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五)

吃到入夜,李公亮、孫傳嗣、徐常符封和韓振酒足飯飽,自有人帶他們去客房歇息,廳裡只剩下劉震和劉玄兩兄弟。

何氏指揮丫鬟們收拾好飯桌,又端上一壺祁紅茶,放在兩兄弟中間的茶几上。

“謝過大嫂。”

“四叔客氣了。”

“我那侄兒侄女可都睡着了?”

“睡着了。拿着你從京師裡帶來的玩意,一直在玩,前兩刻才讓奶媽婆子哄睡了。”

“那就好。對了大嫂,我此去赴任,正好是浙東,你有給世伯的書信和東西,還請儘快備好,我等四日後要出發了。”

“這麼快?不多住幾日?”

“我也想多住幾日,只是皇命在身,不敢耽誤。”

“娘子休怪四郎來去匆忙,他現在是巡察御史,代天巡狩地方,跟一般的地方官吏不同,有欽差皇命在身,更不敢耽誤。”劉震解釋道。

“既有正事,我也不敢強留四叔了。”何氏又問道,“老爺太太可好?我跟你大哥有三四年沒見到二老了?”

“父親和母親都挺好的,氣色紅潤,聲音洪亮,罵起我來還是那麼響徹天地。”

劉震和何氏都不由大笑起來。

“你這促狹鬼,要是讓爹爹和母親聽到了,少不了你一頓排頭。”劉震一邊大笑一邊指着劉玄說道。

“無所謂,我都習慣了。”

笑過一陣,何氏又開口道:“真是想不到,四郎中了狀元,還定下薛家之女,老太太真不知道會怎麼高興!”

“老太太寫過四回信來,確實高興。不過老太太和太太更牽掛侄子侄女。”

劉震和何氏對視一眼,點點頭道:“等明年,崢兒、琴兒有個四五歲,經得起顛簸,就讓你嫂嫂帶着他倆回趟遼陽。”

“那就好。”

說了一會子家常,何氏知道兩兄弟有機密話要談,便起身告辭了。

“四郎,你何必非要趕這攤事。雖然我知道你武藝精湛,可那是海上船上,浪大顛簸,鐵打的漢子也能給你吐成娘們。要是你有個閃失,我怎麼跟父母親交待?”

“大哥,”劉玄臉色凝重,緩緩說道,“你知道我打小就立下大志,要立下一番不世之功。而今我國朝能立此大功的地方,可能只有山海了。”

“山海?哪山哪海?”

“蔥嶺雪山,還有這茫茫東海、南海,遠洋諸海。”

“哦,我們兄弟有些日子沒徹夜細談了,你且細細說說,要是說通了,我就放你自去,否則你休想上船!”

“大哥,我看過前軍都督府和鴻臚寺的詳報,也跟京師裡的胡商細談過。室韋人在西邊建立了四國,溫欽查汗國汗帳在伏爾加河,方圓萬里都是荒涼廣袤之地,民衆也多爲遊牧蠻族,暫且不提。貴霜海都汗國先是以可不裡爲都,分據河中山南之地。後爭敗被逐,便遷至白沙瓦,進軍天竺,五十年前才新定德里爲都。其域大部爲天竺,有理蕃院雪域相隔,也可暫且不提。”

“更西處的帖木泰汗國,以大馬士革爲都,領有兩河之地,往東過來是伊爾利汗國,以大不里士爲都,領有波斯和河中之地。我要說的就是這兩汗國。”

“哦,你且說說。”劉震越聽越感興趣,把頭湊了過來。

“這兩汗國之地原屬大食國。此國信綠教,曾經強橫一時,甚至在前唐年間兵犯過我安西。只是後來衰落分裂,又遇到室韋人整國西進,就此降服。只是室韋人,那怕是他們吹噓的黃金家族,也不過是漠北蠻野酋首,不識文字,以殺戮爲樂。裂爲四汗國後,帖木泰汗國王室貴族迅速大食化,通婚信教,至今百年,與前大食王室貴族無異。伊爾利汗國卻是迅速波斯化。而那時的波斯已然大行綠教,實爲大食波斯混一。照此以往,伊爾利汗國王室和貴族怕是也會信綠教,奉異族爲祖先。”

“不過當初有部分契丹、漢人隨室韋人西進,多安居於伊爾利汗國。這些人察覺有異,便強行推行以漢字改進的伊爾利文字,廣傳華夏先賢之識,又奉拜火教爲國教,這才堪堪保住了伊爾利汗國之根源。只是近數十年,帖木泰汗國與伊爾利汗國因爲信奉國教不同,由兄弟之國變爲敵仇之國,互相攻伐。原本伊爾利汗國實力強盛,累敗西軍。只是綠教在河中、波斯力行數百年,根深蒂固,常有教民暴徒呼應帖木泰汗國。伊爾利汗國內憂外患,漸漸處於下風。最近帖木泰汗國又遣使渡海去天竺勾連,貴霜海都汗國汗王貪圖貨利,以及河中、呼羅珊等地,陰結重兵,意欲東西對進,分佔伊爾利汗國。”

聽到這裡,劉震神情凝重道:“四郎的意思,用不了多久我大秦要舉師西進,援兵伊爾利汗國?”

