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先斬後奏

第708章 先斬後奏

偏頭關。

李孜省上任山西巡撫後,變得繁忙了許多,除了發函讓巡撫下轄的各有司衙門前來接洽外,便是日夜操練兵馬,同時派出大量偵騎,遍佈於關內外,應對隨時都有可能寇邊的韃靼大軍。

與之對應的是,偏頭關內現身的大明官員明顯增多。

山西鎮治所本就不在偏頭關,而隨着李孜省在偏頭關內上任,山西鎮很多行政職能人員隨之從太原府往這邊轉移,比如雁平、河東等六道兵備,太原、平陽等四府,遼州、沁州等三州,山西都司九衛九堡都派出了接洽人員。

而這其中,對李孜省意見最大的巡察御史來得最快,準備對接下來山西鎮的用兵,全程進行監察。

覃昌作爲新任山西鎮守太監,對李孜省每天忙於接待各方官員多少有些不滿。

這天下午,覃昌親自到臨時巡撫衙門外,見到各色人員進進出出,頓時心中來氣,趕緊讓人進去通傳。

半晌後,李孜省親自出來迎接。

二人一起往衙門裡走,覃昌顯得很着急,勸道:“李軍門,你這麼做可不太對。眼下韃靼人大軍壓境,戰事未見絲毫推進,你糧食短缺的問題也沒得到根本性的解決,還有心思去跟山西地方官場的人打交道?

“你別說什麼爲了納輸等事去跟本地官員溝通,咱家已打探過了,他們沒一個是管糧食的。”

李孜省笑道:“軍中是缺糧,不管什麼時候都缺,尤其是今年這光景……但至少目前爲止,將士們不是還沒捱餓麼?目前先得把巡撫衙門的事情理順,至少不要讓這段履歷成爲我的人生污點。”

覃昌一臉關切地問道:“不知城中糧食還能撐幾天?”

“十天半個月不成問題。”

李孜省笑着道,“我這邊已有了萬全的對策,只要咱把地方官員和將領給安撫好,接下來的事,可說是水到渠成。”

覃昌臉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問道:“不知怎麼個水到渠成法?”

李孜省笑了笑,沒有直接回答他。

等把人請到正堂內,將其餘人員全都給屏退後,李孜省這才小聲道:“覃公公,我這邊有個幕賓,乃是從京師那邊過來的……在往偏頭關來的路上,順道去了一趟韃靼人營地。”

“開什麼玩笑?”

覃昌聞言霍然站起,跺了跺腳,氣惱道,“糊塗啊,李軍門,你跟韃靼人私通,乃犯大忌之舉!”

李孜省笑道:“覃公公稍安勿躁,且聽我一言……韃靼人進逼關隘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想給我大明上貢,卻苦無門路,於是便想主動挑起一場戰事,引發朝廷的注意,結果卻迎頭撞上我們,得了場敗仗。

“眼下他們已知悔改,準備派出一支使節隊伍前往京師朝貢,我讓人前去接洽下,詢問他們的誠意,有何不可?”

“嗯!?”

覃昌立在那兒,愣神半晌,都沒想明白其中關鍵。

“覃公公?”

李孜省試着輕喚一聲。

覃昌這纔回過神來,問道:“李軍門,你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李孜省聳聳肩,回道:“我當然清楚。莫非覃公公覺得這麼做,有些不妥?”

“何止是不妥啊!”

覃昌一臉嚴肅地道,“先不說韃靼人是否誠心誠意前來上貢,就算他們出自真心,現在也不合適……戰場上暫時還沒分出結果來呢,現在接受他們上貢,那算誰贏了?”

李孜省聽到這裡,不由露出諱莫如深的笑容,問道:“覃公公,您想讓這場戰事有怎樣的結果?”

覃昌一時間不知該如何作答。

“關北那一戰,我們贏了,看似容易,可以完美複製,但其實再想有所進益已很難。”

李孜省仔細分析利弊得失,“可朝中人卻對我們有了諸多不滿,話說我在京師的人調查到,我們在關北取勝後,朝中參劾攻訐我們的奏疏,反倒比戰前更多了……你說這算什麼道理?”

覃昌苦笑着搖搖頭:“陛下自會明辨是非。”

李孜省道:“且問覃公公,如果這場仗還想再有斬獲,該怎麼打?且不說兵員和糧草都遠有不足,就算是充分保障,地方兵馬會聽從我的號令,團結一致與敵作戰?且就算是遵命集結應戰,真的能在正面戰場上擊敗韃靼鐵騎嗎?”

“這……”

覃昌臉色變得很難看。

李孜省笑道:“咱贏都贏了,爲什麼要給韃靼人找補的機會?作爲天朝上邦,韃靼人只是我們的附庸,教訓一下就得了!接下來哪怕打贏了又怎樣?我們還能再帶兵出關,深入草原不毛之地,跟王威寧一樣越境千里與敵作戰?去進佔韃靼人的地盤並實際統治?可能嗎?”

