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三)

在遠處十幾裡地的山丘上,站着十餘騎,正遠遠地眺望着這邊。打頭的是一女子,穿着一身碎花青翠的袍子,頭上帶着大帽帔,臉面上掛着一張薄紗,遮住了她的面容,只露出一雙深陷的藍眼睛,閃着靈動的光彩。

在她身後除了兩位侍女,還有七八位男子,當地牧民的裝扮,但他們的鷹鉤鼻子、棕色眼睛和濃茂的絡腮鬍子,顯現出與當地牧民大不同的面容。

“公主殿下,這幾十個逃出來的人很厲害,一路騎射干掉了不少追兵,看模樣似乎是關東那邊的東寧鎮鎮夷軍。大秦九邊二十七軍鎮,戰鬥力最強的除了防備我們和貴霜海都汗國的蔥嶺行省的天馬、修鮮兩鎮,防備欽查溫汗國的金山行省的烏樑鎮之外,就是他們最強了。”一個二十多歲包着紅頭巾的男子恭敬地答道。

“應該是那位出身東寧鎮的狀元郎帶着的人馬。”女子的聲音略帶些嘶啞,但依然能聽得出兩三分稚聲,她的年紀應該不大。“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最後一句,聲音細微,幾不可聞。

“公主殿下,我們要不要出手?”

“不。”女子擡起頭果斷地說道,“我這看了一路,總覺得這位狀元郎像是在釣魚。”

WWW•ttKan•Сo

“釣魚?”衆人詫異地互相對視一眼,都不大明白女子話裡的意思。

這時,有兩騎狂奔過來,到了後一人翻身下馬,半跪在地,氣喘吁吁地稟告道:“公主殿下,萬戶那顏,怯薛那顏,我們發現有三支騎兵正悄然向這邊圍了過來。”

“多少人?”

“每一支都有五百騎,分別從那裡,那裡,那裡,正向那座山丘圍過去。”報信的人指了三個方向,然後指向劉玄等人所在山丘說道。

衆人不由倒吸一口涼氣,這是要包圓啊。

“我們趕緊撤!要是被他們的偵騎發現了,那就麻煩了。”

“遵命,公主殿下。”

女子調轉馬頭時,向那座山丘遠遠地看了一眼。

劉玄站在山丘頂上,似有感應,轉頭望向那個方向,可是蒼茫天地間,除了於子斐的騎兵,一眼看不到邊的草原和戈壁,卻是看不到任何人和物。

“四郎,穿雲火箭發不發?”徐天德的聲音打斷了劉玄的遠眺。

“發吧。“劉玄看到王子騰等人都要崩潰了,而且時間也差不多了,便點頭道。

徐天德從馬鞍的馬袋裡拿出一支長竹筒,用火摺子點燃,對着空中,噴的一聲,一道火光劃破長空,扶搖直上半空中,然後猛地炸響,化成一團巨大的火花在空中炸開。

於子斐看到這方圓百里都能看得清的火花,臉色不由一變。他久在德寧軍,如何不知大秦軍中的這穿雲火箭。專門用來傳遞訊息,不同顏色有不同的含義,這火紅的一團正是總攻的意思,也就是召喚各處埋伏的兵馬,向火箭騰空處彙總齊攻。

“上當了!”於子斐臉色變得鐵青。他手下的軍官自然也清楚這火箭的含義,惶恐地圍着他,詢問該怎麼辦。那些兵丁是奉命行事,根本不知道做的到底是什麼事,但他們卻能察覺出大事不妙,整個隊伍變得惶恐不安起來。

正當於子斐還沒有從手下軍官們七嘴八舌的爭論中想明白該怎麼辦時,一陣震動的聲音隱隱約約從四周的遠處傳來。

“壞了!自己都糊塗了,還在這裡想個屁啊,還不趕緊跑路。”於子斐翻身上馬,二話不說就往動靜不大的地方跑去。他手下的軍官兵丁也是有樣學樣,跟着一窩蜂地跑了。

劉玄站在小山丘上,看着於子斐等人潰逃,沒有帶人去追。他看到三隊騎兵隊伍如同三支巨大的長箭,向這邊飛疾包抄過來。馬蹄翻飛,風馳電掣,迅速劃了一個弧形,最後彙集在了一起。

“圍三缺一。”知道援軍來了的王子騰這時撫着鬍鬚,頗有一番名將風範地說道。

“王大人英明,深知兵法,一眼就看穿了。”劉玄也不吝嗇馬屁。

王子騰微仰着頭,頗爲自許地笑了起來。

突然間,南邊,也就是圍三缺一的那個方向,響起了一串牛角號聲,然後是數百騎兵像是從地上鑽出來的,迅速列成隊形,對着於子斐等人圍了過去。

“劉四郎,沒事吧。”

“劉四郎,想不到你居然成了狀元郎,真是讓人意想不到。”

“劉四郎,你騎射沒退步啊,有時間咱們再比試比試。”

“劉四郎,你小子還是那麼壞,又有人中你的道了。”

七八個援軍的領隊武官圍了過來,七嘴八舌地說道,看樣子有好幾位都是劉玄的熟人。

“休得呱噪,還不趕緊見過欽差王大人!”劉玄高聲喝道。這些人終於變回了正形,拱手正色一一稟告道。

“開平軍管領莫惠相拜見欽差大人!”

