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心思極重(下)

幾位老者到底年事已高,在這樣落後的生活醫療條件下,六十多歲已經是長壽之年。

是而並沒有什麼真正的觥籌交錯,只少少地喝了兩盅,熱騰騰的花雕黃酒入口極綿柔,簡簡單單就落了肚,繼而慢慢在人的身體內擴散出它的能量,通身暖意,去了秋日的清寒。

許是賈環做的飯菜確實不難下嚥,幾位老者吃的極開懷,談笑風生之間,頌今懷古興致頗高。

飯飽酒足,林靄收拾了一桌殘局,便自覺地退到一邊,不去打擾林道儒他們幾位。

起先那般老頑童說笑,是因爲幾人私交甚好,可真正讓幾位老者聚於一起的原因,是因爲諸人心中的一件愁事。

消遣手談皆是爲了排遣心中的憂慮,可其效果顯而易見,不過聊勝於無。

王庸之靠坐於交椅,單手端茶,語氣冰冷,面上神情透露着他的惱火。

“林甫儀爲首新黨何其荒唐,還未消停幾日,就又鬧出了這麼一遭,真真是朝堂之禍事。”

此言一出,屋內衆人皆將目光投注到他身上,繼而一陣沉默。

王庸之尚且還想說些什麼,林道儒笑着搖了搖頭。

“知同兄何必提那些糟心之事,你我今日相會因私不爲公,朝事就先丟到一邊,日後再想也不遲。”

王庸之聞言雙目一瞪,放下了茶盞。“雅川兄,難道我說的不是句句屬實。如今朝中已有禍事,任由新黨這般鬧下去,朝政不穩啊。”

林道儒含笑聽着自己這位學士老友的抱怨,待其說完纔不緊不慢地開口。

“陛下天授賢德,不會真的任由其肆意妄爲,吾等今日原是爲私不談公事,只下棋彈琴,喝茶閒聊,豈不美哉。”

王庸之尚未說些什麼,一旁安坐的翰林院掌院左正卻皺着眉,沉聲道。

“雅川所言有理,陛下乃難得的賢明君主,吾等且安心看着,新黨如若再如此專橫胡爲,遲早自取滅亡。

只是可惜了那林甫儀,四十餘歲的內閣閣臣,若不是如此剛愎自用,走上了歪路。

以他一身所學,大好前途可期。”

林道儒哈哈一笑,拍了拍左正的肩膀,毫不顧忌左正的怒視,開口揶揄。

“如若老朽不曾聽錯,左掌院這是在感嘆,當朝太傅,戶部尚書,左相林甫儀前途可期。”

氣氛頓覺輕鬆了幾分,衆人一陣鬨笑,笑得左正老臉一紅,冷哼一聲。

林甫儀四十餘歲的年紀,就受天家萬般信賴重視,推崇至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的左相位上,前幾年還追授了太傅的三公尊號,早已是人臣巔峰,爲官的盡頭。

大好前途,還能再好到哪裡去,本身就站在山頂的人,那位左相大人早已沒有攀登的必要。

左正惋惜於林甫儀,莫不過是對這個後來居上的晚輩,生了賞識之心。

小小翰林院的掌院,哪裡好去點評當朝左相。

林道儒將嘲笑完左正,就被王庸之拎出來。

“姓林的臉皮實在是厚,登本兄好歹是翰林院堂堂的院正大人。不知道的,還以爲你林大人爲當朝左相呢。”

登本是左正的字,知同是王庸之的字。

登時左正心裡就舒爽了,挑釁地衝林道儒斜瞥了一眼,隨即頗爲自得地捋了捋鬍子。

幾個老朽又是輕聲的笑着。

確實林道儒是自己挖坑拌了自己的腳,林道儒不過是從七品的五經博士,他嘲笑左正,與左正惋惜林甫儀,實無差別。

林道儒被王庸之拉出來當了筏子,又好氣又好笑,低聲道。

“果然不愧是上官下屬,我不過是說笑了掌院大人幾句,就有那拍馬屁的出來攻訐。”