覃昌細細琢磨,重新坐了下來,唉聲嘆氣道:“唉,你派人去講和,要是被朝中人知曉,參劾你的人只會更多。”

李孜省問道:“誰說我去講和了?”

“你……”

覃昌指着李孜省,有些無語。

李孜省強調道:“覃公公,我派人是去監督他們上貢的誠意,而不是爲了去與他們講和……

“上貢是要拿出誠意來的,新皇登基,韃靼人非但不遵守臣子之道,竟還帶兵來犯,分明是不給我大明面子!眼下我們領兵教訓過他們,他們也知錯能改,重新向朝廷上貢,難道還做錯了?”

覃昌道:“話可不能這麼說……”

李孜省打斷覃昌的話,接着道:“現在事情基本已成。我的幕賓已傳回消息,說是兩天後,韃靼人就將以小王子爲首,親自帶人到偏頭關下,對我大明邊關將士表達敬意。同時我還打算在城塞外設宴款待他們!”

“咳咳咳……”

覃昌瞬間覺得自己腦袋不夠用了,他深吸了一口氣,竭力平復了下心情,這才問道,“如此重大的事情,爲何不提前與咱家商議?”

李孜省笑道:“覃公公,不說別的,要是換作一年前,你我可說是大明最有權力的人,這沒人敢反駁吧?”

覃昌一時間沉默下來。

一年前…… 他們倆一個是司禮監掌印太監,一個是無冕的吏部尚書,深得皇帝信任……二人可說是把持朝政的關鍵人物。

而眼下卻是難兄難弟般,置身於偏頭關這麼個荒涼的地方,乾瞪眼生悶氣。

李孜省道:“先皇對於韃靼人納貢的態度是怎樣的,你該清楚吧?”

覃昌道:“先皇時,朝廷與韃靼人交戰幾番,雙方仇怨頗深,且先皇根本就不稀罕他們上貢的那點兒東西……再說了,那是上貢嗎?每次都是藉助上貢爲由頭,攫取朝廷豐厚的賞賜,簡直是樂此不疲。”

“確實如此,每次番邦來朝貢,朝廷都要損失大筆錢財,久了誰也遭不住,還不如直接揍他丫的來得痛快!”

李孜省先是附和,隨即道:“先皇如此做自有其道理,誰讓那會兒咱大明軍威赫赫,四夷敬畏呢!但時過境遷,隨着先皇當政末期大明國力日益衰弱,對番邦的震懾已經大幅削弱,尤其咱這位陛下,可是講究仁心仁德,咱作爲臣子,能不體查上意?”

覃昌聞言又沉默下來。

李孜省道:“這會兒大動干戈,且不說是否能成事,單就是咱二人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以及人心離散,就很難完成破敵制勝的任務。所以我認爲,能讓韃靼人主動來賠禮認錯,並完成上貢,再合適不過了。”

覃昌擡起頭問道:“你就不怕朝中人對你百般刁難?”

李孜省冷笑道:“我爲大明彰顯國威,令外夷臣服,卻成我的錯了?那些文臣想要刁難就隨他們吧,難道平時刁難我的地方少了?也不在意多這一件。”

“李大人還真是……”

覃昌本想挖苦兩句,但又覺得,這種主動抗雷的精神,算得上世間少見。

李孜省道:“事已至此,覃公公是想跟我站在一道,還是說要跟我劃清界限?”

覃昌問道:“不知其中有怎麼個講究?”

李孜省笑道:“與我一道,那就在幾天後,一起去迎韃靼小王子,以主人的身份設宴款待。你若是對我不滿,或是想得一個雙保險,那就上奏參劾我,對於我所行之事,一概不參與便是。”

“你的意思是讓咱家抽身事外?哼,你這分明是先斬後奏,逼着咱家上你的賊船,是吧?”覃昌氣惱道。

李孜省道:“話別說得這麼難聽嘛。什麼賊船!接受韃靼人上貢,並親眼見證他們親自來賠禮道歉,我並不認爲是錯的。”

覃昌道:“哼!李尚書,說句不好聽的,韃靼人怎麼可能會如此輕易就範?你暗地裡應允了他們什麼條件?可是做了那折辱朝廷和陛下顏面的虧心事?”

“怎麼可能!”

李孜省搖頭道,“我只是跟他們表達了,同意讓他們上貢,並能得到朝廷的賞賜罷了。甚至連是否能開邊市,我都沒對他們做過承諾。

“但我想,如果韃靼人真的能獲得開邊市的機會,合理合法地取得物資,他們沒道理還南犯不走吧?”

