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正確的策論

所有試卷,都是糊名的。

在初步普通學士的大閱卷,因爲總量過大,不需要謄抄,篩選到五分之一後,較爲精品,上呈到大學士評等排名的文章,那是需要重新謄抄的(上章已有強調)。

孫康看過的文章無數,之所以對孫謙的字跡熟悉,那是因爲頂級世家的才子與大學士們多有交際,因此記得住。

所以此篇文章,唯一能夠確定的,不是孫謙的。

那他的辭賦科第一,似乎又懸了呀。

不,不是懸。

孫謙以往所有的文章,都抵不過這一篇應試作文。

除非他在這一次的考試超常發揮,才思泉涌,如奔騰入海的大江大河,一發不可收拾,才能與之媲美。

可惜了。

要是這篇文章就是孫謙寫的,哪怕他策論亂來,按照大學士們早就確定的偏袒態度,他也必定就是狀元。

並且,還會以此一賦,名垂青史。

後世的人,對於虞史是否感興趣,沒人知道。

而虞史中,小小的一篇朔風之戰,能夠知道的人,那就更少了。

朔風,賺的是當世名。

這《洛神賦》,才能賺夠萬世名。

等等……

這個字跡,有沒有可能是宋時安的?

他突然有了一個極其大膽的想法。

但很快,又否定了。

《勸學》和《洛神賦》,文風也太八竿子打不到了。

兩者,無論怎麼看,都不會讓人覺得,這是同一個人所作。

倘若在說理求實的領域達到極致,又在華麗文風領域再創新高,那這個人也太恐怖了。

一法通,而萬法通?

可他越看,越覺得有點像宋時安的字跡。

但本能,或者說身爲讀書人的自尊,又讓他不太敢承認。畢竟這世間竟然有,二十歲出頭,便要鎮壓整個大虞文壇的文豪出現?

一根白綾把自己吊死得了。

“孫師,你覺得如何?”這時,那名批卷的學士看向他,請求的問道,“是否偏題?”

是否偏題?

如若這個是宋時安的,但它糊名了,我是不是可以用偏題的理由,直接把它打下去,定在六百名之後?

這樣哪怕策論理所應當的非常優秀,也頂多只是個進士。

別說狀元,前十都進不了。

此番鬥爭不就勝利了嗎?

然而下一瞬,他心臟一緊,後怕席捲。

傻啊,我在乎這個做什麼?

別人的文章,說卡那就卡了,畢竟試卷不會公佈,也沒人會去在意,但宋時安,現在被全天下的人所注視,要是說,寫出《勸學》的他辭賦連乙等都沒有,天下人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有可能不會直接認定黑幕。

但肯定會想,連乙等都沒有,到底寫了啥?

我要好好瞧瞧。

最後的結果就只有一個,到底是誰,把這種文章批駁的一無是處?

文人相輕那是真的。

但文人要臉,也是真的。

沒有人會承擔這個責任,到時候自己就成了那個嫉賢妒能,無恥打壓《洛神賦》的跳樑小醜,跟隨着此篇流芳千古的文章,而遺臭萬年。

“交叉大閱卷都是你們自己決定的,問我作甚,這點判斷力都沒有嗎?”

孫康直接將試卷傳回,並說道:“時間緊,職責重,看完便回到自己的位上,批閱試卷去。”

說罷,他轉身離去。

《洛神賦》重新回到批改的人手裡。

他原本就對於此篇文章,甚爲喜愛和推崇,因此在初閱的建議評等時,自然是毫不猶豫的定下:甲。

這一篇文章,另外一個交叉閱卷的學士,也極其喜愛,能夠一眼看出,這不是爲了文筆好而好文筆。但他也覺得,有偏題的嫌疑。畢竟不是直接寫河,稍微發散了一些。

當然,誰都不肯當,把一篇公認的好文打壓下去的小人,建議平等亦是:甲。

………

同時,孫司徒書房裡。

昨夜,孫謙便將辭賦那一科,完全的默寫。至於策論,長篇大論,自然做不到一個字不漏的複寫,但至少把策論文章的關鍵內容,全都給摘抄下來。

然後便在一大早,和老父親對起了答案。

在看到的辭賦文章的那一刻,孫琰露出了笑容,擡起頭看向對面的兒子,問道:“你怎麼不寫我們揚州的溪河?”

