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恐怖的策論題目

辭賦科過後,也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畢竟並不是誰都像孫謙那樣,作文的時候有那麼多的墨水。

不過這是一個開放性的題目,是以河爲題,只要是核心主旨裡有河,那就沒問題。

審美是主觀的,閱卷的也不是隻有一個人。

當然,考都考完,想這個也沒用了。

接下來的策論,纔是重中之重。

在京都當了一年戶籍吏的王水山,他的文字水平,有了不小的提升,辭賦科他自認爲是過關的,但他也很清醒——策論要還是這個水準,絕對不可能考中進士。

至少要達到前三十的質量,才能夠靠那中等偏上的辭賦,踩到進士的邊邊。

他現在有點想請關於策論的神了。

宋時安。

朔風一行,不少人都害怕他得勢,而王水山,基本上每夜都在爲他的生死而擔憂。

不是一個普通的貧瘠縣,不是蒼霞,竟是朔風。

他在用生命,去踐行自己的信念。

並且,肉身捍衛住了大虞的江山。

哪怕沒有這個功勳,進士他也肯定能中。可現在,有了這樣一個功勞,再加上進士的身份,宋時安要一飛沖天了。

自己不能被甩得太開。

不然,如何去實現自己的承諾,成爲時安黨?

我是有這能力的。

先前自己的策論和宋時安極其接近,基本的意思都是一樣的,那就是爭奪人口,只是自己過於的極端,寫成了搶奪所有的人口,這才與他天壤之別。

得記住宋時安的指點——懂政治。

坐在考試的隔間裡,他手上拿着饃進食。而後,加緊的利用空隙,閉目養神,恢復體力和精力。

科舉的考試強度太大了。

整整一天,基本上都在高強度用腦。

據說,每一屆都有數百人,因爲撐不住,加上心態過於緊張,在下半場,直接就亂掉,寫出來的文章,水準遠低於平時。

其中在考場上暈倒的,也有十幾人。

考場,正如戰場。

筆,就是槍!

在休憩過後,第二場的考試,終於開始了。

同樣的流程,同樣的形式。

所有人都持筆,準備將接下來爆出來的考試題目語音轉文字:

“司州邱平郡漳縣,丁口五萬六千餘,雖無兵燹盜匪之患,然境多岡巒,均後人田僅三畝,非津衢通途,市易中平(商業發展普通)。前三年,分納課六十八萬、八十一萬、納課七十五萬。及八品縣丞孫謙履任,行三策:節用公帑,勸課農商,發動鄉紳捐贈,今歲竟輸課二百二十萬!較常賦翻三番。請以此例,作策論,爲大虞增財稅收入。”

這個題目一出來,考場的大傢伙,可都是一愣。

這也太有意思了。

上午的考試,題目是朔風歸來的宋時安。

下午的考試,題目是漳縣歸來的孫謙。

這不就是官方推出的雙驕嗎?

但他們兩個,能驕嗎?

明眼人都知道,差距大的不是一點。

朔風之戰,那是立挽天傾,取得了不世的功勳,僅憑此功勞,都能封個萬戶侯(縣侯)。

至於漳縣收上了三倍的錢,那是孫司徒發動他的面子,給兒子鋪路,買官呢。

兩個人那是一個級別的嗎?

不是。

但兩個人的地位,倒真是差不多。

代表着大虞今後,權力鬥爭的方向。

這個題目也有點難爲考生,那就是孫謙這個人,並非是誰都認識。

當然,不認識的話考不中也活該,連江南第一大族孫司徒的兒子都不知道,那真是書讀到狗肚子裡去了。

作爲讀書人,就得知道這些。

不能夠爲官後纔去瞭解,你們這個郡,這個州的最高長官叫啥。

這不是爲官之道。

爲官,不僅得提前知道主政官員姓名,還得知道他老孃,老爹,兒子的所有信息,身體如何,性格如何,缺點啥。

一般情況下,啥都不缺。

缺不缺是一方面,你給不給是另一方面。

天下的學子,都以能拜入司徒門下爲榮光,對於他的家世,自然也要如數家珍。

因此這個題目,默認所有人都知道孫謙,也沒毛病。

不過王水山更加在意的是題目本身。

注意宋時安跟自己說的那一通話的核心——講政治。

那麼,政治在哪?

