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師勘定逆亂日

劉玄從河東各地徵集數千礦工,在巨大的火炮聲掩護下,日夜趕工,在太原城四面挖出四條地道,埋下了上千桶火藥。

這一日一切完備,劉玄便分配任務,各軍在炸開城牆後四面攻打,一擁而入,務必要將太原城拿下。

等到衆人離去,劉玄叫了一聲:“阿遇!”

身爲河東平逆前部署的鄧遇停住腳步,轉過頭來,看到劉玄臉上沉寂如水的神情,心領神會地點點頭,躬身行了一禮便離開了中軍大帳。

點燃引線時,太原城外一片寂靜,就連平日裡最呱噪的老鴰都不敢吱聲。躲在城牆後面的守軍隱隱覺得那些不對,但是沒人敢出來打探消息,甚至連走出藏身處,到跺牆後面探個身子的勇氣都沒有。

他們在寂靜中沉默,等待即將到來的未知命運。

先是一聲沉悶的聲音,就像是某個堤壩終於破了口子,然後所有的力量從這道口子裡噴薄而出。又像沉寂了上千年的火山,在一瞬間爆發。震耳欲聾的巨響中,四朵青灰色的氣浪巨花在太原城四面騰起,足有數十丈之高,無數的殘磚碎礫在空中散開,漫天飛舞,然後像冰雹一樣落下,砸在地上、屋頂上,濺起無數的聲音。

等到塵土落定,早就埋伏已久四面官軍發出歡呼聲,從掩體壕溝中衝了出來,向四個巨大的缺口衝去。

劉玄站在遠處,默然地看着這一切。四條長龍衝進太原城,就像是獅子衝進了羊羣。四下響起的人聲像樹林上拂過的風聲。各處燃起的火光,在越來越昏沉的天色中,顯得越發的妖豔。

一直到半夜,鄧遇帶着滿身的硝煙和血腥味回來了。

“大人,僞弘同及忠廉、北靖、東平等逆賊,共一百七十六人,舉火自焚,皇太妃皆從死...符大人帶着各部,正在繼續清蕩殘餘,安撫百姓,滅火救人。”

劉玄看着城東騰起最大的火團,舞動的火焰在夜色中猙獰地舞動,過了許久纔開口答道:“好,你再去盯着,細細過一遍,看看有什麼手尾遺漏。”

“遵命。”

過了六日,數騎快馬從西邊官道上飛馳而來,直奔阜成門,守城門的侍衛司官兵遠遠一看,就知道是緊急軍報,連忙驅散在城門排隊的民衆,讓出一條路來。

半山堂,內閣文字檢校捧着一封奏章飛奔來。

“宰輔閣老大人,嶺東大捷。”

楊慎一接過來,細細看了一遍,長嘆了一口氣道:“太原城克復,逆賊伏誅。”

“都伏誅了?”周天霞遲疑一下問道。

“都一一清點過,無一漏網,悉數伏誅。”

“那就好。”

半山堂幾位閣老們都不約而同地舒了一口氣。死了好,死了乾淨。太原那些人,要是活着反倒還是大麻煩事。

“那就把這好消息呈給監國殿下吧。”

“是啊,監國殿下一直盼着這好消息。”

說了幾句,其餘閣老們都回去東堂,西堂左房只剩下楊慎一和周天霞。

“老楊,接下來怎麼辦?”

“老兄,你覺得該怎麼辦?”楊慎一思量一會,反問道。

“大勢已定,只能這樣了。而且那邊給的條件也不錯,不是不能接受。”

“可還是有些人不滿意。”

“他們還想怎麼樣?先是廣平郡王,後來又是正統帝,結果玩脫了,剩下這個殘局卻要我們來收拾。現在收拾得七七八八了又跳出來摘桃子,真把自己當回事?那邊發起狠來,可是敢殺人的。”

“楊兄說得極是,那些混賬子到現在還沒認清事實,還在那裡儘想美事呢。關東、安西,還有北洋水師,本朝水陸最精銳之師都在他們手裡。再加上兩浙、江南、兩淮、兩湖、嶺東、河西、關中,不是他們的根基,就是附和他們的。現在河東、河南、直隸也在他們掌控中了。只剩下江西、閩海、兩廣、雲貴川還在觀望中。你說那些傢伙能掀起什麼風浪來?”

楊慎一聽到這裡,臉上露出慎重之色,他思量了許久,低聲問道:“周兄,聽說那邊的意思是想讓劉四郎尚監國殿下?”