溪河是大江的一條支流,經過孫司徒老家,曲陽。

算是他們的母親河。

“父親,兒想的是,朝廷本就以我揚州孫氏與盛安疏遠而有所不滿,一直都覺得我們不像是江北的那些家族,感念聖恩。”孫謙自我分析道,“寫溪河,確實是更加順手,也能極致抒發鄉族情懷,但胸懷過於狹隘。於陛下而言,愛國之情,亦不真誠。”

“聰明。”

這就是孫謙和孫恆的區別。

一個動不動就被孫司徒教訓愚蠢,腦子僵化透頂。

另外一個,不僅一點就通,而且十分自信。

提問,就大膽的答。 答的,還都在點上。

“夫大河者,肇崑崙之玄圃,瀉星宿之瑤津。”

這開頭這一句,就讓孫司徒,頗爲滿意。不禁點了點頭,道:“我讓小妹練琴,學《出水荷》,那是我們揚州,自己的文脈。小橋流水,溫婉動人。北方士子下江南,多依依不捨,流連忘返,恰是因爲江南女子的美好。但你要知道,我們的文,是自守的,某種程度上說,也是有些小氣的。”

“兒明白。”孫謙點首。

大虞北方人多抨擊的,就是南方人不愛國。

沒有太深的家國情懷。

這點,孫琰並不避諱。

歷代,都是得中原者得天下。

統一天下,沒有一次是由南向北。

很多時候,都是北方既定,而後南方纔歸附。

世家宗族,就是南方自己的‘朝廷’。

但孫琰並不覺得,這樣做有何過錯。

你不給江南世家權力,卻要他像勳貴一樣忠君愛國,有這樣的道理嗎?

現在孫謙的文章裡,就透露出了一種態度。

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國。

“浪拍雄關,曾碎姬望之馬;濤沉齊劍……這個典故也不錯。”

姬望,那是姬淵的老祖宗。

姬望曾經勢大的時候,可是盡收河北之地,舉兵數十萬欲要南渡,大有統一天下之勢。

結果也就不言而喻,那一戰輸了。

佔領的河北之地,也悉數迴歸。

這句話,雖然說有點冒犯姬淵的意思,但又如何呢?

朔風之戰贏了,至少北境在十年之內,不會輕易丟失。

姬淵這一代統一天下的可能性,也不大。

就算真的南下,大虞亡了國,還要因爲這一首詩,對他揚州孫氏哈氣嗎?

不會的。

姬淵這輩子能夠達到的極限,那便是一統江北,他想要成爲一統江山的雄主,做終結亂世的千古一帝,對待江南的政策,也只能是詔安。

全篇看完後,孫琰判斷道:“作爲科考中的辭賦第一,夠格了。”

當然,也僅僅是夠格。

不能夠對一篇考試時的應試作文,有太高的要求。

所謂高考滿分作文,絕大多數,以文學性來說,都是0。

沒有任何意義。

考試,考的就是一個機變,以及積累,是對讀書人勤奮的嘉獎,是天賦才華冰山一角的展露。

這也是爲什麼,絕大多數流傳的名篇,基本上沒有出自於科考的。

“父親,比宋時安如何?”孫謙問道。

“比《勸學》差的遠。”孫琰說完就改口,“不,是無法比擬。”

孫謙無話可說。

“《勸學》超出了科考的範疇,有啓示的意義。”孫琰這樣說的時候,同時也算是安慰,“但這次的考試,利於你,文字方面,你勝於他。當然,他肯定也有文筆,但絕對不是強項。”

他要是毫無瑕疵,也過分了。

人怎麼能夠全方面的厲害呢?