氣的王庸之吹鬍子瞪眼,面色不善地瞪着林道儒。

左正笑着擺了擺手,出聲打斷兩位老友的胡鬧。

“這原不是什麼可笑的,老夫是真的惋惜於林...左相大人。依我看來,當今陛下勵精圖治,勤儉賢明。陛下如今才四十出頭,日後說不得會有更大的建樹。

左相大人不過四十餘歲,已然居如此高位,前途是確確實實的大有可期。

我的意思是,咱們大梁可能錯失了一位徐茂公。”

衆人聽左正如此道來,皆暗自點頭,心中贊同。

徐茂公,就是李勣

李勣一生歷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將入相,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爲長城。

治大國如烹小鮮,一朝如若要愈發強大昌盛,最忌諱的就是好大喜功,大刀闊斧地進行各種改革,其結果多是朝亂民怨。

林甫儀此人,有才能亦有頭腦,的確是大梁的棟樑。如若不是偏要行此歪邪之路,徐徐爲國添磚加瓦,極有可能成爲千古名臣。

若有人見着此幕,說不得要目驚到眼珠掉下來。

在座諸人,皆是朝會中新黨諸多提議,出聲反駁最多的面孔。

新黨諸人對林道儒這些人,早已經是恨的咬牙,恨不得在座的幾個老臣都死絕。

可此時的場景,卻是幾位與新黨站在對立面的老臣,一臉讚許地誇讚當今的新黨魁首。

林道儒左正等人都是老臣了,雖然幾經沉浮,仕途有好有壞。但這些都不能影響到他們看人的眼光,還有寬闊的胸懷。

朝事上諸位老臣對上新黨,半點不願退讓。但脫離朝事不談,私下裡這幾位寬厚的老人,還是極爲欣賞林甫儀的。

莫不是有包容萬物的胸懷與極高的修養境界,如何能做到這般公私分明,仁慈寬厚。

一直安靜聽着的張玉生同孫浩然,心裡想到那林甫儀的素日言行,各自落寞地嘆了口氣。

寒士出身,一身驚世文華韜略,屢屢立建功業,不惑之年縉身內閣要員,別人尚在治學,他已然獨領風騷,登頂臣子至極。

這樣的一個風流人物,要多少個朝代才能出這麼一個呢。

英雄當惜英雄啊。

可惜,可惜了。

但賞識歸賞識,他們身爲大梁朝臣,肩負舉國百姓的囑託,自然不會動搖自己的立場。

新黨,萬萬不能得逞。

言及於此,座中諸人皆有些情緒低落。

張玉生用手輕輕摩拭着茶桌,溫吞吞地開口。

“不談政事,不談政事了,吾等還是談些輕鬆點的,可不要掃興。”

衆人皆點頭贊同。

張玉生轉頭面向林道儒。

“老朽若記得不錯,那小童是先榮國公賈代善的孫兒。雅川收他入門之時,老朽還給那小童做了回見證人。

他父親,是代善公的那個小兒子。”

屋中幾位老臣,有的今日之前對賈環一無所知。

有的知道林道儒早先收了一個關門弟子,卻不知其人。

只有這位國子監祭酒,對賈環有幾分瞭解。皆因賈環拜師大禮,他來客串了一回禮官。

起先諸人就對這個相貌脫俗的小郎很是喜歡,心裡留存了一份好奇,如今張玉生重提,自然都提起了興趣。

張玉生如此一說,諸人總算知曉了那小童的來歷。

林道儒微微臻首,笑道。

“存周的確是在工部,記得是個員外郎的職位。存周出身王公之家,身上卻看不出絲毫驕躁自負之氣,實屬難得。”

王庸之面露奇色。“如此說來,那小童豈不是出身勳貴。吾觀其言行,度其神色,知禮謙虛,不驕不躁。實在是................”

