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一)

越中百官市,屬於上虞縣,位於上虞和會稽縣交界處,離運河不過五里,一旦有事可通過運河直通杭明兩州。北邊五十里有瀝海港碼頭,雖然不大,但能停海船。南邊可逆曹娥江而上,過嵊縣,繞會稽山,直入婺州。

挑選這麼個地方,徐天德等人確實花費了一番心思。

這一日,百官市外的軍營裡,四千人在分隊操練。劉玄、李公亮、孫傳嗣在徐天德和符友德的陪同下,巡視着這裡。

“天德,兩浙水師借調了多少人手?”

“回四郎的話,兩浙水師那裡借調了三百人,都是何老大人選出來可信可用的好手。”說到這裡,徐天德看了看左右,壓低聲音道:“關東那邊調撥了四十人過來,混在裡面一起進來團練軍。”

“文黎、德魁已經到了?”劉玄驚喜地問道。徐天德含笑點點頭。

劉玄沒有追問,繼續道:“兩浙陸師那裡抽調了多少人?”

“按照四郎的條陳,我們行文抽調六位領頭軍官及其部屬七百四十人。前面那位營提轄叫做宋輔臣,關中岐州隴縣人士。馮遇仙馮將軍平定祁連羌時,他投軍做了義勇,一刀一槍拼到了從七品宣武尉,聽說還在陣前救了某位貴人的性命,得那貴人回報,挪到這兩浙富庶之地爲官。宋輔臣不僅驍勇,治軍練兵也是把好手,兩浙陸師是有了名,年年會操都是前三甲。只是這手本事在兩浙完全不管用,任所越調越偏,兩三年間從杭州附近被挪到溫州平陽金鄉所去了,唯獨這官階補了一級,成了正七品奮武尉,聊以慰藉。這次行文,連同其帶出來的五百人一併調了過來。是從兩浙陸師抽調來最多的一部。”

“哦,把宋武尉請過來。”

“見過大人!”宋輔臣二十五六歲,額闊頂平,皮骨飽滿,滿臉的絡腮鬍子,身形雄壯,站定時渾如虎相,走動時有若狼形。他上得前來便拱手行禮,操着一口陝中岐山口音道。

“輔臣,你成親了嗎?”

“回大人,前年已經成親了,娶得是明州奉化縣樑秀才之女。生有一子一女。”

“那就好。家眷隨軍了嗎?”

“回大人,隨了過來。”

“那安置好了嗎?”

“回大人,安置好了。屬下得了五十兩安家銀子,租了一處院子,僱了兩個丫鬟婆子,衣食無憂。勞大人費心了。”

“應該的。輔臣是馮遇仙馮老將軍的舊部。”

“回大人,屬下做過馮將軍的帳門披甲。”提到馮遇仙,宋輔臣的臉上難得浮出幾絲笑容來。

徐天德等人卻是臉色一正。帳門披甲出則護旗陷陣,入則守帳宿衛,一軍主將最親近得用之人,也是最精銳悍勇之士。

“那就對了。馮老將軍,我當叫一聲馮世叔。”劉玄笑着說道,這就是軍鎮世家出身的好處,天下武將,都能找到攀扯的關係。不過劉家與馮遇仙的關係確實還算親近。

“小的知道,大人人稱關東羆虎。”宋輔臣笑着答道。

“哈哈,那是我年少不懂事時闖下的匪號,都是九邊兄弟們承讓擡舉我,作不得數。”

“大人過謙了。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必是九邊的弟兄們跟大人比試過,才肯讓出這個稱號來。否則的話,空口無憑,誰肯服啊?”宋輔臣陪笑道。

“哈哈!”

衆人大笑起來,互相之間的關係親近了幾分。

寒噓幾句,宋輔臣自去操練部衆,劉玄一行繼續巡視。

“四郎,那一位是樊春霆,”徐天德指着不遠處一位二十多歲,個子中等,相貌黝黑無奇的男子說道,“他是處州青田人士,家境貧寒,不到十歲便入贅到同縣駱鐵匠家。十四歲與駱女成親,改姓駱。十六歲替岳父應州役,到縉雲縣打造鐵器。”

“時值處州與婺州因兩州交界的礦山相爭,數千百姓互相械鬥。樊春霆被縣尉抽去當了義勇,極爲驍勇,曾一人降服十數暴民,縣尉便補了他一個小旗,編入州軍中。未四月,兩州械鬥事息,樊春霆因功被保爲旗把總。第二年,樊春霆奉命從解處州礦稅出溫州,再海路轉運去省城。”

