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旭日多香軟

榮國府,賈琮院。

東方天色剛亮起,院子裡倩影穿梭,裙裳當風,丫鬟們開始四下走動。

有人梳扎髮辮走出廂房,有人打水點爐燒熱水,有人去內院廚房催叫早點。

賈琮到了時辰醒來,不過今日是五日休朝之日,他倒不用天沒亮就趕去午門。

他剛掀開帳子下牀,側榻的齡官聽到動靜,一骨碌坐起,揉了揉眼睛便下了牀榻。

賈琮見她穿身淺綠薄綢小衣,裡頭露出一截鵝黃繡花抹胸,眉眼如畫,睡眼迷離,惹人憐愛。

她雖是豆蔻之年,身量還未長開,但因是戲藝出身,常年吊嗓練聲,鍛體凝神,氣韻風度,天然成韻。

即便年歲稚嫩,身形挺秀窈窕,舉止秀雅嬌柔,已如二月春芽嫩枝,顯出異樣婀娜俏麗。

齡官這年紀正是嗜睡,即便已起身,依舊有些迷迷糊糊,雪白纖美的腳丫在地上劃拉半天,才找到繡花拖鞋。

她匆匆走到衣架前,取了賈琮的衣袍腰帶,圍着他一陣打轉,幫着他穿戴衣物。

賈琮看她睡眼稀鬆模樣,想着如果是後世,這年齡多半被家裡當公主寵養,哪用天沒亮透就起來操持。

笑道:“女兒家和男子不同,你這年紀正要多睡,纔好長身子,往後讓晴雯她們多值幾天,院子里人手足呢。

以後立個規矩,院子裡年歲比我小的,這兩年都不許熬夜早起,省的傷了元氣。

你去牀上繼續歪着,我等五兒她們過來操持。”

齡官微微嗔道:“那可不行,芷芍姐姐出門之前,特地讓我替她值夜,哪裡有三爺起身,我還去睡懶覺的道理。”

賈琮笑道:“既然這樣,以後逢五之日,我不用早起上朝,你纔來值夜,我晚些起身,我們都能睡得足一些。”

齡官燦然一笑,俏美盈盈,亮人眼目,輕笑說道:“三爺這個法子極好,以後都這麼辦,可不許說過不算。”

她會這樣一臉樂意,因按院裡常例,她本不用值夜,都是芷芍等事出有因,纔會臨時拉她頂班。

那也不過十天半月時間,偶爾讓她遇上一回,尋常情形之下,她不可能逢五就來值夜……

賈琮問道:“齡官,送芷芍和岫煙去牟尼院的婆子,回來有什麼話說,修善師太的舊症好些了嗎?

齡官說道:“陳婆子回來說師太的病,一直時好時壞,前些日子三爺幫請張大夫下藥,這幾日慢慢好轉了。

因爲過些日子,是修善師太六十八壽辰,芷芍姐姐和岫煙姑娘要多住幾日,陪師太過完壽辰纔回來。”

齡官幫賈琮穿好衣服,便對着穿衣鏡子幫他梳頭束髮。

只是她雖給賈琮值過幾次夜,因她還是新作的事情,賈琮的起居之事,她畢竟還不太捻熟。

每日她晨起之後,芷芍、晴雯等幾個手巧之人,都會進來幫賈琮梳頭束髮。

今日不知什麼原故,常來的晴雯竟還沒過來,賈琮問起齡官才知,昨日晴雯身子不爽利。

齡官幫着賈琮梳頭還可以,只是幫他束髮冠髻有些手拙,在賈琮頭頂擺弄幾次,都沒弄到整齊合適。

賈琮被她小手在頭上蹭來劃去,因爲一陣陣發癢,已忍不住笑了幾次。

此時房門推開,五兒端着銅盆熱水進來,見齡官束髮的樣子,忍不住一笑。

說道:“齡官,我來幫三爺束髮,你幫我去張羅早點去,三爺用過還要上衙呢。”

齡官聽了鬆了一口氣,小臉上神情鬱悶,難免有些氣餒。

五兒笑道:“爺們的髮髻和我們女兒家的不同,有些手生沒什麼奇怪的,以後多弄幾次就熟了。”

