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焦點

懷恩出幹清宮時,自己也有些稀裡糊塗。

皇帝到底是支持搞演兵,還是說只是聽了張巒父子的話,一時意動,其實本身並沒有多大興趣呢?

皇帝之所以會搞演兵,或許只是給張巒父子一個面子?

此番讓他代表皇帝去督辦此事,可能就是給叫停找個藉口!

還是說,讓他懷恩去充當擋箭牌,在大臣反對演兵時,由他懷恩出面去承受朝臣施加過來的壓力?

“懷公公,您最後爲何又答應下來了呢?”

覃吉在旁問了一句。

懷恩道:“厚方,我且問你,此番演兵,那位小國舅到底做了什麼安排?我想知道每一個細節。”

覃吉被問得有些懵逼,稍微回憶了一下,皺眉道:“這……不過是多了個演炮環節……就是到一處地方放上幾炮,隨後以馱馬拉着,到下一處再放上幾炮,似乎並……沒什麼了不起吧?”

“爲何要搞這些?”

懷恩問道。

覃吉苦笑着搖頭:“可能是……唉!”

就差說,很可能是閒得慌,再或是爲了彰顯張家父子的存在。

具體用意,他也看不懂。

說是要展現拳頭,但說得就像韃靼人從來沒見過明軍放炮一樣……除非是想借助這件事,把韃靼小王子巴圖蒙克直接給殺了。

不過那樣的話,大明就會陷入不仁不義的境地。

韃靼人少個王,馬上又會選出下一個,且能同仇敵愾找大明覆仇,到時北方更會永無寧日。

顯然……這種觀點也是站不住腳的。

懷恩問道:“那……你親自去看過放炮嗎?”

“沒有。”

覃吉搖頭道,“不過據說,那新炮的威力着實不小,但可惜,眼下造出來的數量太少,無法形成規模。畢竟是在張家督辦下完成,張國丈還因此而累病了!”

“厚方,以後不要再說什麼累病累倒之類的話了,真要說累,張來瞻能有多累?比你我還要累嗎?莫非你親眼見識過?”

懷恩很生氣。

我這個真正病入膏肓的病人,還要聽別人在那兒用勞累致病來訴苦?

裝什麼裝?

張家父子完全就是在亂來!

懷恩再道:“若是這次的事情叫停,會對大明有多大影響?此前京營爲此準備了多久?又準備以如何方式來完成這一切?”

“您的意思,我沒太聽明白。”

覃吉搖頭道,“您……這是要叫停嗎?”

懷恩道:“你莫非感受不到,如今朝中大臣對此事的態度?他們眼下沒有強烈反對,是事情還沒發生。真到演兵那天,怕是宮門口都要有人跑去死諫!到時應當如何應對?”

覃吉問道:“懷公公爲何不能去說和一二?演兵事項,並不會影響到朝堂上諸公,說起來……也不是什麼太着緊之事,爲何非要反對呢?”

懷恩反問:“既不太着緊,爲何又要進行?”

“啊!?”

到此時,覃吉才恍然大悟。

他終於想明白了懷恩到底是在爭什麼。

不是爭這件事本身是對是錯。

或者說,演兵與否,對大明國運,對大臣和他懷恩來說,無關緊要,可有可無。

但對於臣子控制皇帝,或者說對於讓皇帝按照一個既定的框架去完成事情,那就非常重要了。

說白了,眼下所爭,並不是這件事可行與否。

其焦點在於,皇帝你得按照我們的想法行事……無論對錯,只要你按照我們預設的道路走,就認可你是個明君,否則……

自求多福吧!

