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後知後覺

張延齡有此判斷,並不是出自於猜測。

歷史上,馬文升的確是在弘治元年的正月底,對鄧常恩等人進行了一番“玄學”上的攻擊。

“……都察院左都御史馬文升等言,嶽鎮濟瀆等祠廟,皆有前太監陳喜,及奸人鄧常恩所造石函,函周遭有符篆中貯泥金書道經一卷,及金銀錢數枚諸色寶石十數顆,五穀各一升。似爲魘鎮之術者。每祠廟又有先帝遣陳喜致祭祝文,其文不知何人所撰,皆刻之於石竊,觀本朝故事,凡改元之初,及水旱災傷,則致祭鎮嶽海瀆之神例……”

鎮魘,也就是魘勝,說白了就是不好的詛咒儀式。

馬文升在上奏中,明確表明了鄧常恩等人是利用一些巫術,影響大明國運,甚至連天災人禍都歸咎於此。

因爲當時李孜省已身死獄中,而鄧常恩等人則被朝廷流放,所以馬文升在上奏中並沒有提到李孜省,只是對鄧常恩等人不遺餘力地展開攻擊。

這並不代表馬文升“原諒”了已死的李孜省。

弘治元年閏正月初,皇帝大赦天下,涉及到李孜省的妻子流放兩千裡,本來應該也在赦免之列。

“宥方士鄧常恩趙玉芝死,復遣戍邊衛,李孜省既死於獄法司,具常恩等罪狀擬交結內官,夤緣作弊者律斬。妻子流二千里遇赦,應免,仍發戍原衛……”

本來皇帝已經下旨免死了,甚至李孜省的妻子本也可以免罪,但仍舊被法司之人據理力爭要按原罪懲戒。

李孜省的家眷流徙兩千裡,所要遭遇到的困境,非同一般。

不過這個時空因爲有了張延齡的存在,張巒保下了對張家有一定恩惠的李孜省,導致歷史發生了變化。

李孜省沒死不說,還繼續當官,且立下戰功。

太監陳喜,也就是陳貴的靠山,到現在也沒有被免職。

而承受文官怒火的鄧常恩和趙玉芝,早早便死於獄中,沒等到赦免這一天,以至於眼下提到“方士亂國”,朝中人首先想到的,竟不是李孜省和鄧常恩等人,而是皇帝的岳父張巒。

如此一來,馬文升等人在歷史上曾經動用過的手段,不用說就會往李孜省和張巒身上招呼。

本身張巒並沒有參與寺廟和道觀的修建,但去年中,卻參與到萬和寺重修之事,並因此扳倒權臣樑芳,馬文升等人一定會在萬和寺上做文章。

……

……

龐頃見過張延齡後,急忙回去找到早年協助在京承攬工程的人員,這位當初曾給李孜省送過厚禮。

在萬和寺修繕之事上,很多事情也由其完成。

此人名叫尹宜,曾靠殷實的家底獲得傳奉官的身份,又在道錄司謀了個道士的差事,新皇登基後清退傳奉官,尹宜也赫然在列,但其仍舊靠着跟皇宮尤其是御用監的良好關係,承攬到不少有油水的活計。

“龐老爺,您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小的怎就聽不懂呢?”

尹宜面對龐頃質問時,一臉懵逼,根本就不明白龐頃突然出現的意圖。

這是又缺錢了,來跟我伸手討要?

龐頃道:“且問你,過去兩載,先皇曾差遣御馬監太監樑芳,負責重修京師周邊佛寺和道觀,修成後可有實施鎮魘之術?”

“這……?”

尹宜仔細想了想,問道,“鎮魘?那可不是好東西,怎麼可能會有呢?”

龐頃冷聲道:“埋下去的時候不一定被當作鎮魘,也可能是用作祈福,但時過境遷,若被有心人找出來,無端誣陷一番,說是專用於鎮魘,甚至與這兩年宮廷內外,乃至天災人禍產生關聯,你可知其中的禍患有多大?”

尹宜苦笑不已,搖頭道:“龐老爺,您莫要嚇唬小的……您要真覺得有危險,只管派人去把東西給起了……或者咱直接拿出銀子,來個破財免災。”

到此時,尹宜仍舊認爲龐頃是在藉故向他敲詐。

說什麼鎮魘巫蠱,嚇唬誰呢?

無論是陳喜,再或是樑芳,又或是鄧常恩和趙玉芝等人,不要命了,敢去詛咒皇家?

