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不日將至

城外軍營。

朱暉在營地門口迎接朱永的歸來,隨後就跟在老父親身後,回到中軍帳,與衆將一起聽取朱永傳達的李孜省軍令。

軍中沒多少人,正經能派上用場的京營士兵攏共也就三千人,如果再加上部分隨軍運送糧食的力夫,能上戰場充數的大概也就六千人上下。

另外,此番出征的京營兵馬,並非都是精銳,還參雜有部分老弱,畢竟大明京營青壯很多要被佔役,打仗時也未必需要全都是青壯年,所以便形成了新老搭配的架勢。

其實很好理解,一家子都是軍戶,年輕人要用一膀子力氣養家餬口,老的隨軍出戰可以節約家中口糧外,還可以額外賺一筆開拔費,所以營地內三四十歲的老兵很常見。

“父親,爲何不直接進城呢?大軍留在城外,韃子隨時都會來。”

朱暉一直等軍事會議結束,衆將官散去,纔對老父親朱永發出來自內心深處的疑慮,“我們留在此地,跟韃子交戰,可說是前無進途,後無退路,功勞怎麼都輪不到咱……難道還要等着背黑鍋?”

朱永道:“偏頭關城塞纔多大地方?這裡又非京畿周邊繁華城鎮,莫非進城後就能少吹點兒北風,少嗆幾口黃沙了?”

“可是……有城牆作爲屏障保護,好歹將士們能睡個安穩覺。”

朱暉道,“就算父親認爲不用進城,但那位李道長明明可以幫我們,卻提出讓我們駐紮城外,這會讓將士們寒心的。”

朱永臉色顯得很平常:“城外軍營與城池互成犄角之勢,且我兵馬都駐紮在半山腰,易守難攻不說,還有天然的山泉水供給,不虞有失街亭之禍。

“另外,李大人不是把糧食都留在我們軍中了嗎?這樣就很好……韃靼人前來,將士們知爲何而戰,城內兵馬也不會見死不救,可以說優勢在我。”

朱暉皺眉:“父親莫非是氣糊塗了?爲何要替姓李的說話?他分明記恨父親先前未能聽從他的號令,誠心給咱們出難題。等打完仗,咱是要回京城的,而他則會留在山西爲巡撫,本地人馬都成了他的嫡系,分明是親疏有別啊!”

“此言謬矣!”

朱永無奈道,“兒莫要以粗淺的見識謗議他人,李道長能在朝中長久不衰,甚至新皇登基後都沒倒臺,足見他的見識和手段有多不凡。即便爲父之前對他很留意,到如今依然覺得小覷了他。”

“您……”

朱暉這下無話可說了。

明明被人給坑了,爲什麼老父親還一直向着坑他們的人說話呢?

朱永道:“只是我到現在還沒想明白,李孜省想再有進益,應該向什麼方向發力……要跟韃靼人纏鬥,我們既佔不到便宜,韃靼人也未必會給他機會。

“如果說只是固守偏頭關不出……難道不怕韃靼人從其他地方破關而入,肆虐宣、大地區,引來朝廷雷霆之怒麼?”

朱暉感慨道:“父親推崇李孜省,也不知是何道理。其實眼下最好的選擇,就是帶兵尋找韃靼人主力進行戰略決戰……否則,監察御史必然會以錯失戰機爲由,參劾李孜省,參劾我們!”

朱永搖頭道:“監察御史可管不到陛下派來的人。”

“父親,你怎麼這般自信呢?就算當年功高如汪公公和王威寧,最後還不是被參劾倒臺?他李孜省和覃昌,就能更勝一籌?”

朱暉質疑。

“汪直和王越被扳倒,那是出自先皇授意,與朝臣呼應所致。沒有先皇的準允,再多人蔘劾也是徒勞。”

朱永道,“這場仗打到現在,進不能進,退不能退,的確到了進退維谷的地步,我也想不出,李道長到底有什麼辦法來破局。”

朱暉道:“他如何破局,孩兒不知,但卻知他一心坑咱們!”

