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

隆慶六年二月初二,龍擡頭,松江府青浦新涇鎮。它就在吳淞河南邊,北邊就是蘇州嘉定縣的南翔鎮。三艘官船靠在新涇鎮的碼頭上,沒有打旗號,但周圍散開的數十號勇壯官兵,讓人不敢輕易靠近,指着這邊議論紛紛。

而在新涇鎮鄉野田間,劉玄穿着一身青色的道袍,走在泥濘路上。旁邊跟着兩個人,年紀大的正是胡斯托神父,另一個年輕些,名叫範布倫。他自稱是低地國家-尼德蘭人,出自一個信奉天主教的富商家庭。說是因爲家鄉多信奉新教,所以跑到西班牙神學院進修,正好遇到胡斯托神父述職回國休整後招兵買馬,組建屬於他的傳教團隊,於是便加入了。

範布倫是胡斯托團隊裡學漢字漢語最快的一個,加上家裡是開銀行的,懂金融,又加入過西班牙軍隊,在意大利跟法國佬真刀真槍幹過仗,後來又當了幾年西班牙在意大利的“總督助理”之類的公務員。學識淵博,軍政教都玩過,而且都玩得不錯,自有一番體會。所以便成了劉玄的顧問,經常帶在身邊,作爲“顧問”。

而胡斯托神父在知道劉玄的權勢後,又得到了“暗示”,便有事沒事就待在劉玄的身邊,企圖感化他,讓他皈依神的旨意。劉玄卻圖他知識淵博,天南地北哪裡都去過,也作爲顧問之一。

在三人後面則是黎文忠、楊彬越兩人帶着四個護衛。劉玄出門,蘭瑜、黎文忠、楊越彬、劉金堂他們四人通常是兩個帶着四個護衛緊跟着劉玄,另一位帶着二十餘護衛稍遠跟着,隨時支援,第四位則留守官船或府裡。

“老胡,老範,你們到我大秦有大半年了,兩廣待過,現在又在這江南幾州也待過,覺得風土人情如何?”

“很好,很勤勞善良的人民。”胡斯托答道。

“很有意思。”範布倫的回答就很有意思了。

“很有意思?老範,你說說,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範布倫有點暈,他才學會漢語兩三個月,這短短一句話繞得他有點暈,好一會纔回過神來答道:“大人,是這樣的。我覺得這個江蘭,跟我的家鄉,泥地蘭很像。靠着大海,河露密佈,土地肥沃。”

聽範布倫說話,他咬字很困難,說得艱難,聽得也難受。

“而且這裡的生意氣氛,非常地…好。”範布倫實在想不出用什麼詞來形容,最後只好用最通用的這個字。

“是啊,是很像。”劉玄點點頭,“老範,你看過我的棉布生意,覺得下一步該怎麼辦?”

他們正好從松江州上海縣回來。看過那些紗廠和布廠後,胡斯托、範布倫只是驚訝和感嘆這些工廠的奇特性和龐大的規模。對於這些廠子有劉玄的股份倒一點不奇怪。在他們國家,大貴族也是會用各種法子賺錢的。

“銀行!”範布倫毫不遲疑地說道,“大人,你的利豐社,收購棉花,織紗紡布,販賣,中間還出租和僱傭大量的工人,而且海商來買布,不全是用的金銀和銅錢,還用的他們的特產貨物。是一個非常完整的…”

範布倫想了半天,手指頭在空中來回地畫圈,就是想不出一個合適的詞來。

“循環,圓圈。”

“對對,循環的圓圈。這是開銀行最好的基礎。海商來進貨,或是金銀,或是貨物,交到利豐社,開一張相應金額的票據出來。海商可以拿着這張票據去提貨,這次提不完,下次可以再來提,或者直接賣給其他有空艙的海商。”

“提貨單,其實本質就是有價值的,可以換貨物,換金銀的票據,既然如此,完全可以變成銀行的本票。海商可以換棉布,棉花商可以換棉布,可以換金銀。”

“還可以去我名下的米莊換大米糧食,或者名下其它商鋪的任何貨品。只要能換到金銀或糧布,這票據就值錢。”劉玄笑着補充了一句,他名下的豐源糧油行現在已經是江南、兩浙一帶排在前十位,實際實力排在前五位的大糧食商,專賣關東和南海的大米,嶺東、河南的麥子和麪粉,以及關東和嶺東的大豆油。而且只是在上海、杭州、明州、金陵等地設了幾個分號,專事大宗批發,不做零售。

“沒錯,沒錯!”範布倫連連點頭,剛纔想出那麼長一段話,可費了他不少腦子,現在劉玄補充了這麼一句,確實感覺把他想說的精髓都點了出來。

胡斯托在一旁驚訝地說道:“對於富人,肯定是喜歡能換到金銀。但是對於普通人,能換到糧食和布匹,卻是最硬的”