政治就是,我懂你的婉轉曲回,你懂我的左右爲難。

這個題目之中的題幹說了,孫謙這財稅翻倍,是因爲節用公帑,勸課農商,發動鄉紳捐贈。

是真的嗎?

是個屁。

你問孫謙自己,他敢這樣承認嗎?

皇帝總不能明着說,孫謙靠他爹的能量,加上現在他需要站出來,所以世家大族們捧着他,才把稅收拉滿吧?

去年,皇帝要糧。

今年,皇帝要錢。

大虞現在是又缺錢,又缺糧。

今天的題目,如何搞出錢來,纔是關鍵。

以上三個,逐一分析,至少兩條絕無可能。

節用公帑?

錢的大頭到底在哪裡?

加大力度規範基層的官吏吃喝用度,有集貿用呢?

想要寫這一條,就不能擱那裡圍繞基層長篇大論。第三條,發動鄉紳捐款。

哪一個治國的策論,核心論點是伸手找別人要錢,當討口子?

第二條。

勸課農商,才真正算得上扣題。

但絕不能夠喊口號,滿篇都是打雞血。

所以這也是廢話。

因爲錢,無非就是從農和商來。

王水山在一通琢磨之後,明白了。

自己上一次因爲大膽寫,錯了。

這一次再大膽寫,沒有錯。

爲什麼?

因爲先前皇帝是要幹,想放出討論,看反應,聽反對的呼聲。

這一次,是試過水,反對的聲音聽完了,已經決定開幹了。

這個時候,還能聽你反對嗎?

這個時候,要拿出具體的方略來,讓皇帝知道你有那個法子——搞錢!

絕對沒錯。

王水山相信自己的判斷。

而這個判斷,孫謙在聽完題目後,很快也做出來了。

噁心之處在於,作爲反對黨,他不得不寫一篇,幫皇帝加強皇權的文章。

這個題目出的沒問題,可直接說缺錢就行了,非要特意帶上自己。

八成是皇帝想的。

前一個,看似是在偏袒從朔風歸來的宋時安,讓大多數不懂的人覺得,這是在有利宋時安。

現在又來了一個,看似是在用自己的例子,所以他寫起來更應該得心應手的題目,放出有利於自己的錯覺。

各打五十大板,誰都不偏誰。

這還真是,讓人浮想翩翩。

不過無所謂,寫策論不是給皇帝上奏摺,自己怎麼說了,就必定要怎麼做。

只是一場考試而已。

誰會在考試裡,夾雜不利於自己的私貨呢?

我寫出一篇能給你賺到錢的策論不就行了嗎!

………

衡鑑廳裡,幾位大學士照常的工作,討論着閱卷的尺度。

同時,每個人都心懷猜忌,就像是玩狼人殺一樣。

如若是他們先推出了辭賦的題目,皇帝決定小做修改,自己出策論的題目,最後造成的結果是,宋時安和孫謙分別爲‘題幹’,那一點問題都沒有。

但晉王在從皇帝那回來之後,委婉的說過一句話——在上呈了科考題目的提案後,皇帝較爲滿意,然後直接給出了更換策論題目的冊子。

什麼意思?

晉王的意思是,七位大學士,於絕對安全嚴密的環境之中,共同討論出來的題目,沒等他送過去,皇帝就已經知道了。

所以去了後,直接就拿出了皇帝自己的方案。

注意,不是臨時撰寫的。

誰是內鬼?

