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二)

西堂的三位宰輔,盧文韜、魏良弼、韓東國圍坐在一起,傳看了兩浙捷報後,叫進了舍人,吩咐立即送到宮裡去。

屋裡又陷入安靜中,坐在正中間的盧文韜撫着鬍鬚,頓了一會開口道:“浙西的亂事總算是平定下來了,接下來是封賞,兩位,你們有個什麼章程?”

“按理說,這份軍功擢升三階也不爲過,還要封爵。只是劉持明才二十歲出頭,已經從六階,要是擢升三階,恐有揠苗助長之害啊。”魏良弼接言道。

“嗯,劉持明少年英才,聖上是無比器重的。他呢,也不負聖恩,櫛風沐雨立下這番軍功。我們身爲前輩,更應好生愛護,不要適得其反。”

“盧相說的是老成持重之言。”魏良弼點着頭附和道,隨即轉過頭來說道,“韓相,你也說說。”

“封爵是免不了,五軍府那邊肯定會單獨上書的。”

盧文韜不動聲色道:“他們有他們的說法,我們有我們的章法。”頓了一下,又說道,“這幾日,彈劾劉持明的奏章又多了不少,內閣有些壓不住了啊。”

魏良弼笑着說道:“劉持明少年得意,年輕氣盛再所難免,所以做事有些魯莽欠妥當是有的,又不是什麼大事。那用得着這麼彈劾?那些人,就是吃飽了撐的,我看啊,多半是嫉妒。”

韓東國微微笑了笑,沒有做聲。

盧文韜瞟了魏良弼一眼,低着頭思量了一會,又開口道:“劉持明現在得勝全功,是大功臣,不幾日還要回京獻俘。有些事做做就好了,不用太過。劉持明也是有脾氣的人,在聖上那裡也掛了號,鬧將起來,不好看。”

魏良弼低着頭,好一會都沒有開口。

韓東國突然開口道:“前些日子,太上皇偶感風寒有恙,太醫院請了脈開了藥,吃了這幾日,有些好轉,可身子還不是很利索。聖上也甚是焦慮,去請了四回安了。我們這邊,也不能幹坐着,要不要行文各行省,傳召些地方名醫上來,大家合診一二?”

“地方的名醫?”盧文韜沉吟道,“怕是有些不妥當。這些名醫,可能畏懼天威,不敢輕易用藥;又可能不熟悉太上龍體病歷,用藥沒得輕重。還是太醫院的御醫們穩妥些,給太上診治用藥數十年了,知根知底。這當口,還是穩當些好。”

魏良弼也終於開口了,“盧相說得是,還是穩當些好。我聽聞太醫院致仕的張太醫,他此前一直給太上看診開藥。現在他就在京城裡,做了忠順王、北靖王幾家王府的供奉,可以傳他來,給太上請脈,再跟幾位太醫合計下。”

“嗯,魏相此言有理。”盧文韜和韓東國紛紛點頭道。

在屋裡一團和氣中,韓東國突然冒了一句道,“你們覺得胡伯恩接任兩浙布政使合適嗎?”

魏良弼沒有做聲,盧文韜卻點頭了:“老胡做刑部侍郎有些時日了,功績斐然,要不是丁憂早該進一步了。上次補授兩浙按察使,確實有些委屈了。再說了,他在兩浙有段時間,又親歷過剿賊事宜,上起手來應該很快。”

魏良弼終於開口了,“老胡是個埋頭做事的人,現在的兩浙,確實需要這麼個人。那誰接任兩浙按察使?”

“刑部郎中魯學良如何?”韓東國問道。

“他?去年才右遷郎中,又遷一階,怕不合適吧。”魏良弼微皺着眉頭道。

“按察使需要精通刑律的,劉四郎可是在兩浙刷出了劉青天的名聲,要是派了一個糊塗蛋去,會被罵死的。”盧文韜話一開口,魏、韓兩人都笑了。

“那就先不升官階,守職一兩年再說。”韓東國開口道。魏良弼默然了一會,終於點點頭。

“聖上的意思是想讓兩浙市舶使謝志清轉遷兩浙左參議兼領轉運使,大家的意思怎麼樣?”

“兩浙剛遇亂事,正是修生養息的時候,謝志清在兩浙任職兩年多了,又一直管得市舶賦稅的事,錢糧上的事他正好,合適,合適。”韓東國和魏良弼相繼點頭附和道。

“那右參議呢?”

“丁瑋在西安知府上任職好幾年了,也該挪挪了。西安府爲前朝承天府,到了本朝,雖然不被重視,但好歹也是太祖指定的五大行京陪都之一,怎麼得也不能比其它要州差吧。”

“理是這麼個理。只是老丁的二公子在婺州殉職身故,再把老丁派到那裡去,睹物思人,是不是殘忍了些?”

