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北疆八州,甘肅巡撫

北疆鐵騎揮師東進,於河西走廊大破西夏十餘萬精銳,旋即,河西之地盡入彀中。

此役戰報傳至宋、金、西夏,三國朝野震動,局勢驟變。

西夏境內哀鴻遍野,廟堂之上羣臣惶惶,黎民百姓扶老攜幼,爭相逃亡。

國勢本就衰微的西夏,經此重創,已然有了傾覆之危。

其君臣無奈,唯有將希望寄託於宗主國金國,盼其能念及舊誼,出兵懲戒北疆,以助西夏收復河西走廊。

而金國朝堂,得知此消息的羣臣們更是一片譁然。

北疆勢力如燎原之火,於西域迅猛崛起,不僅威脅金國西北疆邊防,更動搖其在北方的霸主地位。

昔日固若金湯的防線,此刻在北疆威脅下,似已岌岌可危,令金國上下憂心如焚。

反觀南宋,因自身文盛武衰,竟對北疆的赫赫戰功持疑。

朝堂之上,士大夫們或固執己見,堅稱戰報不實;或引經據典,爭論結盟利弊。

在與北疆是否結盟的問題上,又分成兩派,各執一詞,朝堂之上爭論不休,卻始終難有定論,徒留聒噪之聲迴盪於殿宇。

而就在三國仍沉浸於震驚與爭論時,北疆大軍已完成了戰略目標,準備班師返回北疆。

但在此之前,李驍留在河西走廊還有幾件重要事情安排。

修建虎狼關、改制河西走廊、遷移百姓充實北疆以及最重要的‘分田’。

週二牛本是卓羅城南王舍寨的一介平民。

北疆鐵騎劫掠河西,他連同全家,還有大半個村子的鄉親,都成了俘虜,帶着可憐的家當被迫踏上遷徙之路。

經過十幾天的跋涉,終於抵達了涼州城。

可還沒等他們從疲憊中緩過神,一名身形魁梧、滿臉橫肉的北疆軍官便踏入了他們棲身的這片露天營地。

此人眼神如刀,腰胯騎兵刀,在俘虜隊伍裡來回踱步,打量衆人的目光,像是在審視待價而沽的貨物。

他叫翟大牙,北疆軍副百戶,看着週二牛等人一副老實巴交的農民模樣,就氣不打一處來。

“怎麼全都是一羣歪瓜裂棗?難道就沒幾個壯實的漢子嗎?”

負責押送的軍官雙手抱胸,呵呵說道:“莊稼漢子,有幾個壯實的?”

“稍微壯實一點的,早就被夏國抽調兵役,這會兒正在前面俘虜隊伍裡面待着呢。”

“孃的,不行。”

翟大牙啐了口濃痰:“等會去找千戶說說,得多給俺老翟分幾個戰俘兵。”

扯開領口粗布,露出胸口猙獰的箭疤,大步走向人羣。

“你哪個寨子的?”

他拎起個男人的衣領,對方膝蓋發軟幾乎癱倒。

“劉王寨的。”

“後邊那是你家小?帶着一起出來,站對面去。”

話音未落,又轉向另一個俘虜:“你呢?”

“俺也是劉王寨的。”

“回去蹲着。”

很快,翟大牙來到了週二牛的面前,照例問道。

“哪個寨子的?”

“王舍寨。”週二牛心中忐忑說道。

翟大牙上下打量着週二牛的身板,微微點頭,肥厚的手掌隨意一揮:“你們一家也過去。”

週二牛一家只能站到了對面,他的婆娘抱着孩子,蒼白的臉上沒有一絲血色,聲音發顫:“當、當家的,這是幹啥呢?是不是要殺咱們啊。”

週二牛強作鎮定,喉結艱難地滾動了一下,輕輕搖頭:“別瞎想。”

“這些蠻子要是想殺咱們,早在王舍寨的時候就動手了。何必費這麼大力氣,耗這麼多糧食,把咱們帶到涼州來?”

