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

“是的。三郎,還有一點你要想到。四郎除了大開民智之外,還給讀書人提供了衆多的出路。以前只有科試這華山一條道,現在呢?學了律法可以做律師,能過國考則可以做都察院檢察廳的檢察官,做得好了可以被點選爲司直、推官,位尊權重。學了經濟,可以做度支、財稅、商務方面的官吏,再不濟可以去各商號廠礦,幫着處理庶務,也能發財。營造製造不說,進可以做官,退可以發財。現在大興工商,到處需要這樣的人才。就算是書呆子,只要潛心研究,治學出成果來,可以進格物院、弘文院擔個學士的名頭,然後進那些大學當個教授,有名又有錢。”

“但是在擺出明晃晃的好處之外,還在往裡面塞自己的東西。除了把讀書人從四書五經,專治義理中引到那些亂七八糟的歪門邪道上之外,爲父還聽說了,各學堂,從小學到大學,將會用的簡化字、白話文這等粗鄙庸俗文字和詞句來教學。”

楊慎一說完之後,長嘆一聲道:“三郎,現在你可看明白了?天下士子盡入四郎彀中。他可是摸透了天下讀書人的心思,用權、名、利來引誘着讀書人走上邪道。”

楊翯卻臉色越發憂慮了,“如何一來,天下讀書人都會跟着他劃下的邪路走下去了,以後誰還有心思去讀先賢書?誰還去治先賢義理?先賢聖學傳承千年,想不到會在我們手裡斷絕。”

楊慎一也是一臉的凝重,“劉四郎步步緊逼,到如今已經是圖窮匕見,想必那些此前還猶豫徘徊的名士大儒們該下定決心了吧。”

楊翯此時一臉的堅定,”父親,過幾日我以回鄉祭祖的名義回江西一趟。沿路可以拜訪嶺東、江南和故里的名士儒生。劉四郎毀孔廟,絕聖嗣,滅聖學,想必地方上已經羣情沸騰了吧。兒子我願意奔走聯絡,勾連義士。生死存亡在此一舉了。”

楊慎一看着自己的三子,臉上露出遲疑、悲憤和惋惜的神情。

“我的兒,此去或許是一條絕路。天下讀書人,負心忘義的居多。只要給他們做官的機會,他們自會去適應改變的。先賢義理,對於他們來說,只是圖出身的工具而已。”

“父親,我知道,只是此時再不奮起一搏,再過幾年,讀書人喜習慣了新的求仕之路,就再也沒有人記得先賢聖學了。”

“凶多吉少啊。劉四郎此人,善戰更善謀,此時把底牌亮出來,肯定是做好了完全準備。三郎,還記得我跟你說的,劉四郎要御駕親赴藥殺河以西,援徵伊爾利汗國嗎?”

“記得,父親,我記得。你說那是劉家父子唱得雙簧,劉仁出手,剷除一切冒頭的障礙,保劉玄順順利利、清清白白上位。”

“是的。所以我擔心,我兒此次南下,一路聯絡,真的是凶多吉少。”

楊翯遲疑了一會,最後堅定地說道:“義理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看着自己兒子年輕俊美的臉,楊慎一不由地想起在遼陽的那些日子。自己最愛的兒子和最喜歡的弟子,在自己跟前說話,爭辯,然後大笑,最後三人在夕陽下一起吃飯,邊吃飯還在暢想着未來。一幕幕,都歷歷在目。可是時間飛逝而過,原本親如一家人,卻走上了不同的路。是各自的選擇,還是早就註定的?

“老爺,三爺,新的報紙送到了。”

剛送來的《京華字報》上頭條寫着一行黑粗體,寫着“攝政漢王下明詔,即日起正式展開援徵伊爾利汗國行動。”

下面是詳細內容,“即日起內閣樞密院開始徵調糧草,簽發兵丁,從西安到藥殺水河畔的白水城,將成爲調兵遣將,運集糧草的重要通路。隴右、河西、安西、蔥嶺各民屯、軍屯點糧草將運送至指定地點,以備援徵軍使用。北海、陰山、興安、金山、黑水、青唐、理藩院七省第一批簽發十五萬青壯,配發牛羊馬匹,發徵蔥嶺,並以軍功高低在那裡獲得應得的牧場土地和其它物資獎勵...”