王庸之尚未道出,左正便搶着說出了口。

“實在是有些違和啊,哪裡有這般的勳貴子弟,倒像是雅川的親孫。”

是了!勳貴人家的子弟,多是浮躁暴虐,頑劣憨癡之徒,終日遛狗追鳥,流連花坊青樓。

縱然有知禮的,也不過是知曉些道理,在外人面前不至於太過失禮。但細察一言一行,或多或少都會流露出一些勳貴子弟的目中無人與傲氣。

這小童既然是出身於金陵賈家,又是榮國公的親孫,怎麼會是那麼一副模樣光景,身上絲毫不見傲氣。

一直不曾出聲的孫浩然,見諸人都流露異色,心知他們所想,淡笑道。

“不是沒有傲氣,是傲氣都壓在心裡。且此傲氣非彼傲氣。

這小童所言所行,吾全看在眼裡。

雅川命他去行那庖廚之事,他雖略顯驚訝卻並沒有流露出不情願的神色,又有雅川言此子多有做飯做菜於師長的先例,可知他不介意爲長輩做些他人不齒之事。

庖廚本非下賤,實則是天授之業,只是後人胡亂解釋,這點吾等癡長之人都知。

但那小童能明白這個道理,便是有己見了。但吾不知雅川可曾提點過他這個道理,不好妄言。”

林道儒聞言一笑。“那孩子極有主見,我非但不曾提過此事,就連做菜做飯也是他自己要做的。”

孫浩然聞言面上欣賞神色更甚,頗爲讚許地點了點頭。

“如此說來,那便是真正的有己見了。

他聞雅川如此要求,不言不語,只一個眼神便知雅川心中所想,你們師徒感情之厚,羈絆之深,讓老夫豔羨。

此子溫厚有禮,爲吾等老者擺筷溫酒,如此熟稔,非長久如此而不能。孝順尊師如此,比子云還有過之而無不及,雅川有福氣啊。

我言其有傲氣,實非妄言。勳貴人家的子弟,因出身優於常人太多,故而天生就有傲氣。

說是傲氣,倒不如說是天生而來的自信與淡定。富貴權勢人家,是沒有庶民之家的那些衣食之憂的,別人辛苦艱難所不能及,於他們而言只是再平常不過的東西。

但此子傲氣非吾所言的那種,他身上的,不如說是傲骨。

傲氣不值得自誇,有傲骨之人卻不會自誇。有大志者,堅定頑強,心中自有丘壑,此子便是如此。

老夫平生所見稚子,如此子者僅一人,那人的身世際遇,實在讓人唏噓。

只是吾之所疑,此子出身王公之家,身無紈絝自大之氣便是極爲難得了,如何還能有這麼一身傲骨。

不明白,不明白啊。”

林道儒一直默默聽着,時而微微點頭,時而目光漸起波瀾。

“環兒的確如襄陽公所言,孝順溫厚之處,連子云也遠遠不及。

吾因己私,攜其旅居應天,一待就是兩年。這兩年這小童在吾身邊同吃同睡,生活實則過得不好。

不過一破舊木屋,哪裡比得上賈家國公府的榮華富貴,但此子一聲苦也沒喊過。吾有時覺着,此子實在不像國公子孫,倒像是個貧寒之家的窮苦孩子。

www▲T Tκan▲¢O

其中多有刻意使其爲難之舉,意在打磨他的性子,舉不勝數,不多贅述。

襄陽公疑惑此處,也是情理之中。

他家的情況,複雜至極。其父本就是次子,卻又在掌管榮府的家事,環兒亦是次子,還是妾室所生,興許緣由就在此處了。”

家事外人不好胡亂摻和,即便是爲人師長也不應當,林道儒此言其實不妥,非君子所爲。

但襄陽公所言確實處處都讓林道儒動容,所以才簡單地說了幾句賈家的情況。

其實在有心人的眼裡,這些都不是什麼秘密。林道儒因賈環是其弟子,所以花了不少功夫在賈家上。

在座諸人皆若有所思,神色各異。

左正笑道。“如此說來,也就能理解了。這些姑且不談,只依吾看來,襄陽公所言皆是此子的天資品性。

老夫也有一個疑惑,如此知禮的一個孩子,如何在吾等吃飯時候,悄悄地離開了呢。老夫注意過他的神色,眼中有血絲,眼圈也發黑,極爲缺乏精神的模樣。

雅川兄可知,此乃憂思過度,傷神之症。

難道這麼小的一個小童,他還有什麼憂心的大事不成。”

林道儒聞言沉默了,眉頭微微皺起來。

.................................

