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衆大學士看《洛神賦》

閱卷總共只有四天的時間。

準確來說,是三天半。

最後要上呈聖意,確定具體的人選。

進士不同於舉人考試,人情世故是更多的。

因爲這個考試的級別,更高,更重要了。

能夠成爲狀元的人,哪怕是寒門,家族基本上給不了支持,類似於張兆這種,最後也能夠做到至少三品的大學士。

況且,每一屆才三十個進士,含金量十足。

皇帝爲了某些政治考量,每屆都會安排一些蘿蔔坑。

比如這次,他就一些人選。

“宋時安有個弟弟……好像叫宋策。”坐在龍椅上的皇帝問道,“這次,他能考上嗎?”

陳寶是最大的太監,自然要懂得審時度勢。

作爲最重要級別的科考,有哪些關鍵人物這次參與考試,他全部都提前背調好了。

“回陛下。”陳寶說明道,“之前的一次鄉試,他的舉人是完全憑實力考取的,其中辭賦科頗佳,策論孱弱。倘若是完全按照之前的發揮,進士應當是考不上的。倘若策論水平提升一截,八成也是考不上的。”

沒辦法,不是宋策不行,是十六歲的進士,真的離譜。

他老子宋靖從小被譽爲神童,也是二十歲中的進士。

“辭賦不錯,能入甲等嗎?”皇帝問。

總計三千人,要進前一百,才能甲等。

之前他在鄉試中,確實是前十了。

可是,進士考試是六個州,並非司州一州。

這些考生,大多數都是很多屆的舉人。

鄉試前十的含金量,肯定不到會試前百。

得比之前的發揮更好,質量更高,纔有前百的水準。

“宋靖替大虞坐了大半年的牢,總得是有些補償。”皇帝說道。

“陛下,可以這樣。”陳寶有了法子,說道,“甲等的辭賦類文章,除開頂尖的,其餘差別都不算太大,一百名,兩百名沒有多大區別。倘若達不到前百水準,就安一個甲等的末流。然後,再將宋策安到乙等前幾。綜合下來,應當有個進士末流。”

乙等前幾,跟甲等末流區別不大。

但是,並不招搖。

若兩科都是強行的甲等,黑幕意味太重了。

況且乙等的文章,那是不會作爲範文,給考生們賣卷子的。

等同於,不會公開。

“不,設成乙等第一吧。”皇帝道,“不然,他還真的以爲是自己考上的呢。”

擦邊給進士,那是皇恩。

乙等第一,基本上等於明着說,皇帝記得你替朝廷受的苦,所以給你小兒子安排了進士。

對方心裡面也能好受。

你都給我兒子進士了,那還說啥呢,這個牢我狠狠蹲不就完事了嗎?

“還有呢,其餘宋黨?”

皇帝直接露骨的就說出了這個字眼。

“孫司徒宴會的同批亞元之中,有幾個人對宋時安有些好感,也並未去恭維司徒……”說到這裡,陳寶也分析說,“但奴婢覺得,主要是對司徒拿他們當棋子的逆反心情,還談不上支持宋時安屯田。”

“這些人讓他們自己考。”皇帝道。

“那真正算得上宋時安的擁躉,有一人。”陳寶認真道,“王水山,宋時安的同期舉人,先前是策論過於偏激,所以險些落第,但策論的水準,還是不錯的。”

“何種背景?”皇帝問。

“他父親先前給一個軍隊主薄當馬弁,後面又成了一個偏將的馬弁,有次打仗腿受了傷,便因資歷做了八品縣尉,相當乾淨。”陳寶說。

皇帝喜歡的就是素人。

素人有能力,他在官場上就會更拼命,並且將自己的進步,歸於‘聖恩’。

世家子弟就不同了,哪怕升了官,也覺得是自己能力強,是家族給予的支持力度大,不會有什麼知遇之恩。

“他策論不錯,是吧?”皇帝問。

“是的,陛下。”陳寶答。

“好,但凡策論能甲等,就給他進士。”皇帝道。

“還是要做的明顯嗎?”陳寶。

“這個就不用了。”皇帝道,“我大虞選官,是爲皇帝選,不是爲他宋時安選。”

