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往事不復轍

榮國府,賈琮院。

天色已逐漸亮起,晴雯端了銅盆熱水,走到正房門口,照常敲了兩下,便隨手去推房門。

因賈琮每日起身,都有丫鬟進來服侍,所以他晚上就寢,雖關上房門,一般都不鎖死,便於丫鬟清晨進出。

這裡是伯爵府內院,賈琮居住院落,每晚又會另外落鎖,所以正房夜裡不鎖門,也在常理之中。

像晴雯服侍了他多年,自然知道這個規矩。

每日清晨她們進房,都是依禮敲門兩下,然後徑直推門進屋,早已習慣成自然。

今天晴雯推門卻發現推開,像是從裡栓死了,晴雯心中希罕,三爺好生古怪,今兒怎麼鎖起門了?

房間內芷芍聽到敲門聲,一時之間有些羞燥無措,可憐兮兮看着賈琮,叫了聲三爺,眼裡都是求助的神情。

賈琮忍俊不禁,笑道:“不用怕什麼,反正她們都要知道的,最多取笑幾句。”

芷芍紅着臉說道:“不成,反正現在我沒意思見人。”

賈琮笑道:“你安心躺着就是,晴雯我來應付好了。”

他走到牀榻前的隔斷前,將懸掛的帷幕放下,一下將牀榻遮蔽掉,然後去門口去開門。

門外的晴雯沒推開房門,心裡便開始犯嘀咕,一想到昨日賈琮和芷芍的親暱,還有昨晚乘涼時古怪的氣氛。

難道昨夜芷芍姐姐值夜,真的和三爺做出好事了,想到這裡晴雯俏臉頓時火紅。

至於什麼叫做出好事,晴雯也算見多識廣,從小就聽府上婆子說過葷話,自然是清楚的,而且還很好奇呢。

昨晚晴雯忍不住好奇,還想去瞧瞧動靜,可巧昨又是下雨又是打雷,根本出不得房門,後來便糊里糊塗睡了。

必定昨晚三爺和芷芍就那樣了,還事先栓死了門,晴雯思緒纏繞,心中突然有些失落……

……

賈琮打開房門,見晴雯端着銅盆熱水,似乎有些發呆,一張俏美臉蛋還紅撲撲的,看着有些誘人。

晴雯看到開門的是三爺,而不是芷芍姐姐,越發覺得自己沒猜錯,忍不住哼了一聲。

賈琮見大清早的,這小姑娘突然有些傲嬌,微微有些奇怪。

晴雯將銅盆放在盆架上,擰乾了棉布遞給賈琮,說道:“三爺,洗臉。”

等到賈琮接過棉布,晴雯一雙大眼睛就來回打轉,問道:“芷芍姐姐怎麼不見?”

賈琮隨口說道:“芷芍身子不舒服,還沒起牀,在裡面休息呢。”

她突然目光一亮,牀榻前一向掛起的簾幕,如今卻放了下來,將內室遮得嚴嚴實實的。

晴雯心中越發好奇,內室簾幕一向都不用的,怎麼突然就拉起來了……

“三爺,芷芍姐姐身子不爽利,我進去瞧瞧她。”

裡面的芷芍聽了這話,心中不禁大羞,生怕晴雯闖了進來,自己這樣子,可真是羞死了。

她想着下賈琮的牀榻,去自己原先睡的側榻上。

只是剛要下牀,動作急了些,臉上微微一白,腰腹便有些不自在,連忙停下動作。

……

賈琮看到晴雯眼神的捉狹,對她的八卦愛好頗爲無奈,伸手一撈,便摟住她的纖腰,將她拉了回來。

俗話說男人的頭,女人的腰,都是不能輕易碰,晴雯被賈琮突然一摟,滿臉通紅,一下忘了這茬。

賈琮往晴雯手上塞了把梳子,說道:“快幫我梳髮,待會還有事讓你去辦呢。”

