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妖僧狐心行詭事(一)

惠如和尚坐在那裡,看着三人在那裡你來我往,不一會就把戰後點驗之事安置好了。再細想他們話裡的意思,惠如和尚是聰明人,自然能醒悟幾分,頓時覺得還是中土天朝天寶物華,地靈人傑,這些做官的,無論文武,上陣殺得了敵,入衙玩得了花。東倭還真比不了,文貴只知道鬼唱和歌、喝半天沒有一口的茶道,武將頂了天只會喊一句“敵羞吾去脫他衣”。果真是有天壤之別。

不一會,有人自來稟告,倭兵以及被檢舉出來殺人做奸的海賊共計兩千五百二十九人被斬首,軍士們正在找熟石灰,炮製了這些首級,好分路傳示各州。其餘賊子在嚴加看管中挖坑,將那些屍首搬運到這一處,並四處尋找柴火易燃之物,堆積其上。

聽完這些話後,劉玄轉過來面向惠如和尚道:“你這和尚,可曾想明白了?”

惠如和尚默然了一會,幽幽地說道:“小僧歎服大人心思手段,自知是萬難瞞卻過去,小僧願說。”

“你這和尚還算明理,痛快說來,也免受那些皮肉之苦。”

惠如和尚正色道:“小僧出身僧人世家,自幼通佛法,十歲時大病一場,幾近喪命,彌留之際,見一大佛高萬丈,渾身金光,對我言,‘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見彌陀佛,何愁不開悟;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爲人師,來生作佛祖。’小僧當時不明此意,悠悠活過來後便遊歷東倭各寺廟,遍訪諸高僧,方得知此乃六百年前中土淨土宗六世祖永明延壽大德所言。自此,小僧便改持了淨土宗,立志揚佛傳世。”

“本願寺本山有難後,小僧被逐出山門,遊歷各地後,苦於佛法淺薄,難以度化世人,便想着來中土淨土宗尋道。故而帶了數百隨從信徒,渡海來了中土,在海州上了岸,拜了雲山寺,又去了黃州十方寺,隨即參拜了淨土宗祖庭,廬山東林寺,最後去了那兩浙杭州永明淨慈寺,求延壽大德的遺文餘言。”

“遊歷幾年又想着要回東倭重立山門,弘揚佛法,苦於無錢糧資本,一時糊塗,便入了海賊,願爲策劃,求分得些銀兩。”

“你這和尚,甚是狡詐,我三番容忍,卻換得你這半真半假之言。和尚,我只提醒你一句,爾等隨身書信筆札,皆被我獲。其中有中文,也有爾等倭文。我是不識倭文,但兩浙市舶使司門下卻有精通倭文者。”

惠如和尚臉色數變,正要開口,劉玄卻揮手道:“你現在要說,我卻不想聽。來人,先笞他二十,幫他鬆鬆筋骨,免得待會有力氣胡說八道。”

四位軍士上前來,不顧惠如和尚的求饒,拖了下去,只聽得一聲聲鞭打聲合着那和尚的淒厲慘叫聲傳了過來。

何芝貴微皺着眉頭道:“四郎,你如此泡製此番僧,難道他身上有什麼要緊之處?”

“老將軍,謝大人。這個東倭和尚身爲幕後智囊,海賊與兩浙某些人的勾連,自不會避過他。相比那些刀口上舔血,自知絕命的賊首,還是這和尚的嘴好撬開些。且我看過此僧的隨身書信筆札,還有他隨從們的書信筆札,發現此僧身上還藏有一些秘密,大秘密。”

“既然是條大魚,自當好好泡製一番,我相信四郎的手段。”

過了一會,惠如和尚被拖了過來,這會的他只是癱坐在地上,連跌坐唸經都沒力氣坐了。

“和尚,這會子該說實話了吧。我看你自小錦衣玉食,出海來我大秦,也是左右簇擁,沒有吃過什麼苦。這二十背笞,只怕要了你半條命。不過沒關係,本官還有些手段,只是叫你吃苦受痛,卻不會傷及你性命。且本官勉強算得杏林高人,萬一下人失手,只要你還有一口氣,自救得你回來。”

惠如和尚見到笑眯眯說話,一臉和氣的劉玄,就跟見了鬼一般,長嘆道:“世人都只知劉四郎中了狀元,卻不大記得出身關東軍鎮世家,智謀深遠,殺伐決斷,這心性不比一般文官儒生啊。”

“好個和尚,知己知彼,想必你是對我瞭解得頗深。我的訊息,誰告知你的?讓我猜猜?修國府的侯孝康?”

