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有大病

端敬殿內。

張玗正在一邊坐着,旁邊小几上擺着兩個散發出嫋娜香氣的茶杯,另外一邊坐着異常小心謹慎的金氏。

金氏入宮來探望女兒,正好碰到女兒要到端敬殿這邊來查看織布工坊的情況,便一起前來。

此刻廠房裡邊機器轟隆隆的聲音清晰可聞,母女二人隔着張茶几坐在那兒,稍顯生分。

每句話都需要去找個由頭,否則就只能安靜地在那兒坐着。

張玗主動引導話題:“父親的病可有好一些?”

“不知道。”

金氏顯得有幾分不滿,皺眉道,“好些日子沒見到他人了。”

張玗驚訝地問:“父親生病都不在家裡待着?他去哪兒了?莫不是……”

金氏吐槽道:“不但你爹不着家,你弟弟也是如此……”

“哼!”

張玗氣呼呼地道:“就說延齡這小子心思不正,回頭我要好好教訓他。”

“不是你二弟,是鶴齡。”

金氏立即出言糾正。

“……”

張玗瞬間感覺自己腦袋不夠用了。

母親不應該抱怨她二弟把老父親給帶壞了嗎?

怎麼聽這話裡的意思,好像對大兒子更爲不滿?

張玗問道:“那……二弟平時都在家?”

金氏道:“他白天基本不在,但晚上都會回來。每個月都會給家裡帶來不少好東西,比如啥海帶、海魚乾,筍乾、蘑菇幹,還有蘋果、梨、桃子、西瓜等時令水果,以及各種豆腐製品等等,再加上按月給爲孃的一百兩銀子,如今家裡邊的情況比以前好太多了……你不用太過掛念。”

張玗聽到後更覺來氣。

原來二弟是用“收買人心”那一套,讓老母親對他沒脾氣。

銀子果然是這個世界上最管用的東西,連一向挑剔的老母親,竟都一心向着小兒子說話。

“那……鶴齡平時都在做什麼?能到不着家的地步?”

張玗蹙眉問道。

“誰知道他在外面幹了些啥……”

金氏很生氣地道,“明明沒多大本事,非得往外邊跑,聽說成天花天酒地,還沒多大年歲就開始學他父親的壞毛病,或許在外邊已經有女人了,唉……”

張玗本來應該跟老母親一樣生氣,但聽到這裡,不知爲何竟咧嘴笑了下來。

大弟弟真有本事,竟學會怕泡女人了?

在外邊廝混,總好過是個榆木疙瘩,怎麼也不開竅,在家裡混吃等死吧?

哎呀等等。

在哪兒混吃等死不是混呢?

看來我這心態不對啊!

“母親莫要生氣。”

張玗拿起茶碗,抿了口茶,才又問道,“二弟一定會教導好他的。”

“那也得鶴齡肯學啊……你覺得他會學嗎?”

金氏氣呼呼說完,纔想起自己與女兒的身份差距,不敢再抱怨。

然後母女又陷入詭異的沉默中。

張玗問道:“那……父親現在身在何處?他的病情……究竟怎樣了?沒問問延齡嗎?”

金氏道:“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說……延齡老喜歡糊弄人。”

“什麼!?”

張玗驚訝地問道,“母親也覺得他喜歡糊弄人?那您不生他的氣?”

“他說什麼他爹是因爲窺探天機,導致折了陽壽,必須要到外面找個靈氣充盈的地方好好靜養,不能爲世俗凡務所擾。還說他爹現在病得臥榻不起,但經過他搶救後,已暫無性命之憂。”

金氏隨口把兒子扯閒篇的鬼話說出來,苦着臉道,“延齡還說,會盡可能看着他爹,不讓他在外面亂來。”

張玗搖頭道:“好像也沒什麼嘛,乃人之常情……”

金氏問道:“皇后娘娘,您說的人之常情,莫非是……糊弄我這個做孃的乃常情?”