“是的,大家都是這個心思,老齊和吳大監那邊也是這個意思。說監國殿下原本就對劉四郎傾心已久。只是劉四郎不答應。”

“停妻再娶,大家都丟不起這個臉。怎麼辦?”

“監國殿下曾經說過,誰爲正統帝報仇,就許其王位。意思很明顯。到時候東西宮並立,大家要的只是一個名分而已。”

“楊兄說得沒錯。雖然事情還有些彆扭,不過只要待以時日,還是能理順的。皇城不是有東西六宮嗎,容得下。”

“是啊,現在我們不缺的就是時間。現在最要緊的就是迎回正統帝的遺骸梓宮,上諡號舉行國喪。忙完這些才能論起來。”

“楊兄,而且可以趁着正統帝國喪之事,召天下各地賢達入京,共襄國事。”

“劉四郎出京入晉時跟我提及過,也有這個意思。這樣也能看看地方上到底誰有二心。”

“也是,現在本朝兵馬精銳悉數在那邊,正好趁此機會,清釐地方。槍桿子出政權。”

“楊兄,你這句話什麼意思?”周天霞驚問道。

“這句話是劉四郎在我門下治學,讀《三國志.魏書》時寫下的,當時他不過十三歲。我以爲只是他有感而發,信手塗鴉。現在想來,卻是另有一番深意。”

周天霞靠到椅背上,看着虛空,過了一會,輕笑道:“兩三百年了,不管如何動盪變化,哪怕是甘願退守苦寒之地,恭爲前驅,也要守住他們手裡的兵權。楊兄,你說他們是不是等的就是這麼一天。”

“如果是其他軍將,我還擔心唐末武夫亂國重演。但如果是劉鎮夷和劉四郎父子,我就一點不擔心了。他們劉家,能讓諸多軍將世家和地方勢力歸心,憑的不是武力,而是合作,恰到好處的利益分享。劉玄更是把這一手玩得爐火純青,所以才能把兩浙、江南的商賈連成一體。纔會讓諸多人願意跟着他們走。”

“恩威並行,方得大至。劉四郎的恩,就是利,擺在明處的利。到現在,他此前做得那些事情,也能看明白了。楊兄,想着這些有時候真是心驚。”

“有什麼心驚的。能走到這一步,除了某些人的玩火自焚,還有劉家和軍將世家的百年沉澱,更有劉四郎這些年的努力,時也命也!”

周天霞忍不住轉頭看了一眼老友,只見楊慎一的臉在窗戶玻璃透過來的陽光裡忽明忽暗,那張飽經滄桑的臉猶如關東那黝黑的土地。

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四十四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四百零三章 閒庭曲檻無餘雪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四)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三百六十九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五)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三)第一百零九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二)第二百零四章 三軍列陣杭城外第二百七十九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一)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五十六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一)第一百零八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一)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一百二十一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三)第四百零六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四)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四百一十二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二)第三百零六章 清館聊得養天和第二百六十九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二)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二)第七十一章 糊塗奇案牽朝局第九十二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三)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二)第七十六章 元夕聞名青玉案第三百零二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四)第一百七十九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四)第六十九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猶嫌五更雞鳴早第二百二十五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四)第九十一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一)第一百六十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一)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三百四十九章 元知造物舊時別第一百六十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三)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三)第三百八十三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一)第十九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二)第三百九十章 高檐曲閣映紅簾第二十八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五)第二百四十一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吳大案終判定第二百八十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二)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三)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三百六十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一)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五)第二百八十六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五)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一)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三百四十二章 萬里關河驚契闊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二)
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四十四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四百零三章 閒庭曲檻無餘雪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四)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三百六十九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五)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三)第一百零九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二)第二百零四章 三軍列陣杭城外第二百七十九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一)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五十六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一)第一百零八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一)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一百二十一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三)第四百零六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四)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四百一十二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二)第三百零六章 清館聊得養天和第二百六十九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二)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二)第七十一章 糊塗奇案牽朝局第九十二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三)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二)第七十六章 元夕聞名青玉案第三百零二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四)第一百七十九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四)第六十九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猶嫌五更雞鳴早第二百二十五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四)第九十一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一)第一百六十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一)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三百四十九章 元知造物舊時別第一百六十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三)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三)第三百八十三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一)第十九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二)第三百九十章 高檐曲閣映紅簾第二十八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五)第二百四十一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吳大案終判定第二百八十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二)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三)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三百六十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一)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五)第二百八十六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五)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一)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三百四十二章 萬里關河驚契闊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