宮,便如當年孫貴妃如後宮……”

一樣都是處處特出,寵冠後宮,真要計較的話,也都是曾有被立爲皇后的大希望。若是後宮女子能夠干預朝政的話,也必定是要這樣的妃嬪,纔夠資格了。

徐循卻是搖了搖頭,“說不成的。先皇和大郎有極大的不同,這一點你不明白。”

“卻又不同在何處?”韓女史也有幾分好奇。

“先皇的心裡有很多人,當年後宮風雲,不是因爲他愛得太少,恰恰是因爲他愛得太多了。”徐循輕輕地嘆了口氣。“皇帝心裡,卻只有自己,後宮熙和,不是因爲他愛得夠多,而是因爲他誰都不愛……在他心裡,最重要的人,始終都只有他自己。他永遠都只能看得到自己,這樣的人,又如何會聽得進別人對他的評價?萬氏多半也是心知肚明,她若去勸,只怕要折損不少情分……該做到哪一步纔算是無愧於心,就看她自己了。”

不數日,宮中果然傳出消息——萬宸妃因觸怒皇帝,被罰閉門思過三月。當然,較之徐循當時直接被打發去南內的做法,此等處置,已算是輕縱了。

連萬宸妃都是這麼個待遇,宮中再無人敢於相勸,朝臣更是早死心了,三軍郊祀,太廟誓師……皇帝就這樣順暢地踏上了前往成功的旅程,帶走了京城附近的絕大多數精銳,去實現他心中揚威於國門之外的夢想。

事後算來,他的美夢連二十天都沒有做滿。

作者有話要說:歷史上土木堡事變的動機肯定不是我解讀的這樣,我這還算是給英宗美化了點,事實真相可能要更爲愚蠢,更沒邏輯更糟心|

42 隨駕得福85 升職204 孤寒第292章 侷限第147章 情義62 龍威第202章 番外:童夢第202章 番外:童夢第288章 逼宮第299章 別離培訓第157章 玫瑰第277章 快意第261章 玩脫113 冤屈90 下棋第179章 喜事第269章 選秀變化114 說合盛會第154章 和好第294章 太后第236章 康復45 疼寵第174章 評委無寵第266章 攝政第161章 回宮28 寵愛24 便宜第269章 選秀第154章 和好第211章 德政第249章 坑死第244章 尋死第226章 不振39 委屈第207章 威望29 福運第290章 決斷第193章 醫藥73 溫泉第216章 北斗第151章 陽謀108 震怒第291章 入門138 渣滓第150章 對戰盛會33 有喜30 算學40 元宵第297章 先皇第268章 糟爛第234章 病魔43 美差第142章 富貴第289章 頭疼91 驚變25 賞賜80 平衡125 雙元第189章 誠實第161章 回宮28 寵愛第296章 彌縫第198章 態度第141章 對策第212章 更年得福第276章 雲散第198章 態度81 噩耗第249章 坑死105 糊塗67 東廠140 順遂培訓第244章 尋死第263章 意志第166章 恭讓58 陽根第251章 錦瑟第290章 決斷35 端平37 年關第294章 太后第188章 進言第160章 吹風36 和睦92 定計26 藍寶第299章 別離第277章 快意第162章 精分第161章 回宮第295章 醬油正文208好命
42 隨駕得福85 升職204 孤寒第292章 侷限第147章 情義62 龍威第202章 番外:童夢第202章 番外:童夢第288章 逼宮第299章 別離培訓第157章 玫瑰第277章 快意第261章 玩脫113 冤屈90 下棋第179章 喜事第269章 選秀變化114 說合盛會第154章 和好第294章 太后第236章 康復45 疼寵第174章 評委無寵第266章 攝政第161章 回宮28 寵愛24 便宜第269章 選秀第154章 和好第211章 德政第249章 坑死第244章 尋死第226章 不振39 委屈第207章 威望29 福運第290章 決斷第193章 醫藥73 溫泉第216章 北斗第151章 陽謀108 震怒第291章 入門138 渣滓第150章 對戰盛會33 有喜30 算學40 元宵第297章 先皇第268章 糟爛第234章 病魔43 美差第142章 富貴第289章 頭疼91 驚變25 賞賜80 平衡125 雙元第189章 誠實第161章 回宮28 寵愛第296章 彌縫第198章 態度第141章 對策第212章 更年得福第276章 雲散第198章 態度81 噩耗第249章 坑死105 糊塗67 東廠140 順遂培訓第244章 尋死第263章 意志第166章 恭讓58 陽根第251章 錦瑟第290章 決斷35 端平37 年關第294章 太后第188章 進言第160章 吹風36 和睦92 定計26 藍寶第299章 別離第277章 快意第162章 精分第161章 回宮第295章 醬油正文208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