朱永沒有跟兒子爭辯,指了指營地外面:“馬上增派十幾隊哨探,前去探查韃靼人蹤跡。眼下韃靼主力進退動向,可說是克敵制勝的關鍵,本地邊軍夜不收查不到的,我們全都要查到,要做到對韃靼人的動向瞭如指掌。”

朱暉苦着臉道:“韃靼人或許已經從哪個殘破的地方,摸進關口來了,眼下正四處搶掠呢。”

“未必。”

朱永道,“從大同一路走來,你見哪裡有韃靼人活動的跡象?哪怕韃靼人真來了,怕也只是爲了找回面子。

“我們防備韃靼人亂來,韃靼人就不怕這位新任山西巡撫都御史亂來?不怕李道長是第二個王威寧?”

“就他?”

朱暉噘噘嘴,明顯瞧不起李孜省的樣子。

朱永道:“當初王威寧有汪直撐腰,眼下李道長有張國丈撐腰,並無本質區別。至於李道長以什麼方式方法破局,那得看我們能把情報調查到什麼程度……

“但凡想打勝仗,就得仰仗我們!我也想看看那位神通廣大的張國丈,會給予李道長怎樣的指示。”

“這……”

朱暉目瞪口呆,問道,“咱在西北打仗,還得靠一個身處京城的外戚來運籌帷幄?”

朱永嘆道:“一個能在千里外靠推算天機幫李道長取勝之人,難道測算不出韃靼人下一步動向?

“要換作以前,誰會相信那扶乩占卜之術?可眼下,誰不想知道張國丈會展現出如何的神通?

“我們父子身在偏頭關,處在作戰第一線,也算是一件幸事。畢竟不是誰,都有機會身臨其境。”

……

……

京師。

張府。

張延齡代表張巒見了來訪的姑丈沈祿。

沈祿顯得憂心忡忡。

畢竟他人在官場,接觸到很多跟徐瓊走得近,且有意要投靠張巒的人,明白這羣人心中擔心的是什麼。

同時沈祿也聽到朝中人對張巒的諸多非議,明白眼下所處困境。

“……賢侄,令尊遲遲不肯出面,朝中人對他的攻訐已愈發增多。

“其實我也在想,令尊能協助李尚書於西北取勝,這是天大的好事,爲令尊以後出將入相打下堅實的基礎,世人都得稱道他的大神通。可問題是,眼下風向……似乎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啊。”

沈祿很爲難,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呈現出如今張巒在朝中兩邊倒、截然不同的風評。

推崇張巒的那是真推崇。

覺得張巒就是孔明在世,乃大明幾十年來最牛逼的大臣,且不問出身,就算一介白衣,以其皇后之父的身份,將來在朝中必定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跟着張巒混,今後等着吃香喝辣的就行。

反對張巒的,則覺得張巒分明是在玩火,拿天機說事,看起來給大明帶來一時的機會,長久卻是禍亂朝綱。

推崇的人只有一種理由。

反對張巒,拿出的道理卻是千奇百怪……明明是張巒身上的優點,卻被人看成是千瘡百孔的缺點,好像張巒一無是處。

張延齡並沒有受到沈祿的影響,不急不慢地問:“那……姑父您覺得,家父現在非得出面不可嗎?他就不能再躲幾天?”

沈祿道:“賢侄,你實話跟我說,令尊真的病了嗎?”

“姑父爲何要如此問?”

張延齡不解地道。

“哎呀,其實先前,我見過令尊,知道他身患惡疾,但問題是現在朝中人紛紛開始誹謗,說他是在裝病,故意在這時候稱病不出,其實就是爲了逃避世人對他的質疑,同時避免攬責上身,推卸責任。”

沈祿道,“這兩天朝會上,有關偏頭關戰事的非議明顯增多……這還是在懷公公出面遊說羣臣,拼命彈壓的情況下……要是沒有懷公公在背後奔走,只怕現在火都要燒到房樑上了。”

張延齡聞言笑了起來:“懷公公還真是替家父着想呢”

沈祿道:“懷公公不是爲令尊着想,而是爲陛下分憂,陛下可不想與人解釋那麼多……其實就是在等邊關進一步的結果傳來。

“如果李孜省先勝後敗……哪怕是先勝而後無作爲,這對令尊的名聲也有極大的影響。”

張延齡驚訝地問:“爲何?贏一場還不夠,還得接連贏不成?這算那門子道理?”“主要是……”

沈祿顯得很爲難,“先前李孜省領兵取勝的方法太過取巧,憑藉一場偷襲取得軍功,而後見好就收,馬上退兵回關口,任由韃靼人在邊關一帶肆虐,甚至李尚書還把人馬全都撤到了偏頭關,導致上百里長城防禦空虛,給了韃靼破關而入的機會,大有……守成而不知進取的意思,分明是……唉!”

