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揮師出塞

漢六十一年,五月廿五,小暑。

近年來,關中各地的天候甚是熬人,冬天愈發寒冷,夏天愈發炎熱。

早朝上,朝臣們依舊有些心不在焉,再過五日便是初伏,依着過往慣例,從初伏到末伏皆應休朝,將將一月時間。

熬過這五天便可逃離着蒸籠般的長安城,跑南山腳下的避暑山莊享受涼風習習啦。

無事啓奏的朝臣們默默在心中唸叨,儘量提起幾分精神聽旁人出列議政,聽監國太子劉徹裁示。

待得要退朝,掌印太監孫全頒了道聖旨,讓安北將軍史惕率兩萬中壘精騎,出長安北軍大營,前往正在興建中的武威城駐紮。

河西走廊遠在數千裡之外,絕大多數朝臣自是無法獲知匈奴右賢王意圖進犯武威城的消息,只道皇帝是擔憂西羌諸部出兵阻撓大漢築城,預做防備罷了。

太子劉徹懶得跟他們解釋,知曉此事的少數重臣也不敢多言,故而朝臣們便是懵懵懂懂的下了朝。待到初伏之日,皆是如獲大赦般跑南山避暑去了。

他們更不曉得,在這短短五日中,各大邊郡發生了多大的事兒。

隴西都尉馮遠率萬餘輕騎繞過祁連山系東南端的烏鞘嶺,插入諸羌腹地,拿出昔年那番馬賊頭子的做派,順着祁連山南麓一路燒殺擄掠,直奔西海而去。

雲中都尉蘇建率兩萬漢騎北出長城關隘,悍然攻擊匈奴單于庭所轄的諸多駐牧地,逐一清掃常年在漠南草原四處遊牧的匈奴部落,唯求速戰速決,端是不留半個俘虜。

燕北長城的各處塞城驟然關閉已開放了兩年有餘的諸多邊市,不再向烏桓諸部出售糧草,兵械乃至美酒和糖製品。大漢的邊軍將士更是不時出塞,將關牆外的遊牧部落盡數遠遠驅趕出百里開外。

塞城內,來自諸多內郡的大漢行商皆是愁容滿面,官府非但關了邊市,更嚴禁往塞外運送貨物,這算甚麼事?所幸官府及時出面,讓行商們稍安勿躁,靜候數日即可。

烏桓山脈,薄奚部的大帳內。

大漢使臣宋遠宣讀完漢帝劉啓的密旨,緩緩掃視着眼前跪伏在地,卻久久不出言領旨的烏桓諸部大人。(烏桓體制詳見第一百六十八章,不再贅述。)

“薄奚候,還不率各位侯爺接旨麼?”

宋遠的目光愈發凜冽寒涼,對薄奚部的大人忽都冷聲道。

忽都聞言,心中滿是苦澀。

兩年前,正是這宋遠執節來使,亦是在這頂大帳內宣讀了大漢皇帝的旨意,將烏桓各部貴族盡皆封爵,大人封爲候,小帥封都尉。從那日起,烏桓諸部便是大漢臣屬,每歲進貢,以換取大漢向烏桓諸部開放邊市。

兩年來,烏桓諸部從大漢邊市換取了大量的兵械和精鐵,打造出近二十萬毫不遜色於匈奴騎兵的烏桓騎射,與匈奴左賢王分庭抗禮,使得匈奴人再不敢踏入烏桓山脈半步。

時至今日,烏桓已習慣仰賴大漢,習慣用奴隸,牲畜和皮毛從漢商手中換取日常所需。

烏桓人已不再耕作,只因漢人的糧食便宜好吃;烏桓人已不再釀酒,只因漢人的黃酒濃烈醇香;烏桓人已不再挖鹽,只因漢人的海鹽純正精細;烏桓人已不再製糖,只因漢人的飴糖甘甜可口;烏桓人已不再冶鐵,只因漢人的兵械結實耐用。

漢人的邊市關了五日,烏桓諸部便亂了五日!

薄奚部做爲烏桓最強大的部族,兩年來從漢人手中獲得了最大的好處,愈發的強盛起來,他忽都也成爲烏桓諸部毋庸置疑的頭領。

直到宋遠再度帶來了大漢皇帝的旨意,讓他們烏桓出兵,征討匈奴左谷蠡王伊稚斜,忽都才愕然想起,昔年的那道旨意中,早已言明烏桓各部不得違背大漢皇帝詔令,必要時需出兵替大漢征戰。

事已至此,他雖不想接下這道旨意,卻又不得不接,只得出言道:“臣忽都領旨……”

話未說完,跪在他身後的一位烏桓貴族便是起身,大喝道:“那左谷蠡王伊稚斜乃是軍臣單于的胞弟,專爲牽制左賢王方纔將駐牧地設在漠南,我烏桓若出兵征討,一旦軍臣單于震怒,率單于庭的大軍從漠北南下,我烏桓如何抵擋?”

