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

星瞻州德光城外的軍港,是全南海地區最大的碼頭港區。今天這裡停泊着上百艘海船,全是海鷹、海豹、海獅三款,把這裡擠得滿滿當當的。

德光城總督府,星瞻州文武百官全部到齊了,聽宣京師過來的天使旨意。

“諸位,某已經宣旨完畢,諸位領旨吧。”一位中書舍人笑着對衆人說道。

“謝過天恩!”衆人齊呼了一聲,然後大家便齊聲向劉震恭喜,恭喜他封爵升官。寒噓了幾句,大家慢慢地分開,組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圈子。最核心的是以劉震爲核心,中書舍人、新任星瞻省布政使、佈政僉事、兵馬指揮使等幾位組成的圈子,其餘的圈子都隱隱約約地圍着這一個圈子散佈着。

“這一次星瞻正式設省,分萬倫、怡保、先達、巨港、萬隆、泗水六郡四十五縣。跟南安正式設省的道理是一樣的,意味着將南海兩州正式納入版圖和治理之序,然後以此兩省向東西兩地繼續擴展。”

“公爺說得沒錯,向東繼續擴展,除了數千個大大小小的島嶼,最關鍵的是神武帝指出的祝融、畢方兩個大小島,那是未來我朝東南海域的根基,也是進軍南句芒洲的基地。向西自然是沿着蒲甘國直趨錫蘭島。在那裡趕走葡萄牙人的勢力,以那裡爲根基,經驗天竺、波斯,進而再至大食和大荒洲北、東部。”星瞻省兵馬司厲指揮使說道。

“是的,最關鍵是錫蘭島,它是我們西進第一步的支撐點。根據最新的資料,錫蘭島西部一個叫科提的王國,發生了王位繼承人爭執,葡萄人支持一個叫達摩波羅的傢伙搶先繼位,成爲他們的傀儡。從科提王國退守中部的錫蘭人,成立了悉達伐迦國,擁立了一個叫摩耶杜恩的國王。一派是本地勢力,一派是葡萄牙人及其走狗,兩邊的爭鬥越來越來激烈了,這也是我們最好的切入點。”

“公爺說得沒錯。葡萄人跟本地土著看上去旗鼓相當,各有優劣勢。葡萄牙人船堅炮利,可逞火器之威。但最大的劣勢就是人手缺乏。雖然收攏了不少本地爪牙,但只能打順風仗,一旦勢弱,那些爪牙就可能是惡狼。所以他們可靠的人手非常缺乏,死一個就少一個。”

南海艦隊副統領康茂才附和道。

“葡萄牙人離本土太遠,不僅人手增援,軍械物資補給也是萬分艱難。一旦對峙,稍有不慎就是萬劫不復。本地土著,那些佛教徒們,倒是人多勢衆,又是本土作戰,優勢不小。但最大的問題之一是人心不齊。當初葡萄牙人初至,立足未穩。要是這些傢伙齊心,早就把葡萄牙人趕下海去了。”

“就是因爲這些本地土著忙着勾心鬥角,這才讓葡萄牙人有機可乘,各個擊破。其次武器差距,鄙人覺得有影響,但影響不大。葡萄牙人的火器也不見得能高明到哪裡去,火繩槍,丟!”

“老厲,你可不要輕敵啊。”劉震笑呵呵地說道,“火繩槍對於那些錫蘭島那些土著,還是很有威懾力的。要記得,幾年前我們不是還在用火繩槍嗎?只是這幾年我們火器發展迅速,燧發滑膛槍已經成爲水陸兩師的主要裝備。去年,遼陽軍械第一廠發明了雷汞火帽,相信用不了多久,火帽滑膛槍也會成爲主要裝備。不是葡萄牙人進步慢,是我們進步得太快了。神武帝后,我們花了數百年時間研究火器和化學,只是一直蒙塵,沉積不用。現在時機到了,就一併發出來了,也算是厚積薄發。”

“公爺說得極是,”衆人又是一片點頭讚許聲。

“葡萄牙人這二三十年能在錫蘭島迅速得手,鄙人覺得,大食人也是關鍵之一。”

說話的是星瞻省佈政僉事倪仲嗣。

“這些綠教徒在錫蘭島經營了數百年,非常熟悉那裡的情況。葡萄牙人初到錫蘭島,人生地不熟,要不是大食人見利忘義,充當幫兇,葡萄牙人怎麼會這麼快就站穩腳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些大食人在星瞻、南安兩省各郡縣皆有根基,且廣收教徒。從前周到前朝,南海地區被清理得上百年,最難搞的就是他們。現在估計還有兩三百萬人,卻是最頑固不堪的一羣人,以後怕是最大的不安穩源頭。”