張延齡點頭道:“我明白了,朝中人希望李尚書能一鼓作氣,有優勢要出擊,沒優勢也得出擊,哪怕拼到最後一人,也不能落了大明的威風,是這意思吧?”

“啊?”

沈祿微微一怔,想了想,又趕忙搖頭,“並不是如此。”

“哦,那我又明白了。”

張延齡笑道,“其實朝中人認定,李孜省應該出兵,但在李孜省出兵後,卻認爲他輕敵冒進。

“而在李孜省冒進後,又認爲他應該小心謹慎,在其謹慎行事後,又認爲他應該無所畏懼……總之李尚書做什麼都是錯,因爲不是按照朝中人的設想去做事,是這意思吧?”

“啊?”

這下沈祿徹底麻爪了。

一老一少就這麼坐在那兒,僵持了很久,沈祿方纔無奈嘆息:“延齡,其實很多事,不像表面看上去那麼簡單。沒有孰是孰非的問題,全在於……像你說的,立場不同而已。”

張延齡點頭道:“姑父說得對。就是立場不同。所以明知道立場不同,做什麼都是錯的,那爲什麼還要在意那些人如何看呢?”

“什麼?”

沈祿滿面不解。

張延齡道:“在這種情況下,能帶兵打勝仗,彰顯大明的威風,讓陛下覺得滿意,能讓沒有立場的普通百姓覺得振奮,這不就夠了嗎?爲什麼一定要按照那些對家父和李孜省有偏見人的立場,去辦事呢?”

“這……”

沈祿想了想,點頭道,“道理是這麼個道理,但……接下來還能取勝嗎?”

張延齡笑道:“彰顯國威,也不一定非得在戰場上一較高下,能彰顯我大國威風,讓百姓身負自豪感,讓陛下對天下人有個交待。讓陛下的君威更盛……不就行了嗎?”

“這……就是說,令尊已有了進一步的打算?”

沈祿聽完後好像多了一點自信。

張延齡道:“家父雖在病中,但時刻不忘朝事。姑父回去靜待幾日,好消息,不日將至。”

……

……

傍晚時分。

又到了給張巒掛點滴時,此時的張巒已經很適應這種新式治療方法了,好像一天下來只有這會兒纔是最踏實的,因爲他知道兒子是真的在給他治病。

“能管用嗎?這玩意兒……”

儘管心裡很認可,但嘴上張巒依然顯得很不服氣。

張延齡坐在旁邊寫寫畫畫,聞言回頭瞪了便宜老爹一眼,反問道:“管不管用,你那老胳膊老腿兒會不知道?”

張巒仰躺在牀上,因爲兒子交代過打點滴的那支手臂不能動,於是就好像僵在那兒一般,悠然自得道:

“這幾天是感覺身子骨輕緩了些,但就是不知……是否爲心理作祟?你弄一堆水灌到我身體裡,真就能治病了?之前醫書上可從未見過這種治療方法啊……”

張延齡道:“爹,你以爲你平時吃藥是怎麼治病的?藥不進血,難道順着你腸道直接滑下去,改天就排泄出來了?”

“呸,越說越噁心了。”

張巒道,“不行,不行,今晚得吃點兒好的……最近總是清湯寡水的,身體有點兒受不了……能吃葷的吧?”

張延齡低着頭繼續寫寫畫畫,隨口應道:“只要不是辛辣的食物,其他隨便。”

張巒道:“嘿,看你這架勢,真不把爲父的病當回事啊……忌口什麼的,你也一概不提?要是爲父有個三長兩短,都賴你……”

“哦。”

張延齡又應了一聲,顯得無所謂的樣子。

你真要有個三長兩短,下地府去了,愛賴誰賴誰。

到時你能把我怎麼着?

還想讓我抱着負罪感過日子?

不好意思,自打學醫的那天起,就知道人不能有那麼強的共情心理,否則當大夫的,早得抑鬱症了。

“你小子……”

張巒發現自己重拳打在棉花上,無從受力,更無法宣泄心中憋屈,頗爲無奈,只好沒話找話,轉而問道,“你應付你姑父的那些話,是怎麼個意思?你是不是想說,李孜省還能打勝仗?我覺得很懸啊。”

這下張延齡倒是提起幾分興趣,轉過頭問道:“爹,你不相信你的盟友?”