晴雯哦了一聲,拿起梳子幫賈琮梳理髮髻,一雙眼睛總是往簾幕瞟。

突然她抽了抽鼻子,奇怪說道:“三爺,你身上好香,怎麼都是芷芍姐姐的味道。”

賈琮臉色有些發窘,突然想到晴雯有一個毛病,就是鼻子特別靈敏。

當年她能在自己房間裡,聞出曲泓秀的味道,自然也能聞出芷芍的味道。

賈琮說道:“昨夜芷芍在我房裡,我身上有她的味道,有什麼稀奇的。”

晴雯聽了心中不信,自己值夜的時候,也在三爺房裡,怎麼他身上從沒自己的味道。

……

這邊晴雯剛幫賈琮梳好頭髮,他又拿牙膏淨過口,只見齡官進了房間。

說道:“三爺,早點已準備好了,三爺用過還要上衙呢。”

賈琮問道:“齡官,怎麼是你在操持,大早上怎麼不見五兒?”

齡官說道:“五兒姐姐一大早就去西府了,昨日大夫說二奶奶孕期將至,這月可能要分娩,事事都要小心。

所以西府一應家務,二奶奶都不能操心了,都要五兒姐姐和平兒姐姐代勞,所以五兒姐姐出門特別早。”

賈琮一笑,說道:“我瞧這大夫醫術尋常,都說十月懷胎,怎麼算也該是七月,又有六月什麼事。”

齡官聽了也不在意,笑道:“三爺好厲害,連這個都懂。”

賈琮之所以這樣說,自然不是隨口胡說。

因爲按照原來脈絡,王熙鳳應該生下女兒巧兒,那位巧姑娘的生日正是七月初七。

因幼年體弱多病,鄉野劉姥姥便出了個以毒攻毒、逢凶化吉的話頭,給她取名巧兒。

如果事情還是按原先的脈絡,那就該絲毫不差,王熙鳳的分娩之日,自然也該在七月初七。

但是,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之後,賈家的許多事都發生鉅變。

黛玉不會再淚盡而亡。

迎春不會嫁給孫紹祖,以至於受虐而死。

秦可卿脫離原本的悲涼,有了完全嶄新的際遇。

英蓮和晴雯也因自己改變命數,不會再遭受厄運。

榮國府嫡傳二房,也因自己的崛起,而發生鉅變。

二房賈政變爲旁支,搬出榮國府,遷入東路院,自己所在的大房,卻繼承榮國家業,成了神京賈家正溯。

甚至寧國府的提前覆滅,都和自己密切相關……

賈琮不知除了這些,是否還有其他因自己的出現,而發生難於預料的變化,只是連自己都不得而知。

雖然,賈璉被充軍發配之事,與他沒有直接關係,但即便如此,也是完全偏離了原先軌道。

在這樣的種種前因之下,王熙鳳是否還會在七月初七,生下女兒巧兒,也是未知之數。

……

賈琮和晴雯、齡官出了房間,還順手帶上房門,他知道芷芍害羞,總要給她些緩衝時間。

晴雯見賈琮特意關上門,心中愈發懷疑,恨不得推門進去問個究竟,太好奇了。

他們是不是和陳婆子說的一樣……

齡官見晴雯神情異樣,好奇問道:“晴雯姐姐,你這是怎麼了,古古怪怪的。”

晴雯見賈琮進了堂屋,便在齡官耳邊嘀咕一陣,說道:“你說芷芍姐姐真的是身子不舒服?”