賈環是在書房裡被林靄用一隻毛筆撓醒的,昏昏沉沉地搖了搖頭,才找回了心神。

瞅見用毛筆作怪的師兄,伸手將林靄的手打開。

賈環不知道自己今天怎麼突然這麼疲倦,靠在在書房裡木椅上,就睡着了。

“師傅找你說話,且先過去吧。”

一路簡單問過幾句,賈環才知道師傅的幾位訪客都已經回去了,此時只剩他們師徒三人了。

林道儒自顧着在屋裡看書,見着賈環來了,笑着同他點點頭。

“你睡的太沉,所以就不曾叫醒你,今日已經時辰不早了,待會叫你師兄先送你回家,天黑了就不好走了。”

賈環今日一見師傅家來了客人,便知道聖上召師傅入宮,並沒有什麼大礙,心裡安心下來。聽聞師傅這麼說,便同林道儒點了點頭,笑道。

“知道了,師傅。”

“爲師如今在家,隨時隨地都有空隙,你無事便到這邊來,有學業上的問題也可,若是其他的也可。”

直到賈環同林靄並肩離去,林道儒才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這孩子,心思太重,莫要慧極必傷纔好啊。”

第十四章 清冷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知上進的環三爺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知上進的環三爺第一百二十八章 浮華第一百一十五章 贐別臨歧裹淚痕第六十一章 平安符第八十三章 煙花柳巷第四十五章 惟有自容之地第七十五章 千里迢迢第三十二章 如吃飯,如喝水。第八十章 砍柴第四十九章 潤物細無聲第六章 讀書苦寒第二章 賈族義學第二十二章 熙春樓第一百零七章 荒唐至極(上)第一百零四章 大戲(下)第七十一章 悅來客棧第一百四十三章 孤僻與忐忑(上)第十四章 清冷第三十三章 風流姿態第一百一十一章 不自知第三十二章 如吃飯,如喝水。第四十六章 玲瓏望秋月第一百四十五章 孤僻與忐忑(下)第三十四章 你配嗎第一百零二章 吳良在哪?第一百三十二章 丫鬟第一百二十五章 喜怒於形色第九十三章 杏姑娘第五十七章 把這些給三爺使第十五章 榮府曾有一少年第二十一章 孔聖像第二十章 登門第六十九章 小葫蘆第一百零七章 荒唐至極(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人的變化第三十章 玉帶林中掛第十八章 謫仙第二十六章 千里駒第一百四十章 孩提第七十五章 千里迢迢第一百一十三章 人的變化第四十二章 喜還是禍第五十九章 她們的情誼第六十二章 承啓書院 (上)求.......求收藏,唉。第三十三章 風流姿態第二十章 登門第十四章 清冷第一百四十五章 孤僻與忐忑(下)第五章 淡漠(下)第六十一章 平安符第三十章 玉帶林中掛第二十二章 熙春樓第一百章 府臺衙門第七十九章 骨子裡的冷漠第一百二十四章 壬辰第十九章 秋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要羞愧第六章 讀書苦寒第一百二十六章 無所謂第七十九章 骨子裡的冷漠第一百二十三章 系在絡子上的銅錢第四十五章 惟有自容之地第一百二十八章 浮華第九十八章 彈駁(下)第六十九章 小葫蘆第十四章 清冷第八十七章 讀信(下)第二十三章 捂眼第二十四章 秋日風雨第六十一章 平安符第十五章 榮府曾有一少年第三十二章 如吃飯,如喝水。第七十九章 骨子裡的冷漠第三十七章 鴛鴦姐姐第七十二章 林靄第三十七章 鴛鴦姐姐第一百四十二章 童言無忌第一百零三章 大戲(上)第一百零三章 大戲(上)第六十二章 承啓書院 (上)求.......求收藏,唉。第一百零四章 大戲(下)第五十八章 別禮第一百三十六章 寧靜第二十三章 捂眼第十二章 寶玉之優 王氏之憂(中)第九十章 風寒第十五章 榮府曾有一少年第四十三章 林道儒第七十六章 瀑布與舊舍 (上)第一百零二章 吳良在哪?第一百零一章 賈雨村第一百零六章 寧國府地名還有一些人物設定上的註釋第八十九章 一碗紅燒肉第一百三十三章 手談第八章 知止而後有定寫給有疑惑的人,正常觀看的書友可以不看,不算更新。第一百四十六章 狼狽