齡官聽了才放下心思,展顏一笑,出了房門去準備早食。

……

五兒將齡官沒束好的髮髻拆開,又用篦子細心梳理。

她透過穿衣鏡子,看到賈琮適意的閉上眼睛,隨自己在頭上擺弄,有些會心微微一笑。

外頭天色漸漸明亮,從窗櫺上射入的明媚晨光,照在兩人身上,帶着一絲初夏的溫熱。

將兩人身影投射在暗紅的棗木地板上,相互緊貼依偎,透着一種無言的默契。

賈琮耳邊響起五兒的聲音:“三爺,昨日在二奶奶院子遇到一件事,三爺下衙晚,我還沒得空和三爺說。”

賈琮問道:“是什麼事情?”

五兒說道:“昨日薛家姨太太和寶姑娘來看二奶奶,二奶奶突然問起金陵甄家的事情。

姨太太說甄家如今十分兇險,甄家大房少爺牽扯私造火槍,等同謀逆大罪,金陵都傳甄家會被朝廷問罪抄家。

二奶奶聽了這些話,臉色變得很難看,看着很關心金陵甄家的事,像是和她有什麼關係似的。

但我在她身邊已經有些日子,從沒聽說二奶奶和金陵甄家有交情,這事覺得有些古怪。”

賈琮聽了五兒這話,一下睜開眼睛。

想了想說道:“聽着的確有些奇怪,二嫂嫁到神京已有些年頭,從沒聽過她和甄家有什麼交情。

雖說金陵這些大族世家之間,一向都會有些世交情誼,二嫂出身金陵王家,便是這等世家大族,

但二嫂在金陵時只是未出閣的小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不太可能和甄家有深厚交際。

她可是個十分精明之人,說話和做事都不會毫無來由。

她會特地和姨媽打聽甄家的事,聽了甄家兇險還會這等神情,必定事出有因……”

賈琮心中仔細思量,因爲他的出現,原有軌跡中許多人和事,都已經發生劇變。

所有的事情都進入一條全新的支路,讓他無法做大概準確的推斷。

對王熙鳳的異常舉動,他多少有些猜測,但光憑她關注甄家之事,信息比較單薄,一時也無法肯定……

五兒說道:“我想着三爺和甄姑娘有淵源,甄姑娘對三爺十分上心,也算很難得的。

甄家要遭難,甄姑娘這會子又回了金陵,也不知會不會遭罪,二奶奶又突然牽扯進來。

我想着三爺知道這事,萬一出些什麼紕漏,心中也好有個預備。”

五兒一邊說着,麻利的幫賈琮束好髮髻,插上根脂玉髮簪,隨手拉了拉他肩頭衣服的皺褶。

賈琮聽了她的話,在肩上溫柔纖細手掌上握了一下,說道:“難爲你細心,事事都幫我想到。

甄姑娘雖然是女流,但是頗有謀略之人,她在神京之時,就已從其他渠道知曉甄家風險。

她敢這個時候返回金陵,必定已做了防範之策,所以我倒不擔心她會吃虧。”