讓宋策當進士,是給宋時安面子。

讓王水山當進士,是爲了給宋時安能用的人,但並不是看在他的面子。

這個道理看起來挺繞,實際上也好理解。

王水山倘若策論甲等,甚至還偏上,是本就有機會考上,但如若辭賦差了一些,是要被篩掉的。

因爲進士靠後的位置,很危險。

但凡有點背景,那就能把它卡出去。

皇帝讓王水山中進士,是自己要用一個有真才實學,且背景乾淨,能大展拳腳的人。

這個時候,就不能把這個人情賣給宋時安了。

“陛下,今年加的兩個進士,都是司州的,那司州進士的人選,或許會有點太多了,大概十二到十三人。”

天下六個州,司州就佔了百分之四十。

“從揚州扣。”

陛下這四個字說出來,直接就讓人的眉頭被撫平,拉展,彷彿漫步在挪威的森林了。

爲什麼人家是皇帝呢?

“陛下聖明。”陳寶道。

“陳寶,宋時安考中狀元,難否?”皇帝突然的問道。

“陛下,雖然您已經敲打了大學士們,但除非直接欽定宋時安狀元,否則衆位大學士,多半還是要推孫謙。”陳寶如實的回答道,“宋時安倘若沒有明顯超過孫謙……還是難。”

“難,那就難吧。”

皇帝並未太過芥蒂,隨意道:“宋時安應當知道,改革比科考,更難。”

………

足足一天,閱卷的學士,終於推出了六百篇文章,並且全部抄錄後,上呈給七位大學士。

人均閱文近百篇。

古易新年紀大了,少看一些。 其餘的,各位大學士平攤。

是張兆提的體恤古師,就多看一些。

每位大學士,都有評定甲等的權力,乙等更是可以直接給出等級。

乙等上,中上,中,中下,下。

至於甲等,但凡是中上的,都需要衆人一起的達成共識。

所以中上,給的也很慎重,頂多就二十幾位。

上,更是在十人之內。

張兆就連續的評了七個乙。

終於,看到了一篇好文。

臉上出現了笑意。

“諸位,這一篇,能算得上雄文。”張兆有些激動道。

大傢伙都被他吸引去注意力。

尤其是孫康。

科考裡能出現雄文?

難道是那一篇《洛神賦》嗎?

可是,雄應該談不上。

因爲它,有點雌。

“讀。”古易新發話。

很快,一名侍讀學士便爲衆人朗讀。

“《大虞山河賦》”

“夫大河者,肇崑崙之玄圃,瀉星宿之瑤津……”

“曾碎姬望之馬,濤沉齊劍……”

他這般的朗讀着,衆位大學士們也無不露出認可。

作爲辭賦科主考大學士,孫康更是捋着呼吸,忍不住讚歎道:“文采斐然,氣勢磅礴,筆力雄渾。此生,似有胸懷江山之大氣象。”

“很明顯的不是強行用詞,堆砌成語,縱深之感,都特別強烈。”

“對啊,尤其是那句‘碎姬望之馬’,對當今國人,確有砥礪啊。”

“我很喜歡。”張兆也補充了一句,“這樣的文章,是大虞所需要的。”

“甲等上,有異議否?”古易新說。

衆人集體點頭認可,沒有任何問題。

“現在文章看了一大半,感覺已經能夠鎖定辭賦第一了啊。”張兆銳評道,“文采甚高,立意磅礴。氣象能夠和它比擬的,文采差一些。文采能夠比擬的,氣象又差了一些。”

“是啊,兩樣綜合下來,才配得上辭賦第一。”

衆人,皆點首同意。

並且,每個人心裡都有數。

這就是孫謙的。

爲什麼?

文筆能有相似的,句讀能有相似的,遣詞造句的習慣很少有相似的,但也不完全例外。

這三者合一,全都附和,就能錨定出來,一定是他。

既然要讓孫謙內定冠軍。

他們肯定把孫謙的所有辭賦和文章都研究了。

不要低估老狐狸們的業務能力……

只不過孫康有些不安。

試卷都快閱了一大半,那《洛神賦》爲何還沒出來?