“哈哈,我知道倪僉事的意思。只是從神武帝開始,我們就不以殺戮爲手段,主要以教化爲主。兩三百年了,能有這個結果也是極其難得的。現在也到了收官之時,還有兩三百萬礙眼之人,確實難受。漢王殿下的意思是,我天朝以德服人,既然不願同化於我華夏文明之中,那就各回來處。綠教回綠教所在之地,比如大食、天方等地,婆羅門回婆羅門之地,比如天竺。”

“漢王英明,這一招妙啊,既然不願信奉我朝文明,還負隅頑抗,那就回自家老巢好了。”

“很快資政院要通過《國籍法和外籍人士法》,其實說的就是這個問題。這些不服王化者,將不會被授予國籍。如此就能名正言順地將那些不服王化的綠教徒、婆羅門等人驅逐出境。”

“那就好。此舉大善。”

在他們看來,天朝佔據了的地方就是天朝的地盤,你們這些土著就該服王化,不服就回你們的“祖國懷抱”去。讀聖賢書的人,還是幹不出割頭皮和自治地的事來。

“諸位,旨意上星瞻、南安兩省和南海艦隊主要問題就是綏靖地方,整頓人手和物資,爲西進東進做準備。但其實更重要的是繼續進行艦隊和地方軍官和官吏的培訓。第一批兩省官吏和南海艦隊軍官,已經在翰林院講讀班和水師軍官學堂講讀班畢業了,不日會回來。第二批講讀班名單已經確定,必須儘快交接,讓第二批官吏和軍官儘早進京。這也是重中之重。”

聽完劉震的話,大家神情都有些複雜,最後星瞻省布政使黃文章開口問道:“公爺,朝廷會不會在德光城設立造船廠?”

大家都知道這句話的意思,朝廷要是同意在德光城設立造船廠甚至槍炮廠,那就是對南海兩省不再有戒心了。

“工部和後軍都督府已經確定了,在德光廠設立一家一級船舶大修廠,計劃在二十年設立一家造船廠。主要是工匠技師太緊缺了,就算是培訓,也要十年八年才能畢業,在工廠裡再實習和幹上五六年,纔算成才。總得一處處來。”

“公爺說得極是,我們知道中樞的難處。”大家齊聲說道。都知道不可能一下子完全放開,但是能設立一級大修廠,就是最大的進步了。

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五十六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一)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一百八十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二)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二百零二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細雨春蕪上林苑(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二)第一百零二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三百二十章 薄酒幾分徑自醉第三百零二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四)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七十二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三百七十三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地佐官事無常第一百五十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四)第一百八十一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三)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四百五十七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四)第九十七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一)第一百零八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十六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華舊事恨難忘第十五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伐已聞運籌中大秦官職 三第二百零二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二)第四百零八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二)第十九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二)第一百零八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二)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四)第三百一十七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二)第二百零四章 三軍列陣杭城外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一)第五十五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卻謀史館清貴職第一百三十一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一)第三百零四章 身向人間閱事多第七十章 栩栩如生丹青手第三十九章 賈府門裡訓弟子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四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堂前簡牘紛朱黃第一百五十六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二)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四十八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二)第三十三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一)第一百六十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一百三十章 江南金陵多人事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三百零一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三)第四百四十五章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舊事未了新爭起第二百九十七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四)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二)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三百八十九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二)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四百四十九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十章 喜逢茶樓有私會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三百二十五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一)第七十章 栩栩如生丹青手第三百三十六章 橫戈盤馬太原路第三百五十六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第六十四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一)第四百零五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二百二十七章六睦建德謀定亂(二)第四百零九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一)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一)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四百一十六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三)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洗萬古歌詠志
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五十六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一)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一百八十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二)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二百零二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細雨春蕪上林苑(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二)第一百零二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三百二十章 薄酒幾分徑自醉第三百零二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四)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七十二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三百七十三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地佐官事無常第一百五十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四)第一百八十一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三)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四百五十七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四)第九十七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一)第一百零八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十六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華舊事恨難忘第十五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伐已聞運籌中大秦官職 三第二百零二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二)第四百零八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二)第十九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二)第一百零八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二)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四)第三百一十七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二)第二百零四章 三軍列陣杭城外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一)第五十五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卻謀史館清貴職第一百三十一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一)第三百零四章 身向人間閱事多第七十章 栩栩如生丹青手第三十九章 賈府門裡訓弟子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四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堂前簡牘紛朱黃第一百五十六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二)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四十八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二)第三十三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一)第一百六十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一百三十章 江南金陵多人事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三百零一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三)第四百四十五章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舊事未了新爭起第二百九十七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四)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二)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三百八十九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二)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四百四十九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十章 喜逢茶樓有私會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三百二十五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一)第七十章 栩栩如生丹青手第三百三十六章 橫戈盤馬太原路第三百五十六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第六十四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一)第四百零五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二百二十七章六睦建德謀定亂(二)第四百零九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一)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一)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四百一十六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三)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洗萬古歌詠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