……

……

清寧宮。

懷恩前去拜見周太后。

明着說是致仕前最後一次前來問候,其實連周太后都知道,懷恩是想趁着離開朝堂前,利用她來給孫子施壓,以達到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兩隻老狐狸,在這個時候好歹保持了相對的和諧,維持着表面的和睦。

“懷恩啊,哀家記得當年我入宮時,你就在了,內官監、御用監、御馬監和英宗時的東宮你都供職過,到吾兒登基後終於拔擢你入職司禮監並充任掌印之職,多少年咱都是一起扶持着走過來的……”

周太后道,“如今你生病,哀家也很難過,卻不知該如何幫你。得知皇帝給你在宮外安排了住所,哀家很高興。從此以後你在京師便有了家,以後可以時常讓來瞻去給你看病,就算最後不能痊癒,也能減少病痛折磨,多享幾年清福,不是挺好的嗎?”

懷恩道:“是啊,走得安享,遠比走得痛苦要好許多。奴婢感念陛下的恩德,沒齒難忘。”

周太后問道:“你最近有見過來瞻嗎?”

懷恩無奈道:“張國丈染病在身,已經許久未曾上過朝。若是有可能的話,真想前去拜訪。只是……”

“那倒是挺可惜的。”

周太后打斷懷恩的話,道,“來瞻這人就是如此。就算他沒病,也想着逃避,不想面對繁複的朝政,更何況現在他真的病了……或許明明只是小病,他想多躲一段時間,結果卻搞成了大病。

“他這人就像是一頭倔驢,怎麼吆喝鞭打都沒用,哀家已經教訓過他很多次了,老不知長進,唉……”

說到這裡,周太后真就像怒其不爭一般。

自己認的這個大侄子,明明自身擁有的條件那是全方位碾壓朝中諸公,甚至有機會獨攬朝綱。

偏偏怎麼督促都沒用,就想當一頭偷懶的倔驢,怎麼提溜都沒用。

懷恩馬上聽出其中蘊含的意思,當即勸慰:“如今太皇太后見到的,只是張國丈主動呈現出來的,也是故意讓世人看到的一面,將來如何,尤未可知。

“朝中有些人根本稱0不上忠臣義士,如果非要與此等人往來,而全然不顧自己的身份,甚至壞規矩辦事,那將來霍亂朝綱是遲早的事情。”

周太后聞言笑了起來:“懷恩,你對來瞻成見不小啊。”

懷恩嘆道:“老奴只是想在離開朝堂前,杜絕將來某些人禍亂朝綱。新皇登基日短,尚未穩定人心,且如今已到朝中新老交替時,若今後上位之人,都是靠鑽營,不遵循常規,朝綱一旦亂掉,今後實在不知該以如何方式去矯正。”

“咦?你這話算幾個意思?”

周太后皺眉不已,喝問,“難道是想說,吾兒當初做的那些事,到吾孫這一輩,又會重演一次嗎?”

懷恩起身,畢恭畢敬地道:“正因有先例在,才怕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發生。如今朝中雖有不少正直老臣上位,用心輔弼新君,可如何能保證,他們將來能夠時常面聖,並對陛下的行爲善加引導?”

周太后聽到這裡,顯得很不耐煩,捂嘴打了個呵欠,表現出一副不想再聽下去的架勢。懷恩道:“太皇太后,您慧眼如炬,應該能看出其中威脅,不能因爲您跟張國丈之間有私交,而罔顧朝廷綱常法度於不顧。”

“懷恩啊,不是哀家說你,你說你在先皇時,就因爲性格執拗,被晾過一次,怎麼還不知長進呢?”

周太后臉色越發不悅。

懷恩趕緊道:“奴婢年老,性格使然,改不了了。”

“呵呵。”

周太后冷笑不已,問道,“你平時規勸皇帝不少吧?怎麼,他不聽你的?”

懷恩道:“陛下很有主見。”

“是啊,連你都覺得,我這孫兒很有主見,連你這樣服侍過幾任皇帝的治世能臣前去規勸,他都聽不進去,怎麼的,你就覺得我這個老太婆非得厚着臉皮去管,屢屢跟皇孫唱反調,他就會聽我的?”