齡官想了想說道:“三爺這麼疼芷芍姐姐,她要是真的身子不好,三爺早讓人請大夫了。

哪會讓她一人在房裡歇着,還拉了簾幕不讓人見的,所以芷芍姐姐必定不是生病。”

晴雯喃喃自語:“她不是生病,三爺還把她藏起來,生怕讓人見了似得。”

齡官突然想清楚了什麼,俏臉一紅,說道:“三爺那會不讓芷芍姐姐見人,多半是芷芍姐姐自己害羞,不想見人。

嘻嘻,晴雯姐姐,陳婆子的故事,還是你給我說的,你這還想不出來,他們兩個相好了唄。”

晴雯覺得齡官的話果然有理,不服氣的哼了一聲。

齡官忍不住一笑,說道:“瞧你酸溜溜的樣子,是不是三爺不和你相好,你吃醋了。”

晴雯馬上反擊,說道:“別說的沒事人似的,你瞧你多聽三爺的話。

你每次給三爺捏頭揉肩,在書房唱小曲給他聽,心裡不知多開心呢,傻子都看得出來。

你不要和我說,你不想和三爺相好。”

齡官被晴雯說中心事,俏臉不由通紅,她只過了豆蔻之年,芳齡盈盈才十三,雖然似懂非懂,卻不是完全不懂。

她從小就被家人賣給戲班,早已沒了家園之念,自在姑蘇邂逅賈琮,從此便脫離顛沛流離。

一個人在最灰暗寂寞之時,被另一個人救贖和關愛,自然會對他有難言的依戀。總會不由自主,想將自己一切都交給對方,齡官雖在稚齡,也是這種相似的情懷。

晴雯見齡官被自己刺話,卻一點不生氣,一雙明眸亮晶晶,眼神如慕似喜,不知在想什麼。

八成就是被自己說中心事,不然小丫頭怎麼這等神情。

正在晴雯有些患得患失之際,突然聽到賈琮叫她,連忙進了堂屋。

賈琮讓她傳話到外院,讓江流在二門口等候,他有事情吩咐他做。

……

正房之中,芷芍在牀上休息片刻,便起身梳洗過。

又紅着臉將落紅褥單捲了藏好,給牀榻鋪上新的褥單,微微鬆了口氣,羞於見人的心思,似乎淡了許多。

聽到房門被推開,見齡官提着食盒進來。

說道:“芷芍姐姐,三爺讓我給你帶些早點過來。”

齡官將早點一一擺到桌上,心中卻想起,方纔和晴雯說的相好話題,俏臉紅撲撲的。

她擡頭好奇端詳芷芍,見她兩頰雪潤紅暈,美眸秋水盈盈,光彩流溢,情不自禁說道:“芷芍姐姐,你今天好漂亮啊。”

芷芍笑着摸了摸她的臉龐,笑道:“等你再長几歲,一定會更漂亮。”

芷芍對賈琮從姑蘇帶回的齡官,有些異樣的偏愛。

小姑娘雖有些倔強,但做事手腳勤快,心思靈巧清澈,長得還好看,還有就是她們都來自姑蘇。

甚至芷芍遇到身子不適,還會讓齡官代她值夜。

齡官雖對賈琮很依賴,但她畢竟年幼,比晴雯還小几歲,心中男女之念,還沒那般強烈。

即便猜到賈琮和芷芍相好,似乎也沒有太多介意,芷芍吃着早點,兩人還時而說笑。

這時賈琮進了房間,芷芍好奇問道:“三爺,你到上衙的時間,怎麼還沒出府?”

賈琮笑道:“江流已幫我到翰林院告假,今日暫不去翰林院上衙,在家裡清閒半日,陪你說話。”

