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一)

龍江鎮在金陵城神策門和金川門之間,挨着大江,東邊就是古渡口燕子磯。前周偏安金陵時,大肆擴建金陵城,需要許多木材,爲了方便轉運保存,挖通了一條上新河,取名龍江,與大江交匯的地方便匯聚成了一鎮,名作龍江鎮。兩三百年過去,這裡已經成爲金陵門戶,江津要鎮。

這裡商鋪林立,貨品堆積如山,川蜀湖廣直下、三吳閩海逆上的船隻都會交匯在這裡,買賣轉運。這裡也有一處號稱江南第一大的驛站,龍江驛館。驛館裡更有一座高樓,正面大江,右鄰燕子磯,左臨觀音山,是金陵一處名勝,名叫觀江樓。

這天下午,驛館門前馬嘶人叫,人羣逐漸散去。用過午宴的南直隸達官顯貴們紛紛坐了馬車,前呼後擁地離去了。

劉玄揉了揉眉頭,輕輕甩了甩沉重的頭。

孫傳嗣走了進來,見到劉玄這個模樣,不由問道:“大人,需要休息下嗎?”

“不必了,叫人打盆冷水來就好。”

“還是用溫水吧。現在已近臘月,天寒地凍,萬一受了寒氣,就不妙了。大人,京師還離着遠呢。”

“是啊,京師還離得遠啊,我們轉交了部分犯官,還有部分要押解去京啊。”

孫傳嗣叫驛卒打來一盆溫水,端了過去。劉玄謝了一聲,就着水洗了一把臉,頓時覺得清醒解乏了許多。

覺得輕鬆許多的劉玄招呼孫傳嗣坐下,開口道:“傳嗣,你要是留在杭州就好了。你的恩主胡伯恩胡大人丁憂守制期滿,轉到兩浙任臬臺,你要是留在杭州,胡大人正缺人手,說不得正好委你重任。”

“胡大人精通刑律,手下能吏干將多如牛毛,一時還用不到下官。”說到這裡,孫傳嗣湊過頭來,低聲道,“胡大人一堆的門生故吏,翹首企盼,終於等得胡大人起復,個個爭先恐後,胡大人保奏的摺子都擠不下了。且下官已經轉到沿海道,再擠進去佔名額,會引起公憤的。”

聽孫傳嗣說道有趣,劉玄不由笑了。他知道孫傳嗣雖得胡伯恩器重提攜,卻遭同僚們嫉恨。一半路出家的武夫,居然眼看着要爬到他們前頭去了,如何不惱?胡大人丁憂期間,孫傳嗣要不是因爲這些同僚們暗中排擠,怎麼會被髮到劉玄手下做事?

現在孫傳嗣算是跳出來,怎麼願意再跳回去那個泥坑裡廝混受罪呢?再說了,劉玄少年得意,又有根腳,前途只怕要遠勝已經五旬的胡伯恩胡大人。孫傳嗣怎麼會舍了這裡,去奔那邊呢?

兩人話語微微一點,各自明白了對方的意思,隨即轉到其它話題上了。

“大人,胡大人丁憂前可是刑部右侍郎,這守制期滿起復了怎麼被轉到兩浙做臬臺了?不僅是從京官轉到地方,品階還低了一兩級。還有這般規矩?”

“這是國朝慣例,前周就是這樣。內外丁艱都是二十七個月,總不把位置空在那裡一直等吧。一旦委了他人,守制期滿回來又不能趕人家走了,所以只能遇缺優補。胡大人官階沒變,還是正四品,你看明發的三省同奉聖旨裡,胡大人是行提點兩浙刑獄按察使事,以高階任低職才叫行。”

“哦,”孫傳嗣應了一聲,聽完劉玄的解釋,才明白這朝廷的規矩還是挺複雜繁瑣的,或許只有劉玄這等官宦軍將出身的,才搞得清楚,自己卻是有的學。

“四郎,薛老爺舉家來拜見,現被引到外院觀江樓去了。”

“好,我馬上就去。”

觀江樓一樓裡坐着薛規和薛蟠,劉玄上前見了禮,薛規還算正常,薛蟠卻是一臉的悶悶不樂。

“世叔,蟠哥兒這是怎麼了?”

“他啊,差點惹出彌天大禍來。”薛規答道,將馮淵致死案簡要說了一通。

劉玄聽了後,略加思量道:“這賈雨村倒是頗會鑽營,只是這兩浙彌天大坑,他也敢跳進去?”

