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鎖定亞元!

第14章 鎖定亞元!

聽到這句話,晉王愣的停下了腳步。

辭賦第一文已經出了?

可這纔是閱卷的第一天上午啊。

難不成有什麼舞弊黑幕?

帶着困惑,晉王從屏風處,走到了衡鑑廳。

見到晉王,廳內六人皆同步起身。

古易新帶頭彎腰行禮:“臣等,參見晉王。”

“諸位免禮。”晉王走了過去,而後攙扶起古易新,往太師椅上而去,“古師,請坐。”

古易新是晉王的師傅。

雖不是太子太傅,但因爲太子早噶,他的地位已經差不多了。

晉王世子,現在就是由古師帶着讀書。

毫無疑問的,是當今文壇魁首。

“殿下,請。”

古易新也對晉王主動邀請。

然後,二人坐在了上位,剩餘幾人,包括張兆落坐兩側。

“這是我們目前評定出的辭賦甲等,請晉王過目。”辭賦主考官孫康起身,拿起試卷。

“孫師不必。”晉王壓手道,“是陛下令本王前來陪同,行公事爾。各位師傅專心閱卷便可,評等之事,可自行決斷。”

這番話說完,孫康笑着坐了下去。

而古易新看了眼晉王,又轉回頭,表情有些微妙。

這位皇子,其實還算得體,氣度也尚可。

但缺乏一些智慧與擔當。

作爲科考監閱,卻特意強調是陛下令他而來。

就好像意思是,哪怕給諸位大學士造成了壓力,那也是皇帝的要求。

他,無責任。

而既然他都這樣說了,閱卷定等就繼續了。

“辭賦第一文已出?”張兆剛纔也聽到了,遂不解的問。

自己也纔出去了一刻左右,就把甲等第一評出來了?

我那一票不作數是吧?

“真有如此之好?”有人也問道。

“老朽並未有任何的誇張。”

孫康握着這份被厚紙縫封上名字的試卷,語氣充滿激動,環顧衆人,尤其欣賞的說道:“甚至說,此文就算是歸入聖人文裡,也沒有絲毫的違和!”

這句話一說出來,衆人表情一律的重視起來。

何爲聖人文?

那就是聖人留下來的經典著作。

而當今天下,聖學可是治國之學。

這個評價,毫無疑問將這篇辭賦,推上了雲端。

之所以能這樣說,也是因爲這個時期的做學問,以務實爲基調,雖然主流學問爲聖學,但並未將聖人完全捧上神壇,不可冒犯。

好文章,就是好文章。

“殿下,諸位。”

孫康起身後,退了幾步,面向了所有人後,作爲大學士,開始親自朗誦此文:“《勸學》。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聽到這書名和第一段,有人便點首認可。

“一下子就抓住了以‘書’爲題的上論寫法。書乃學,且學不可以已。”張兆也相當中肯的評價。

他們這樣,並非是有人說了這是第一文,所以對同僚尬吹。

作爲教育第一線,或者說資深的閱卷老師。

看作文的時候,僅僅只是書名和第一段,就能有百分之五十的把握。

這次關於‘書’的題目,上論就是學習。

甚至說,本質就是《勸學》。

“後面更加精彩。”

孫康擡了擡手指,繼續興奮的說道:“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爲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𫐓以爲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

伴隨着他的朗讀,這些比喻一出來,所有人都重視起來,坐正身體。

“大一點聲,老朽耳背。”

甚至還有大學士提醒,都是些老東西了,要提高音量。

孫康繼續的,富有情緒的誦讀。

每讀到喜歡之處,就忍不住的搖頭感嘆。

其餘老頭,也像是如飲郎酒般,十分的沉浸投入。 好文章,這種客觀存在的東西,其實一般不會有太多的分歧。

當然,有些吹幾把因爲受衆下沉的原因,導致它並不好,但還是很多人喜歡看。

可這些大學士,哪個不是狀元榜眼出身?