莫非被刷下去了?

可千萬別跟自己扯上關係啊!

終於,在最後幾篇時,有人看到了它。

“洛河,有關於神女的傳說嗎?”

一人錯愕的問道。

衆人不解,但古易新回答了他:“沒有。”

“那這篇文章,大家一起聽吧。”

試卷交到了侍讀學士的手上。

全體大學士,開始聆聽。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鬆。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迴雪……”

“無良媒以接歡兮,託微波而通辭。願誠素之先達兮,解玉佩以要之……”

“攬騑轡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

洛神賦,在本土化,修改部分意義後,現世了。

七位大學士,全部都沉浸了,並帶着一些恍惚。

謝靈運如此狂妄自大的一個人,也說自己只是曹植的八分之一。

所以一向是沉穩的古易新,也徹底動容。

當初聽到《勸學》時,他都不是這種反應。

《勸學》自然能比肩聖人書,但那是人能夠寫出來的,需要見識深刻。

而這,不是人能夠寫出來的。

只有一個人的才華,極端的強大,才能夠在科考的場合下,信手拈來,隨意炫技。

“美,太美了。”

對此,一名大學士感動的說道:“風神屏翳收斂了晚風,水神川后止息了波濤,馮夷擊響了神鼓,伴隨着神女消散的那一刻,我也悵然若失了。”

它寫了一個奇遇。

遇到了完美且神聖的神女。

與之,有了一次約會邂逅。

而後,從神界回到凡塵……

衆人,都不知如何說起。

唯有古易新,定下了基調,感慨道:“我們,或許要跟此篇《洛神賦》,一起流傳於世了。”