“只要有功名利祿,火中取栗又算什麼,這賈雨村連老虎尾巴,蛟龍鬚子都能去剪了來。”薛規笑着說道。

“哈哈,世叔說得是。只是這兩浙這盤棋,我們幾個都是卒子而已,一切盡在聖上帷幄中,就連我的恩師,只怕也僅能當個士,擺個相。”

“四郎說得通透,無妨,無妨。我薛家沒把柄落在他手裡,不必懷懼。且松江州那邊,我的故友楚孝年在那裡做知州,夠用了。”

“世叔這麼一說,小侄就心裡有數了。”

“四郎,還有一事。”

“世叔但請說。”

“我想讓蟠哥兒跟在四郎跟前聽用一兩年,好好歷練一回。”

“此事小侄義不容辭。只是世叔這話要是早半年說就好了,要不然這次保奏的摺子裡能列上蟠哥兒的名字了。”

“可不是,老爺早讓我跟着四郎,這回保奏敘功,說不得能賞個八九品烏紗戴戴。”

“哼,當初是誰一會說肚子痛,一會說腳抽筋,隔兩日又說燥浮虛亢,無緣無故流鼻血,見天在太太跟前抹眼淚裝可憐,編着各種法子往返金陵、揚州,就是不願去兩浙找四郎。虧你找哪家郎中問的詞,也不管對不對症,就拿來糊弄人。”

“老爺,那會子兒子確實有病。”薛蟠直着脖子說道。

“不管你有病無病,這回定要跟了四郎去。”薛規毫不客氣地說道,沒等薛蟠反駁,繼續說道:“我帶了些禮品,一是給四郎的,二是託着帶給賈府、王府的,你去找四郎長隨振哥兒,清點交接了。”

把嘟嘟囔囔的薛蟠支走,薛規轉向劉玄,滿懷歉意道:“四郎,真是慚愧啊。這個逆子,總是這般不省心。原本還想着慢慢調正他,卻不想一疏忽就差點惹下大禍來。而今還好,有我在跟前盯着,多少能約束得住他。等過幾年,寶釵過了你家門,我又撒手了,就太太那個脾性,還不得把金陵城給倒了過來,到時候徒給四郎你們添禍害了。”

“還不如趁早把他送到四郎跟前,打也好,罵也好,只求讓他知道輕重急緩,不要再沒頭沒腦的。這世道,善惡難明,聰明人好,愚鈍人也罷,總有去路,唯獨那些不識好歹的睜眼瞎,早晚都是死路一條。”

劉玄明白薛規的意思,點頭道:“小侄知道了,定會好生管教蟠哥兒,如果遇到合適的女家,就稟於世叔。”

“四郎能明我心思就好。我這逆子,畏威而不懷德,請四郎幫找個心正卻手段厲害的良配降住這廝。”

“小侄記住了。”

“那就好,對了,寶釵給你做了幾身衣服,這次帶來了,你上去二樓看看,合不合身,要不要改改。”

“好的世叔,小侄這就上去。”

現在國朝還秉承着前唐周遺風,婚配男女只要有長輩陪同,還是能見面的。

薛規目送着劉玄上了樓梯,撫着鬍鬚,坐在那裡不知想着什麼。

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四)第三百六十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一)第五十六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一)第六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春江潮水自東去(二)第一百三十章 江南金陵多人事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四百零四章 流水高山有韻音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一)第二百零八章 暗箭傷人索誰命第一百六十四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四)第八十四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五)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九十八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二)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蘇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三百四十二章 萬里關河驚契闊第七十四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一)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第一百八十五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睦建德謀定亂(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洗萬古歌詠志第七十六章 元夕聞名青玉案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三十九章 賈府門裡訓弟子第二十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三)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四)第二百六十七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二)第四十六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一)第四十六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三)第七十八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四十一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鄞江重霧天難明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二)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三百八十二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四百零一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五)第二百章 錢塘屹然安三吳(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二)第一百六十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舊事未了新爭起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間何處無春到第三百五十六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蘇城第三百五十章 君持爲報京華舊第七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芙蓉謝里影人間(一)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一百五十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地佐官事無常
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四)第三百六十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一)第五十六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一)第六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春江潮水自東去(二)第一百三十章 江南金陵多人事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四百零四章 流水高山有韻音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一)第二百零八章 暗箭傷人索誰命第一百六十四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四)第八十四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五)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九十八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二)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蘇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三百四十二章 萬里關河驚契闊第七十四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一)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第一百八十五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睦建德謀定亂(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洗萬古歌詠志第七十六章 元夕聞名青玉案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三十九章 賈府門裡訓弟子第二十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三)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四)第二百六十七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二)第四十六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一)第四十六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三)第七十八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四十一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鄞江重霧天難明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二)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三百八十二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四百零一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五)第二百章 錢塘屹然安三吳(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二)第一百六十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舊事未了新爭起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間何處無春到第三百五十六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蘇城第三百五十章 君持爲報京華舊第七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芙蓉謝里影人間(一)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一百五十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地佐官事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