皇帝施捨給你工程做,讓你們賺錢發財,結果你們想的是詛咒皇帝?

甚至詛咒大明的國運?

嫌命長了?

龐頃道:“你且帶我去一趟就近的道觀,把裡面埋下的東西起出來。真把事情辦好了,不用你給我銀子,我給你塞錢都行!”

“這……”

尹宜似乎琢磨出一些意味來,驚疑不定地問道,“事態真有那麼嚴重嗎?”

“趕緊的,通過你的關係,去到就近的道觀,把當初埋設的石函起出來,要是找不到,我先把你給剁了!”

龐頃怒聲說道。

……

……

尹宜感覺龐頃這回是來真的。

當晚就帶着龐頃去到京郊一處道觀。

小道觀門臉不大,不過是因成化末年皇帝迷信佛道之事而匆匆修建而成,用以掛靠和養活衆多來京混吃等死的自稱爲道士的方外人氏。

到了地方,尹宜先把道觀記錄在冊的一名道士給叫了出來。

隨着朝廷清退在京僧道,此時這地方已閒置下來,道錄司安排了三名道士在此掛單,專司負責祭拜打掃之事,平時甚至都不對外公開。

前來接待的道人五十歲上下,看上去鶴髮童顏,仙風道骨,手裡提着柄拂塵,法號叫惠通。

龐頃一聽就皺眉,怎麼像是和尚的號……

不過成化末期,各種妖魔鬼怪在京師橫行無忌,有的自稱道士,不但精通佛法還精通道家之術,這種人屢見不鮮,因爲有皇帝作爲靠山,導致當時的京師亂成一團。

後來馬文升等人對在京佛道趕盡殺絕,並不完全是爲私心。

“尹先生,這是說的哪樁?什麼石函?”

惠通也是一臉懵逼,看了看旁邊的龐頃,道,“這兩日,縣衙的衙差確實帶了官府的人前來,在道觀前前後後敲打,卻不知爲何。”

龐頃猛一拍大腿,喝道:“果然如此……要不是有人提點,誰能想到飽讀詩書的鴻儒竟會在此等事上大做文章?子不語怪力亂神,簡直有辱斯文!”

惠通打量龐頃:“這位先生,您的意思是……?”

尹宜趕緊插嘴:“石函在哪兒?趕緊起出來……快帶我們去找……”

“怎麼能隨便給您呢?”

惠通抱怨道,“那是本觀的鎮觀之寶,說句不好聽的,東西起出來,絕對要引發仙家大怒,回頭這道觀或有坍塌之虞……”

龐頃眼前一亮,關切地問:“你的意思是說,東西還在,沒被官府的人拿走?”

惠通搖頭:“不知。”

“怎會不知?”

尹宜奇怪地道,“你可知自己在做什麼?”

惠通無奈道:“頭兩日,縣衙的衙差帶着許多官員前來,在道觀各處敲敲打打,還不許觀中人圍觀,全給鎖到了後院柴房。後來挖的坑全都埋上,才把我等放出來,還威脅說什麼事關天家大案,具體不讓問。他們應該不會……隨便動道觀的根基吧?”

尹宜一臉緊張地望向龐頃,請示:“龐老爺,趕緊拿個主意吧。”

龐頃瞪了他一眼,似乎是怪對方在稱呼上加了他的姓氏,外人或可憑此猜出他的身份。

龐頃一揮手:“謹慎起見,帶我過去瞅瞅。”

“您二位……”

惠通顯然不太情願。

什麼人大晚上跑來,想跟官府中人一樣,來個不請自探?

龐頃一招呼,身後立即出現十幾個拿着弓弩刀劍的彪形大漢,惠通一看這架勢,馬上妥協,做出個請的手勢:“來來來,在這邊。貧道爲二位引路。”

……

……

龐頃帶着大批人手,根據惠通的指示,到殿閣前開始挖掘起來。

這下把道觀的人都給驚動了。

隨後剩下兩名正在睡覺的道士也起來,看着門外昏暗光線下正在忙碌的一羣人,其中一個出聲問道:“惠通師兄,這是作甚?”

惠通做出噤聲的手勢:“莫要出聲,觀裡來了一羣強人。”

“強人?”這下可把兩個道士給嚇着了。

落後那名小道士轉過身就準備逃跑,嘴上問道,“要報官嗎?”

“報什麼官?一看他們就有官府背景。”

惠通苦笑道。

“啊?”