沒人敢問,也沒有敢猜,更沒有敢試探。

這個題目改的一點問題都沒有,科考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可傳達出來的意思很重要——朕,全都看得見。

不過也還好,哪怕沒有晉王委婉的提醒,你們當中有內鬼。他們這些人,說話也沒有一點的不妥當。

就算有全程監控,只要不斷章取義,他們就是在履行出題人和審題人的職責。

自從有了錦衣衛後,每個人的言論自由,都是有邊界的,大家都能夠理解。

理解歸理解,但還是很好奇,到底是誰。

可能是張兆?因爲他是這裡唯一的寒門出身。

但他又有不是的理由——張兆得勢後,置辦田產比誰都猛。

可能不是孫康,因爲他雖然不跟孫司徒是一個孫,但對孫謙喜愛過頭了,加上還是堅定的門閥派,真心不喜歡科考。

但也可能就是他,因爲他性格比誰都軟,相當警惕,皇帝稍微嚇一下,可能就慫了。

其餘人,也都不好說。

猜,沒意義。

知道一點就夠了。

魏燁:I'm watching you.

“這增加賦稅的方法,必須要是切實可行的。”張兆分析道,“不能夠誇誇其談。”

“是的,要有具體的措施。而且,不能說可行不可行,是否能做,那不是考生和考官應當考慮的。是一個討論的過程,討論怎麼去做。”

這兩個人說的很對。

古易新徐徐點首,接着確立基調:“就像是去年鄉試的《屯田策》,我們要歡迎這樣的文章,哪怕某些會相對激進。”

………

宋時安聽到題目的時候,感覺有點招笑。

這小孫,也配碰瓷我宋ker?

一直蹭goat,你就是副goat了嗎?

不過無所謂。

宋時安喜歡這個題目。

可以開始鍵政了!

