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尚書》之辯,道心崩了

第207章 《尚書》之辯,道心崩了

河岸東側,來自國子監的上舍生、下捨生,以及數位博士、教習,齊聚一堂,言笑晏晏,討論聲、歡笑聲、鼓掌聲,不絕於耳。

河岸西側,寬大的草蓆上,十餘名沒有資格列席,甚至沒有資格旁聽的編外人員,看上去孤單而潦草。

但在王範的主持、周堅不時插科打諢、和齊政的偶爾出言維繫下,衆人很快便掃清了頹喪,開始了自己的辯論。

衆人從義利之辨,到王霸之辯,接着又開始說起了自己對經典的一些獨到見解。

齊政默默聽着,眉頭微皺。

雖然見識瞭解到了當前讀書人辯經的基本情況和方式,但總覺得差了點意思。

於是,他悄悄引導起了話題。

“諸位,在下有一問,世人皆言孔聖刪詩,三千而至三百,但先秦文獻之中從未有過直接記載以佐證,這是否是漢儒爲了推崇孔聖而刻意塑造之言?”

“雖《禮記·王制》有載,【天子命太師陳詩以觀民風】,但按照典籍所載,周代文書官守森嚴,平民壓根無權參與文本修訂,“采詩”之說,當是漢儒比附漢樂府制度所作推測,同樣可以佐證在下的觀點。”

這話一出,登時嚇得衆人一愣,瞠目結舌地看向齊政。

好傢伙,連《詩經》都敢質疑了嗎?

《詩經》作爲所有讀書人的必學書目,齊政居然一開口就說它有問題。

這哪兒是辯經,這分明是要掀桌子了啊?

看着衆人的表情,齊政微笑道:“不必這麼緊張嘛,這等說法,古來有之。據在下所知,王充在《論衡》之中,便曾揭露張霸僞造《尚書》之案。便是對於真《尚書》,孟子亦曾言:【盡信書,不如無書】。故我等的質疑,只要有理有據,都是對於先賢的效仿,何罪之有?”

就在衆人懵逼間,一個聲音輕笑着道:“閣下真是好大的口氣,按照你這個說法,《尚書》也有問題?”

衆人循聲望去,只見一個十六七歲的年輕人,在一個長髯中年人的陪伴下,來到了衆人身旁。

而後,那年輕人朝着齊政拱了拱手,“在下路過,聽聞閣下之言,欲與閣下一辯,不知閣下可願意?”

齊政看了一眼距離這兒長達數百步的官道,腹誹一句:你這耳朵還真夠好使的。

不過,他如今本就要鍛鍊自己這方面的本事,送上門的對手,不要白不要,反正輸了也沒關係。

他當即起身,回了一禮,“閣下想要以何爲題?”

年輕人直接開口道:“便如閣下方纔所言,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其意在否定血流漂櫓之誇,而稱仁者無敵,閣下可認同?”

齊政聞言,並沒有驚慌,笑着道:“仁者無敵?《韓非子·難一》曾言【戰陣之間,不厭詐僞】,古往今來之戰役,從來都充滿了詭詐與變數,何來一方佔具道義之高點,便可無敵之說?”

這番話,聽得衆人緩緩點頭,在當今之世,兵者詭道之說早已深入人心,宋襄公已然淪爲笑柄。

年輕人也意識到自己的立論有問題,並未受挫,微笑道:“《尚書·泰誓》有言:【紂有臣億萬,惟億萬心】,仁者並非無敵,但是暴政必亡。《春秋繁露》亦言:【堯舜行德則民仁壽】,先賢之言備矣。”

齊政搖頭,“《漢書·刑法志》有載:【黃帝以兵定天下】,若仁者無敵,暴政必亡,是黃帝不仁還是八方非行暴政?”

“唐代敦煌變文之中曾有《舜子變》一文,禪讓之間,血跡累累,何來行德一說?”

他看着微微色變的年輕人,不想糾結那個簡單的仁政暴政之論,主動改變論題,“更何況,《尚書》之作,多存僞篇,尤其是梅版尚書,便如泰誓一篇,便是僞作,何能以此爲據?”

這話一出,不僅與他辯論的年輕人驚了,四周圍觀衆人也驚了。

就連準備悠然看着自己的得意徒兒小試牛刀的中年男人也傻眼了。

那可是《尚書》啊!

詩書禮易之中的書,是所有讀書人必讀之目,更是多少讀書人立身之本。

便是在如今,也有無數人憑藉治《書》而名揚天下。

齊政竟然開口就是此書有僞?

誰給他的狗膽! 李仁孝也懵了,這位飽讀詩書的神童,這位西涼國的睿王殿下,不過是瞧見路邊一個文會,打算試試中京城的深淺,沒想到以來就遇見這樣一個猛人,開口就說《尚書》存僞。

但他能被西涼國派來,作爲此番西涼代表來中京城攪局,自然本事也不小,冷哼一聲,“雖是辯經,但也容不得閣下這般信口雌黃,依據爲何?西漢魯恭王拆孔子故宅牆壁,而得古文《尚書》,《史記》、《漢書》都記載,孔安國得《尚書》;及至東晉元帝,豫章內史梅賾獻《古文尚書》及孔安國《尚書傳》,脈絡清晰,皆有記錄佐證,來歷明確,有何可質疑之處?”

