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
何朱琪的臺詞讓他頓時有點不知所措。
或者說有點慌張,又有點安下心來。
……還帶着絲小失望。
等等,這難道是在暗示什麼?
暗示我老丈人的喜好,並讓我以後見父母的時候要送他喜歡的煙?
這個知識點可得好好記下來!
現在,是讓我猜他喜歡抽什麼牌子嗎?……根據我的印象,應該是……
迅速掃了一下販賣機裡的香菸牌子,張璇衡進而回憶何朱琪的老爹喜歡抽什麼煙。
好像是個紅色包裝的來着……
中華?還是雲煙?
……好像是雲煙吧!
作爲不抽菸的人,他認識的香菸種類着實不多,可是知名品牌的包裝他還是大致認得的。
“雲煙?”不是很能確定,張璇衡試探着開口,發起詢問。
“不是啦!”開心的一笑,何朱琪指了指另一包黃色的煙來:“他最喜歡的是這個。”
上面畫着熊貓。
“我怎麼記得熊貓煙是綠色的來着……”一下子被搞糊塗了,張璇衡第一時間甚至沒反應過來。
“現在都是黃色的吧?綠色的版本好像是限量版來着。”何朱琪聽他這麼說,用彷彿十分懂的樣子解釋了一番後,發出感慨:“知道我剛剛爲什麼問你這個問題嗎?因爲我想起來一件事了。”
“什麼?”覺得自己完全沒跟上何朱琪的腦回路,張璇衡被搞得滿頭霧水。
“當年我家對面的街邊第一次開了自動販賣機。”扭過頭來,何朱琪陷入回憶之中,彷彿十分懷念的樣子:“裡面賣各種東西。煙、酒、杯麪、漢堡什麼的都有。我爸那時候煙癮挺大的,有時候晚上抽得多了點,就不夠用了,煙癮一來得大半夜的出去買。以前半夜還營業的最近一家煙店都要跑兩條街,現在可好,直接下樓就有自動販賣機用。裡面也不知道是不是被菸廠贊助了,總之只有一個牌子的煙賣,就是熊貓牌。”
“喔……也可能是販賣機空間有限,給單種商品的地方不能太多吧。”張璇衡聽她說到這裡,也不由得有些感慨:“哎,我家附近到現在都沒看到過自動販賣機。有也基本都是在商場裡面。”
“就是說嘛!我小時候頭一次看到販賣機,覺得把錢放裡面就能自動掉煙下來還能找零,特別有意思。所以每次他要去買菸,我都搶着買。”何朱琪嘿嘿笑着,彷彿瞬間回來了童年時光:“太晚的時候,我爸本不願意讓我出去。不過因爲販賣機離的很近,就也不管了。所以我爸的煙好多都是我去買的。一來二去,他就變成喜歡抽熊貓煙的人啦!”
聽你這麼一說,我怎麼覺得是你成天都搶着給他買菸,每次都只買販賣機裡面的熊貓牌,所以他只能抽這個,抽着抽着就習慣了呢?!
“啊,順便一提,後來這座販賣機裡出現了一隻人手。我買菸的時候嚇得夠嗆。”何朱琪似乎是補充說明的加上了這麼一句,語氣非常隨意。
等等,這個本來還挺溫馨的日常小故事爲什麼突然變得驚悚起來了!轉折來的太快,前面一點鋪墊也沒有啊!
這麼輕描淡寫的嗎?!那人手是怎麼回事啊!
你思路太跳了,剛最開始問我知不知道你爸愛抽什麼煙變得毫無邏輯關係了啊!
“是……假的人手吧?”張璇衡頂住壓力,遲疑了半天才問出這麼一句:“肯定不是真的吧!”
否則肯定是童年陰影的級別!
“就是真的啊?”何朱琪對他這個問題,很是奇怪的予以回話,語氣中充滿了不可置疑的堅定:“被切下來的人手。血淋淋的。”
“額,還有過這事啊?!”張璇衡被她嚇了一跳,進而不敢相信的驚叫起來:“你逗我呢吧?我還是頭一次聽說出過這事……”
“哎?我之前沒跟你說過嗎?”好像自己也有點意外,何朱琪認真的回憶一番,進而開口說了下當時的詳情:“當時是晚上十點左右吧,我去給老爸買菸。然後就發現自動販賣機裡放可樂的位置有隻人手,玻璃罩上都濺上了血。”
“你就沒被嚇到?”覺得自己小時候要是看到這種場面肯定會嚇得不輕,張璇衡越聽越難以置信了,慌忙加以追問。
“沒啊……我當時也以爲是假的呢。所以買了煙就走了。回家告訴老爸這件事的時候,他也不以爲然,甚至嘲笑做惡作劇的人太蠢了,誰會往自動販賣機裡塞隻手啊?”何朱琪微微搖頭,神色彷彿深表遺憾:“後來第二天上學的時候發現警察聚在販賣機旁,才知道那真是人手。”
我完全低估了小時候的何朱琪心能大到什麼地步……
怕不是有生化危機在周邊爆發,她都會覺得“這一定是假的,肯定都是拍戲”。
覺得這的確是在下輸了,張璇衡不知道他該擺出什麼表情會比較好。
還有她那個逗比老爹……
什麼思路纔會得出“這隻手一定是惡作劇”的結論啊!
而且看到這麼血腥的場面還能這麼淡定,着實學不來啊!
“查出人手怎麼來的了嗎?”槽點太多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爲好,張璇衡只得硬着頭皮做出了這種提問。
“那就不知道了。”她提及此事,表情終於浮現出了一絲不安:“整件事非常奇怪。那隻手應該是被砍掉的,卻特意塞進販賣機裡,不知道兇手什麼用意。難道只是單純的用來嚇人嗎?”
“額……那關於這件事,我有個不成熟的猜測。”聽她說不知道此案的詳情,張璇衡斟酌再三,終於提出了這一理論:“有沒有可能是,這個人賭桌上被抓了作弊的現行,所以按照道上的規矩砍手了?或者說,欠了債,被‘三萬買手’這類規矩砍了手。總之就是類似情況。然後他的手被放在販賣機裡,再警告大家的猜測和新聞報道,形成強大的威懾力和示範效應,再有人想要犯錯,就提前給他看這件事,達成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