……

其實,自從甄芳青離開神京之後,賈琮便已飛羽傳書金陵曲弘秀,讓她時刻關注甄家之事。

他給曲弘秀去信,不單是讓金陵鑫春號關注事態發展,萬一甄芳青出現危機,能設法襄助。

更因爲金陵鑫春號在過去一年時間,已和甄芳青有不少生意往來。

包括甄芳青去年在金陵新開的商號,專門用來販賣鑫春號造物,靠着甄家的商場人脈,一度生意興隆。

但是這家新開商號,在上個月便開始收攏生意,不再從鑫春號購入新貨,眼下處於半停頓狀態。

兩家生意來往,還有最重要一項,便是鑫春號營造的香水等造物,通過甄家海船隊銷往遠洋海外。

如今甄家面臨劇變,鑫春號和甄家的生意牽連,必須最大限度做切割和掩蓋,以免受到不必要牽連。

而這一樁事情,在賈琮那日爲甄芳青送行之時,兩人便籌謀過此事。

這不單是在商言商的常規做法,更是出於兩人的曖昧淵源和私誼。

隨着鑫春號最後一筆外洋貨物,因甄家海船隊在外海失蹤,也從此杳無音信。

這件事通過各種渠道,在金陵城內飛快擴散,如今已是盡人皆知。

這也讓鑫春號因甄家海船隊,成爲人員貨物損失巨大的金陵貨商,也在某種程度上和甄家做了切割。

甚至金陵鑫春號江南總店,已向甄家提出鉅額索賠,並在內務府進行文牘入檔……

……

賈琮說道:“甄家的事情頗有風險,二嫂不像你和平兒那樣溫厚,她性子精明大膽,有些不守常規。

以往做事也常有逾矩之舉,希望她聽了姨媽的話,能心生警惕,不要做出什麼不妥之事。”

賈琮又笑道:“不過有你幫我在西府看着,我也不用怎麼擔心,出不來什麼大事。”

五兒微笑說道:“晴雯不是常說我是管家婆,三爺儘管放心,五兒必會幫三爺做好這管家婆。”

賈琮往後一靠,枕在五兒酥挺香軟的懷中,微笑說道:“我可不單讓你做管家婆。”