他這是要用傳承有序和記錄互證,來爲古文尚書作保。

齊政半點不慌,古文尚書是僞作在後世已經是被證實過的。

尚書分文今文尚書和古文尚書,古文尚書是東晉豫章內史梅賾給朝廷獻上的,據說是西漢魯恭王拆孔子故宅一段牆壁裡面找出來的,實際上已經全部證僞。

當初他可是把這個瓜吃得明明白白,如今簡直是信手拈來。

他淡淡一笑,“《史記》和《漢書》的確都記載了孔安國得尚書之事,但記錄的卻是孔安國得到的《尚書》多出十六篇“逸書”;而梅版的古文《尚書》卻多出足足二十五篇的內容。這二十五篇的內容如果是經過後人修整的,那就不是“逸書”的原貌了,這當中難道沒有摻假粉飾嗎?”

李仁孝一愣,這個篇目的問題的確是他沒有注意到的。

但這個點也的確無解,如果梅版《尚書》是真的,那爲什麼篇數不一樣?

假如梅版《尚書》只是被後人分篇調整了,那這樣的改動,你怎麼保證不摻假在裡面呢?

不等李仁孝回答,齊政接着道:“而且,梅版《尚書》的記載有疑問之處更多。”

“《墨子·非命下》曾引泰誓篇,【紂越厥夷居,不肯事上帝】,而今尚書之文爲【紂夷居不肯事上帝鬼神】。鬼神之說,乃戰國陰陽家之創,爲何出現在尚書原文之中?”

“《微子》篇有稱呼【父師少師】,但【父師】之稱謂始見於《周禮》,爲何出現在《尚書》之中?”

“而且,《史記》皇皇鉅著,距離先秦更近,但爲何史記對其中二十九篇《尚書》引用極多,例如《夏本紀》引用《禹貢》、《皋陶謨》、《甘誓》的全文,卻偏偏梅版《尚書》一次引用都沒有?”

“凡此種種,難道還不能證明這梅版《尚書》乃是漢儒託名僞作嗎?”

齊政鏗鏘有力的話,在衆人的耳畔迴盪。

原本王範等人還在興奮地準備好好聽聽齊政的高論,聽了一半直接快崩潰了。

他們苦苦研讀的《尚書》,居然有二十多篇都是假的?

《尚書》都能是假的,你告訴我什麼是真的?

這世界還有什麼是真的?

當然,這並不是說齊政的說法就成爲學界定論了,但是也足以將這些人的心防擊潰。

但比起失魂落魄的衆人,西涼國的睿王李仁孝,纔是真的麻了。

他只是帶着一種見獵心喜,小試牛刀的心思,隨便來找個人練練手,試試水,沒想到居然是這樣的結果。

他喃喃地張了張嘴,卻發不出半點聲音,說不出一句辯駁。

他甚至都開始跟着懷疑起,這《尚書》是不是真如齊政所說,是漢儒託名僞作。

他拱了拱手,“敢問閣下,可是姓黎?”

在他的心中,能有這等才學的,能將他辯倒的,也只有那號稱北地第一才子的黎思源一人而已。

他也只能接受輸給這樣的高人。

“在下齊政,蘇州人士。”

齊政,不是西涼國蒐集的任何一位大梁才子.

咔嚓。

那是一個雄心勃勃的年輕人,道心破碎的聲音。

(本章完)