他雖被嘉昭帝冊封翰林侍講學士,但那只是對他進士及第的敕封。

皇帝可不想他在翰林院過清貴日子,工部火器司纔是他的主務。

這點賈琮十分清楚,翰林院士葛宏正也很清楚,所以賈琮偶爾告假,葛宏正根本不會在意。

對應賈琮來說,礙於當下宗法禮教,他給不了芷芍相應名分,對已行過家禮的五兒,也是同樣如此。

但迥異於當世的理念和認知,在某些特殊時刻,多一些簡單的陪伴,是他覺得需盡力做到,也是能夠做到的。

……

大周,翰林院官衙,葛宏正官廨。

翰林院是一等清貴衙門,翰林官員做好詔書文章,埋於文獻案牘,多少有些兩耳不聞窗外事。

因此,翰林官員極少牽扯朝堂紛爭,也很少有翰林官員陷入罪愆之事。

但這些日子翰林院卻出了意外,讓翰林院主官葛宏正頗爲頭疼。

本次春闈大比之前,翰林院作爲科甲魁首雲集之地,有三名官員入選春闈屬官。

一名爲會試同考官,另兩人爲會式閱卷官。

七十五名落榜舉子聯名舉告,這三人翰林官員都牽扯其中。

雖然未至落罪下獄,但都因行爲失矩,有損翰林清明,被吏部上奏罰以外貶爲官。

翰林官員外任爲官,本也是尋常之事。

但翰林官員因罪外貶任官,確是極其難堪之事,翰林清名受損,以後仕途上難有作爲,翰林院也因此大失顏面。

此刻,官廨之中,除了葛宏正之外,還有翰林院從五品侍讀學士李從勉。

李從勉在翰林院任職多年,從七品晉升到從五品,是老資格的翰林官員。

而且,李從勉甚至還算是皇族血脈,他的祖先曾是太祖李天凌的遠房族兄。

當年大周建國,李氏族親雞犬升天,李從勉的祖先入朝爲官,但並不是高官貴勳,只是家世比普通人好些罷了。

從他的祖先那輩算起,其實和太祖嫡傳一脈,就要出五服之親,到了李從勉這輩,更與皇族血脈再無關聯。

所以李家可追溯與皇家同宗,但皇家玉冊上根本沒李從勉這一宗。

李從勉靠着自小苦讀詩書,不到三十歲便高中二甲,入了翰林院之後。

做事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兼之才華出衆,加之有些家族人脈,所以一直留在翰林院任職。

幾任翰林首官都對他首肯,使得他從七品翰林編修,不動神色,逐級升到從五品翰林侍讀學士。

如今翰林院也有傳言,李從勉資歷深厚,很可能是葛宏正之後,下一任翰林主官。

而李從勉和葛宏正私交頗好,也葛宏正的心腹下屬,今日兩人聚在官廨,說的便是翰林貶官之事。

……

葛宏正嘆道:“他們三人都是三年資歷的老翰林,皆爲學問精深之輩,日常並無逾矩之處。

此次行爲過於放曠,會試前與考生交遊飲宴,詩文相和,暢談考題趨向,雖有失儀,但也不算大罪。

言辭鍼砭,以示警戒,也就是了,卻好鬧到貶官出京的下場。”

李從勉勸道:“此次春闈爆出舞弊大案,國朝科舉清名受損。

三位同僚會試前與舉子交往,雖只是小節之過,但聖上看的卻是大勢。

今上要借嚴懲科場舞弊和官員失軌,來導正朝堂科舉清名,三位同僚身逢其事,蹈入風波,也是時運不濟。

他們被貶出京,畢竟還在朝爲官,等過去幾年,風波褪去,出於同僚之情,盡力予以幫扶也就是了。

再說,此次受到牽連懲處的官員,也不止我們翰林院一家。

據說,此次入罪罷官的春闈官員,除了工部徐亮雄之外,還有另外十六名官員論罪,不少人都落得流配邊地下場。

另有三十餘名春闈屬官,都因行爲失軌,被貶出京城爲官。

除了禮部之外,其餘五部皆有人列名其中,堂堂春闈屬官,有近半之人受牽連。

大周立國,從未有之,聖上震怒,可想而知。

相比翰林院三位同僚,都無入罪罷官,只是貶出神京,聖上和吏部已算顧及翰林清貴之名,大人不必太過煩憂。”