覃昌道:“這事你應該請示陛下。”

李孜省道:“這不想等着覃公公來了,一起上奏請示?這事呢,說法很有講究……覃公公,您看是不是,我們打了一場勝仗,又已備戰多時,正準備集合本地兵馬將韃靼人一舉殲滅時,韃靼人主動認輸,派人前來求和,並表達了上貢的意願呢?”

“這……”

覃昌不得不順着李孜省的思路去考慮問題。

李孜省再道:“本來我們已經準備全殲外夷來犯之敵,但等韃靼人表明他們不是來犯我國土的,而是來上貢途徑此處,便覺得若如此將其殲滅,將有損天下共主的威儀,所以給了他們機會,讓他們來到偏頭關,並設宴款待他們,然後送他們前去京師朝貢。你看這說法行得通嗎?”

覃昌眼前一亮,誇獎道:“李尚書,您可真是玩弄人心的高手。”

“欸,別這麼說。什麼玩弄人心。”

李孜省略帶不滿道,“我們就事論事,難道我所說的不是實情嗎?”

“是是是。”

覃昌先是附和,隨即質疑,“不過,您覺得這種鬼話,朝中人會信嗎?”

李孜省把脖子一梗,道:“怎的不信?我們先打了勝仗,教訓了韃靼人,莫非不是事實?我在積極備戰,各路人馬都到齊,不是事實?韃靼人主動前來朝貢,便等於是低頭服軟,也錯了?

“非得說是我們大明在這一戰中折辱了威風,才更符合朝中那些如琉璃一般脆弱虛僞之人的想法?”

覃昌道:“那……要是陛下不同意他們朝貢呢?”

李孜省道:“覃公公,您這可就是純屬挑刺了。朝貢……有什麼道理拒絕?大不了是不給他們賞賜,讓他們朝貢的隊伍在京師碰壁,最後再灰溜溜離開。到時再與之交戰,也不晚啊。

“今日之事,只有朝中對我們不滿的人才會雞蛋裡挑骨頭。剩下哪怕是隔岸觀火的,也都挑不出絲毫毛病來。再何況咱這位陛下可是曠世明君,不會坐視他人污衊我們的!”

……

……

龐頃順利完成了出使任務。

因爲他是奉李孜省個人命令去韃靼出使,所以此番他也是以客商身份進入偏頭關,賓主二人在時隔一個多月後再一次相見。

李孜省顯得比龐頃還激動,拉着龐頃進到書房內,噓寒問暖:“怎麼樣?這一路可辛苦?我已讓人給你燒了熱水,洗去這一身的風塵。”

龐頃道:“道爺,您可真是安排的好差事,竟讓我去鬼門關前走了一遭……”

本來李孜省還想展現出好東家關懷下屬的優良品質,聽到這話,瞬間改變了臉色,連語氣都變了,皺眉道:

“咋的,讓你去幹點兒事,你還滿肚子牢騷?僱請你是幹嘛的?你就說,這些年你斂財多少?難道一點危險都承受不了?好歹也是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憑啥說是送你去鬼門關前晃悠?”

龐頃驚訝地問道:“敝人說一句,道爺就說這麼多?”

“嘿,是誰先抱怨的?”

李孜省道,“我關心你一路辛苦,你卻跟我訴苦?難道我不知道此行兇險?莫非你覺得我是那種忘恩負義之人?能不給你好處嗎?”

龐頃擺擺手道:“好處不敢要。只求下次有這種事,別再讓敝人去做就好。”

“行了行了,你還真以爲有這種好事,天天讓你出使外藩呢?你連個官身都沒有,也就是我會用你,換作其他人……坐下,你且說說這一路上是怎麼過來的!別給咱甩臉色,你不好好說,我就讓人拿涼水往你頭上澆!看誰受不了!”

李孜省氣呼呼一通數落,好像還挺管用,龐頃果然老實多了。

(本章完)