第267章 幹它一票大的!第199章 單槍匹馬借荊州第291章 祭旗立威,上下一心!第172章 招,我全招!第311章 巧言獻計,請君入甕第286章 一戰定雙寨第55章 信手拈來第29章 往事不如煙第185章 文宗的關門弟子?第286章 一戰定雙寨第102章 驚天賭局第112章 鹽商出手第80章 三封請柬(第七更)第33章 小人之心,陰詭之計第175章 捉拿歸案第139章 殺人 贈詩,江南事畢(大杯)第142章 齊公子授課,天德帝解謎第42章 大快人心第155章 姜猛薦才,三王鼎立第109章 我笑那衛王無謀第67章 求見第30章 陸十安的考驗第253章 齊王交人,馬家收信第310章 莫先生通敵,齊公子獻計第97章 分化,解決第20章 鶴立雞羣,錐在囊中第294章 石起千層浪,龍頭議援兵(二合一)第61章 這小子是神仙嗎?第179章 外人看不透的大放異彩第135章 天下文宗(二合一)第195章 機關算盡,爲人嫁衣第107章 下餌第236章 風雪山神廟第203章 齊政的殺招,苦澀的楚王第100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92章 這開了光的嘴啊第229章 文宗之徒終落定第29章 往事不如煙第29章 往事不如煙請假一天,外加感言第188章 威遠侯,很厲害麼?第118章 蓋上棺材的第三步第190章 齊政之計,楚王之憂第22章 一舉成功第66章 沈千鍾在哪裡?第25章 天上月,舊時人第262章 各懷心思,啓程離京第216章 王侯將相聚周山第143章 千年狐狸唱聊齋第286章 一戰定雙寨第140章 中京城,風起青萍之末第84章 前路明,難題現第219章 齊兄,這邊請!第202章 強硬與決斷第111章 互飆演技,鹽商聞訊第37章 救人與談判第64章 我只需略微出手第73章 上架感言請假一天,外加感言第100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14章 馬甲掉了第302章 竇士衡,我!第293章 捷報回京,有人急了第206章 西涼神童第114章 拱火大師第264章 軍入三晉,人逢三傻第292章 看我這手棄暗投明!第41章 大仇得報第293章 捷報回京,有人急了第208章 西涼睿王的奇妙經歷第144章 船上論未來,京中爭高低第219章 齊兄,這邊請!第139章 殺人 贈詩,江南事畢(大杯)第173章 天德帝:動手吧第124章 驚人的收穫第302章 竇士衡,我!第113章 大賺特賺第135章 天下文宗(二合一)第248章 帝王之心,謀局深遠第153章 帝心如淵,偏我能猜第200章 齊王點頭,楚王生憂第189章 公和侯,侄與姑第308章 駕臨白馬山,兵圍黑虎寨(二合一)第151章 驛中偶遇第24章 聽懵了的侍郎大人第56章 程府求見第266章 我輩紈絝,當建功立業!(二合一)第289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284章 大魚上鉤,援兵解難第180章 羣賢畢至第304章 嚴通中計,齊政進山第283章 誘餌拋出,準備獵殺第311章 巧言獻計,請君入甕第5章 齊政的手段第44章 樓中怪人第146章 雄鎮全場,聲滿京華第58章 王與王佐,山林初見第253章 齊王交人,馬家收信第156章 中京令!第20章 鶴立雞羣,錐在囊中
第267章 幹它一票大的!第199章 單槍匹馬借荊州第291章 祭旗立威,上下一心!第172章 招,我全招!第311章 巧言獻計,請君入甕第286章 一戰定雙寨第55章 信手拈來第29章 往事不如煙第185章 文宗的關門弟子?第286章 一戰定雙寨第102章 驚天賭局第112章 鹽商出手第80章 三封請柬(第七更)第33章 小人之心,陰詭之計第175章 捉拿歸案第139章 殺人 贈詩,江南事畢(大杯)第142章 齊公子授課,天德帝解謎第42章 大快人心第155章 姜猛薦才,三王鼎立第109章 我笑那衛王無謀第67章 求見第30章 陸十安的考驗第253章 齊王交人,馬家收信第310章 莫先生通敵,齊公子獻計第97章 分化,解決第20章 鶴立雞羣,錐在囊中第294章 石起千層浪,龍頭議援兵(二合一)第61章 這小子是神仙嗎?第179章 外人看不透的大放異彩第135章 天下文宗(二合一)第195章 機關算盡,爲人嫁衣第107章 下餌第236章 風雪山神廟第203章 齊政的殺招,苦澀的楚王第100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92章 這開了光的嘴啊第229章 文宗之徒終落定第29章 往事不如煙第29章 往事不如煙請假一天,外加感言第188章 威遠侯,很厲害麼?第118章 蓋上棺材的第三步第190章 齊政之計,楚王之憂第22章 一舉成功第66章 沈千鍾在哪裡?第25章 天上月,舊時人第262章 各懷心思,啓程離京第216章 王侯將相聚周山第143章 千年狐狸唱聊齋第286章 一戰定雙寨第140章 中京城,風起青萍之末第84章 前路明,難題現第219章 齊兄,這邊請!第202章 強硬與決斷第111章 互飆演技,鹽商聞訊第37章 救人與談判第64章 我只需略微出手第73章 上架感言請假一天,外加感言第100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14章 馬甲掉了第302章 竇士衡,我!第293章 捷報回京,有人急了第206章 西涼神童第114章 拱火大師第264章 軍入三晉,人逢三傻第292章 看我這手棄暗投明!第41章 大仇得報第293章 捷報回京,有人急了第208章 西涼睿王的奇妙經歷第144章 船上論未來,京中爭高低第219章 齊兄,這邊請!第139章 殺人 贈詩,江南事畢(大杯)第173章 天德帝:動手吧第124章 驚人的收穫第302章 竇士衡,我!第113章 大賺特賺第135章 天下文宗(二合一)第248章 帝王之心,謀局深遠第153章 帝心如淵,偏我能猜第200章 齊王點頭,楚王生憂第189章 公和侯,侄與姑第308章 駕臨白馬山,兵圍黑虎寨(二合一)第151章 驛中偶遇第24章 聽懵了的侍郎大人第56章 程府求見第266章 我輩紈絝,當建功立業!(二合一)第289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284章 大魚上鉤,援兵解難第180章 羣賢畢至第304章 嚴通中計,齊政進山第283章 誘餌拋出,準備獵殺第311章 巧言獻計,請君入甕第5章 齊政的手段第44章 樓中怪人第146章 雄鎮全場,聲滿京華第58章 王與王佐,山林初見第253章 齊王交人,馬家收信第156章 中京令!第20章 鶴立雞羣,錐在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