張玗沒好氣地道:“母親莫要誤會,我想延齡最多就是不想讓您多擔心,他一定會照顧好父親……好了,我們不談他們了,這邊的東西,娘喜歡什麼,待會兒拿些回去。我這裡的好東西挺多的,許多都是貢品,外邊不常見。再者,陛下一直要賞賜咱們家田地,您看……”

“不要。”

金氏道,“其實家裡啥都不缺。你爹和延齡說,別的東西咱拿就拿了,但田宅之類的最好碰都不要碰。咱家不缺那點兒田地,拿了會被朝中人蔘奏,告訴爲娘說什麼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

……

偏頭關。

李孜省終於接到調居庸關,任內三關巡撫的最新任令,距離他拿到山西巡撫的委命狀不過二十天。

此時巴圖蒙克一行已啓程前往京師,李孜省沒有跟隨,而朱永所部人馬也沒有領到沿途護送的命令,反倒是從大同等地調遣了精銳兵馬“保護”這批人前往京師,也是爲防止韃靼人半途在大明境內行劫掠之事。

“李尚書,恭喜了。”

覃昌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前去向李孜省道賀。

此時的李孜省已經在收拾行囊,卻沒表現出或喜或悲的表情。

李孜省停下手裡的動作,波瀾不驚地問道:“不知何喜之有?”

覃昌一聽,便揣摩出李孜省心中所思所想,問道:“莫非李尚書更想榮升總督宣大地方軍職?眼前的調遣,未能趁您心願?”

“覃公公,切不可如此說……爲人臣子,豈能有非分之想?”

李孜省誠惶誠恐地道。

覃昌笑道:“咱就是私下一說,眼下未有旁人在,說點兒貼己話,無妨的。咱家並非有意試探或挖苦,只是連咱家都覺得,從山西巡撫任上內調,朝廷此舉實在是……另有深意。就是不知,這是出自誰的意思呢?”

李孜省問道:“覃公公,你還不如直接說,我被削權了。還想說,這是張國丈在背後設下的檻?再或是你想讓我覺得,乃有人故意在陛下面前惡意中傷,就比如說……懷恩懷公公?”

覃昌微微一怔,問道:“李大人,您怎能如此想呢?”

“這麼說吧,我到西北來送軍資的目的,並不是當一方督撫,本就無權過問西北軍政事務。”

李孜省一臉認真地解釋,“我此番出京來公幹,某種程度而言,乃是脫離羣臣的攻訐,躲個清閒,順道作爲治河事務正式開啓前的一次難得歷練。

“可惜,西來途中,遇到兵禍,無奈之下順道解決朝廷的困擾,上天庇佑我大明,讓我終於尋到個機會,爲朝廷排憂解難……可惜未能做到盡善盡美。”

覃昌笑道:“李尚書真想得開。”

李孜省道:“不是我想得開,乃是我早就放下了那種高高在上的心態。一早我就跟覃公公說過,我下一步的期望,是在黃河河工上有所建樹,功在千秋。

“所以先前,我問覃公公,何喜之有,並非出自內心的怨懟,而是說,對我這樣一個不容於世俗的人來說,在哪兒做事都一樣,無喜便就無怨,僅此而已。”

“還真是……”

覃昌聽到這裡,心裡不由琢磨開了:你李孜省是真的豁達,還是在我面前裝腔作勢,惺惺作態呢?

山西巡撫好歹是常設職位,而所謂的倒馬、紫荊、居庸內三關巡撫,只是臨時所設官職,可能你當上沒幾天,朝廷就又會調你回京當個閒差。

你竟然能如此坦然面對?

要說之前你無軍功在身,外派當個巡撫,或許能做到心平氣和地接受。

但眼下你可是炙手可熱的一軍主帥,恰好又在對外敵作戰中取得軍功,真的甘心就這麼被雪藏?

李孜省道:“覃公公,我走後,這山西,尤其是偏頭關軍務,可就拜託給您了。不過我相信,那位翟中丞,用不了幾天,就會緊急趕到這裡,跟您接洽……”

“呃……是嗎?或許吧……”

覃昌突然覺得,自己來得不是時候。由始至終都被李孜省掌握了話語權。

李孜省笑問:“覃公公,你可知陛下調我去居庸關供職有何用意啊?”

“用意!?”

覃昌不假思索地反問,“難道不是調回京師的一個過渡麼?卻不知朝中,可有侍郎的職位空缺,能讓你隨時接任?或許你在居庸關根本就等不了多久……”

“呵呵。”

李孜省擺了擺手。

此時茶水終於被李孜省的親兵送了上來,二人各自端起茶盞,這邊李孜省好像有意賣關子一般,笑而不語。

覃昌拱手請教:“李尚書,您是高人,對於聖意的揣測,可說是世間少有。某始終不太明白,此番安排究竟是出自張國丈背後的運籌和佈置,還是文臣給陛下施加壓力所致?您是否能爲某釋疑呢!”

