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二)

正統元年的冬月,宣化州保安縣以北賈家堡,大雪紛飛,山河裹銀。正統帝躲在堡裡角樓裡,把身上的棉大衣裹得更緊了些。

“盧卿,爲何成了這個地步?十三萬大軍,一日之間就土崩瓦解。鍾裕安、沈自省,一個個自詡孫武轉世,諸葛再世,現在卻是死的死,逃的逃。呵呵,朕這個皇帝,做得真是前無古人啊。”

盧介瞻聽到正統帝把這些平日裡尊稱先生、愛卿的臣子們直呼其名,知道他心裡着惱得很,遲疑地答道。

“聖上,不必煩惱,使節已經急奔京師,京裡的閣老們必定會調集侍衛軍來營救陛下。”

“侍衛軍不過兩萬,雖然是驍勇之軍,可能破今日之局嗎?那京畿安危又由誰來保衛?”

“想必閣老們定會調集附近的兵馬勤王。”盧介瞻老實地回答道。

“附近的兵馬,那就是關東軍鎮了。韓相他們,一個個把關東軍鎮說得如狼似虎,更有甚者,沈自省那幾個翰林院的,就差沒明說關東軍鎮是前唐末年的節度使,必須小心謹防,以免有割據之禍。”

說到這裡,正統帝嘆了口氣道:“父皇在世的時候,曾經戲問我,讓劉四郎做我姐夫可好。我當時答道,劉四郎文武雙全,就是太風流不羈,要是姐姐跟了他,只怕有的苦頭吃。而且當時他已娶親,姐姐嫁過去就太委屈了,我堅決不答應。現在想來,父皇是頗有深意的。”

說到這裡,正統帝眯着眼睛說道:“父皇這般問我的時候,楊閣老在,吳都監在,皇城司的齊叔..嗯,齊愛卿也在。想必那時父皇在猶豫,也想試探我。如果我真有心皇位,就把朕託付給劉四郎,託付給軍將世家。只是那時的我,只想無憂無慮地過一生,不想攪合進那奪嫡的破事。”

盧介瞻知道這個齊愛卿是皇城司的齊昂,只是這一位因爲廣平郡王遇刺以及皇四子等人出逃等人,被文官們死命攻擊,正統帝爲了保護他,讓他跟南安郡王南下,一起去安撫河南地方。

說到這裡,正統帝年輕的臉上露出幾分怨恨,“那張寶座害死了多少人。我母親,如果不是因爲那張寶座,也不會橫死。當時的我,只想離得遠遠的。可惜...”

說到這裡,正統帝臉上露出譏諷之色,“大家爭得死去活來的皇位,最後卻落到了我的頭上。”

“這是聖上天命所歸。”盧介瞻連忙說道。

“天命所歸,盧卿這麼說,鍾裕安和沈自省這麼說,朕的皇叔也這麼說。前些日子朕也是這麼認爲的。可是等我接到齊愛卿的密信後才知道,我錯的離譜。我也知道,當初父皇能夠得皇祖父禪位,不是什麼天命所歸,而是有軍將世家的支持,就算是清除積弊,力行變革也不會讓天下動盪變色。”

盧介瞻猜到些什麼,可是他也不敢說出口,只是安靜地聽着。

“盧卿,你認爲我們爲何落到這個地步?”

“回聖上,我軍軍心渙散,將帥輕敵浮躁。大軍開出京師,一副志在必得的姿態,彷彿逆賊們就要束手就擒一般。還未開戰,上下就開始爲搶軍功明爭暗鬥。出了居庸關,爲了讓已經投靠過來京營諸軍拿到軍功,鍾裕安和沈自省不惜停了下來,調整行軍順序,搞得一團糟。幸好那時逆軍沒有逼近,纔沒有釀成大亂。”

“逆軍節節敗退,讓出了宣化、保安、萬全、懷安,退守張家口關,我軍更加輕傲狂妄,大戰之際,居然出了京營鬧餉要賞這等荒謬事。主將鍾裕安、副將沈自省原形畢露,只知道安撫爲上,毫無雷霆手段,搞得軍心渙散,威信全無。逆軍趁機出擊,十三萬大軍被一舉擊潰。”

京營是個怎麼個爛樣子,武官軍將們都知道,稍微知道些情況的文官們也清楚。只有鍾裕安和沈自省這些蠢貨才把他們當成寶。或許是真的昏庸無知,又或許是手底下真的沒人可用的,反正鍾裕安和沈自省等人花了大力氣,纔將這幫大爺安撫好。