楊翯忿忿地說了一句:“窮逼黷武...”

“不,沒有那麼簡單。上次援徵朝-鮮,朝廷虧錢嗎?前期虧了近六百萬兩銀子進去,可是才過一年多,朝-鮮開始回血,到我被罷免之時,已經補回來七成墊欠的銀子。根據當初劉四郎制定的方案,朝庭還能從朝鮮獲利七年。你算算,是虧還是賺?”

楊慎一做過閣老宰輔,對朝廷進出的賬目很清楚。

“父親,你的意思是劉四郎不僅不會虧錢,還會利用這次援徵讓九邊軍鎮上下立功,乘機大封功臣?”

“三郎,雖然那些在劉四郎的算計之中,但現在我們要關注的不是那些。此時提出援徵,說明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我擔心...”

“父親,不必勸我了。我主意已定。”

“那好吧,只是這次我不會寫信,你自行去處置吧。”

“父親,你又何必呢?”

“我們是文人,沒有勇氣破釜沉舟。留條後路吧,我還想着跟你一起看看,劉四郎到底想做什麼?到底能做出什麼來!”

過了幾天,楊翯申請回鄉祭祖的批文下來了,他悄然告別父親楊慎一,轉去了天津,然後沿着運河一路南下。

漢王府,劉玄拿着一疊文卷,仔細看了一遍,最後放在桌子上,笑着對坐在對面的楊金水道:“金水,派人跟着他就好了。”

“殿下,根據他們父子之間的談話,還有楊翯這些日子的準備,很明顯是去勾連同黨,意欲不軌。要不要屬下派人去跟蹤,然後一一秘密逮捕?”

“悄悄跟蹤可以,不要打草驚蛇了。”

“殿下的意思是放長線釣大魚?”

“楊三郎是好人啊。沒有他一石激起千層浪,我們也不知道水底下到底藏了多少甲魚。”

“屬下明白了,馬上去安排。”楊金水鄭重地答道。

第二十八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五)第四百零四章 流水高山有韻音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一)第七十一章 糊塗奇案牽朝局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一)第七十二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二百一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八十一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二)第三百二十章 薄酒幾分徑自醉第四十六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四百四十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四)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二)第七十二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一)第七十八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一)第四百四十一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五)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三)第二百四十六章 在泮獻功求伊祜第三百一十七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三)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細雨春蕪上林苑(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橫戈盤馬太原路第七十章 栩栩如生丹青手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一)第四十五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六)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一)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第二百六十二章 芙蓉榭裡影人間(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安樂時汝轉棄予第一百八十五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一百四十二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連枝比翼浮翠閣第一百九十六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四十八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二)第七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一)第二百七十三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一)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四百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二)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四百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一)第三百零四章 身向人間閱事多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十一章 鳳姐決斷謀大利第十九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一)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春暖水寒風似刀第六十六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三)第三百九十八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二)第二十六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三)第四百零一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三)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一百一十九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十五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舊事未了新爭起第三百五十二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二)
第二十八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五)第四百零四章 流水高山有韻音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一)第七十一章 糊塗奇案牽朝局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一)第七十二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二百一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八十一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二)第三百二十章 薄酒幾分徑自醉第四十六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四百四十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四)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二)第七十二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一)第七十八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一)第四百四十一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五)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三)第二百四十六章 在泮獻功求伊祜第三百一十七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三)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細雨春蕪上林苑(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橫戈盤馬太原路第七十章 栩栩如生丹青手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一)第四十五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六)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一)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第二百六十二章 芙蓉榭裡影人間(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安樂時汝轉棄予第一百八十五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一百四十二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連枝比翼浮翠閣第一百九十六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四十八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二)第七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一)第二百七十三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一)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四百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二)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四百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一)第三百零四章 身向人間閱事多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十一章 鳳姐決斷謀大利第十九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一)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春暖水寒風似刀第六十六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三)第三百九十八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二)第二十六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三)第四百零一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三)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一百一十九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十五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舊事未了新爭起第三百五十二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