賈琮之所以有這番話,是五兒已在榮慶堂向賈母行過家禮,從小陪伴服侍的大丫鬟,如今位份早已不同。

五兒俏臉粉紅,心頭亂跳,臉上生出醉人笑嫣,櫻脣微咬,忘情的將雙臂環在他頸項,將他輕輕摟在懷中。

賈琮微閉着眼睛,心中安逸自在,輕輕揉搓五兒纖巧綿軟的柔荑,沉浸在香蜜綿甜的芬芳之中。 時間不知過去多久,窗外旭日漸漸明亮,直到齡官張羅好早點,來叫他們去用早食。

……

神京,大周宮城,幹陽宮。

盛夏如火,原本陰涼的大殿,變得有些酷熱沉悶。

因此,每日午時之前,郭霖會讓內侍在大殿周圍潑灑井水,消除積蓄的暑氣。

皇帝御案兩旁也擺上兩座黃銅冰鑑,堆滿晶瑩剔透的碎冰,散發陣陣冰涼霧氣,讓大殿中火熱飛快消退。

嘉昭帝穿着明黃薄緞常服,頭戴輕巧透氣的金翼善冠,正在凝神翻閱各類奏章。

這些奏章大多數爲通政司轉呈各地官員奏章,還有部分三法司從金陵急送的複審奏報。

自那日早朝之上,各部官員彈劾金陵甄家妄行不法,務必嚴查嚴審。

嘉昭帝順水推舟當廷下旨,諭示三法司派出幹員,大理寺承責主審,限期半月之內,南下複覈甄世文違逆證供,按律確證定罪。

這兩日三法司覈審奏報,日夜兼程,陸續快馬報回神京。

只是嘉昭帝看過這些奏報,心中卻多有失望。

雖然錦衣衛緝拿甄家管事陳榮,提取甄世文蓄意私造火器證供,經三法司複覈,皆能確證其事。

但去歲震動江南的火器私造大案,深查到此,戛然而止,再無寸進。

即便以錦衣衛千戶王彰江的精明強幹,除查證甄世文爲火器私造主犯,此案其餘疑竇,便再難突破。

不管是此次下金陵複查的大理寺正楊宏斌,還是坐鎮神京官衙大理卿韋觀繇。

他們接觸錦衣衛提供諸般證供案牘,複審火器私造大案線索始末,都能輕易發現其中關鍵蹊蹺。

甄家大房甄世文雖是火器私造案主犯,卻並不是真正的幕後主謀。

他們翻閱金陵秀椿街兇殺案文牘,還有甄世文外室玉娘丫鬟的口供。

甄世文和玉娘在夜半之時,被人入室殺死,手法利落,悄無聲息。

房內金銀財物無一遺失,絕非一般盜賊所爲,顯而易見,甄世文是被人滅口。

殺人者纔是金陵火槍私造大案主謀真兇,但是所有通往最終真相的線索,都已被及時斬斷。

即便王彰江、楊宏斌、韋觀繇等人都是查案緝兇的好手,對此也是一籌莫展。

所有關於此案稽查複審的疑點,都在三法司上報的奏章中詳細記述。

嘉昭帝看過三法司奏章,明瞭這起金陵火器私造大案,雖經多番稽查,目前只能用以定甄家之罪。

那些令他忌憚憂慮陰森覬覦,始終無法被揭開晦暗的面紗,也不知何時才能大白於天下……

……

嘉昭帝看過奏章,又取過御案上一本灰白色秘劄,這是金陵中車司八百里快馬上報,午時剛呈送入宮。

對於大案要案,三法司明查,中車司暗訪,一貫是嘉昭帝處事之法,以免偏聽偏信,以至矇蔽聖聽。

所以,在看過三法司奏章,他對中車司秘報也看得十分仔細。

中車司秘劄記錄內容,對比三法司奏章所述,採取不同的關注方向。

對甄世文案覈查之事,只是簡筆帶過,以免和三法司奏章重疊,秘劄之中多記載大案周邊之情。

如朝廷聖諭下達金陵之後,甄家家主甄世嘉被革職查辦,在金陵城內引起軒然大波。

因人人認定甄家大廈將傾,抄家滅族已在眼前,許多與甄家有生意往來的商戶,紛紛切斷與甄家商貨往來。

許多與甄家有銀錢欠收的商戶,齊聚甄家各處店鋪,甚至是衝擊甄家大宅,討要抽取各類商事銀款。

甄家二房管事劉顯艱難應付,但甄家主事生意的甄芳青卻從未露面。

中車司密探在城中秘查,確認甄芳青並不在金陵城,下落不明……

嘉昭帝看到這裡,心中生出疑慮,問道:“郭霖,據你所報,甄芳青十餘日前就離開神京。

即便車馬腳程再如何緩慢,也早該到達金陵,怎現在都不見她的蹤跡,難道途中出了變故?

甄老太妃雖已過世,但父皇對她還念些香火之情。

如今朝廷正辦理大案,甄家罪名還未落定,她要是這當口出事,朕的臉面上也不好看。”

郭霖說道:“此事的確有些蹊蹺,金陵中車司調配不少人手,在金陵城內外尋找,皆沒有她的蹤跡。

隨她出京的甄府十餘名家人,也都杳無音信,下落不明。

奴婢馬上行文金陵中車司,讓他們加大尋找力度,務必找到甄芳青的下落。”

嘉昭帝沉思片刻,說道:“如今甄家面臨劇變,甄芳青離京返家,卻在這個時候失蹤。

如果她是中途遭遇強人被害,那倒也罷了,左右不過是緝拿兇徒。

如果她是有意隱蔽蹤跡,那就是另有所圖了,老太妃這個曾孫女,雖然是女流之輩,卻不是泛泛之輩。

查找她的下落,不要光在金陵城內折騰,也要巡查神京到金陵沿途各處。

好在她雖然有些不俗,畢竟是個女流,無關大局,盡力查找就是,日後對父皇也有個交待。”

郭霖連忙應道:“奴婢遵旨。”

……

嘉昭帝說過此事,也就暫時放下,繼續瀏覽手中秘劄。

秘劄之後敘述,主事此案的大理寺正楊宏斌,擔心事態激化,生出搶奪械鬥危局,傷及陪都士民安定。

以甄家爲朝廷戴罪之身,名下產業有待落罪處置,商戶欠款按雙方契約處置,違約之事,一概不理等理由。

行文應天知府賈雨村,調配城內各處衙差,守護甄家門店大宅,彈壓市井商戶,護持陪都不生禍亂之事。

中車司秘劄的附錄之中,詳細記載和甄家有商事糾葛的商戶名錄。

嘉昭帝隨意瀏覽之下,卻意外發現一個熟悉的名字,皇商鑫春號江南總店。

嘉昭帝話語微微清冷,問道:“賈琮爲鑫春號幕後,他和甄家也有生意往來?”