劉玄聽到胡斯托神父憋出來的最後一句,不由笑了起來。

“是啊,能換金銀,能換糧布,這票據就是硬通貨,就是某種意義上的錢了。”劉玄微眯着眼睛感嘆道,隨即對範布倫說道:“老範,你家就是開銀行的,幫忙擬個章程出來唄,我們再合計合計,根據我們國朝的實際情況,取捨修改下。”

“沒問題!”範布倫痛快地應道。他是因爲家裡妻子兒女得了傳染病,都死了,萬念俱灰之下才跟這胡斯托神父出來。對於傳教,能傳就傳,幹些其它感興趣的事,也願意。

胡斯托神父急了:“尊貴的大人,你看,我的學生和助手,有在教你拉丁文;有在幫你整理希臘的哲學和數學書籍,等合適的時候翻譯過來;有的幫你改造機器;有的在幫你訓練軍隊;還有的在幫你修船和修槍炮。我們都在盡心盡力,可是大人,你的承諾呢?”

“哈哈,我沒有騙你。我是可以馬上批給文書,但是有了上面的背書,就算以後我離開這個職位,也不會有人來爲難了。”

劉玄指了指天上,解釋道。

胡斯托弄明白這句話裡的意思,連忙問道:“大人,那這份文書批下來了嗎?”

“我接到書信,朝廷已經批覆了我的申請,可以在上海縣城郊區修建一座你們的教堂,也同意給予兩份度牒,有了這度牒,老胡,你就可以傳教了。”

胡斯托高興地嘴巴裂開到耳邊,可是沒一會就回過神來,“大人,爲什麼只有兩份這個度,度,傳教的許可書?”

“老胡,度牒很金貴的,有了它,你們就有了正式身份,我們國朝承認你們跟道僧一樣的身份,可以講經,可以收徒弟。你去打聽下,除了皇家道觀,隨便哪家道觀寺廟的度牒都最多也不過十份。朝廷規矩如此,你們是新來的,有個開頭不是比什麼都好嗎?”

胡斯托一聽,是這個道理。他在兩廣可是求了不少人,送了不少錢,還不是一點用都沒有。要不是自己帶着學生助手這般幫這位劉大人,估計也沒有度牒和修教堂的許可。就如這位劉大人所說的,只要有了開頭,後面就好辦了。

第二百八十六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一百零八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四)第四百零一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五)第一百五十二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一)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一)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二十八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五)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北連築千里路第九十一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水月消障添新債第一百二十五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四)第二百八十七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連枝比翼浮翠閣第一百六十三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三)第三百九十章 高檐曲閣映紅簾第三百二十二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四十一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二)第一百三十章 江南金陵多人事第一百四十二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一)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六十九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二)第四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四)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一)第一百零七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二百三十八章 猶嫌五更雞鳴早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睦建德謀定亂(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三)第四百四十五章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四)第三百一十九章 堂前簡牘紛朱黃第四百三十九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二)第二百章 錢塘屹然安三吳(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四)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二)第二百九十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一)第三百五十二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二)第二十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三)第三百四十二章 萬里關河驚契闊第八十四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五)第一百三十九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四)第三百四十二章 萬里關河驚契闊第二百二十七章六睦建德謀定亂(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一百零七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四百四十六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一)第一百二十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二)第七十四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三)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二百三十八章 猶嫌五更雞鳴早第二十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三)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九十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二)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第七十四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三)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四百一十九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二)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一百零九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二)
第二百八十六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一百零八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四)第四百零一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五)第一百五十二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一)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一)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二十八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五)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北連築千里路第九十一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水月消障添新債第一百二十五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四)第二百八十七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連枝比翼浮翠閣第一百六十三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三)第三百九十章 高檐曲閣映紅簾第三百二十二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四十一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二)第一百三十章 江南金陵多人事第一百四十二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一)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六十九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二)第四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四)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一)第一百零七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二百三十八章 猶嫌五更雞鳴早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睦建德謀定亂(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三)第四百四十五章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四)第三百一十九章 堂前簡牘紛朱黃第四百三十九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二)第二百章 錢塘屹然安三吳(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四)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二)第二百九十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一)第三百五十二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二)第二十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三)第三百四十二章 萬里關河驚契闊第八十四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五)第一百三十九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四)第三百四十二章 萬里關河驚契闊第二百二十七章六睦建德謀定亂(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一百零七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四百四十六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一)第一百二十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二)第七十四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三)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二百三十八章 猶嫌五更雞鳴早第二十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三)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九十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二)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第七十四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三)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四百一十九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二)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一百零九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