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睦建德謀定亂(一)

薛規和劉乾趕到杭州時,劉玄卻不在,他去了嚴州建德縣城,親臨浙西剿賊前敵指揮司。

浙西剿賊有四個指揮部,西邊是徽州歙縣,由李純臣和寧世衡坐鎮,指揮着兩淮兵、常澧藤牌兵和江西行省兵馬,爲西面指司;東邊是婺州金華縣,由婺州兵馬使裴再遇領兵指揮,爲東面指司;南邊是衢州西安縣,由衢州兵馬使樊春霆領兵指揮,爲南面指司。以上三面以防守爲主,嚴防賊子逃竄。

北邊是嚴州建德縣的前敵指司,由徐天德爲主,寧師道、宋輔臣爲副,是進剿的主力,有符友德率領的平賊團練軍,常豫春率領的杭、湖、秀州州軍,封國勝率領的越、明、溫州州軍。同時也協調着其它三面指司的舉措。

劉玄留下李公亮署理杭州知州、孫傳嗣護兩浙廉訪使印,自在韓振、蘭瑜、黎文忠、楊越彬、劉金堂的護衛下,輕裝入了建德縣城。

“大人,”在軍事會議上,徐天德首先問道,“那三十六萬亂民如何處置,朝廷定下來了嗎?現在洞源山還有十來萬亂賊,都在等着看朝廷如何處理了。”

劉玄知道徐天德話裡的意思,要是朝廷對那三十六被俘亂民下毒手,洞源山裡那十來萬亂賊見沒了活路,自然會是死戰到底了。要是高擡貴手,留了一條活路,那麼很多人就會動搖,再加上其它手段,肯定能瓦解招降大部分。

“我就是接到平章軍國事同奉聖旨的制文才過來的。三十二萬亂民發關東軍鎮屯田效用,四萬發員嶠島屯田效用。”

大家都舒了一口氣。這三十六萬亂民肯定是要懲戒的,流配充軍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去處就有門道了。以前謀逆作亂的流配一般都是南安州和星瞻州,去那裡充軍多半是做苦役,十有八九是死路一條。要是這般,還不如拼死搏一把呢。

但是關東就不同了,開發了兩三百年,早成了熟地。而且關內各省百姓都知道,那裡雖然天氣苦寒了些,但土地肥沃,出產富庶,又不用擔心瘴疫,比南安、星瞻、雲嶺、安西、漠北等流配地要強多了。

“大人,這員嶠島是哪裡?”

“就是以前的耽羅島,在高麗和東倭之間,有嚴州這般大,將是北面水師的重要港口。那裡土地雖然貧瘠,但還能種些地,養活六七萬不成問題,且用來放牧更是合適。最關鍵的那裡將是北面東倭、高麗商路的交匯點,尚書三司都有意在那裡放一個舶務分司。”

“如此說來,這兩處倒是個好去處了。”衆人議論紛紛。

“沒錯,聖上仁德,不忍棄亂民於絕境中,所以纔有了這份恩旨。我等務必要儘快將天子的仁德廣告四方,讓萬民同沐恩霖。”

“遵命。”

“對了,天德,這段時間你們盤查出來的賊首有多少?”

“回大人,至今爲止四面指司已經在各地方盤查出四百三十一人。”

“加上此前在杭州、諸暨俘獲、斬殺的,已經有四千七百一十二位賊首落網。按照上次繳獲的亂賊書錄,以及巫多寶等賊酋的招供,妖教有香主以上賊首五千一百六十人,那麼洞源山和外面還漏網四百餘人。”

“是的大人。此外我們俘獲清查出來了一千五百六十人的紅巾神兵、六丁六甲聖兵以及持燈營營丁。”

“從繳獲的名錄和口供裡得知,賊軍有紅巾神兵三萬六千,什麼鬼聖兵一萬二千,持燈營營丁四千八百。加上你們這段時間清查出來的,我們一共斬殺和俘獲了四萬五千七百九十人。那就是還有七千多漏網,應該大部分都在洞源山,護衛着妖教教首巫春秋父女倆。”

“大人推測得極是。這些日子我們也得到了一些訊息,妖教亂賊全部退縮在洞源山爲中心的八百里山林裡,還號稱有八千天兵從天界下凡來保衛妖賊酋首。而且又有傳聞說,他們信奉的什麼無生老母派九天玄女轉世下界,尋覓到了天大的生機,定可一舉扭轉乾坤,再定東南,重造聖界。”

“裝神弄鬼!”劉玄眉毛一挑,隨即不屑一顧地說道,“我已經派了督查組下到杭、越、明三州,清查流竄隱匿在鄉鎮的賊子。不日也會有督查組進駐嚴、衢、婺三州,接手繼續清賊肅奸之事。你們就專心圍賊就好了。”

“遵令!”

“大人,俘獲的賊首、什麼神兵、聖兵和營丁,還是照例嗎?”

“嗯,照例,驗明正身,就地正法,作爲將士們此戰的首級數。”

“遵命!”