郭霖心中凜然,回道:“啓稟聖上,此事金陵中車司已仔細翻查,甄賈兩家在金陵是世交,兩家常年多有往來。

上年賈琮下金陵辦理衛軍大案,因爲家禮上門拜訪甄老太太,因此和甄芳青相識。

鑫春號金陵分號如今生意紅火,在金陵備受矚目,爲金陵商號翹楚。

甄芳青主理甄家生意,在商言商,自然驅利行事,甄賈兩家又是世交之情。

於公於私,她有賈琮這種人脈便利,和鑫春號有生意往來,也算在情理之中。

依據內務府屬官上報,鑫春號上年登錄內務府賬目,年獲利已過三十萬兩。

本年開春,鑫春號江南總店借用甄家海船隊,將香水等造物行銷外海諸國,獲利極豐。

如果按此趨勢,本年或下年,鑫春號當能達成賈琮當初承諾,建號三年可達年獲利五十萬兩。”

嘉昭帝聽到這裡,眼神微微清亮,喃喃說道:“沒想到他真的做到了……”

郭霖說道:“只是眼下卻出現變故,上月甄家海船隊分兩次出港,並裝載大批鑫春號商貨,照例遠銷外海諸國。

可是這次船隊出海,從此便失去了音信,至今都沒有回船消息。

甄家事發之後,金陵中車司關注到此事,特意派員查證。

之後曾上報,據沿海船戶所言,本年五月前後,海上颶風頻繁肆虐,

許多船隻出海之後,沉沒罹難,甄家海船多半遭遇劫數,必定凶多吉少。

所以此次鑫春號江南總號損失慘重,纔會在出現在向甄家追討銀款的名錄中。”

嘉昭帝沉吟片刻,問道:“此事多少有些湊巧,偏這時候出海罹難,金陵中車司消息是否可靠?”

郭霖回道:“啓稟聖上,金陵中車司由神京大檔頭遙領,如今金陵中車司主事之人,是入司十年上的老人。

精明強幹,出事得力,是可信之人,消息絕不會有錯。

不過聖上所言極有道理,甄家罪行落定之際,甄家的船隊恰恰出事,的確顯得蹊蹺。

此事奴婢會再發行文,讓他們加大人手查訪。

不管甄家海船隊是何等結果,生死存亡都要查個確實結果……”(本章完)