第29章 宴會開始第96章 聯名彈劾到盛安第130章 宋時安,將皇帝一軍第104章 宋時安有一點死了第147章 正確的策論第13章 大學士閱卷第103章 爆發瘧疾第144章 恐怖的策論題目第78章 宋老爺,裝糊塗的高手第87章 我會一直贏下去第135章 晉王的有力反擊!第44章 尚書檯述職第120章 朝廷使者到朔風第78章 宋老爺,裝糊塗的高手第51章 吳王,魏翊雲第33章 吾乃解元第51章 吳王,魏翊雲第65章 琅琊政變第49章 去朔風,建功業第117章 百官們快跑啊,宋時安回來啦第86章 宋時安的第一滴血第14章 鎖定亞元!第129章 皇帝想殺人了第61章 出征了!第111章 戰爭結束,宋時安重回朔風之主第130章 宋時安,將皇帝一軍第26章 敢去?就去!第21章 解元!宋時安!第25章 孫司徒的邀請第48章 死路一條第40章 八百里加急!第127章 宋時安,坐大牢第99章 皇帝對宋時安的支持第123章 忤生爲王第114章 傳回盛安的戰爭勝利第86章 宋時安的第一滴血第22章 上門提親第117章 百官們快跑啊,宋時安回來啦第53章 走向朝堂第59章 殿下放心飛,九族永相隨第49章 去朔風,建功業第74章 接管朔風,下馬威第31章 那就戰鬥!第139章 會試出題,暗藏玄機第12章 魏忤生第5章 進考場第51章 吳王,魏翊雲第88章 姬淵第27章 被晉王注意到的誕辰第62章 衆皇子齊聚第65章 琅琊政變第20章 放榜了!第99章 皇帝對宋時安的支持第106章 朔風城,太他媽能守了第138章 要抓人了第108章 已經贏了第16章 宋時安要回家了第72章 刀在手,跟我走第92章 你原來這麼美?第19章 宋時安是何人?第18章 《屯田策》最優第58章 守城之策第47章 縣令了第127章 宋時安,坐大牢第66章 緊迫的計劃第49章 去朔風,建功業第3章 科考日第77章 張公硬,宋堂尊高第147章 正確的策論第128章 到底誰是主謀!第96章 聯名彈劾到盛安第46章 封官了第128章 到底誰是主謀!第3章 科考日第52章 魏忤生,宋時安第16章 宋時安要回家了第51章 吳王,魏翊雲第35章 若個書生萬戶侯?第38章 皇帝的決定第9章 休想再回宋府!第2章 上個岸先第130章 宋時安,將皇帝一軍第27章 被晉王注意到的誕辰第65章 琅琊政變第95章 得糧八萬,民夫兩萬第138章 要抓人了第92章 你原來這麼美?第148章 衆大學士看《洛神賦》第90章 首惡必辦,脅從不問第51章 吳王,魏翊雲第69章 搬空琅琊第132章 朝堂爭鬥,宋時安功過幾何第18章 《屯田策》最優第124章 宋時安回盛安第22章 上門提親第132章 朝堂爭鬥,宋時安功過幾何第7章 究極難題第90章 首惡必辦,脅從不問第80章 張公的邀請第13章 大學士閱卷
第29章 宴會開始第96章 聯名彈劾到盛安第130章 宋時安,將皇帝一軍第104章 宋時安有一點死了第147章 正確的策論第13章 大學士閱卷第103章 爆發瘧疾第144章 恐怖的策論題目第78章 宋老爺,裝糊塗的高手第87章 我會一直贏下去第135章 晉王的有力反擊!第44章 尚書檯述職第120章 朝廷使者到朔風第78章 宋老爺,裝糊塗的高手第51章 吳王,魏翊雲第33章 吾乃解元第51章 吳王,魏翊雲第65章 琅琊政變第49章 去朔風,建功業第117章 百官們快跑啊,宋時安回來啦第86章 宋時安的第一滴血第14章 鎖定亞元!第129章 皇帝想殺人了第61章 出征了!第111章 戰爭結束,宋時安重回朔風之主第130章 宋時安,將皇帝一軍第26章 敢去?就去!第21章 解元!宋時安!第25章 孫司徒的邀請第48章 死路一條第40章 八百里加急!第127章 宋時安,坐大牢第99章 皇帝對宋時安的支持第123章 忤生爲王第114章 傳回盛安的戰爭勝利第86章 宋時安的第一滴血第22章 上門提親第117章 百官們快跑啊,宋時安回來啦第53章 走向朝堂第59章 殿下放心飛,九族永相隨第49章 去朔風,建功業第74章 接管朔風,下馬威第31章 那就戰鬥!第139章 會試出題,暗藏玄機第12章 魏忤生第5章 進考場第51章 吳王,魏翊雲第88章 姬淵第27章 被晉王注意到的誕辰第62章 衆皇子齊聚第65章 琅琊政變第20章 放榜了!第99章 皇帝對宋時安的支持第106章 朔風城,太他媽能守了第138章 要抓人了第108章 已經贏了第16章 宋時安要回家了第72章 刀在手,跟我走第92章 你原來這麼美?第19章 宋時安是何人?第18章 《屯田策》最優第58章 守城之策第47章 縣令了第127章 宋時安,坐大牢第66章 緊迫的計劃第49章 去朔風,建功業第3章 科考日第77章 張公硬,宋堂尊高第147章 正確的策論第128章 到底誰是主謀!第96章 聯名彈劾到盛安第46章 封官了第128章 到底誰是主謀!第3章 科考日第52章 魏忤生,宋時安第16章 宋時安要回家了第51章 吳王,魏翊雲第35章 若個書生萬戶侯?第38章 皇帝的決定第9章 休想再回宋府!第2章 上個岸先第130章 宋時安,將皇帝一軍第27章 被晉王注意到的誕辰第65章 琅琊政變第95章 得糧八萬,民夫兩萬第138章 要抓人了第92章 你原來這麼美?第148章 衆大學士看《洛神賦》第90章 首惡必辦,脅從不問第51章 吳王,魏翊雲第69章 搬空琅琊第132章 朝堂爭鬥,宋時安功過幾何第18章 《屯田策》最優第124章 宋時安回盛安第22章 上門提親第132章 朝堂爭鬥,宋時安功過幾何第7章 究極難題第90章 首惡必辦,脅從不問第80章 張公的邀請第13章 大學士閱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