朝廷雖然對三十多萬普通亂賊網開一面,一家老小發配關東和員嶠島,算是留了一條活路。但是對香主以上的賊首,還有紅巾神兵、聖兵和持燈營丁這些賊軍的中堅力量,就沒有那麼好說話了。不管你是主動還是被迫的,統統斬殺。

調遣了數萬官兵平賊,除了正常地糧餉,總得有軍功分潤,好升官領賞。但是沒有首級,哪來的軍功?不能殺良冒功,那這些賊首和賊軍中堅分子就要擔起這個重任了。加上杭州和諸暨城外大捷中被斬獲的,六七萬顆人頭,差不多能擺平這數萬官兵。

浙西大亂,數百上千的官紳死於非命,受牽連被禍害的家眷更是數以千記,不擺幾萬顆人頭出來,這些人的親朋好友肯罷休嗎?

“對了,盡忠王事的各州縣官吏們,要連同他們的家眷都好生收斂厚葬。登記造冊,屆時一併遞到三省去,會有恩旨明發天下,表彰他們的功績。”

“遵命。對了大人,婺州那邊來了信,原金華縣縣丞、署理知縣丁行雲的首級找到了。”

“誰?”

“就是大人你上回來信,叫我們好生尋訪的,西安知府丁老爺家的二子。”

“哦,他啊。”劉玄記起來了,就是史湘雲的未婚夫婿,“這位丁大人是賈府的姻親,不幸陷於亂賊中。學政賈大人就託了我幫忙尋訪。這丁大人屍身都找到了嗎?”

“回大人的話,德魁他們率兵收復婺州時,在金華縣城東門上找到了幾十顆乾癟的首級,經過賊首和當地百姓指認,其中一顆是丁行雲丁大人的。至於屍身軀幹,賊首說早就一把火燒了,再挫骨揚灰,已經無處可覓。”

“真是造孽,丁大人盡忠王事,卻遭此不幸,實在是大不幸啊,本官要爲他上書求彰。”

“大人,”寧師道遲疑了一下,繼續說道:“德魁來信說,這位丁大人署理金華知縣後,跟鄉紳勾結,貪墨搜刮,對百姓動輒酷刑拷打,敲骨吸髓。不過一年,民怨積深。當初亂賊陷金華縣,在某民家豬圈裡搜出了丁大人。未等亂賊動手,金華百姓就衝了上去,活活打死了他。亂賊順應民意,將他與一干酷吏劣紳的首級同懸在城門上。”

“這些就不要寫了,就說據查,署理金華縣知縣丁行雲,遇賊攻城,驚慌失措,應對不當,才陷於賊手,但好歹以身殉職了,算是功過相抵吧。”劉玄沉吟一會說道。

“遵大人令。”旁邊的書-記官連忙應道。

第三百八十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二)第二百零九章 噩耗傳來動人心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三)第六十五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一百四十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五)第三百二十一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二)第一百二十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三)第三百零一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一)第七十四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三)第二百二十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二)第三百七十章 元知造物心腸別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一)第七十三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連枝比翼浮翠閣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四)第一百七十五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四)第一百四十六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五)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九十四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二百零六章 風雷會擊江潮定第六十四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三百九十五章 細雨春蕪上林苑(一)第八十九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四)第三百九十三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四)第四百零四章 流水高山有韻音第四百五十七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二)第二百零四章 三軍列陣杭城外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三百四十九章 元知造物舊時別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第七十三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一)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第二百八十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睦建德謀定亂(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身既死兮神以靈第一百七十二章 妖僧狐心行詭事(一)第三百二十章 薄酒幾分徑自醉第二百九十七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四)第四百五十八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八十一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二百六十七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二)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三)第十七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三)第七十二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一)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四)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四百四十六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兩宜順人情第二百五十五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一)第二百零二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三)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一)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七十一章 糊塗奇案牽朝局第一百五十八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一)第一百三十章 江南金陵多人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二百九十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一)第十一章 鳳姐決斷謀大利第二百六十七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一)
第三百八十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二)第二百零九章 噩耗傳來動人心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三)第六十五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一百四十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五)第三百二十一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二)第一百二十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三)第三百零一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一)第七十四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三)第二百二十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二)第三百七十章 元知造物心腸別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一)第七十三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連枝比翼浮翠閣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四)第一百七十五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四)第一百四十六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五)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九十四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二百零六章 風雷會擊江潮定第六十四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三百九十五章 細雨春蕪上林苑(一)第八十九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四)第三百九十三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四)第四百零四章 流水高山有韻音第四百五十七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二)第二百零四章 三軍列陣杭城外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三百四十九章 元知造物舊時別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第七十三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一)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第二百八十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睦建德謀定亂(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身既死兮神以靈第一百七十二章 妖僧狐心行詭事(一)第三百二十章 薄酒幾分徑自醉第二百九十七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四)第四百五十八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八十一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二百六十七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二)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三)第十七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三)第七十二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一)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四)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四百四十六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兩宜順人情第二百五十五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一)第二百零二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三)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一)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七十一章 糊塗奇案牽朝局第一百五十八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一)第一百三十章 江南金陵多人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二百九十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一)第十一章 鳳姐決斷謀大利第二百六十七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