第133章 棲霞見寧王第227章 誅心鎮安府第749章 閨房生香軟第429章 傷懷怨檀郎第十七章 孽庶又折騰第560章 亂點鴛鴦譜第147章 瞞天難過海第四章 探春第639章 風波難靖平第665章 歧路情慾殤第259章 謀定參軍國第四十三章 落霞橋頭第723章 姨娘的野望第六十三章 君心有利芒第230章 智昏生妄想第220章 笑語解輕愁第422章 花娘吟金扇第559章 才俊入彀中第764章 鬢香皆同倫第305章 上皇的賜禮第148章 那一抹血光第678章 良緣宜生養第672章 奇禍欲將傾第182章 奏對乾陽宮第411章 海天鑄基業第412章 姻緣有若無第三十三章 聲名初顯第145章 空谷現積屍第785章 音書驚舊顏第122章 藥愈不死心第637章 錚言辨清濁第209章 貢院筆墨酣第598章 筆墨問滄桑第373章 兩淮生鹽危第250章 蒼天放過誰第六十章 豪門巫蠱殤第404章 鄒氏遺秘賬第630章 廷奏驚朝堂第二十四章 道家天師第584章 筆硯訴癡情第105章 中車揭私隱第346章 含辱難偷生第二十三章 文宗學聖第578章 身世多端倪第285章 洶然傳敵蹤第808章 謀深動千里第297章 梨香驚禍危第656章 御街可誇官第137章 隱息豐樂坊第117章 金陵遙在望第459章 巧言定妻妾第291章 襲爵言別情第271章 知音識舊人第408章 幽心黯鬚眉第693章 忠義絕翁婿第798章 宗法撻家風第740章 嬌嬈多情癡第806章 房闈顯端倪第107章 敕封奉議郎第633章 宅門多佞言第六十九章 討要柳五兒第428章 籌謀引賜婚第398章 甄氏有芳青第586章 慧巧問衷心第十三章 豪門水太深第726章 神算窺天機第748章 茶靡花將逝第715章 侍寢爲相好第525章 流火賦嬌容第640章 顯勳生禍患第547章 白日污閨名第303章 誅滅潑天功第204章 片語含生死第309章 問嗣乾陽宮第358章 芳情心自許第340章 融陽映柔情第110章 謀算稱天下第518章 吳孽隱蹤跡第六十三章 君心有利芒第775章 時勢造英雄第347章 清流洗舊孽第176章 情佛皆是緣第272章 離別各自情第477章 紛紛說良緣第791章 覬覦論生死第149章 最後的真相第386章 浣女曲悠揚第128章 無因喚香菱第391章 罹難歸舊人第六十八章 怨懟從天降第164章 逝水譜新章第144章 諸事皆有因第十九章 雪裡紅梅第329章 芳意生嫣然第677章 俏語意翩然第370章 玄墓有梅花第237章 計深終成禍第470章 詔旨賜姻緣第789章 並蒂生情禍第804章 靈前問情心
第133章 棲霞見寧王第227章 誅心鎮安府第749章 閨房生香軟第429章 傷懷怨檀郎第十七章 孽庶又折騰第560章 亂點鴛鴦譜第147章 瞞天難過海第四章 探春第639章 風波難靖平第665章 歧路情慾殤第259章 謀定參軍國第四十三章 落霞橋頭第723章 姨娘的野望第六十三章 君心有利芒第230章 智昏生妄想第220章 笑語解輕愁第422章 花娘吟金扇第559章 才俊入彀中第764章 鬢香皆同倫第305章 上皇的賜禮第148章 那一抹血光第678章 良緣宜生養第672章 奇禍欲將傾第182章 奏對乾陽宮第411章 海天鑄基業第412章 姻緣有若無第三十三章 聲名初顯第145章 空谷現積屍第785章 音書驚舊顏第122章 藥愈不死心第637章 錚言辨清濁第209章 貢院筆墨酣第598章 筆墨問滄桑第373章 兩淮生鹽危第250章 蒼天放過誰第六十章 豪門巫蠱殤第404章 鄒氏遺秘賬第630章 廷奏驚朝堂第二十四章 道家天師第584章 筆硯訴癡情第105章 中車揭私隱第346章 含辱難偷生第二十三章 文宗學聖第578章 身世多端倪第285章 洶然傳敵蹤第808章 謀深動千里第297章 梨香驚禍危第656章 御街可誇官第137章 隱息豐樂坊第117章 金陵遙在望第459章 巧言定妻妾第291章 襲爵言別情第271章 知音識舊人第408章 幽心黯鬚眉第693章 忠義絕翁婿第798章 宗法撻家風第740章 嬌嬈多情癡第806章 房闈顯端倪第107章 敕封奉議郎第633章 宅門多佞言第六十九章 討要柳五兒第428章 籌謀引賜婚第398章 甄氏有芳青第586章 慧巧問衷心第十三章 豪門水太深第726章 神算窺天機第748章 茶靡花將逝第715章 侍寢爲相好第525章 流火賦嬌容第640章 顯勳生禍患第547章 白日污閨名第303章 誅滅潑天功第204章 片語含生死第309章 問嗣乾陽宮第358章 芳情心自許第340章 融陽映柔情第110章 謀算稱天下第518章 吳孽隱蹤跡第六十三章 君心有利芒第775章 時勢造英雄第347章 清流洗舊孽第176章 情佛皆是緣第272章 離別各自情第477章 紛紛說良緣第791章 覬覦論生死第149章 最後的真相第386章 浣女曲悠揚第128章 無因喚香菱第391章 罹難歸舊人第六十八章 怨懟從天降第164章 逝水譜新章第144章 諸事皆有因第十九章 雪裡紅梅第329章 芳意生嫣然第677章 俏語意翩然第370章 玄墓有梅花第237章 計深終成禍第470章 詔旨賜姻緣第789章 並蒂生情禍第804章 靈前問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