葛宏正搖頭說道:“我不單是唏噓他們三人的下場,終歸是他們爲官不夠謹慎。

我所憂之事,不僅在於此,前番春闈舞弊大案,正在烈火烹油之時,突然就爆出舉子聯名舉告之事。

涉及舉子達七十五人,已成法不責衆之勢,當逢其時,如同火上澆油,這未免有些太巧了些。”

李從勉聽了葛宏正的話,心中不禁一跳。

自己的上官雖是清貴的翰林之首,卻不是拘泥典籍的酸腐之士,望風觀勢,頗爲敏銳。

他略微一想,說道:“大人所言,未曾沒有道理。

據說大理寺和推事院,對七十五人舉告之事,經過覈查,皆爲屬實。

大人的顧慮之事,大理寺那些人精於偵緝,未曾就沒有想到,如今唯有事發,必定只是限於揣測,沒有實證。

況且這樣的事情,我們翰林院哪裡管得了,自然讓這些有司衙門操心。”

兩人正說着話,突然院中差役在門口回稟。

說道:“院正大人,賈學士親隨送來書信,言賈大人處理工坊要務,今日無法上衙,特向院正大人告假。”

葛宏正看了書信,微微一笑,對差役說道:“你傳我的話,賈學士身負機要國事,盡去操持,本官准假。”

等到差役出了官廨,李從勉笑道:“這位賈學士倒是才情橫溢,百事皆通,一人多任。”

葛宏正看了李從勉一眼,目光中有洞若觀火的笑意。

說道:“玉章雖然年輕,但擔得起翰林學士之名,當年他鄉試之時,就能寫下四言之論,振聾發聵,當真奇才。

他的四言之論,老夫寫了中幅,如今還掛在家中書房,以爲自勉。

只是聖上雖封他翰林之榮,卻不想他真的做一個翰林學士,他自己心中多半也清楚,這倒是有些可惜了。

我們翰林院最終還要靠你這樣後起之人支撐……”