“是的大哥。伊爾利汗國雖是室韋人立國,奉拜火教,用伊爾利文。可他們的正式官文,還有姓名用的都是我漢字,讀的是聖賢書,說得是京師官話。屆時帖木泰汗國舉綠旗東進,我大秦不幫伊爾利汗國,誰幫他?”

劉震想了一會,最後搖搖頭道:“四郎想得太遠了,西域萬里之地,又是他國戰事,聖上和宰輔們豈能輕擅動兵。”

說到這裡,劉震不由臉色一正,嘆息道:“四郎,原來你自小苦讀經書,鎖廳投試爲的是這般。是啊,我國朝文武分立,兵馬調遣、行軍打仗確實由軍機班和五軍都督府處置,但是否開戰端,跟誰打,卻是由聖上和宰輔們裁定的。”

劉玄笑了笑,不再就此多言,而是繼續另一個話題。

“大哥可知西洋佛郎機人來朝之事?”

“知道。我看過水師海防的邸報輯要。成德二年,有佛郎機大船自星瞻州而來,北上廣州番禺,求地爲要塞,被逐。成德十年,有佛郎機海船六艘,寇擾交州、欽州、廉州和雷州,敗海門軍和海寧軍。朝廷集伏波巡海船隊和瓊州萬安軍,大破之,並傳旨禁防佛郎機片板過星瞻州。成德十五年,佛郎機遣使乞和,太上皇見其意誠,便允了。自此,我國朝開始與佛郎機等西洋國通商。”

第二百章 錢塘屹然安三吳(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芙蓉謝里影人間(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二百一十九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一)第三十七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六)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三百四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四)第三百九十一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四)第二百八十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五)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華舊事恨難忘第五十六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一)第四百零二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四)第二百零九章 噩耗傳來動人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伐已聞運籌中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一百三十八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三)第六十四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華舊事恨難忘第一百六十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三)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四十九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一)第四百零九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三)第五十五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二百八十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睦建德謀定亂(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三)第六十一章 師叔相邀有內情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四)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四)第二百三十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一)第三十四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三)第二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二)第一百零三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四百零六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二)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一百五十三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二)第三百五十章 君持爲報京華舊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第二百九十七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一)第八十九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一)第三百零四章 身向人間閱事多第四百零五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二百八十六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一)第二十四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一)第一百九十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三)第四百一十一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一)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洗萬古歌詠志第三百八十四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一)第三百九十章 高檐曲閣映紅簾第一百九十六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二)第三百零五章 側蓬帆過古剎寺第三百一十九章 堂前簡牘紛朱黃第一百五十八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瑚璉凡鳥謀私利第一百零四章 待罪閒置思功過第七十章 栩栩如生丹青手第一百八十一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三)第六十一章 師叔相邀有內情第一百一十九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
第二百章 錢塘屹然安三吳(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芙蓉謝里影人間(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二百一十九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一)第三十七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六)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三百四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四)第三百九十一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四)第二百八十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五)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華舊事恨難忘第五十六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一)第四百零二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四)第二百零九章 噩耗傳來動人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伐已聞運籌中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一百三十八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三)第六十四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華舊事恨難忘第一百六十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三)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四十九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一)第四百零九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三)第五十五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二百八十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睦建德謀定亂(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三)第六十一章 師叔相邀有內情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四)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四)第二百三十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一)第三十四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三)第二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二)第一百零三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四百零六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二)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一百五十三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二)第三百五十章 君持爲報京華舊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第二百九十七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一)第八十九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一)第三百零四章 身向人間閱事多第四百零五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二百八十六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一)第二十四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一)第一百九十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三)第四百一十一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一)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洗萬古歌詠志第三百八十四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一)第三百九十章 高檐曲閣映紅簾第一百九十六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二)第三百零五章 側蓬帆過古剎寺第三百一十九章 堂前簡牘紛朱黃第一百五十八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瑚璉凡鳥謀私利第一百零四章 待罪閒置思功過第七十章 栩栩如生丹青手第一百八十一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三)第六十一章 師叔相邀有內情第一百一十九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