“辭賦不看了,說策論吧。”

孫琰繼續看,孫謙對策論方面的摘要,並且道:“這個題目,昨日我聽到的時候,便猜出,是陛下所出。”

“這是在敲打我們嗎?”孫謙問。

“敲打天下世家呢。”孫琰毫不遮掩的說道,“不要把朔風,全當成是宋時安的勝利。這應該是,皇帝的勝利。所以陛下現在,是很有底氣的。”

朔風打贏了,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宋時安,六皇子,以及吳王黨上,覺得他們勢不可擋了。

卻忘了,皇帝比任何人都高興。

賭國運的時候,他也沒有慫,沒有換人,反倒是持續增兵,擴大戰況。

要是輸了,他跟宋時安是要一起倒黴的。

“不錯,你這個認識相當不錯。”孫琰在看完之後,點了點首,“沒有避諱鹽鐵之事,是好的。”

鹽鐵專賣,亦稱‘鹽鐵官營’。

大虞財稅的絕對主力來源。

真要往節約公帑等方面去揮墨,那就是自欺欺人了。

“我着重談論鹽鐵經營的革新,這方面寫得深入了一些。”孫謙道。

鹽鐵專賣,這個制度至少傳承了千年。

但什麼東西,一到後期,肯定也要出問題的。

現在就是要寫,如何還錢於陛下。

“好,好,好。”

孫琰站起身,連說了三個好,並語氣篤定道:“無論放在哪屆科考,你都會是狀元。”

