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我也去辦公室搜一下好了。”覺得繼續留在這下着雨、潮溼又陰冷的樓頂實在是一種煎熬,在死亡現場找不到線索的秋海升決定去搜查下密門究竟是否真實存在:“你也來嗎,鬍子銘?”
“按理來說我還應該留在死者身旁。不過既然屍體看不出問題了,還不如去幫幫你。”鬍子銘點頭同意,率先走入屋內,一把扯下了雨衣:“你知道辦公室這種地方,最容易藏哪種類型的密道嗎?”
“哪種?”秋海升跟着一名知道路的警員快步前往辦公室,漫不經心的應和道。
“水平遮掩式。”給出的答案有些出乎秋海升意料,法醫嚴肅的給出瞭解答:“這裡是公司。密道的存在想要不被員工察覺,動靜就不能搞得太大。而且一旦自己在密道內,發現辦公室有人擺放也需要及時從中脫身並恢復遮掩物才行。”
“我沒太聽懂你第一句話。”鬍子銘的語速非常之快,以至於秋海升完全就沒聽明白:“水平遮掩式……是個什麼定義?專有名詞嗎?”
“按字面意思理解下就能懂了。例如用可以滑動的書櫃擋住密室入口,而密室又在同一層樓,這就叫水平遮掩式。”法醫進一步解釋完,反過來戲謔的嗆起秋海升警官:“你這些事怎麼都問法醫的啊?”
“你自己發明的名詞,我難道應該懂嗎?!”秋海升疲倦而無力的反過來吐槽了一句,進而邁入已被燈光照亮的辦公室,環視四周。
辦公室的空間很大。約有五十平方米。
擺放着書桌、書架、魚缸、花盆等傢俱裝飾。
秋海升目前關注的,是那厚重的書架。
用書架來做密門的遮擋,可以說是非常常見了。
方便安裝滑道裝置,甚至是手動推拉。
這也符合之前鬍子銘對“水平遮掩式”密門所做的定義。
因此,秋海升將其作爲重點檢查對象,讓手下警員們對其仔細搜索起來——可在挪開書架後,後面卻只是牆而已,什麼都沒有。
“切,看來密門不在書架後。”覺得在這種地方抽根菸沒什麼,秋海升點着一支香菸,深深吸下一口,定了定神:“你也不行啊,鬍子銘。”
“我什麼時候說密門一定非常明顯的在書架後?效果好的密室,完全能讓你看不出入口。”法醫可不認賬,滿臉隨意:“用書架作爲解密的關鍵步驟,也是有可能的。比如在上面安裝機關,只需要將某些書拿出或進行正確排序,就可以開啓機關門。或者,朝特定部位放某個特定物品——比如雕像之類的,也可以觸發機關。”
“行吧,也不是沒見過這種事。”雖然承認法醫說的情況自己確實有所目睹過,但秋海升還是不怎麼能夠信服:“那你說這密門到底在哪?”
“觀察下有沒有什麼比較引人注目,或者不協調的東西。那應該就是破解密室的關鍵。”被秋海升這樣問去,鬍子銘也無法太肯定:“書架只是可能成爲關鍵的東西之一。這裡還有很多地方都適合做密室入口。”
“有些牆比較薄的密室,是可以敲出來的。”秋海升湊近書架後的牆面,伸手敲了敲它:聲音很正常。
“那種密室效果太差了,外行人才會搞。”有位刑警如此回答後,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組長,你記得上一次我們發現的密室是藏在什麼地方嗎?”
“哦——地毯下面。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拽掉地毯就讓他露餡了。”秋海升叼着菸蒂,無精打采的迴應:“不過這辦公室又沒地毯。”
“雖然沒地毯,但是有地板啊!”那位刑警似乎是非常認真的在說這個問題,顯得嚴肅無比:“組長你看,這都是地磚。或許哪塊就能扣下來……”
“我覺得夠嗆。”掃了一眼這些地磚的樣子,秋海升感覺這太扯蛋了:“那你挨個兒試試吧,看看哪塊能拿得下來。”
結果,這傢伙完全沒聽出秋海升在吐槽他……
他真的去試了,從窗戶開始一塊塊磚的去扣。
雖然很想讓他停下來……但秋海升總感覺這樣會顯得自己比較尷尬的樣子。
畢竟是我讓他去試的啊!不方便去阻止啊!
“這裡面沒有面具殺手的小腳印啊……”秋海升四處掃了一眼,覺得越發不抱期望了:“我看她應該是沒來過這兒。”
“腳印只有從雨中走入室內後會比較清晰。所以到了辦公室這裡,就應該幾乎看不出來了。”那位足跡鑑定專家很肯定的否決了秋海升的想法:“而且入口處有擦腳墊。在這裡踏過腳後,就更不會留下鞋印了。”
……你什麼時候跟來的!
還以爲這個擅長鑑定腳印的技偵刑警仍然待在一樓,秋海升受了不小的震驚。
“你剛剛注沒注意,面具殺手的足跡有沒有從天台回到室內?”想起自己之前沒去關注過這個至關重要的細節,秋海升立即詢問向這位專家,希望他能記得觀察這一點:“如果沒有的話,面具殺手可能是從樓頂直接逃走的……用滑索等等。”
“我當然注意了。有她的足跡。”刑偵人員無比確信的認真予以答覆,同時提醒他道:“明顯的腳印只能維持不到十米的距離,然後就淡化到無法追蹤了。所以不能確定她是從什麼地方離開的。”
“你們剛進辦公室的時候,門是不是鎖上的?”心裡有了點數,秋海升閉口不言,轉而問向那帶他來到辦公室的警察。
“鎖着的。”那警察立即予以回答,同時補充說明道:“他拿開鎖器給撬開的。”
“其實這種破鎖,我拿根方便麪都能捅開。”開鎖的那位警察此時顯得十分自豪,聲稱這都完全不算事。
“吹牛逼呢你。”雖然聽他說過好多次這話了,但秋海升還是習慣性的還起嘴來,表示完全不信:“還拿方便麪就能捅開,你這麼厲害咋不上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