……

第八十七章 辭鋒快如刀第602章 草船難引箭第132章 因果不沾身第399章 巧語渡陳倉第七十六章 素手錄書言第134章 弘法隱貶斥第四十四章 賈琮回府第四十三章 落霞橋頭第293章 慧心勸辭爵第161章 一曲滿城唱第758章 白雪染脂香第550章 琴瑟情意暖第474章 喜禍兩重天第763章 宮花掩春意第141章 奇思達天聽第237章 計深終成禍第445章 滿城皆絕殺第776章 好夢晝初長第391章 罹難歸舊人第435章 裳薄胭脂香第331章 何當爲皇儲第722章 國事多紛擾第641章 閨閣多奇秀第564章 荒唐斷孽根第797章 戾言戲鳳凰第四十七章 不能死這裡第270章 永鎮有奇謀第552章 房闈生情靡第261章 輿圖牽情長第四十四章 賈琮回府第710章 情綿玉生香第236章 世家涼薄深第397章 怨情臨深淵第392章 慧心臨澀筆第400章 情迷生博弈第553章 兩房各賢奸第243章 陰邪無處藏第八章 王府來人第六十九章 討要柳五兒第539章 鴛盟存真假第688章 問禮護嬌顏第三十五章 黛玉讀詞第423章 疑塚埋香魂第290章 捷報議封賞第166章 文華動江南第671章 結網待天時第113章 纖手梳青絲第六十一章 入甕終有報第579章 禍亂由此生第579章 禍亂由此生第702章 嬌豔陷囹圄第343章 乞巧浣青絲第266章 古怪的請託第717章 分戶與襲爵第111章 恩賜觀秘劄第720章 庫房生波瀾第一章 喪門星第495章 君臣定爵資第676章 堪問當年事第572章 帝宮傳隱危第789章 並蒂生情禍第415章 刃寒情幽涼第465章 宣旨彰皇恩第641章 閨閣多奇秀第494章 奏除榮國爵第748章 茶靡花將逝第403章 相見勘迷局第165章 歧路各自緣第520章 世家藏秘事第680章 旭日多香軟第三十三章 聲名初顯第132章 因果不沾身第260章 賈府的野望第464章 天聽驚姻緣第七十九章 小院凝刀光第511章 彈劾難自辯第257章 巡鎮起波瀾第566章 化劫伴孽緣第267章 叵測的風險第371章 巾幗傲鬚眉第五十五章 泓秀夜探第176章 情佛皆是緣第265章 嚴冬的殺戮第十六章 碰巧救了高僧第413章 聯親藏深險第446章 遺秘可傾覆第583章 房闈言婚娶第八十四章 有眼不識珠第721章 家宅多隱患第547章 白日污閨名第708章 柔懷生情靡第423章 疑塚埋香魂第305章 上皇的賜禮第369章 謀局牽南北第490章 瓜蔓顯株連第556章 良緣生喜兆第638章 攻守勢相易第七十六章 素手錄書言第264章 梅枝繡盈香第748章 茶靡花將逝
第八十七章 辭鋒快如刀第602章 草船難引箭第132章 因果不沾身第399章 巧語渡陳倉第七十六章 素手錄書言第134章 弘法隱貶斥第四十四章 賈琮回府第四十三章 落霞橋頭第293章 慧心勸辭爵第161章 一曲滿城唱第758章 白雪染脂香第550章 琴瑟情意暖第474章 喜禍兩重天第763章 宮花掩春意第141章 奇思達天聽第237章 計深終成禍第445章 滿城皆絕殺第776章 好夢晝初長第391章 罹難歸舊人第435章 裳薄胭脂香第331章 何當爲皇儲第722章 國事多紛擾第641章 閨閣多奇秀第564章 荒唐斷孽根第797章 戾言戲鳳凰第四十七章 不能死這裡第270章 永鎮有奇謀第552章 房闈生情靡第261章 輿圖牽情長第四十四章 賈琮回府第710章 情綿玉生香第236章 世家涼薄深第397章 怨情臨深淵第392章 慧心臨澀筆第400章 情迷生博弈第553章 兩房各賢奸第243章 陰邪無處藏第八章 王府來人第六十九章 討要柳五兒第539章 鴛盟存真假第688章 問禮護嬌顏第三十五章 黛玉讀詞第423章 疑塚埋香魂第290章 捷報議封賞第166章 文華動江南第671章 結網待天時第113章 纖手梳青絲第六十一章 入甕終有報第579章 禍亂由此生第579章 禍亂由此生第702章 嬌豔陷囹圄第343章 乞巧浣青絲第266章 古怪的請託第717章 分戶與襲爵第111章 恩賜觀秘劄第720章 庫房生波瀾第一章 喪門星第495章 君臣定爵資第676章 堪問當年事第572章 帝宮傳隱危第789章 並蒂生情禍第415章 刃寒情幽涼第465章 宣旨彰皇恩第641章 閨閣多奇秀第494章 奏除榮國爵第748章 茶靡花將逝第403章 相見勘迷局第165章 歧路各自緣第520章 世家藏秘事第680章 旭日多香軟第三十三章 聲名初顯第132章 因果不沾身第260章 賈府的野望第464章 天聽驚姻緣第七十九章 小院凝刀光第511章 彈劾難自辯第257章 巡鎮起波瀾第566章 化劫伴孽緣第267章 叵測的風險第371章 巾幗傲鬚眉第五十五章 泓秀夜探第176章 情佛皆是緣第265章 嚴冬的殺戮第十六章 碰巧救了高僧第413章 聯親藏深險第446章 遺秘可傾覆第583章 房闈言婚娶第八十四章 有眼不識珠第721章 家宅多隱患第547章 白日污閨名第708章 柔懷生情靡第423章 疑塚埋香魂第305章 上皇的賜禮第369章 謀局牽南北第490章 瓜蔓顯株連第556章 良緣生喜兆第638章 攻守勢相易第七十六章 素手錄書言第264章 梅枝繡盈香第748章 茶靡花將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