周太后語氣中帶着幾分不屑,“況且在哀家看來,來瞻到目前爲止,並沒做過太過出格的事情。他好與壞,將來自會有人評斷。如果你非說李孜省威脅到朝堂安穩,那隻管讓人去參劾。

“我看我那孫兒,對李孜省也沒多少包庇,他不過是聽從他岳父的建議,因人因才施用而已。”

懷恩道:“太皇太后,若將來朝廷真出了大亂子……”

“哀家當然不會不管。”

周太后冷冷地道,“但你讓哀家現在管,總得事出有因吧?來瞻做錯了什麼嗎?還是他兒子做錯了?再或是你覺得李孜省西北這一仗不該打?輸了你攻擊,沒啥問題,但贏了你還攻擊作甚,顯得你能耐嗎?”

懷恩嘆息道:“事無常態。”

“你的意思是說,花無百日紅,朝廷軍隊早晚有一天會失敗,將出大亂子?那這裡哀家就得好好奉勸你一句了,你可得好好養身子,等真看到那一天,到時你親自去規勸皇帝不更好嗎?

“我這孫兒,很講道理,如果他現在以執拗的心思來駁你的面子,將來發現果真如你所言,真是他錯了,哀家想來,他一定會跟你認錯,且知錯能改。否則你憑什麼覺得,我這孫兒能有這麼強的主見,只是因爲他耳根子軟嗎?”

周太后可能是真的來了氣。

對懷恩這樣宮裡的老人,改而以強硬的口吻對待,就差直接痛罵教訓了。

懷恩道:“奴婢明白了。有太皇太后在,多少能放心些。”

“你的心思就是多。”

周太后斥道,“這朝廷好與壞,那是大臣應該擔心的事,你一個給皇室做事的奴僕去操那心思作甚?難怪你這次回來,總是讓人覺得膈應,很難讓人親近……不是說,總拿着大義在皇帝面前講道理的人就一定會得到器重。

“歷朝歷代的君王,纔不管什麼親疏遠近,只要你能力強,那你就是親的。你能力弱,或是總拿大義來說事,能沒隔閡嗎?

“你懷安就是讀書讀多了,讀傻了,總跟那些文臣一樣,在意什麼規矩,在乎體統,卻忘了最基本的,那就是誰能給朝廷做事!哀家真覺得你是有本事的人,只是沒把力氣用對地方,所以老是適得其反。”

懷恩聽到這話,心裡非常憋屈。

總感覺老太太是藉助這次的事,把當初她兒子沒說出口的痛罵之言,一併說出來教訓他。

你懷恩不就是仗着有幾分能耐,能給皇帝分憂,慢慢就開始託大,並以此來要挾皇帝非聽你的話不可?

我兒子當皇帝時,前期倒還沒什麼,到後來你這招就不管用了。

咋的,到我孫子身上,你就覺得受了委屈,非得讓他按照你設定的路線走?

我兒子當皇帝時,身邊有李孜省、樑芳等人,能把你趕走一次。

到我孫子,有他岳父在,照樣能把你投閒置散。

至於你的病,不過是個由頭而已,讓雙方看起來有臺階下。

……

……

懷恩在周太后這裡,可說是碰了一鼻子灰。

但他並沒有氣餒。

隨後便去張家,找到張延齡,主動把有關皇帝任命他主導閱兵之事,原原本本跟張延齡說了。

懷恩擺出了低姿態,意思這是他在朝做的最後一件事,希望能辦得漂亮一些。

張延齡坐在那兒,臉上帶着純真的笑容,問道:“懷公公,就本心而言,您覺得這次的演兵,有其必要性嗎?”

懷恩道:“實不相瞞,老朽覺得,演兵簡直是多此一舉。”

張延齡笑了笑,問:“不知懷公公見過新火器否?”

“這……”

懷恩道,“未曾所見,之前問過覃吉,他也說沒見過。不過好像陛下親眼見識過了。”

“是啊。陛下見過,覺得很好,可以在韃靼人面前適當地展示一下威力,讓他們有所忌憚,暫時不敢來犯。等將來新式火器造得多了,大可以此打進草原去,或有徹底平定草原的可能。”

張延齡道。

懷恩質疑:“若是韃靼人親眼看到新式火器的強大,不會做出應對嗎?豈不是就此暴露了朝廷的殺手鐗?”