“在青田縣以東,與溫州交界的雲連山處,有山匪聚衆,阻路劫銀。押解官,處州守備僉事棄職遁逃。衆人知樊春霆之勇,推其爲首。樊春霆一邊結陣固守,一邊派人走小路求援。他勇鷙堅強,調度得當,以三十餘兵勇,五十餘民夫,浴血奮戰一日一夜,頂住了數百匪衆的圍攻,終於等來了姍姍來遲的援軍。”

“樊春霆敘功被保爲正九品昭武尉,委爲仙都山巡檢。哪知他上任不到半年,有山匪劫仙都山礦,樊春霆看到火起,帶着五十部衆趕去救援,居然將三四百山匪打得抱頭鼠竄。敘功保爲從八品迪功尉,卻被人給運作出了處州,改任台州桃渚所巡檢。”

聽到這裡,劉玄不由笑了起來,“三番兩次壞人好事,自然要被人厭煩了。”

衆人心領神會,笑而不語。

聽徐天德說完樊春霆的履歷,劉玄越發地感興趣了,叫人把他請來。

“春霆,你這名字挺有意思的,誰替你取的?”

“回大人,是屬下同縣的鄰居老秀才取的,說我生於春雷初鳴之時,就取了這個名字。”

“哦,聽說你不識字,卻花錢請先生給你讀講兵書?”

“回大人,是的。屬下做的武官,總不能光憑武勇,不識兵法吧。所以花錢請了幾位先生,把幾本兵書讀給在下聽。只是那些先生講得雲裡霧裡,又耗費甚浩,屬下俸祿大半進了他們口袋。後來屬下得家裡娘子提醒,去請了說書的,一下子就聽明白了,還特別便宜。”

聽他講得特別有趣,劉玄忍不住笑了,點頭道:“英雄不問出處,春霆肯用心,就是好事。對了,聽聞你原姓駱,後改姓樊?”

衆人臉色微變,看了一眼劉玄,都轉向樊春霆,等着他的回答。

只見他臉色坦然,拱手道:“大人可能是聽岔了。屬下原本姓樊,只因家貧養不活,便入贅駱家。後我大哥、二哥相繼病死,未留子嗣。屬下便與岳丈商議,改回樊姓,生有兩子,長子姓駱,次子姓樊。”

“大善!”劉玄撫掌道,“春霆勇於任事,又不忍絕人名嗣,真乃有勇有義之人!

衆人皆接口交贊,樊春霆坦然受之,臉色如常,無半分飄浮持傲。劉玄對其更器重了幾分。

又見過四位兩浙陸師抽調來的武官後,劉玄對徐天德道:“皆是可用之才,惟輔臣、春霆可大用。今晚議事,可請此兩位列席。”

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三百六十一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一)第八十一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倚翠偎紅情最奇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一百零八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吳大案終判定第六十六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妖僧狐心行詭事(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一)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三百一十八章 變化猶應侍帝晨第二百六十一章 芙蓉謝里影人間(一)第四十一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六)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堂前簡牘紛朱黃第三百二十章 薄酒幾分徑自醉第一百九十六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二)第二百二十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二)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五)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二)第二十一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一)第四百一十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四)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一百五十六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四)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一)第五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一)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十六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二)第一百四十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五)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四)第三百九十三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四)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猶嫌五更雞鳴早第六十七章 折桂鹿鳴明師恩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妖僧狐心行詭事(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賈府穢聞染永和第二百六十八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三)第三十一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三百二十一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二)第四百零五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四)第四百四十五章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二百五十五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一)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第二百四十九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四百零三章 閒庭曲檻無餘雪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
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三百六十一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一)第八十一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倚翠偎紅情最奇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一百零八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吳大案終判定第六十六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妖僧狐心行詭事(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一)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三百一十八章 變化猶應侍帝晨第二百六十一章 芙蓉謝里影人間(一)第四十一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六)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堂前簡牘紛朱黃第三百二十章 薄酒幾分徑自醉第一百九十六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二)第二百二十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二)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五)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二)第二十一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一)第四百一十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四)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一百五十六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四)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一)第五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一)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十六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二)第一百四十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五)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四)第三百九十三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四)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猶嫌五更雞鳴早第六十七章 折桂鹿鳴明師恩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妖僧狐心行詭事(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賈府穢聞染永和第二百六十八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三)第三十一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三百二十一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二)第四百零五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四)第四百四十五章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二百五十五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一)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第二百四十九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四百零三章 閒庭曲檻無餘雪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