第75章 宋青天來了第145章 科考結束,探監第48章 死路一條第79章 小魏的站臺第124章 宋時安回盛安第115章 皇帝送給宋時安的禮物第52章 魏忤生,宋時安第20章 放榜了!第78章 宋老爺,裝糊塗的高手第132章 朝堂爭鬥,宋時安功過幾何第32章 一文賀禮第12章 魏忤生第77章 張公硬,宋堂尊高第1章 應夢逆臣第112章 這份榮光,我們一起享受!第74章 接管朔風,下馬威第126章 宋時安,進盛安第35章 若個書生萬戶侯?第5章 進考場第23章 我兒子中瞭解元!第112章 這份榮光,我們一起享受!第83章 七代積累,全部上交第110章 姬淵退兵,推陳出新第37章 大虞第一劍第107章 姬淵這人,也太較真了第2章 上個岸先第10章 與皇帝神交第124章 宋時安回盛安第78章 宋老爺,裝糊塗的高手第69章 搬空琅琊第32章 一文賀禮第125章 從弗雷爾卓德歸來的宋時安第89章 傳回盛安,皇帝震怒第81章 我只要朔風第125章 從弗雷爾卓德歸來的宋時安第9章 休想再回宋府!第62章 衆皇子齊聚第140章 宋府解封,天下舉人歸京第46章 封官了第45章 宋時安回家了第97章 宋靖下臺,百官彈劾第44章 尚書檯述職第134章 孫司徒替宋時安說話第147章 正確的策論第128章 到底誰是主謀!第65章 琅琊政變第110章 姬淵退兵,推陳出新第5章 進考場第78章 宋老爺,裝糊塗的高手第60章 祭祀大典第111章 戰爭結束,宋時安重回朔風之主第102章 ‘電’告姬淵,虞軍入關第102章 ‘電’告姬淵,虞軍入關第136章 太子比天下更重要第77章 張公硬,宋堂尊高第23章 我兒子中瞭解元!第79章 小魏的站臺第28章 宋時安,我想見你第66章 緊迫的計劃第19章 宋時安是何人?第130章 宋時安,將皇帝一軍第139章 會試出題,暗藏玄機第95章 得糧八萬,民夫兩萬第135章 晉王的有力反擊!第25章 孫司徒的邀請第81章 我只要朔風第117章 百官們快跑啊,宋時安回來啦第88章 姬淵第3章 科考日第149章 辭賦排名全出,全部揭名!第118章 宋時安該如何賞第48章 死路一條第44章 尚書檯述職第4章 背水一戰第55章 再回家,上戰場第25章 孫司徒的邀請第28章 宋時安,我想見你第67章 挾持羅庭,搬空琅琊第130章 宋時安,將皇帝一軍第14章 鎖定亞元!第127章 宋時安,坐大牢第7章 究極難題第37章 大虞第一劍第99章 皇帝對宋時安的支持第41章 朝會第144章 恐怖的策論題目第102章 ‘電’告姬淵,虞軍入關第78章 宋老爺,裝糊塗的高手第55章 再回家,上戰場第32章 一文賀禮第22章 上門提親第19章 宋時安是何人?第59章 殿下放心飛,九族永相隨第81章 我只要朔風第97章 宋靖下臺,百官彈劾第18章 《屯田策》最優第29章 宴會開始第57章 與六皇子見面第103章 爆發瘧疾第69章 搬空琅琊
第75章 宋青天來了第145章 科考結束,探監第48章 死路一條第79章 小魏的站臺第124章 宋時安回盛安第115章 皇帝送給宋時安的禮物第52章 魏忤生,宋時安第20章 放榜了!第78章 宋老爺,裝糊塗的高手第132章 朝堂爭鬥,宋時安功過幾何第32章 一文賀禮第12章 魏忤生第77章 張公硬,宋堂尊高第1章 應夢逆臣第112章 這份榮光,我們一起享受!第74章 接管朔風,下馬威第126章 宋時安,進盛安第35章 若個書生萬戶侯?第5章 進考場第23章 我兒子中瞭解元!第112章 這份榮光,我們一起享受!第83章 七代積累,全部上交第110章 姬淵退兵,推陳出新第37章 大虞第一劍第107章 姬淵這人,也太較真了第2章 上個岸先第10章 與皇帝神交第124章 宋時安回盛安第78章 宋老爺,裝糊塗的高手第69章 搬空琅琊第32章 一文賀禮第125章 從弗雷爾卓德歸來的宋時安第89章 傳回盛安,皇帝震怒第81章 我只要朔風第125章 從弗雷爾卓德歸來的宋時安第9章 休想再回宋府!第62章 衆皇子齊聚第140章 宋府解封,天下舉人歸京第46章 封官了第45章 宋時安回家了第97章 宋靖下臺,百官彈劾第44章 尚書檯述職第134章 孫司徒替宋時安說話第147章 正確的策論第128章 到底誰是主謀!第65章 琅琊政變第110章 姬淵退兵,推陳出新第5章 進考場第78章 宋老爺,裝糊塗的高手第60章 祭祀大典第111章 戰爭結束,宋時安重回朔風之主第102章 ‘電’告姬淵,虞軍入關第102章 ‘電’告姬淵,虞軍入關第136章 太子比天下更重要第77章 張公硬,宋堂尊高第23章 我兒子中瞭解元!第79章 小魏的站臺第28章 宋時安,我想見你第66章 緊迫的計劃第19章 宋時安是何人?第130章 宋時安,將皇帝一軍第139章 會試出題,暗藏玄機第95章 得糧八萬,民夫兩萬第135章 晉王的有力反擊!第25章 孫司徒的邀請第81章 我只要朔風第117章 百官們快跑啊,宋時安回來啦第88章 姬淵第3章 科考日第149章 辭賦排名全出,全部揭名!第118章 宋時安該如何賞第48章 死路一條第44章 尚書檯述職第4章 背水一戰第55章 再回家,上戰場第25章 孫司徒的邀請第28章 宋時安,我想見你第67章 挾持羅庭,搬空琅琊第130章 宋時安,將皇帝一軍第14章 鎖定亞元!第127章 宋時安,坐大牢第7章 究極難題第37章 大虞第一劍第99章 皇帝對宋時安的支持第41章 朝會第144章 恐怖的策論題目第102章 ‘電’告姬淵,虞軍入關第78章 宋老爺,裝糊塗的高手第55章 再回家,上戰場第32章 一文賀禮第22章 上門提親第19章 宋時安是何人?第59章 殿下放心飛,九族永相隨第81章 我只要朔風第97章 宋靖下臺,百官彈劾第18章 《屯田策》最優第29章 宴會開始第57章 與六皇子見面第103章 爆發瘧疾第69章 搬空琅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