張延齡笑道:“能讓韃靼人知難而退,從此以後不敢來大明滋擾,如此免除兵災,不更好嗎?就算韃靼人想仿照我們的火器,新造的話……話說,韃靼人自從退回草原去,百年來就未曾嘗試過研製嗎?但結果如何?”

懷恩想了想,微微點頭道:“韃靼人擅長的是馬背上作戰,騎射之術天下無雙,所以他們對於火器並不熱衷。”

“那我們就是在不同的領域發展。”

張延齡道,“我們研製火器,對抗他們機動性更強的騎兵,不正是各展所長?難道我們非要在騎兵戰術上進行創新不成?千百年來,中原王朝一直都在發展騎兵,但結果您也看到了,再怎麼發展,跟外夷部族還是有巨大差距的……”

懷恩道:“小國舅,你直接說比騎兵咱們輸定了便可。但你也說了,自古以來,中原王朝爲了對抗外夷,在步戰武器上有諸多改進,但你看火器發展到現在,不照樣沒多大改變嗎?”

張延齡聳聳肩,道:“那得看改到什麼程度。這次生產的火器,是家父根據天機造出來的,其作戰性能極爲強悍。正是因爲陛下見到了其恐怖殺傷的一面,所以纔會認爲,應當大力發展。同時爲了減少開支,不給朝廷帶來巨大的負擔,前期會以皇莊營收款項來作爲研發和生產資金。”

“……”

懷恩微微皺眉。

換作以前,他絕對不會聽一個少年郎在這裡吹牛逼。

但眼下……形勢逼人。

這少年的老子,他從沒來就沒贏過。

要是跟這小子鬥嘴,好像沒啥實際意義。

張延齡道:“何不等這次演兵結束後,看看效果如何呢?如果不好的話,以後就不會再搞了。但要是從來都沒有過的話,陛下也會覺得,爲何不嘗試一下呢?

“因爲陛下最希望的是在他統治下能徹底免除兵災,起碼未來十年內,我們與韃靼人相安無事。我覺得,這次演兵就是個難得的契機。”