“韓相說得極有理。”盧文韜點頭道,“兩浙學政賈政這些日子裡,做得有聲有色,尤其是這賊亂事急時期,還這般勇於任事,實在難得,要不讓他兼署吧。兩浙善後,需要對地方多加德化。”

“沒錯,盧相說得極是。”

“嗯,盧相說得極是,這個時候,一動不如一靜。”

過了一刻鐘後,盧文韜總結道:“那就這麼着了,兩浙的人事就先這麼擬了?”

“定了吧。斟酌了這麼久,吏部和內閣草擬了這麼些人選,已經一兩月了,早該擬定下來了。”韓東國點頭道,“現在浙西亂事都平息,這事也該定下來了。”

魏良弼最後點點頭道:“那就這麼定了吧,請呈給聖上定奪吧。”

隆慶帝接到浙西捷報後,也是非常高興,當即傳下旨意來,着京城明晚起解宵禁三夜,放民歡縱,再着京兆府燃放三夜煙花,以示慶祝。

到了下午,又接到內閣關於擬定兩浙布政使以下諸多官員的名單,隆慶帝看一遍,裡面有他心儀的人選,也有他不喜歡的人選。不過總體而言,三分之二是按照他的意圖來定的。

“這些傢伙!”隆慶帝暗暗說了一句,臉色不悲不喜,隨即把名錄放到了一邊,然後又拿起一份文卷,看了一遍後,喃喃地說道:“一蓑煙雨任平生。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劉四郎,你卻叫我如何安置呢?着實惱人啊。”

過了幾日,內閣又接到一份來自兩浙的奏章,看到題目,楊慎一一時愣住了,“奏爲請罪嚴處,以昭特恩明賞罰事。”

在奏摺裡,劉玄自述自己年輕氣盛,驟負聖恩,便得意自滿,行事不端,“酣嬉聲色,狎猥佻佞,忘臣職責,虧污邦典。”尤其在兩浙剿賊事急之時,犯下這等錯誤,實在是有負皇恩,罪當嚴懲。

所以劉玄在奏摺裡說“得三軍用命,得克全功,僥倖不辱使命。然諸多頑劣之跡,不敢不據實陳明,伏乞皇上聖鑑訓示,加以嚴懲。謹奏。”

看完之後,楊慎一心裡暗歎道,要是當年自己有劉玄這份聰明勁,何至於被貶到遼陽去。

周天霞和杜雲霖看完後,都意味深長地看了看楊慎一,卻沒有做聲。

請罪摺子遞到西堂,三位宰輔看完後,一片寂靜,最後盧文韜長嘆了一口氣道:“呈上去吧,請聖上乾坤獨斷吧。”

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瑚璉凡鳥謀私利第四百一十七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四)第九十二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一)第二百四十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二百零七章 錢塘城裡雲雨會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一)第九十一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三)第二百八十三章 卻謀史館清貴職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九十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二)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九十二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二)第七十二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二)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二百一十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一)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八十四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五)第二百八十三章 卻謀史館清貴職第八十一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二十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三)第四百四十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四)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三百六十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二)第三百零七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二)第八十七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三)第二百一十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一)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三百四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四)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伐已聞運籌中第二百零七章 錢塘城裡雲雨會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金釵記後記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蘇城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三百零五章 側蓬帆過古剎寺第八十九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四)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蘇城第四百一十一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一)第九十二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一)第三百一十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二)第三百六十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一)第八十八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四百四十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四)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六十一章 師叔相邀有內情第七十章 栩栩如生丹青手第一百四十四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三)第一百零八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五十九章 寧國府裡起變故第三百五十四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二)第一百零八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一)第三百零八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二)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十九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第一百零二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二)
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瑚璉凡鳥謀私利第四百一十七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四)第九十二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一)第二百四十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二百零七章 錢塘城裡雲雨會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一)第九十一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三)第二百八十三章 卻謀史館清貴職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九十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二)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九十二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二)第七十二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二)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二百一十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一)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八十四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五)第二百八十三章 卻謀史館清貴職第八十一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二十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三)第四百四十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四)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三百六十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二)第三百零七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二)第八十七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三)第二百一十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一)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三百四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四)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伐已聞運籌中第二百零七章 錢塘城裡雲雨會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金釵記後記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蘇城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三百零五章 側蓬帆過古剎寺第八十九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四)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蘇城第四百一十一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一)第九十二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一)第三百一十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二)第三百六十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一)第八十八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四百四十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四)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六十一章 師叔相邀有內情第七十章 栩栩如生丹青手第一百四十四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三)第一百零八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五十九章 寧國府裡起變故第三百五十四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二)第一百零八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一)第三百零八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二)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十九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第一百零二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