“當時不是說要給咱們分田嘛,說不定就是現在。”

他的話雖是胡猜,卻意外地觸到了真相。

就是分田。

只不過,卻不是毫無秩序的隨便分,而是由每個百戶首先進行一次挑選。

因爲人在剛到一個陌生環境中的時候,總會本能地尋找熟悉之人抱團。

若任由同一村寨、同宗同族的百姓聚在一起,極易滋生地方勢力,宗族抱團之下,北疆派去的官員恐成擺設,政令難行。

於是,一道“摻沙子”的嚴令下發——分田分戶時,同一村寨的人不得編入同一什戶,兄弟親族也必須強制打散。

此刻,翟大牙在人羣中看似隨意的挑選,實則是在這道鐵令下,將每一戶全部單拎出來,不給他們抱團的機會,方便自己管理掌控。

很快,二十多戶人家被帶出隊列,一個壯勞力便算作是一戶,哪怕是孤身一人也不例外。

不久後,翟大牙又帶着他們去其他營地挑選,很快湊齊了兩百戶人家。

身份來歷各不相同,有周二牛這樣的河西百姓,有被俘虜的河東民夫。

也有河西走廊的原住民,更有被俘虜的夏國士兵。

翟大牙將這兩百戶百姓聚集在一起,騎在馬上,大聲的喝道:

“老子我叫翟大牙!”

“往後是你們百戶,不過老子更喜歡聽你們喊副千戶!”

唾沫星子隨着吼聲飛濺:“甭管以前是夏國人還是哪兒的,從現在起,都是我北疆子民!”

“聽老子的話,老老實實的幹活,交租、交稅、當兵,保準讓你們安生過日子!”

糙話一句接一句砸下來,週二牛卻莫名覺得踏實——亂世裡,這樣直白的威脅反而讓人心裡有底。

周圍百姓雖縮着脖子,眼裡卻慢慢燃起希望。

“老子帶你們去分田,都給老子跟上!”翟大牙馬鞭一揮,打馬前行。

隊伍末尾,週二牛婆娘緊抱着孩子,聲音發顫:“當家的,真要分地了?”

儘管在此之前的北疆軍已經有了承諾,但不見到田地,心裡總是不踏實。

現在好了,北疆軍真的要給他們分地了啊!

她眼裡閃着光,乾裂的嘴脣不住翕動:“老家那邊收五成租子,北疆才兩成……”

週二牛喉頭滾動,喃喃的聲音說道:“以後咱們一家就能吃飽飯了。”

他深吸一口氣,腳步卻不自覺加快。

而在他的身後,一個男人的嘴裡卻是翻來覆去的唸叨“虧了,虧了”,臉龐上滿是痛惜。

“早知道真分田,說啥也得把婆娘娃娃拽出來!”

他的家人在北疆軍來臨時躲進深山,原本以爲是躲過一劫呢,沒想到竟然是失去了一次翻身的機會。

此刻形單影隻的他,望着廣袤的田地,滿心都是空落落的——一人一雙手,能刨開幾畝地?

同樣神色黯然的,還有那些與家人失散的民夫、獨身被俘的士兵。

但好在,戰俘中也有很多失去丈夫的女人,日後也能慢慢湊在一起過日子。

到了下午,衆人拖着可憐巴巴的家當來到一座荒寨前。

這裡已經插上了一面白色的旗幟,上面用簡體字寫着‘墾荒團,832’的字樣。

墾荒團就是李驍給他們這些移民們起的過渡性名字,而832的意思,就是第八萬戶、第三千戶、第二百戶。

就是周大牛他們這支墾荒團的編番。

翟大牙騎在馬上,馬鞭隨意地指着寨子,大聲吼道:“不用管這破地方以前叫啥,人都跑北疆討生活去了,往後就是咱們的地盤。”

“每戶一間房,不夠自己壘土坯,寨外的田,也全歸咱們百戶了。”

說到這兒,他故意頓了頓,看着人羣中無數亮起的眼睛:“每戶二十畝,不夠還能加租!”

“每年給大都護府交兩成租、兩成稅,雜七雜八的苛捐全免!”

話音未落,人羣已騷動起來。

翟大牙卻提高嗓門:“想墾荒的,一畝地賞一貫錢,新墾的田,十年不徵租稅!”

這些話像塊巨石砸進深潭,驚得百姓們炸開了鍋。

“真的要給我們分田呢,而且還只收四成的租稅啊!”

“老天爺保佑,佛祖保佑,我們總算是苦盡甘來了啊。”

他們以前的租稅高的離譜,只能通過大量租種田主的田地,拼命的幹活才能勉強讓一家人餓不死。

但現在,四成的租稅則是大大減輕了他們的負擔。

尤其是像那些沒有壯勞力的人家,六成的糧食簡直是救命了啊。

人羣中,白髮蒼蒼的老嫗拽着小孫子撲通跪地,激動的聲音說道:“老天爺開眼!佛祖顯靈!大都護菩薩心腸,一定要長命百歲啊!”

很快,翟大牙讓他們排隊領田,揮舞着馬鞭大聲嚷嚷道:“一個個來,報數領田!”

一個身形佝僂的河東漢子擠到前排,喉結上下滾動:“俺、俺租五十畝!”