侯孝康三字一出,惠如和尚像是觸電一般,要不是身上受了傷,只怕就彈立了起來。

“大,大,大人是如此知道的?”

“侯孝康這廝,不知低調行事,來趟兩浙,驚天動地,生怕旁人不知一般,真是可笑。這廝來兩浙是行不法歹事的,不是代天巡狩,還這般不知收斂,真不知他識不識字,知不知道死字怎麼寫。兩浙諸人,對我不甚熟悉,就算從京師或其它地方知道我些消息,不過隻言片語,以訛傳訛罷了。只有侯孝康這廝,與我幾番結怨,深知我底細。只怕還切切交待過爾等,要不惜一切,尋得機會置我與死地。剛纔你脫口而出,話中語氣像是極爲熟悉我,應該是得過那廝的特別叮囑吧。”

惠如聽得目瞪口呆,過了一會才嘆道:“到此時,我才知劉大人這神目御史之名絕非妄言。見微知著,睹始知終。小僧在大人眼裡,就是一隻落入貓爪的老鼠爾。”

“我不需聽你奉承話,只想聽你親口說的實話。”劉玄淡淡地說道。

惠如和尚嘆息一聲,便老實交代:“小僧轉到明州,欲搭船回東倭,不想路上遇到全麻子劫道。那時屬下身邊帶有百餘精銳隨從,突然暴起,拿下了全麻子。那廝見我是東倭僧人,卻有些勢力,便求我勾連,合夥做些買賣。爲示誠意,將其根腳與我說起。”

“他和片湯李原本不過流竄溫、臺兩州的兩股海賊,人數不過數百,船隻不過三四艘,苟延殘喘過日而已。不想前幾年,突有明、越海商找到他們,暗中資助他們,爲的是兩件事,一是助海商們避過市舶和水師,行走私避稅之事;二是讓他們去劫閩海北上的海船。這些年閩海諸海商不拘南海的生意,意圖北拓東倭、高麗和關東的商路。來勢洶洶,兩浙某些海商有些抵不住,便起了歹心。”

劉玄、何芝貴、謝志清三人相視一眼,暗自搖頭。這些海商,果真是要錢不要命,這等事都敢做。

第七十四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四)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四百零五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一)第八十八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二)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三百一十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五十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二)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四百三十七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一)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五十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二)第四百四十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一)第八十七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百年多病獨登門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伐已聞運籌中第二百九十七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四)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三百八十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二)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一)第三十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一)第一百五十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四)第一百四十四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三)第二百八十六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二)第五十九章 寧國府裡起變故第一百三十八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三)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一)第一百二十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二)第一百六十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三)第七十六章 元夕聞名青玉案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二十八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五)第三百九十三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三)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第三十七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六)第十五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一)第三十一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二)第三百一十六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一)第四十二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一)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第三百一十六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一)第三百零七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一)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三十一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二)第十一章 鳳姐決斷謀大利第五十九章 寧國府裡起變故第四十七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一)第四十二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一)第三百一十七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三百二十章 薄酒幾分徑自醉第三百一十八章 變化猶應侍帝晨第二百一十五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五十五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二)
第七十四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四)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四百零五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一)第八十八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二)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三百一十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五十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二)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四百三十七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一)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五十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二)第四百四十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一)第八十七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百年多病獨登門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伐已聞運籌中第二百九十七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四)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三百八十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二)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一)第三十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一)第一百五十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四)第一百四十四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三)第二百八十六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二)第五十九章 寧國府裡起變故第一百三十八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三)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一)第一百二十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二)第一百六十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三)第七十六章 元夕聞名青玉案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二十八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五)第三百九十三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三)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第三十七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六)第十五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一)第三十一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二)第三百一十六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一)第四十二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一)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第三百一十六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一)第三百零七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一)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三十一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二)第十一章 鳳姐決斷謀大利第五十九章 寧國府裡起變故第四十七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一)第四十二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一)第三百一十七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三百二十章 薄酒幾分徑自醉第三百一十八章 變化猶應侍帝晨第二百一十五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五十五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