審美思想到達那個程度的人,看到好文章,比看到一位絕世美女,會更加興奮。

“妙,妙,妙。”

一位大學士將手指敲在扶手上,由衷慨嘆。

在這裡的晉王,雖然一直被評價爲中庸,但也感受到了這文章的水準。

第一段,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第二段,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第三段,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這篇文章裡,能夠摘抄出的佳句…哦不,名句,比比皆是。

讀完之後,孫康停了下來,嘴角帶笑的觀察衆人。

就像是安利了一個好番,等着人誇一樣。

“給我看看。”

古易新擡起手。

連忙的,一位年輕學士將孫康手裡的試卷接過,雙手呈上,送到古易新的手裡。

“文字質樸,但言語傳神。更重要的是,說理務實。每一段到下一段,都是深度的拔高。”

作爲策論主考官,不是尤其擅長辭賦的張兆,都忍不住的評價道:“每一段,都是道理的遞進。爲何讀書,讀書的作用,怎麼讀書。而且,言辭極其貼切…就像是掐着我那愚鈍徒弟的脖子,一字一句的勸誡。”

“太精髓了。”有人插嘴道,“現在的書生,只知道讀書的目的,是爲科舉爲功名。但卻不明白,讀書到底讓他改變了什麼。”

“最後一段的鍥而不捨,金石可鏤這句…妙,妙,妙啊!”

“這個學生,書讀得好啊。”

張兆越想,越覺得了不起:“此篇文章,哪怕是放在進士考卷裡,也能拿甲等一,絕對可以。”

“舉人考生裡,竟然還有如此見解深刻之人?”

“會是孫司徒家的公子嗎?”有人猜測道。

這一次的科舉,全國參加的人加起來七千餘人,其中不乏一些少年天才,而其中有一個解元大熱。

那就是孫司徒的公子,孫謙。

他不一樣在於,他參加科舉非常之晚。

在十六歲以前,連童生都沒考,一直在潛心學習。

然後十六歲參加童生考生,以全科第一的成績,拿下‘金元’。

那時,他的學識智慧,早就超過一般舉人了。

這次十八歲,又參加舉人考試。

所有人都知道,孫司徒讓自己兒子那麼晚才科考,只有一個目的,創下科考創建以來無人達成的記錄——連中三元。

童生的金元,鄉試的解元,會試的狀元。

之所以搞誕辰邀請學子這種東西,除了嫁女,再就是炫子。

“有點像,又不太像……”有人道,“孫謙的《赤江賦》我看過,文字極盡華麗優美。而這篇《勸學》,文字自然也是傳神,筆力深厚。但明顯的感覺到……”

張兆道:“不想用勁。”

對。

高等的文筆是什麼?

那就是,我文章裡隨便一句,都能夠拿出去當名言。

但你通篇看下來,就感覺到,言辭相當簡練。

“此篇文章,對於天下年輕讀書人,警示意義,是首屈一指的。”

最終,古易信打斷了衆人‘猜人’的八卦情緒,這般評定。

這番話,太重了。

就好比說,《三字經》是小學生必背科目。

孫康附和道:“還有,國子監的所有學士,那些自命不凡的臭小子,都應該會全篇背誦。”

在一旁的晉王,則是格外緊張。

因爲他雖然覺得這篇文章好,但實在是沒想到,會這麼好……

骨子裡對老師的恐懼,讓他不敢和古易新對視眼神。

“甲等,毫無疑問。”

孫康說完後,又有些矛盾道:“可是,先前說過,策論不行的話不可能亞元……”

“都寫出《勸學》了。”

一向是威嚴刻板的古易新,捧着這篇說論文,臉上第一次出現了悅色:“哪怕策論白卷,也當鎖定一位亞元的資格。”

(本章完)