第470章 受困的烏鴉73.第73章 謹小慎微167.第167章 大哥的風采(求票)271.第271章 難題(求票)第627章 立功的機會第192章 大善人(求月票)第769章 抵押352.第352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538章 動機111.第111章 成長(求月票)第42章 投機取巧353.第353章 神醫張巒395.第395章 做大事的時候到了336.第336章 媒人下場第719章 追求第598章 不怕事大第649章 兩個臭皮匠173.第173章 尤侃侃(求票)317.第317章 酒後吐真言第469章 金屋藏嬌第713章 狡獪313.第313章 三足鼎立變兩強相爭第510章 天生大善人第479章 人之常情第204章 狗膽包天(求月票)第660章 火中取栗150.第150章 鴻臚寺卿(求月票)第677章 有我沒他第552章 舉薦161.第161章 揣摩上意(求月票)128.第128章 下本149.第149章 心中有喜方能沖喜第2章 龍兄虎弟第57章 嘴開過光92.第92章 從快從權252.第252章 要服衆第537章 紙上談兵第514章 受益匪淺第62章 天意人心第547章 背後的力量80.第80章 關係戶?88.第88章 一環套一環225.第225章 立個人設第514章 受益匪淺299.第299章 太子出宮371.第371章 憑本事做事第414章 反推(求月票)339.第339章 不信藥石信鬼神第404章 關鍵時當忠臣283.第283章 看戲第25章 吊起來賣345.第345章 沆瀣一氣113.第113章 算計(求訂閱)第433章 先聲奪人第533章 施恩望報270.第270章 賣官鬻爵,一本萬利第440章 無須當事人(求月票)第474章 狐狸窩第607章 政治外行第536章 效率第707章 大國威風第643章 除夕夜76.第76章 老而彌堅第699章 稱職的幕賓第607章 政治外行第756章 張閣老177.第177章 生意經228.第228章 俠肝義膽第572章 清官清名85.第85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75.第75章 能避則避第728章 老好人的節操110.第110章 送選如送嫁(第四更求月票)第718章 後知後覺123.第123章 擔憂(四更求訂閱)第701章 試探第494章 覺悟是幹啥吃的?第736章 穩坐釣魚臺第742章 最好辦法第711章 贏得人心177.第177章 生意經第702章 公與私第729章 什麼叫胸懷391.第391章 辦事無須直接第734章 無人送寒衣327.第327章 深得器重第185章 打斷骨頭連着筋第650章 富貴病93.第93章 萬事俱備第718章 後知後覺第644章 絕不答應第593章 回擊396.第396章 病入膏肓第775章 天大的好事323.第323章 攀比(求月票)124.第124章 得隴望蜀(求訂閱)第419章 左右不是人第549章 別浮上來第562章 大人物(求月票)第45章 巧舌如簧
第470章 受困的烏鴉73.第73章 謹小慎微167.第167章 大哥的風采(求票)271.第271章 難題(求票)第627章 立功的機會第192章 大善人(求月票)第769章 抵押352.第352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538章 動機111.第111章 成長(求月票)第42章 投機取巧353.第353章 神醫張巒395.第395章 做大事的時候到了336.第336章 媒人下場第719章 追求第598章 不怕事大第649章 兩個臭皮匠173.第173章 尤侃侃(求票)317.第317章 酒後吐真言第469章 金屋藏嬌第713章 狡獪313.第313章 三足鼎立變兩強相爭第510章 天生大善人第479章 人之常情第204章 狗膽包天(求月票)第660章 火中取栗150.第150章 鴻臚寺卿(求月票)第677章 有我沒他第552章 舉薦161.第161章 揣摩上意(求月票)128.第128章 下本149.第149章 心中有喜方能沖喜第2章 龍兄虎弟第57章 嘴開過光92.第92章 從快從權252.第252章 要服衆第537章 紙上談兵第514章 受益匪淺第62章 天意人心第547章 背後的力量80.第80章 關係戶?88.第88章 一環套一環225.第225章 立個人設第514章 受益匪淺299.第299章 太子出宮371.第371章 憑本事做事第414章 反推(求月票)339.第339章 不信藥石信鬼神第404章 關鍵時當忠臣283.第283章 看戲第25章 吊起來賣345.第345章 沆瀣一氣113.第113章 算計(求訂閱)第433章 先聲奪人第533章 施恩望報270.第270章 賣官鬻爵,一本萬利第440章 無須當事人(求月票)第474章 狐狸窩第607章 政治外行第536章 效率第707章 大國威風第643章 除夕夜76.第76章 老而彌堅第699章 稱職的幕賓第607章 政治外行第756章 張閣老177.第177章 生意經228.第228章 俠肝義膽第572章 清官清名85.第85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75.第75章 能避則避第728章 老好人的節操110.第110章 送選如送嫁(第四更求月票)第718章 後知後覺123.第123章 擔憂(四更求訂閱)第701章 試探第494章 覺悟是幹啥吃的?第736章 穩坐釣魚臺第742章 最好辦法第711章 贏得人心177.第177章 生意經第702章 公與私第729章 什麼叫胸懷391.第391章 辦事無須直接第734章 無人送寒衣327.第327章 深得器重第185章 打斷骨頭連着筋第650章 富貴病93.第93章 萬事俱備第718章 後知後覺第644章 絕不答應第593章 回擊396.第396章 病入膏肓第775章 天大的好事323.第323章 攀比(求月票)124.第124章 得隴望蜀(求訂閱)第419章 左右不是人第549章 別浮上來第562章 大人物(求月票)第45章 巧舌如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