小道士愣了愣,回頭問道:“跟頭幾天來的人,是一道的嗎?”

惠通搖了搖頭。

年較長的道士道:“這夥強人無端跑來道觀鬧事,到底要搞什麼名堂?莫不是前人在道觀中藏了什麼寶藏?”

惠通顯然無法回答這種問題。

“道長,出來一下。”

正說着話,尹宜進房來招呼。

惠通立即拉尹宜到一邊,小聲問道:“來人可是尹尚書府上的人?”

尹宜之所以能承攬工程,還能獲得皇家御用道士的身份,更多是因爲他跟前尚書尹直有親戚關係。

“不能說。”

尹宜道,“配合一下就好,對你沒壞處……你出來看看,那石函怎麼空了?裡面的東西被人拿了,你們竟都不知?”

惠通聞言趕緊出房來,跟着一起到埋設石函的地方。

此時龐頃正舉着火把,望着下面掀開的空石頭盒子,臉上呈現出陰霾之色。

惠通道:“怎就給諸位起出來了?裡邊的東西呢?”

龐頃擡頭打量惠通,叱問:“正要問你呢!”

“這……這……”

惠通心亂如麻,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樣。

龐頃招呼尹宜到一邊,湊到其耳邊小聲道:“今晚無論如何,都要去萬和寺走一圈。不能再有差錯。”

尹宜低聲道:“萬和寺那是皇家大寺,平時香火鼎盛,再說太皇太后經常去燒香拜佛的地方,如果在那裡面搞出這陣仗……小的沒那神通。”

“知道陳貴的宅邸吧?替我送封信,讓他來見我。”

龐頃咬牙切齒道。

尹宜道:“您親自去不行嗎?您又不是不知道……哦對了,您要避嫌,是吧?好,我這就去!這石函裡的東西……怎會沒了呢?鎮魘……說不上啊!”

此時的尹宜腦子徹底亂了。

……

……

韃靼使節團五百人,在韃靼小王子巴圖蒙克帶領下,順利抵達京郊。

大明這邊由禮部右侍郎楊守陳領銜,配合鴻臚寺的官員,讓韃靼大部分人都留在了城外驛館,僅讓巴圖蒙克率一百親隨進城,入住會同館。

本來迎接使節之事,應由覃吉和張延齡負責。

但自從懷恩代表皇帝接手後,立即前去串聯禮部和鴻臚寺的官員,儘可能把迎接使節的事迴歸“正途”。

使節進京,無論來的是誰,都得等皇命安排具體入宮朝拜的時間。

如果皇帝不允朝拜,使節會在留下貢品,得到豐厚賞賜後,於半個月內離京。

但每一波使節到京師來,除了朝貢外,多有自己的“訴求”,而主要來大明的使節中,除了草原各部族外,來得最多的便是朝鮮人,而他們一般是爲了爭取什麼王世子、新王登基時求冊封等等,有時還爲了新年賀正旦而來。

總之每次前來,都是付出很少的貢品,然後贏得朝廷巨量的賞賜,滿意而歸。

這次韃靼人來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求開邊市。

楊守陳接待完使臣,就去了翰林院。

翰林院中,懷恩老早就等候在那兒,而翰林院內負責接待懷恩的正是目前最有希望入閣的翰林學士劉健。

在掌院學士張巒稱病不出的情況下,翰林院內大小事務基本上都是由劉健打理,而劉健因爲能力突出,再加上作爲東宮體系的官員,如今已成爲翰林院中最具名望的學士,旁人都要靠邊站。

“懷公公,有關檢校兵馬事,究竟是怎生個情況?”

楊守陳跟懷恩見禮過後,直接問道,“今日見到韃靼人,他們還在問有關此事的情形。他們不明白,我們爲何要在他們出使來京的時候,做出一些無關痛癢的動作,難道是爲讓雙方嫌隙加深嗎?”

作爲傳統文臣,楊守陳曾經也深受權臣侵害。

楊家這幾個兄弟,以他和楊守隨受到的迫害最深。

如今回朝後,本來可以晉升爲吏部右侍郎,但現在吏部右侍郎已被聲望遠不如他的徐瓊竊占,只能屈居禮部右侍郎之職。

而這個禮部右侍郎,也不過是兼職罷了,更多的時候他都只能躲在翰林院當個閒差。

懷恩臉上帶着似有似無的笑容,道:“韃靼關心檢校兵馬,那就跟他們明說,陛下或會親自出席,以安其心,不好嗎?”