第79章 小魏的站臺第50章 回家吧第29章 宴會開始第97章 宋靖下臺,百官彈劾第30章 請公子入座第65章 琅琊政變第92章 你原來這麼美?第82章 糊塗,都是我的第79章 小魏的站臺第52章 魏忤生,宋時安第61章 出征了!第24章 二十歲的正七品!第8章 科考結束第26章 敢去?就去!第137章 得知一切的魏忤生第73章 抵達北涼最危城朔風第128章 到底誰是主謀!第8章 科考結束第48章 死路一條第88章 姬淵第50章 回家吧第12章 魏忤生第61章 出征了!第1章 應夢逆臣第16章 宋時安要回家了第108章 已經贏了第47章 縣令了第121章 我永遠擁護小魏第91章 好色而膽小第144章 恐怖的策論題目第57章 與六皇子見面第99章 皇帝對宋時安的支持第39章 這人女扮男裝作甚?第70章 宋時安的造反宣言第148章 衆大學士看《洛神賦》第100章 武威破,朔風危第25章 孫司徒的邀請第115章 皇帝送給宋時安的禮物第65章 琅琊政變第122章 魏忤生抵達盛安第6章 開考了!第66章 緊迫的計劃第55章 再回家,上戰場第23章 我兒子中瞭解元!第42章 諸卿兒子都考上了嗎?第60章 祭祀大典第69章 搬空琅琊第20章 放榜了!第142章 科考開始!第30章 請公子入座第148章 衆大學士看《洛神賦》第69章 搬空琅琊第69章 搬空琅琊第123章 忤生爲王第115章 皇帝送給宋時安的禮物第41章 朝會第133章 宋時安保住了第89章 傳回盛安,皇帝震怒第109章 守贏第118章 宋時安該如何賞第20章 放榜了!第96章 聯名彈劾到盛安第86章 宋時安的第一滴血第8章 科考結束第124章 宋時安回盛安第118章 宋時安該如何賞第10章 與皇帝神交第109章 守贏第79章 小魏的站臺第87章 我會一直贏下去第78章 宋老爺,裝糊塗的高手第121章 我永遠擁護小魏第87章 我會一直贏下去第121章 我永遠擁護小魏第8章 科考結束第55章 再回家,上戰場第122章 魏忤生抵達盛安第109章 守贏第41章 朝會第43章 宋時安,殺?還是保?第134章 孫司徒替宋時安說話第16章 宋時安要回家了第33章 吾乃解元第57章 與六皇子見面第31章 那就戰鬥!第48章 死路一條第146章 《洛神賦》出場,衆人皆服第45章 宋時安回家了第6章 開考了!第72章 刀在手,跟我走第133章 宋時安保住了第108章 已經贏了第36章 孫司徒的報復第45章 宋時安回家了第105章 朔風絞肉機,血染北涼第45章 宋時安回家了第42章 諸卿兒子都考上了嗎?第147章 正確的策論第95章 得糧八萬,民夫兩萬第142章 科考開始!
第79章 小魏的站臺第50章 回家吧第29章 宴會開始第97章 宋靖下臺,百官彈劾第30章 請公子入座第65章 琅琊政變第92章 你原來這麼美?第82章 糊塗,都是我的第79章 小魏的站臺第52章 魏忤生,宋時安第61章 出征了!第24章 二十歲的正七品!第8章 科考結束第26章 敢去?就去!第137章 得知一切的魏忤生第73章 抵達北涼最危城朔風第128章 到底誰是主謀!第8章 科考結束第48章 死路一條第88章 姬淵第50章 回家吧第12章 魏忤生第61章 出征了!第1章 應夢逆臣第16章 宋時安要回家了第108章 已經贏了第47章 縣令了第121章 我永遠擁護小魏第91章 好色而膽小第144章 恐怖的策論題目第57章 與六皇子見面第99章 皇帝對宋時安的支持第39章 這人女扮男裝作甚?第70章 宋時安的造反宣言第148章 衆大學士看《洛神賦》第100章 武威破,朔風危第25章 孫司徒的邀請第115章 皇帝送給宋時安的禮物第65章 琅琊政變第122章 魏忤生抵達盛安第6章 開考了!第66章 緊迫的計劃第55章 再回家,上戰場第23章 我兒子中瞭解元!第42章 諸卿兒子都考上了嗎?第60章 祭祀大典第69章 搬空琅琊第20章 放榜了!第142章 科考開始!第30章 請公子入座第148章 衆大學士看《洛神賦》第69章 搬空琅琊第69章 搬空琅琊第123章 忤生爲王第115章 皇帝送給宋時安的禮物第41章 朝會第133章 宋時安保住了第89章 傳回盛安,皇帝震怒第109章 守贏第118章 宋時安該如何賞第20章 放榜了!第96章 聯名彈劾到盛安第86章 宋時安的第一滴血第8章 科考結束第124章 宋時安回盛安第118章 宋時安該如何賞第10章 與皇帝神交第109章 守贏第79章 小魏的站臺第87章 我會一直贏下去第78章 宋老爺,裝糊塗的高手第121章 我永遠擁護小魏第87章 我會一直贏下去第121章 我永遠擁護小魏第8章 科考結束第55章 再回家,上戰場第122章 魏忤生抵達盛安第109章 守贏第41章 朝會第43章 宋時安,殺?還是保?第134章 孫司徒替宋時安說話第16章 宋時安要回家了第33章 吾乃解元第57章 與六皇子見面第31章 那就戰鬥!第48章 死路一條第146章 《洛神賦》出場,衆人皆服第45章 宋時安回家了第6章 開考了!第72章 刀在手,跟我走第133章 宋時安保住了第108章 已經贏了第36章 孫司徒的報復第45章 宋時安回家了第105章 朔風絞肉機,血染北涼第45章 宋時安回家了第42章 諸卿兒子都考上了嗎?第147章 正確的策論第95章 得糧八萬,民夫兩萬第142章 科考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