“錫林軍管領鮑東新拜見欽差大人!”

“歸化軍管領席寶安拜見欽差大人!

“德寧軍提調高細秀拜見欽差大人!”

“德寧軍?”王子騰有點慌。

“屬下慚愧!出了這麼一個吃裡扒外的逆賊,德寧軍上下蒙羞啊。”

“高大人說錯了。”衆人聞聲把目光都投向了李公亮。

“於大人奉上命,領兵護送欽差一行,夜遇馬賊奔襲,拼死廝殺,終究寡不敵衆,與諸多同僚以身殉職,盡忠皇事了。”

聽完李公亮的話,衆人一時沒明白過來到底是怎麼回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出聲。

“王大人和我領皇命出京時,聖上切切交待。此行名爲點檢,實爲撫慰。九邊諸軍鎮爲國之柱石,安境保民,忠勤王事,實乃朝廷和聖上信任有加的精銳之師,否則的話怎麼會每三五年就從九邊軍鎮中輪換一批軍士充任侍衛軍,警備京師,拱衛天子安危呢?”

聽到最後一句,王子騰也醒悟過來,“劉大人說得沒錯。九邊軍鎮都是深得天子和朝廷信任的精銳,怎麼可能有叛逆之徒。於大人以及諸位同僚,爲了本欽差,浴血奮戰,死於戰場,本官定要上奏天子,褒獎他們的忠義盡事之舉!”

“這有職位的軍官都盡忠了,真是大不幸啊。不過也顯得貴軍軍官都是作則在先。那些子士兵,跟在那些軍官旁邊的,自然是一起殉職了,離得遠些的那些,自然存活下來了。高大人,你是不知道啊,昨晚那夥子馬賊真是來勢洶洶,上千人一擁而上,要不是貴軍於大人帶着部屬拼死廝殺,我等也決計活到今天跟你見面了。”

這些話隨着漠北的風飄了過來,斷斷續續地飄進了薛蟠、賈璉兩人的耳朵裡,讓他們不由地打了一個冷戰。這漠北的風,真是冷得有些邪門啊。

第九十九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一)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四百五十七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舊事未了新爭起第二百六十一章 芙蓉謝里影人間(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一)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一百八十九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三百二十章 薄酒幾分徑自醉第四百二十一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第七十章 栩栩如生丹青手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猶嫌五更雞鳴早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妖僧狐心行詭事(一)第十六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二百零七章 錢塘城裡雲雨會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四十三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二)第一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一)第四十五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二)第三百八十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二)第三百九十章 高檐曲閣映紅簾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華舊事恨難忘第四百零九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三)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三)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一百六十二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二)第三百零五章 側蓬帆過古剎寺第四十七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三百九十八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二)第七十三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四)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一百一十章 水月庵裡腌臢多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三)第四十六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三)第十五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一)第九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一)引子第五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細雨春蕪上林苑(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五)第二十六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細雨春蕪上林苑(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第九十二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二百零七章 錢塘城裡雲雨會第二百二十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二)第二百九十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四百零八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一)第四百四十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四)第三百七十八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二)第八十四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五)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八十一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三)第三百五十七章 身既死兮神以靈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三)第七十三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二)
第九十九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一)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四百五十七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舊事未了新爭起第二百六十一章 芙蓉謝里影人間(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一)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一百八十九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三百二十章 薄酒幾分徑自醉第四百二十一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第七十章 栩栩如生丹青手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猶嫌五更雞鳴早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妖僧狐心行詭事(一)第十六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二百零七章 錢塘城裡雲雨會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四十三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二)第一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一)第四十五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二)第三百八十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二)第三百九十章 高檐曲閣映紅簾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華舊事恨難忘第四百零九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三)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三)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一百六十二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二)第三百零五章 側蓬帆過古剎寺第四十七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三百九十八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二)第七十三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四)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一百一十章 水月庵裡腌臢多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三)第四十六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三)第十五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一)第九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一)引子第五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細雨春蕪上林苑(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五)第二十六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細雨春蕪上林苑(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第九十二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二百零七章 錢塘城裡雲雨會第二百二十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二)第二百九十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四百零八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一)第四百四十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四)第三百七十八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二)第八十四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五)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八十一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三)第三百五十七章 身既死兮神以靈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三)第七十三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