一旁的劉健道:“陛下出席,真的會安他們的心?未必吧!”

懷恩這次臉上有了明顯笑意:“事情已經安排妥當,只等執行了,爲何直到現在才提出來?再或者,明日早朝上,你們親自跟陛下提出來,無須在此時發問,實在無此必要。”

他就是在推諉。

跟我說這些沒用,我只是作爲中間人或者說是潤滑劑存在,跟我提意見白搭。

楊守陳道:“此番演兵,目的究竟爲何?震懾韃靼人?再或是展現禮節?此事未曾在朝會上商議,我等實在難以理解。”

懷恩望着一旁的劉健,道:“劉學士,你對此有何見地?”

劉健道:“懷公公的意思是……?”

“問你的見地,你問咱家作甚?”

懷恩笑了笑,意味深長地道。

劉健看向楊守陳,大概是覺得對方的抗議有些不合時宜,但還是認真地道:“如果此等事形成慣例,以後外藩使節到京,就要進行兵馬演練,未免太看得起這些域外之人。反倒不如冷處理,來得妥當。”

懷恩問道:“不知如何個冷處理法?”

劉健道:“將其擱置一段時日,再送返。怎麼來的,怎麼走。他們無心臣服大明,朝廷又何必展現出太多的仁心?懷公公,陛下登基時韃靼人都未上表祝賀,此番還是跟大明作戰失敗後纔來朝賀,不扣留他們,已算是給足了面子。現在還要跟陛下一同出席檢校兵馬儀式,實在是……”

“也對。”

懷恩點頭道,“外邦之人,無須給他們太多顏面。不過眼下,陛下對此很是留心,已多番安排人手協調此事。咱家屢屢勸說陛下,都徒勞無功,如今最好就是……靜觀其變吧。”

事到臨頭,就算你們反對,恐怕也無法讓皇帝回心轉意。

況且皇帝是否跟巴圖蒙克一起參加閱兵,不過是一個形式問題,安全方面不用考慮,大臣再有意見,反對起來底氣也嫌不足。

劉健道:“自從陛下登基之後,開先例的地方太多了。”

楊守陳直言道:“還不是因爲那位張學士一直在背後攛掇?卻不知張學士自己爲何不去參加檢校兵馬?到現在,他的病還沒好嗎?”

懷恩大概琢磨了一下楊守陳不滿的點在哪裡。

但好像對張巒的敵意沒有想象中那麼重。

雖在怪責張巒瞎出主意,但似乎也只是怪其沒有親自出面,而像個隱居幕後的傀儡師一樣,暗中操控一切事情,反倒讓皇帝出來拋頭露面。

懷恩道:“檢校兵馬,初定在後天,於城郊進行。諸位要是反對,明日早朝就是最後的阻止機會。時候不早,咱家該做的事,已經做完,該告辭了。”