第十四章 清冷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知上進的環三爺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知上進的環三爺第一百二十八章 浮華第一百一十五章 贐別臨歧裹淚痕第六十一章 平安符第八十三章 煙花柳巷第四十五章 惟有自容之地第七十五章 千里迢迢第三十二章 如吃飯,如喝水。第八十章 砍柴第四十九章 潤物細無聲第六章 讀書苦寒第二章 賈族義學第二十二章 熙春樓第一百零七章 荒唐至極(上)第一百零四章 大戲(下)第七十一章 悅來客棧第一百四十三章 孤僻與忐忑(上)第十四章 清冷第三十三章 風流姿態第一百一十一章 不自知第三十二章 如吃飯,如喝水。第四十六章 玲瓏望秋月第一百四十五章 孤僻與忐忑(下)第三十四章 你配嗎第一百零二章 吳良在哪?第一百三十二章 丫鬟第一百二十五章 喜怒於形色第九十三章 杏姑娘第五十七章 把這些給三爺使第十五章 榮府曾有一少年第二十一章 孔聖像第二十章 登門第六十九章 小葫蘆第一百零七章 荒唐至極(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人的變化第三十章 玉帶林中掛第十八章 謫仙第二十六章 千里駒第一百四十章 孩提第七十五章 千里迢迢第一百一十三章 人的變化第四十二章 喜還是禍第五十九章 她們的情誼第六十二章 承啓書院 (上)求.......求收藏,唉。第三十三章 風流姿態第二十章 登門第十四章 清冷第一百四十五章 孤僻與忐忑(下)第五章 淡漠(下)第六十一章 平安符第三十章 玉帶林中掛第二十二章 熙春樓第一百章 府臺衙門第七十九章 骨子裡的冷漠第一百二十四章 壬辰第十九章 秋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要羞愧第六章 讀書苦寒第一百二十六章 無所謂第七十九章 骨子裡的冷漠第一百二十三章 系在絡子上的銅錢第四十五章 惟有自容之地第一百二十八章 浮華第九十八章 彈駁(下)第六十九章 小葫蘆第十四章 清冷第八十七章 讀信(下)第二十三章 捂眼第二十四章 秋日風雨第六十一章 平安符第十五章 榮府曾有一少年第三十二章 如吃飯,如喝水。第七十九章 骨子裡的冷漠第三十七章 鴛鴦姐姐第七十二章 林靄第三十七章 鴛鴦姐姐第一百四十二章 童言無忌第一百零三章 大戲(上)第一百零三章 大戲(上)第六十二章 承啓書院 (上)求.......求收藏,唉。第一百零四章 大戲(下)第五十八章 別禮第一百三十六章 寧靜第二十三章 捂眼第十二章 寶玉之優 王氏之憂(中)第九十章 風寒第十五章 榮府曾有一少年第四十三章 林道儒第七十六章 瀑布與舊舍 (上)第一百零二章 吳良在哪?第一百零一章 賈雨村第一百零六章 寧國府地名還有一些人物設定上的註釋第八十九章 一碗紅燒肉第一百三十三章 手談第八章 知止而後有定寫給有疑惑的人,正常觀看的書友可以不看,不算更新。第一百四十六章 狼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