而在這之前,無關具體內容,他已經確立好了一個不錯的題目——

《國富論》

第73章 抵達北涼最危城朔風第121章 我永遠擁護小魏第130章 宋時安,將皇帝一軍第26章 敢去?就去!第79章 小魏的站臺第23章 我兒子中瞭解元!第58章 守城之策第114章 傳回盛安的戰爭勝利第86章 宋時安的第一滴血第30章 請公子入座第43章 宋時安,殺?還是保?第59章 殿下放心飛,九族永相隨第40章 八百里加急!第86章 宋時安的第一滴血第74章 接管朔風,下馬威第31章 那就戰鬥!第99章 皇帝對宋時安的支持第106章 朔風城,太他媽能守了第96章 聯名彈劾到盛安第135章 晉王的有力反擊!第27章 被晉王注意到的誕辰第75章 宋青天來了第36章 孫司徒的報復第83章 七代積累,全部上交第149章 辭賦排名全出,全部揭名!第136章 太子比天下更重要第146章 《洛神賦》出場,衆人皆服第27章 被晉王注意到的誕辰第16章 宋時安要回家了第33章 吾乃解元第74章 接管朔風,下馬威第1章 應夢逆臣第149章 辭賦排名全出,全部揭名!第41章 朝會第85章 一網打盡,萬貫家財第126章 宋時安,進盛安第86章 宋時安的第一滴血第121章 我永遠擁護小魏第122章 魏忤生抵達盛安第75章 宋青天來了第4章 背水一戰第5章 進考場第89章 傳回盛安,皇帝震怒第137章 得知一切的魏忤生第41章 朝會第17章 雙科第一第66章 緊迫的計劃第142章 科考開始!第35章 若個書生萬戶侯?第41章 朝會第56章 軍營報道第106章 朔風城,太他媽能守了第86章 宋時安的第一滴血第111章 戰爭結束,宋時安重回朔風之主第43章 宋時安,殺?還是保?第79章 小魏的站臺第48章 死路一條第5章 進考場第1章 應夢逆臣第24章 二十歲的正七品!第83章 七代積累,全部上交第90章 首惡必辦,脅從不問第80章 張公的邀請第34章 大放異彩,博美人歡心第78章 宋老爺,裝糊塗的高手第104章 宋時安有一點死了第62章 衆皇子齊聚第42章 諸卿兒子都考上了嗎?第82章 糊塗,都是我的第41章 朝會第141章 皇帝的秘密第122章 魏忤生抵達盛安第78章 宋老爺,裝糊塗的高手第139章 會試出題,暗藏玄機第12章 魏忤生第44章 尚書檯述職第107章 姬淵這人,也太較真了第75章 宋青天來了第66章 緊迫的計劃第86章 宋時安的第一滴血第1章 應夢逆臣第137章 得知一切的魏忤生第67章 挾持羅庭,搬空琅琊第30章 請公子入座第117章 百官們快跑啊,宋時安回來啦第107章 姬淵這人,也太較真了第99章 皇帝對宋時安的支持第11章 江南第一美女第19章 宋時安是何人?第90章 首惡必辦,脅從不問第87章 我會一直贏下去第68章 奪權成功第108章 已經贏了第37章 大虞第一劍第47章 縣令了第149章 辭賦排名全出,全部揭名!第7章 究極難題第106章 朔風城,太他媽能守了第40章 八百里加急!第24章 二十歲的正七品!
第73章 抵達北涼最危城朔風第121章 我永遠擁護小魏第130章 宋時安,將皇帝一軍第26章 敢去?就去!第79章 小魏的站臺第23章 我兒子中瞭解元!第58章 守城之策第114章 傳回盛安的戰爭勝利第86章 宋時安的第一滴血第30章 請公子入座第43章 宋時安,殺?還是保?第59章 殿下放心飛,九族永相隨第40章 八百里加急!第86章 宋時安的第一滴血第74章 接管朔風,下馬威第31章 那就戰鬥!第99章 皇帝對宋時安的支持第106章 朔風城,太他媽能守了第96章 聯名彈劾到盛安第135章 晉王的有力反擊!第27章 被晉王注意到的誕辰第75章 宋青天來了第36章 孫司徒的報復第83章 七代積累,全部上交第149章 辭賦排名全出,全部揭名!第136章 太子比天下更重要第146章 《洛神賦》出場,衆人皆服第27章 被晉王注意到的誕辰第16章 宋時安要回家了第33章 吾乃解元第74章 接管朔風,下馬威第1章 應夢逆臣第149章 辭賦排名全出,全部揭名!第41章 朝會第85章 一網打盡,萬貫家財第126章 宋時安,進盛安第86章 宋時安的第一滴血第121章 我永遠擁護小魏第122章 魏忤生抵達盛安第75章 宋青天來了第4章 背水一戰第5章 進考場第89章 傳回盛安,皇帝震怒第137章 得知一切的魏忤生第41章 朝會第17章 雙科第一第66章 緊迫的計劃第142章 科考開始!第35章 若個書生萬戶侯?第41章 朝會第56章 軍營報道第106章 朔風城,太他媽能守了第86章 宋時安的第一滴血第111章 戰爭結束,宋時安重回朔風之主第43章 宋時安,殺?還是保?第79章 小魏的站臺第48章 死路一條第5章 進考場第1章 應夢逆臣第24章 二十歲的正七品!第83章 七代積累,全部上交第90章 首惡必辦,脅從不問第80章 張公的邀請第34章 大放異彩,博美人歡心第78章 宋老爺,裝糊塗的高手第104章 宋時安有一點死了第62章 衆皇子齊聚第42章 諸卿兒子都考上了嗎?第82章 糊塗,都是我的第41章 朝會第141章 皇帝的秘密第122章 魏忤生抵達盛安第78章 宋老爺,裝糊塗的高手第139章 會試出題,暗藏玄機第12章 魏忤生第44章 尚書檯述職第107章 姬淵這人,也太較真了第75章 宋青天來了第66章 緊迫的計劃第86章 宋時安的第一滴血第1章 應夢逆臣第137章 得知一切的魏忤生第67章 挾持羅庭,搬空琅琊第30章 請公子入座第117章 百官們快跑啊,宋時安回來啦第107章 姬淵這人,也太較真了第99章 皇帝對宋時安的支持第11章 江南第一美女第19章 宋時安是何人?第90章 首惡必辦,脅從不問第87章 我會一直贏下去第68章 奪權成功第108章 已經贏了第37章 大虞第一劍第47章 縣令了第149章 辭賦排名全出,全部揭名!第7章 究極難題第106章 朔風城,太他媽能守了第40章 八百里加急!第24章 二十歲的正七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