宋遠不怒反笑,淡淡道:“即日起,方碣部族之人不得踏入長城關塞半步,各處邊市再開之日,不得向方碣部族出售任何貨物,烏桓諸部若有將貨物轉賣給方碣部族,亦同等處置!”

他的聲量不大,聽在烏桓貴族們的耳裡卻如平地驚雷,轟隆作響。

尤是先前起身大喝的那位貴族,他正是方碣部族的大人,是受了大漢皇帝封爵的方碣候。

“你敢!”

他憤怒的咆哮着,抽出匕首便要作勢上前。

宋遠非但全無半分懼色,反是用蘊滿鄙夷目光的冷眼看他。

噗嗤!

利刃入肉聲響起,倒下的卻非宋遠,而是適才氣勢洶洶的方碣候。

烏桓貴族們忙是起身避讓,滿臉驚駭的望向將匕首捅入方碣候胸口的那位男子,紛紛出言呵斥道:“巴魯,你瘋了?”

“瘋?我巴魯乃是大漢皇帝親封的赤勃候,誰敢說我瘋?”

巴魯將尚在滴血的匕首舉到嘴邊,伸出舌頭舔了舔,笑得甚是陰森。

宋遠亦是笑道:“赤勃候非但沒瘋,更是爲我大漢剿殺叛賊,立下大功,應得馬刀百具,硬弓千張,箭矢萬支,明日可隨本官前往邊塞領取!”

巴魯忙是道謝,便即拱手告辭道:“本侯這便回返部族,先領族中精銳吞了方碣部,待得明日隨使臣取了賞賜,便即前去征討伊稚斜。”

說完,他便邁步出帳,絲毫沒有顧及其餘的烏桓貴族。

譁~~

大帳內登時喧譁起來,烏桓貴族們又不蠢,豈會瞧不出赤勃部族早和大漢暗通款曲。

可那又如何?

怪他爲討好漢人而背叛烏桓各部麼?

可歸附強者本就是理所應當的事,如今大漢屢屢將匈奴打得丟盔棄甲,大敗虧輸,不正是最強者麼?

他們先前之所以猶豫,並非是想違逆大漢皇帝,只是在盤算着利弊得失,既不想損耗自個部族的勢力,又想從漢人手裡撈到好處,便像過往的兩年一樣。

然而巴魯和他的赤勃部族搶先冒出頭來,用方碣部的血向大漢皇帝宣誓效忠。

烏桓各部的大人們哪裡還敢遲疑,誰曉得身邊還有沒有似巴魯這般已暗中勾結了漢國使臣的狠角色?

若接下詔令,出兵征討匈奴左谷蠡王,應能拿到不少好處;若是不接詔令,惹惱了眼前的大漢使臣,怕是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忽都最爲烏桓最強的頭領,忙是率衆再度跪伏,顫着雙手接下那份卷寫着聖旨的卷冊。

他心中不禁有些懊悔,早知如此,先前就不該猶豫的,硬是讓巴魯搶了先。

赤勃部本就不弱,待其吞併方碣部後更會實力大增,若是大漢朝廷今後亦對他另眼看待,暗中賜予赤勃部大批的兵械糧草,使得赤勃部的實力超過薄奚部,依巴魯心狠手辣的脾性……

忽都簡直不敢去想那等情形,忙是向宋遠拍着胸脯保證,他薄奚部不但會精銳盡出,更會督促烏桓各部全數出兵,將左谷蠡王伊稚斜在漠南駐牧地內的匈奴部族盡皆剿滅。

宋遠拍拍他的肩膀,輕笑道:“我大漢的太子殿下昔年曾再三叮囑本官,莫要聽你等說了甚麼,而要看你等做了甚麼!”

忽都端是啞然無語,只得無奈苦笑,隨即重重點頭。

六月初八,已是休朝的第十日。

太子府中酷熱難耐的劉徹終是接到了宋遠傳來的好消息,忙是寫好信箋,爲保證萬無一失,特意讓飼養鷂鷹的近侍將三隻鷂鷹逐一放飛。

事罷,他也匆匆跑甘泉宮避暑去了。

對於各處戰事,他只能籌劃到此,至於遠在數千裡之外的諸位將領能否順利執行相關計策,那就非他所能掌控的了。

大漢沒有手機,更沒有微信,否則也不會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說法。

甚麼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都是騙鬼的!