張巒道:“我信他個大頭鬼啊!李孜省自稱會算計人心,但要不是咱父子倆幫他,估計他現在都去地府見閻羅王了!你看看現在滿朝上下,誰把他當盤菜?連帶着爲父都跟着受累……”

張延齡笑道:“這跟李孜省是否能在西邊領軍又獲得一場勝利,沒直接關聯。”

“怎麼會沒關聯呢?”

張巒顯得中氣十足,好像已經病癒了般,要不是手不能擡起來,大概想張牙舞爪,“上次打勝仗,全靠你給他算出天機,他用了個投機取巧的偷襲法,方纔成功獲取軍功。你讓他真刀真槍去跟韃靼人拼命,他能贏?兒啊,莫非你是算出來他又能取勝嗎?”

張延齡道:“錯了,爹,我推算過,結果大致跟你一樣,他在戰場上無論如何都取勝不了。”

“噗……咳咳咳……”

張巒一口氣不順,嗆得直咳嗽。

半晌後,張巒才道:“你小子,感情又在糊弄你姑父呢?還是說你打算糊弄我?但無論如何,千萬別糊弄你姐夫纔是……”

張延齡終於徹底放下筆,轉過身,鄭重其事道:“爹,你覺得李孜省要從西北全身而退,就只有戰場取勝這一條途徑可走嗎?”

“……”

張巒先是沉默了一下,隨即眯着眼問道,“咋的,莫非他還有別的什麼良策可尋?讓他在西北修城塞?還是讓他去治邊民?輪得到他嗎?吾兒,這西北軍政亂得跟團漿糊一樣,你真的理得清楚?爲父很懷疑啊。”

張延齡笑道:“行啊,爹,成天懷疑這個不信那個的,你自己倒是出個萬全的主意啊……”

張巒白了兒子一眼,道:“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爲父真要有能力,怎麼會老是麻煩你呢?你有什麼打算,明說了吧。”

張延齡道:“其實我覺得,李孜省還是有自知之明的,所以他接下來的目標,一定不會是想在戰場上有什麼建樹……就算他想,韃靼人也不會給他立功的機會。”

“哦。”

張巒仔細想了想,若有所思,點頭道,“你的意思,只需要保持如今的緊繃態勢,把韃靼人嚇跑,那就萬事大吉了?”

“不行。”

張延齡明確地道,“即便韃靼人退走了,李孜省回朝後也得揹負文人給他安排的臨陣退縮的罪名,邊軍將士也不會因爲這場偷襲戰的勝利而有多振奮軍心。陛下的君威,也沒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彰顯。”

張巒臉上的振奮之色直接就僵在那兒,他那不敢置信的眼神好似在問,什麼話都讓你小子說了,你倒是說具體要怎麼做才行啊?

玩兒你爹呢?