說完,懷恩起身告辭。

劉健跟着起來,準備出門相送,卻被懷恩示意不必如此麻煩,然後揚長而去。

第409章 買船票第669章 全看這一哆嗦第590章 好人言第530章 進過那院子的女人第591章 欺行霸市第486章 爭議第451章 一家之主又如何(求月票)第204章 狗膽包天(求月票)128.第128章 下本第192章 大善人(求月票)第2章 龍兄虎弟第778章 吹過的牛總會實現137.第137章 老實人(第二更求月票)第691章 軍機參謀(求月票)第201章 未雨綢繆(求訂閱)第510章 天生大善人359.第359章 是誰在配藥?158.第158章 事到臨頭355.第355章 又升官了第20章 案發第197章 給太子下套(求月票)第648章 聖旨到122.第122章 未卜先知359.第359章 是誰在配藥?106.第106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求月票)382.第382章 命該如此(求月票)358.第358章 死馬當活馬醫第530章 進過那院子的女人第28章 疑惑第494章 覺悟是幹啥吃的?138.第138章 討好型人格(三更求票)第563章 問診(求月票!)136.第136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745章 爭論第649章 兩個臭皮匠第35章 春秋大夢第475章 “父慈子孝”第423章 不垂簾,勝似垂簾第785章 人選90.第90章 孝子第599章 萬全之策第668章 陷阱第757章 父不慈女不孝第430章 不能帶壞風氣第571章 虛僞(求月票)71.第71章 隔空問診第421章 總有更不靠譜的第207章 小諸葛出馬313.第313章 三足鼎立變兩強相爭294.第294章 不給開口機會第501章 大恩不言謝第809章 要進取了第731章 全民參與第779章 無可取代341.第341章 兩不相幫第517章 高枝232.第232章 高風亮節第448章 親疏有別(求月票)第592章 虎落平陽第669章 全看這一哆嗦257.第257章 從神壇上拉下來(求月票)第627章 立功的機會140.第140章 虞美人173.第173章 尤侃侃(求票)第806章 龍生兩子,各有不同305.第305章 找來的不是幫手第514章 受益匪淺第710章 不得不低頭第559章 泄露了384.第384章 無能(求保底月票)第683章 報喜122.第122章 未卜先知第594章 動手不動口354.第354章 名不虛傳第191章 受冊(求票)第781章 找藉口159.第159章 大旱望雲霓第733章 名聲臭了還能彌補135.第135章 喜欲狂(求月票)第450章 張千戶的英姿(求月票)342.第342章 理性派145.第145章 極速提升的待遇378.第378章 是非之地(求月票)第521章 步調一致第460章 用新不用舊第640章 勢在必行109.第109章 少爺命(第三更)第469章 金屋藏嬌77.第77章 神棍的苦惱第584章 空口無憑301.第301章 有病不能治160.第160章 遛彎(求月票)第626章 對立第612章 大人不計小人過第766章 開礦80.第80章 關係戶?第615章 雞犬升天第469章 金屋藏嬌第769章 抵押291.第291章 專業解夢人
第409章 買船票第669章 全看這一哆嗦第590章 好人言第530章 進過那院子的女人第591章 欺行霸市第486章 爭議第451章 一家之主又如何(求月票)第204章 狗膽包天(求月票)128.第128章 下本第192章 大善人(求月票)第2章 龍兄虎弟第778章 吹過的牛總會實現137.第137章 老實人(第二更求月票)第691章 軍機參謀(求月票)第201章 未雨綢繆(求訂閱)第510章 天生大善人359.第359章 是誰在配藥?158.第158章 事到臨頭355.第355章 又升官了第20章 案發第197章 給太子下套(求月票)第648章 聖旨到122.第122章 未卜先知359.第359章 是誰在配藥?106.第106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求月票)382.第382章 命該如此(求月票)358.第358章 死馬當活馬醫第530章 進過那院子的女人第28章 疑惑第494章 覺悟是幹啥吃的?138.第138章 討好型人格(三更求票)第563章 問診(求月票!)136.第136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745章 爭論第649章 兩個臭皮匠第35章 春秋大夢第475章 “父慈子孝”第423章 不垂簾,勝似垂簾第785章 人選90.第90章 孝子第599章 萬全之策第668章 陷阱第757章 父不慈女不孝第430章 不能帶壞風氣第571章 虛僞(求月票)71.第71章 隔空問診第421章 總有更不靠譜的第207章 小諸葛出馬313.第313章 三足鼎立變兩強相爭294.第294章 不給開口機會第501章 大恩不言謝第809章 要進取了第731章 全民參與第779章 無可取代341.第341章 兩不相幫第517章 高枝232.第232章 高風亮節第448章 親疏有別(求月票)第592章 虎落平陽第669章 全看這一哆嗦257.第257章 從神壇上拉下來(求月票)第627章 立功的機會140.第140章 虞美人173.第173章 尤侃侃(求票)第806章 龍生兩子,各有不同305.第305章 找來的不是幫手第514章 受益匪淺第710章 不得不低頭第559章 泄露了384.第384章 無能(求保底月票)第683章 報喜122.第122章 未卜先知第594章 動手不動口354.第354章 名不虛傳第191章 受冊(求票)第781章 找藉口159.第159章 大旱望雲霓第733章 名聲臭了還能彌補135.第135章 喜欲狂(求月票)第450章 張千戶的英姿(求月票)342.第342章 理性派145.第145章 極速提升的待遇378.第378章 是非之地(求月票)第521章 步調一致第460章 用新不用舊第640章 勢在必行109.第109章 少爺命(第三更)第469章 金屋藏嬌77.第77章 神棍的苦惱第584章 空口無憑301.第301章 有病不能治160.第160章 遛彎(求月票)第626章 對立第612章 大人不計小人過第766章 開礦80.第80章 關係戶?第615章 雞犬升天第469章 金屋藏嬌第769章 抵押291.第291章 專業解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