李孜省笑着問道:“覃公公,您覺得陛下希望我們在西北保持強烈的進取心,枕戈待旦,隨時帶兵出關,與韃靼人周旋,乃至多番交戰嗎?”

言外之意,你覺得皇帝希望我們打仗嗎?

覃昌果斷地搖頭:“應該是……不想吧!”

“這就是了。”

李孜省篤定地道,“無論是陛下本意不想,再或是陛下礙於朝中臣僚反對所致,總歸現在的朝廷,只想快速穩定西北局勢。

“一次小小的勝利,就足以震懾宵小,鼓舞我邊軍軍心士氣,再打下去,在那些文官眼中就是勞民傷財之舉,且容易爲韃靼人所趁。”

覃昌遲疑地問道:“李尚書是想說,因此陛下才更屬意講和之事,同意讓韃靼人上貢?甚至開邊市謀求長久和平?”

“應該是如此吧!”

李孜省一臉神秘地道:“因爲陛下還要等……”

“等?等什麼?”

覃昌直接問。

“等……呵呵……”

李孜省一臉高深莫測地笑道,“當然是等有利時機……等將來某個時間段,大明國運昌隆,甚至兵強馬壯,再一舉掃平草原,建立不世功業。”

“啊?”

覃昌聞言大吃一驚。

好似在說,你跟我扯犢子呢?

現在贏了不打,非要等將來?

兵強馬壯?

國運昌隆?

空口說白話誰不會啊?

就你會吹牛?

李孜省見覃昌滿臉的懷疑,不以爲忤,問道:“覃公公,您是否覺得,這一天有些太過遙遠呢?”

“不……咱家並無此意,大明必定國運昌隆,也一定會在陛下的英明領導下,西北將士齊心協力,掃平草原。”

▪T Tκan▪C〇

覃昌趕緊說道。

李孜省道:“實不相瞞,這件事的關鍵,其實在張家。”

“嗯?”

覃昌繼續懵逼。

李孜省起身,走到桌子前,把桌上幾本書稍作收拾,直接塞進包袱裡,並沒看出他有多重視的樣子。

隨後李孜省繼續道:“陛下登基才半年時間,你看皇宮都能產出那麼多布料,不但可以滿足宮中上下數萬人的需求,還能運來西北。你說再給個三年五載,大明軍力能沒有改善嗎?”

“這……”

覃昌臉色極爲尷尬。

好像在質疑,就算張家能幫皇宮內院紡紗織布,但光靠織布……就能改善大明的軍力?

還妄言什麼蕩平草原?

說二者風馬牛不相及有點兒過,但你要非說這中間有很強的聯繫……也太過牽強附會了吧?

李孜省提醒道:“張家精擅的不是隻有織布這一項,覃公公,您別忘了望遠鏡,也別忘了鹽稅和鹽政,更別忘了,張家到現在竟能拿出大批財貨資助朝廷,甚至那位張國丈還能在民間籌募錢糧……這都非一般人能及。”

覃昌問道:“您具體想說什麼?”

李孜省回過頭來,笑眯眯地道:“覃公公,我跟您透露一點秘辛,你切不可對外人說。也是因爲我信任覃公公您才……”

“咳咳,請講,請講。放心,咱家定不與他人言。”

覃昌滿臉期冀地說道。

“由陛下主導,張家已經在秘密研究新式火器,一旦有了新火器,大明軍力必定能更上一層樓,對外用兵能更加得心應手。”

李孜省以神秘兮兮的口吻道。

覃昌不由尬在了椅子上。

那僵住的表情好似在說,李孜省你他孃的莫不是有病啊?

李孜省不滿地問:“莫非覃公公不信?”

“呵呵。”

覃昌嘴角浮現出個無奈的笑容,反問道,“有了新火器,自然能……極大地改善我大明軍力,但……這跟李尚書您回調內三關巡撫有何關係?莫非是讓您回去具體負責此事?還是說……罷了,還是請李尚書您不吝賜教!”