第708章 先斬後奏第461章 管理小金庫第547章 背後的力量第540章 給爲父爭口氣281.第281章 我辦事你放心第670章 追擊第16章 神醫和神棍只一步之遙第671章 見好就收96.第96章 豪賭前的日常100.第100章 靠譜(求首訂)第610章 一個流放,一個美差289.第289章 絕不袖手旁觀81.第81章 懷疑第682章 姐弟閒話330.第330章 一字記之曰貪335.第335章 當局者迷第582章 士爲知己者死340.第340章 他的春天,我的末日167.第167章 大哥的風采(求票)第764章 有價無市的“好”買賣69.第69章 羈絆69.第69章 羈絆第206章 風拐着彎吹(求月票)275.第275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212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求訂閱)240.第240章 信譽度第773章 熱臉貼冷屁股306.第306章 有信任沒原則第27章 前恭後倨第744章 理不辯不明第682章 姐弟閒話179.第179章 愚者(求票)230.第230章 誰挖的坑?128.第128章 下本第639章 自家人139.第139章 看詞識女人(四更求票)第584章 空口無憑328.第328章 身在局中238.第238章 與人爲善第516章 追究第646章 是你是你還是你第565章 真相(求月票)315.第315章 這條船不是賊船第570章 官方渠道和私人途徑第546章 強大的靠山第592章 虎落平陽第18章 活菩薩101.第101章 撥弄人心(求訂閱)第562章 大人物(求月票)第23章 真乃義士303.第303章 治標不治本第584章 空口無憑第200章 抽絲剝繭(第二更)第643章 除夕夜371.第371章 憑本事做事第203章 父慈子孝(求月票)164.第164章 貴客登門(求票)301.第301章 有病不能治164.第164章 貴客登門(求票)第692章 一反常態第633章 張大木偶92.第92章 從快從權第407章 懸而未決第478章 就是你!第697章 審時度勢第36章 各取所需第468章 沒兒子不行第454章 區別對待(求月票)219.第219章 東宮女主人第587章 秘辛第450章 張千戶的英姿(求月票)115.第115章 各有關係(第五更求支持)第529章 透徹153.第153章 事到臨頭第549章 別浮上來第34章 趕赴京城第492章 瞠目結舌363.第363章 另有所指(求月票)第531章 不與他計較第602章 一舉多得271.第271章 難題(求票)363.第363章 另有所指(求月票)第714章 有大病第682章 姐弟閒話第707章 大國威風第706章 不日將至第696章 學問111.第111章 成長(求月票)第702章 公與私323.第323章 攀比(求月票)第421章 總有更不靠譜的第491章 我害了他第571章 虛僞(求月票)第640章 勢在必行133.第133章 宮中災厄,得喜乃解?第641章 退縮第488章 結黨第720章 既要還要第454章 區別對待(求月票)第605章 護私又護短
第708章 先斬後奏第461章 管理小金庫第547章 背後的力量第540章 給爲父爭口氣281.第281章 我辦事你放心第670章 追擊第16章 神醫和神棍只一步之遙第671章 見好就收96.第96章 豪賭前的日常100.第100章 靠譜(求首訂)第610章 一個流放,一個美差289.第289章 絕不袖手旁觀81.第81章 懷疑第682章 姐弟閒話330.第330章 一字記之曰貪335.第335章 當局者迷第582章 士爲知己者死340.第340章 他的春天,我的末日167.第167章 大哥的風采(求票)第764章 有價無市的“好”買賣69.第69章 羈絆69.第69章 羈絆第206章 風拐着彎吹(求月票)275.第275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212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求訂閱)240.第240章 信譽度第773章 熱臉貼冷屁股306.第306章 有信任沒原則第27章 前恭後倨第744章 理不辯不明第682章 姐弟閒話179.第179章 愚者(求票)230.第230章 誰挖的坑?128.第128章 下本第639章 自家人139.第139章 看詞識女人(四更求票)第584章 空口無憑328.第328章 身在局中238.第238章 與人爲善第516章 追究第646章 是你是你還是你第565章 真相(求月票)315.第315章 這條船不是賊船第570章 官方渠道和私人途徑第546章 強大的靠山第592章 虎落平陽第18章 活菩薩101.第101章 撥弄人心(求訂閱)第562章 大人物(求月票)第23章 真乃義士303.第303章 治標不治本第584章 空口無憑第200章 抽絲剝繭(第二更)第643章 除夕夜371.第371章 憑本事做事第203章 父慈子孝(求月票)164.第164章 貴客登門(求票)301.第301章 有病不能治164.第164章 貴客登門(求票)第692章 一反常態第633章 張大木偶92.第92章 從快從權第407章 懸而未決第478章 就是你!第697章 審時度勢第36章 各取所需第468章 沒兒子不行第454章 區別對待(求月票)219.第219章 東宮女主人第587章 秘辛第450章 張千戶的英姿(求月票)115.第115章 各有關係(第五更求支持)第529章 透徹153.第153章 事到臨頭第549章 別浮上來第34章 趕赴京城第492章 瞠目結舌363.第363章 另有所指(求月票)第531章 不與他計較第602章 一舉多得271.第271章 難題(求票)363.第363章 另有所指(求月票)第714章 有大病第682章 姐弟閒話第707章 大國威風第706章 不日將至第696章 學問111.第111章 成長(求月票)第702章 公與私323.第323章 攀比(求月票)第421章 總有更不靠譜的第491章 我害了他第571章 虛僞(求月票)第640章 勢在必行133.第133章 宮中災厄,得喜乃解?第641章 退縮第488章 結黨第720章 既要還要第454章 區別對待(求月票)第605章 護私又護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