253.第253章 作孽啊第685章 勝似黨羽245.第245章 競爭第747章 名正才能言順第698章 寒號鳥第643章 除夕夜149.第149章 心中有喜方能沖喜147.第147章 籌謀投效(求月票)249.第249章 都是送命題第715章 志趣高潔268.第268章 頭鐵的代價159.第159章 大旱望雲霓259.第259章 黑鍋誰來背?(求月票)第33章 遷徙第10章 家裡沒男人156.第156章 機靈鬼(求月票)248.第248章 撞槍口上第405章 一等一的忠誠第698章 寒號鳥79.第79章 人窮志短292.第292章 聖意難違第663章 勝負手第739章 給臉不要臉397.第397章 亂成一鍋粥284.第284章 辦事的和背黑鍋的第406章 好戲子第34章 趕赴京城131.第131章 器重與利用164.第164章 貴客登門(求票)第39章 見賢思齊第563章 問診(求月票!)239.第239章 秉燭夜讀第568章 次功和首功第760章 野望168.第168章 未來皇后的信任(求票)第596章 站哪邊?第465章 保他平安落地306.第306章 有信任沒原則321.第321章 壽誕(求月票)第766章 開礦第6章 懸壺濟世第433章 先聲奪人第44章 穿針引線第499章 體面229.第229章 老子給兒子惹事第50章 吃不了兜着走第499章 體面第470章 受困的烏鴉300.第300章 算計與擡舉第727章 幡然醒悟第722章 男人之間好說話第31章 這就飄了?287.第287章 夫妻同心第708章 先斬後奏136.第136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690章 內廷旁聽生第631章 翁婿一心第550章 護妻使我快樂第415章 百戶變千戶228.第228章 俠肝義膽第526章 問策第457章 果然是他第186章 契約精神(求月票)256.第256章 都是姓李的陰謀第577章 對人不對事297.第297章 畫餅69.第69章 羈絆第528章 真心交換第773章 熱臉貼冷屁股347.第347章 高興太早了301.第301章 有病不能治第451章 一家之主又如何(求月票)289.第289章 絕不袖手旁觀第463章 貪官之路第436章 搶飯碗70.第70章 郎情妾意?第578章 赴湯蹈火294.第294章 不給開口機會第542章 勸進(求月票)第681章 國舅的立場第589章 到此爲止?327.第327章 深得器重第672章 首功之臣317.第317章 酒後吐真言第41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689章 誰更重要?第417章 國喪(求月票)229.第229章 老子給兒子惹事265.第265章 趁勢而爲(求票)268.第268章 頭鐵的代價73.第73章 謹小慎微83.第83章 前倨後恭113.第113章 算計(求訂閱)362.第362章 瑣事(求月票)380.第380章 姓張的有大病363.第363章 另有所指(求月票)第38章 京城居大不易第701章 試探第518章 人好心善張部堂第690章 內廷旁聽生
253.第253章 作孽啊第685章 勝似黨羽245.第245章 競爭第747章 名正才能言順第698章 寒號鳥第643章 除夕夜149.第149章 心中有喜方能沖喜147.第147章 籌謀投效(求月票)249.第249章 都是送命題第715章 志趣高潔268.第268章 頭鐵的代價159.第159章 大旱望雲霓259.第259章 黑鍋誰來背?(求月票)第33章 遷徙第10章 家裡沒男人156.第156章 機靈鬼(求月票)248.第248章 撞槍口上第405章 一等一的忠誠第698章 寒號鳥79.第79章 人窮志短292.第292章 聖意難違第663章 勝負手第739章 給臉不要臉397.第397章 亂成一鍋粥284.第284章 辦事的和背黑鍋的第406章 好戲子第34章 趕赴京城131.第131章 器重與利用164.第164章 貴客登門(求票)第39章 見賢思齊第563章 問診(求月票!)239.第239章 秉燭夜讀第568章 次功和首功第760章 野望168.第168章 未來皇后的信任(求票)第596章 站哪邊?第465章 保他平安落地306.第306章 有信任沒原則321.第321章 壽誕(求月票)第766章 開礦第6章 懸壺濟世第433章 先聲奪人第44章 穿針引線第499章 體面229.第229章 老子給兒子惹事第50章 吃不了兜着走第499章 體面第470章 受困的烏鴉300.第300章 算計與擡舉第727章 幡然醒悟第722章 男人之間好說話第31章 這就飄了?287.第287章 夫妻同心第708章 先斬後奏136.第136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690章 內廷旁聽生第631章 翁婿一心第550章 護妻使我快樂第415章 百戶變千戶228.第228章 俠肝義膽第526章 問策第457章 果然是他第186章 契約精神(求月票)256.第256章 都是姓李的陰謀第577章 對人不對事297.第297章 畫餅69.第69章 羈絆第528章 真心交換第773章 熱臉貼冷屁股347.第347章 高興太早了301.第301章 有病不能治第451章 一家之主又如何(求月票)289.第289章 絕不袖手旁觀第463章 貪官之路第436章 搶飯碗70.第70章 郎情妾意?第578章 赴湯蹈火294.第294章 不給開口機會第542章 勸進(求月票)第681章 國舅的立場第589章 到此爲止?327.第327章 深得器重第672章 首功之臣317.第317章 酒後吐真言第41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689章 誰更重要?第417章 國喪(求月票)229.第229章 老子給兒子惹事265.第265章 趁勢而爲(求票)268.第268章 頭鐵的代價73.第73章 謹小慎微83.第83章 前倨後恭113.第113章 算計(求訂閱)362.第362章 瑣事(求月票)380.第380章 姓張的有大病363.第363章 另有所指(求月票)第38章 京城居大不易第701章 試探第518章 人好心善張部堂第690章 內廷旁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