切勿在不知具體情況時,輕易對領兵在外的將領指手畫腳。

劉徹能做的,只是儘量將大戰略制定得更爲周詳細緻,接下來,便只能靠身處前線的將領們自行發揮啦。

若真出了岔子,遠在長安城的劉徹也沒辦法力挽狂瀾的。

盡人事,聽天命,不外如此。

數日後,守候在朔方郡治多日的羽林右監倉素終是接到了太子劉徹的傳信,連續三封皆沒有使用密語,只有簡單兩個歪歪扭扭的隸字,“出征”!

朔方太守李廣早已接到了漢帝劉啓的密旨,三萬細柳精騎也早已整裝待發,接過倉素呈上的信箋,李廣仰天大笑三聲,便即大手一揮,出征!

六月十六,朔方太守李廣率三萬細柳精騎西出陰山險關高闕塞,打馬揚鞭,直奔數百里外的匈奴右賢王庭而去。

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三百九十四章 長輩震怒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廟及冠第三十一章 特種作戰 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六百三十三章 佯攻敵都第六百六十六章 卓氏大喜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臨朝第六十八章 諸事妥當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五百二十六章 李廣致仕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算諸越第八百零三章 東方先生第四十八章 避暑山莊第八百零三章 東方先生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購新宅第四百九十三章 月氏借道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家驕女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度陳倉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五百三十二章 子承父業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七百九十六章 服飾改制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國來朝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四百零一章 今歲除夕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龍城第十一章 父子攤牌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三百零四章 雍涼乳業第十章 天上人間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賜笄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門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擊鹽商第七百零六章 考較太子第九十二章 帝國物流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行邸報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慫恿第五百零五章 大農六部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蕩少年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兒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盤算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貨第八百二十六章 貴女愁緒第七百一十章 小遺席間第七百二十一章 事出意外第二百六十四章 開發湘南第三百九十四章 長輩震怒第六百六十九章 滌綸衣料第五百八十二章 身毒禁海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爲拘束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爲匪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涼畜牧第三百八十三章 帳內定計第三十二章 王嬸還鄉 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四百一十七章 公卿更替第八百三十六章 離京赴任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言請戰第七十三章 化工環保第一百四十七章 瘋狂斂財第一百二十四章 欲設慈濟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願得償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諸事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議政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夷將軍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當第三百七十九章 兩軍伐謀第一百二十六章 關城血戰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發大夏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兒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師範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七百章 注輦歲贈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烏桓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文學說第三百九十九章 重整軍制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備戰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七十三章 化工環保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四百零八章 半島烽煙第二百二十章 秭歸項氏第三十九章 皇子抉擇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請除國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變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蕩少年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見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
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三百九十四章 長輩震怒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廟及冠第三十一章 特種作戰 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六百三十三章 佯攻敵都第六百六十六章 卓氏大喜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臨朝第六十八章 諸事妥當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五百二十六章 李廣致仕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算諸越第八百零三章 東方先生第四十八章 避暑山莊第八百零三章 東方先生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購新宅第四百九十三章 月氏借道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家驕女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度陳倉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五百三十二章 子承父業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七百九十六章 服飾改制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國來朝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四百零一章 今歲除夕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龍城第十一章 父子攤牌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三百零四章 雍涼乳業第十章 天上人間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賜笄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門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擊鹽商第七百零六章 考較太子第九十二章 帝國物流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行邸報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慫恿第五百零五章 大農六部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蕩少年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兒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盤算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貨第八百二十六章 貴女愁緒第七百一十章 小遺席間第七百二十一章 事出意外第二百六十四章 開發湘南第三百九十四章 長輩震怒第六百六十九章 滌綸衣料第五百八十二章 身毒禁海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爲拘束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爲匪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涼畜牧第三百八十三章 帳內定計第三十二章 王嬸還鄉 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四百一十七章 公卿更替第八百三十六章 離京赴任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言請戰第七十三章 化工環保第一百四十七章 瘋狂斂財第一百二十四章 欲設慈濟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願得償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諸事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議政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夷將軍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當第三百七十九章 兩軍伐謀第一百二十六章 關城血戰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發大夏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兒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師範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七百章 注輦歲贈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烏桓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文學說第三百九十九章 重整軍制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備戰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七十三章 化工環保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四百零八章 半島烽煙第二百二十章 秭歸項氏第三十九章 皇子抉擇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請除國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變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蕩少年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見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