李孜省笑道:“我李某人在西北屬於不安定因素,無論是朝中文臣,還是西北將士,都覺得我李某人爲了軍功,爲了竊奪權柄,一定會不擇手段,主動挑起對韃靼的戰事,令西北永無寧日。”

“啊?這……這……應該不會吧?”嘴上雖然這麼說,但覃昌內心其實已經認同了這個說法。

你李孜省的確是不安定分子。

如果你是正統文臣出身,就沒有這麼多非議加身了。

但……誰讓你是個道士呢?

而且成化朝時,你乾的那些個破事太過腌臢了,朝中哪個大臣不防備你?

你在成化朝時是個公認的奸臣,總不會有人覺得,到了弘治朝就一躍而變身成了治世能臣吧?

李孜省道:“我在邊陲,只會給軍中上下,包括韃靼人,製造壓力,且還得受朝中臣僚無休止的非議,讓陛下頭疼。反倒不如,調我回內三關……既沒有離開軍隊系統,又不用回京,更爲重要的是……有我頂在第二線,韃靼人便時刻得小心,朝廷是不是會翻臉,做事會更謹慎些。這樣一來,局勢是不是就達到一種相對的平衡?”

“嘶,這你都能想到?李尚書果然是治世能臣,難怪從先皇到當今陛下,都對您信賴有加。”

覃昌嘴上稱讚不已。

內心卻在想。

你這分明是過渡解讀啊!

你不就是被削去了權力,調到閒差上,才故意這麼說,顯得你很重要麼?

我信你個大頭鬼!

李孜省捻着頜下鬍鬚,顯得很得意:“我去到居庸關後,一定會好好整頓軍務,爭取不讓陛下失望,也對得起張國丈對我的一番信任。”

“可千萬別這麼說。”

覃昌提醒道,“您只需要對陛下負責便好。至於張國丈嘛……最多是協助您打了一場勝仗,不能啥都讓他沾染上……”

李孜省哈哈大笑起來:“這種場合,咱分得那麼清楚作何?莫不是還有人覺得,張國丈有何圖謀不成?一心爲朝廷,你我在意那麼多流言蜚語作甚?”

覃昌無奈道:“那……要是您到了內三關,又被調……回京城去,再或是去負責河工事,不知您……”

這個問題提得很尖銳。

你在這兒一番推測,覺得自己對皇帝很重要,可萬一你到了居庸關,馬上打臉,朝廷又把你調回京繼續掌管上林苑、欽天監等衙門,讓你當個閒差,你不得失落死?

李孜省卻笑着道:“我倒是希望早些回去呢,有清閒誰不會享?能近距離接受陛下的教誨,受張國丈的提點,那是我的無上榮幸。”

“……”

覃昌心想,你這傢伙果然有病。

且是大病!

李孜省隨即用滿含深意的神色,看着覃昌道:“做官到了咱這地步,不就是聽令而爲嗎?讓你做什麼,你就得做什麼。能做出成績來,哪怕一時受委屈,也一定不會就此埋沒。可要是沒有成績……呵呵,你再得信任,那也很可能是曇花一現。

“我不禁想到那位懷公公,你說他的能力,比之成化朝時如何?這一年來,他的境遇變化,究竟差在哪兒了呢?”