結果正式接戰時,逆軍步步後退,京營氣勢如虹,那些紈絝子弟出身的軍官們只想着要軍功,率軍追擊,打亂了己方陣形。而身爲主副帥的鐘裕安和沈自省,什麼都不懂,胡亂下令,反倒把能打的西山營和新三營搞暈了。結果逆軍返身殺回,而後錫林軍騎兵又攻擊側翼。不到兩刻鐘,京營就全線崩潰,還裹着直隸州軍,衝亂了新三營和西山營的陣形。十三萬大軍,不到半天就煙消雲散。

三千西山營拼死護駕,這纔將正統帝一行人護送進了賈家堡,得了個喘口氣的機會。

聽着盧介瞻說了一通,正統帝靜靜地聽着,最後說了一句:“盧卿,你說的這些都是枝末,其實最關鍵的是,朕上了皇叔的當。還以爲他是周公,最不濟也是前漢的樑王,卻不想是司馬倫。”

“聖上,”

“盧卿啊,你就是性子過於純樸,到現在還不忍心挑撥朕和皇叔的關係。只是現在事到如此,一切都瞭然了。我這位皇叔,一向心志高遠,不甘蟄伏。廣平皇兄遇刺,他恐怕也參與其中,不把衆望所歸的二皇兄剷除,他就沒有任何機會。皇四弟一夥出逃,他肯定也在後面推波助瀾,出了大力。那兩位,只是婦道人家,勢力全在宮裡。忠廉皇叔,有些實力和人馬,但要操辦這等大事,沒有人相幫怎麼做得這般迅疾?”

“只是朕太過幼稚,信文人,信名士,信親叔,卻不知只要朕坐上了這個寶座,就是孤家寡人。”

“聖上,逆軍有動靜了。”一個滿臉漆黑,鎧甲破爛的軍官過來稟告道。

正統帝和盧介瞻走了出來,只見不大的城堡裡坐滿了軍士,他們滿臉疲憊,神情麻木,就算兩人從他們身邊走過,也懶得擡起頭。

走到跺牆後面,正統帝看到外面的營寨徐徐走出的兵馬,突然覺得刺骨的冷。

“盧卿,你去安排下,趕緊送皇姐突圍出去。”

“只怕公主不答應。”

“不答應就捆上她。”正統帝冷然地說道,突然轉頭過來,緩和道:“告訴皇姐,突圍出去,爲我報仇。”

“讓臣護送聖上突圍吧。”

“沒用的,盧卿,逆賊恨我不死,千雙萬雙眼睛都盯着朕,萬難逃離。不如趁着這個機會讓皇姐突圍出去,那些賊子只關心朕的首級,不會去關其他的。”

“聖上,請換下袞龍袍,僞裝潛行而出。臣願以身相代,換上聖上的衣冠,打出旗號,在這裡吸引逆賊。”西山營統領周巡上前說道。

正統帝和盧介瞻對視一眼,沒有做聲了。

第九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一)第六十八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一)第一百零七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三)第七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三)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六十五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兩宜順人情第一百五十八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一)第一百零八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十六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一)第八十四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五)第三百零二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四)第九十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一)第四十五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三)第六十四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地佐官事無常第二十八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五)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一百零八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二)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一)第一百五十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一)第四十八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二百三十八章 猶嫌五更雞鳴早第三百四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四)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大秦官職 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九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二)第三百五十章 君持爲報京華舊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只當遠引過平生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四百四十二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一)第三百九十章 高檐曲閣映紅簾第一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連枝比翼浮翠閣第二百八十六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一)第四十二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一百五十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四)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一百零二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二)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二百四十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十七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三)第九十七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二百一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二百七十七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一)第四十三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一)第一百六十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三)第三百六十九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二)第八十九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萬里關河驚契闊第六十五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二)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二百三十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一)
第九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一)第六十八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一)第一百零七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三)第七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三)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六十五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兩宜順人情第一百五十八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一)第一百零八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十六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一)第八十四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五)第三百零二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四)第九十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一)第四十五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三)第六十四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地佐官事無常第二十八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五)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一百零八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二)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一)第一百五十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一)第四十八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二百三十八章 猶嫌五更雞鳴早第三百四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四)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大秦官職 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九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二)第三百五十章 君持爲報京華舊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只當遠引過平生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四百四十二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一)第三百九十章 高檐曲閣映紅簾第一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連枝比翼浮翠閣第二百八十六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一)第四十二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一百五十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四)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一百零二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二)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二百四十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十七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三)第九十七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二百一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二百七十七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一)第四十三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一)第一百六十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三)第三百六十九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二)第八十九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萬里關河驚契闊第六十五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二)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二百三十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