第621章 銀開中146.第146章 角力(求月票)第694章 神人也有栽的時候278.第278章 出身第512章 以進爲退第440章 無須當事人(求月票)169.第169章 小諸葛(求票)第39章 見賢思齊第620章 窮則思變334.第334章 不着四六的託孤之臣第761章 清靜是不可能清靜的第601章 宅心仁厚第773章 熱臉貼冷屁股358.第358章 死馬當活馬醫第505章 連口湯都喝不着第781章 找藉口258.第258章 更炸裂(求月票)第516章 追究299.第299章 太子出宮第742章 最好辦法第203章 父慈子孝(求月票)第422章 皇宮是我家第530章 進過那院子的女人128.第128章 下本第47章 街知巷聞179.第179章 愚者(求票)155.第155章 目光如炬第590章 好人言第552章 舉薦第753章 軟腳蝦254.第254章 異想天開第505章 連口湯都喝不着第776章 張口閉口都談錢268.第268章 頭鐵的代價第744章 理不辯不明第744章 理不辯不明第701章 試探第6章 懸壺濟世第605章 護私又護短第538章 動機第218章 新婚燕爾(求訂閱)第531章 不與他計較350.第350章 在宮裡運作323.第323章 攀比(求月票)102.第102章 金鉤獨釣(求訂閱)第676章 天機不可測第19章 御史第511章 人心第793章 認兒子不認老子第721章 攻擊點第626章 對立第713章 狡獪第790章 收放自如第713章 狡獪第715章 志趣高潔第705章 格局254.第254章 異想天開339.第339章 不信藥石信鬼神142.第142章 榮歸245.第245章 競爭第612章 大人不計小人過第544章 考驗開始267.第267章 衆矢之的(求月票)第434章 最有威懾力的中官第710章 不得不低頭70.第70章 郎情妾意?227.第227章 互毆180.第180章 PPT融資(求票)第809章 要進取了287.第287章 夫妻同心第719章 追求第645章 又使壞第726章 莫非冒他人之功?297.第297章 畫餅353.第353章 神醫張巒第478章 就是你!第655章 自己人341.第341章 兩不相幫第792章 新軍232.第232章 高風亮節第710章 不得不低頭第549章 別浮上來第194章 順水人情(求月票)265.第265章 趁勢而爲(求票)357.第357章 下猛藥(求月票)154.第154章 無理取鬧(求月票)第599章 萬全之策第463章 貪官之路182.第182章 今非昔比132.第132章 逆耳忠言(第三更求月票)362.第362章 瑣事(求月票)第51章 神醫風骨第33章 遷徙106.第106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求月票)314.第314章 主宰命運之人第411章 無憂的上位者第606章 並非驢脾氣第44章 穿針引線第702章 公與私295.第295章 好聚好散(求月票)
第621章 銀開中146.第146章 角力(求月票)第694章 神人也有栽的時候278.第278章 出身第512章 以進爲退第440章 無須當事人(求月票)169.第169章 小諸葛(求票)第39章 見賢思齊第620章 窮則思變334.第334章 不着四六的託孤之臣第761章 清靜是不可能清靜的第601章 宅心仁厚第773章 熱臉貼冷屁股358.第358章 死馬當活馬醫第505章 連口湯都喝不着第781章 找藉口258.第258章 更炸裂(求月票)第516章 追究299.第299章 太子出宮第742章 最好辦法第203章 父慈子孝(求月票)第422章 皇宮是我家第530章 進過那院子的女人128.第128章 下本第47章 街知巷聞179.第179章 愚者(求票)155.第155章 目光如炬第590章 好人言第552章 舉薦第753章 軟腳蝦254.第254章 異想天開第505章 連口湯都喝不着第776章 張口閉口都談錢268.第268章 頭鐵的代價第744章 理不辯不明第744章 理不辯不明第701章 試探第6章 懸壺濟世第605章 護私又護短第538章 動機第218章 新婚燕爾(求訂閱)第531章 不與他計較350.第350章 在宮裡運作323.第323章 攀比(求月票)102.第102章 金鉤獨釣(求訂閱)第676章 天機不可測第19章 御史第511章 人心第793章 認兒子不認老子第721章 攻擊點第626章 對立第713章 狡獪第790章 收放自如第713章 狡獪第715章 志趣高潔第705章 格局254.第254章 異想天開339.第339章 不信藥石信鬼神142.第142章 榮歸245.第245章 競爭第612章 大人不計小人過第544章 考驗開始267.第267章 衆矢之的(求月票)第434章 最有威懾力的中官第710章 不得不低頭70.第70章 郎情妾意?227.第227章 互毆180.第180章 PPT融資(求票)第809章 要進取了287.第287章 夫妻同心第719章 追求第645章 又使壞第726章 莫非冒他人之功?297.第297章 畫餅353.第353章 神醫張巒第478章 就是你!第655章 自己人341.第341章 兩不相幫第792章 新軍232.第232章 高風亮節第710章 不得不低頭第549章 別浮上來第194章 順水人情(求月票)265.第265章 趁勢而爲(求票)357.第357章 下猛藥(求月票)154.第154章 無理取鬧(求月票)第599章 萬全之策第463章 貪官之路182.第182章 今非昔比132.第132章 逆耳忠言(第三更求月票)362.第362章 瑣事(求月票)第51章 神醫風骨第33章 遷徙106.第106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求月票)314.第314章 主宰命運之人第411章 無憂的上位者第606章 並非驢脾氣第44章 穿針引線第702章 公與私295.第295章 好聚好散(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