他的眼裡燃燒着近乎瘋狂的渴望,在西夏當民夫時,他一無所有,如今只想把這輩子沒見過的土地都攥在手裡。

翟大牙的眉毛瞬間擰成倒八字,打量了男人一番:“你一個人?”

“是是是,俺就一個人。”

他乃是河東人,被西夏徵召來當民夫的,婆娘孩子還在老家呢,自然就是單人成戶。

翟大牙頓時嗤笑道:“就你這瘦雞模樣?”

“一個人墾五十畝地?大都護的規矩你當放屁?荒了田,腦袋可就保不住了!”

李驍可不允許耕地被浪費,早就防着呢。

“先給你種二十畝。”

翟大牙冷哼一聲,然後衝身後的什戶點了點頭。

對方直接跨上戰馬,橫向跑了一百步,縱向也跑了一百步。

並且在地上插上木棍,進行標記。

一步的距離大概就是一米五左右,交叉一百五十米。

這種丈量方式並不絕對準確,還要考慮地形的高低起伏,但二十畝地,絕對高高的!

分田是一項工作量很大的任務,北疆也沒有那麼多人手去細緻的劃分。

但是好在翟大牙這些人就是普通農民出身,對於如何丈量土地,也多少懂得一些。

所以,李驍便讓人對每個千戶、每個百戶的耕地範圍進行的大致的區分,然後再讓各級百戶、都尉進行每一戶的分田。

“這就是你的地了。”

“好好種,秋後交完租,剩下的夠你吃十年!”翟大牙哈哈一笑道。男人不斷的點着頭:“多謝副千戶大人,多謝副千戶大人。”

他咧着嘴笑了起來,笑着笑着就哭了。

二十畝地啊,而且每年都能留下六成的糧食。

按照每畝兩百斤的收成,那就是兩千四百斤。

他一個人吃不完,根本吃不完啊。

所以,男人心裡有了決定,要想盡辦法的將婆娘孩子給接過來,再多租它二十畝。

北疆的日子,過得好着呢。

很快,就輪到了週二牛的分田。

他家裡人多,除了自己和婆娘之外,還有三個孩子。

所以他租了五十畝。

隨後,那名什戶再次騎馬開始跑了起來,到了步數之後,直接用一根削尖的木棍插在了地上。

四角全部插好,這便是週二牛家的地了。

跑馬圈地,很狂野。

太陽正高,分地現場人聲鼎沸,吆喝聲、歡笑聲混着泥土翻動的氣息撲面而來。

而遠處的土坡之上,一男一女靜靜佇立。

望着下方的景象,大丫神色淡然,而蘇仁禮卻滿臉頹然,一副哭喪的表情。

“我的地!”

“我們老蘇家的家當,就這樣沒了啊。”

蘇仁禮悲憤說道,委屈巴巴的蹲在地上滿臉不捨。

正興奮地丈量土地的週二牛等人不知道,腳下這片即將屬於自己的肥沃耕地,曾是蘇仁禮的心頭肉。

可如今,田地易主,成了大都護府治下的產業。

大丫輕嘆一聲,蹲下身子,拍了拍丈夫的肩膀:“事已至此,再捨不得又有什麼用?難不成還能讓土地自己長腳跑回來?”

她的目光掃過遠處斷壁殘垣,語氣冷靜:“你看看城裡那些人,多少大戶被洗劫一空,連命都保不住。”

“咱們不過交了田地,靠着虎子的照應,其他都還在,已經是萬幸了。”

蘇仁禮重重地點頭,喉結上下滾動:“我懂,我都懂……”

他的聲音哽咽:“可這地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我……我就是不甘心啊!”

這個時代的軍隊就是土匪,無論是宋軍還是金軍,更甚至是北疆軍,只會一個比一個跋扈野蠻。

劫掠百姓都是家常便飯。

所以在涼州城破的時候,城內的百姓沒少遭殃。

李驍只是下令不許屠城,但對於士兵私下的劫掠卻根本不管。

畢竟李驍的路線就是聯絡廣大的普通百姓,打倒城內的富商、富民、官員等。

瓜分他們的錢財去勞軍,瓜分他們的土地去利民。

所以,蘇仁禮周圍很多認識的人,家底都被劫掠一空,貶爲普通百姓,甚至還會因爲之前的身份,遭到其他百姓的排擠。

而蘇仁禮一家因爲衛軒的庇護,只是交出的田地,其他全都好好的。

也算是非常幸運了。

“沒想到我蘇仁禮有生之年,竟然還要靠外弟的庇護……”蘇仁禮搖頭嘆息說道。

“虎子是我親弟弟,他能有出息,護着咱們是應該的!”大丫輕哼說道,很是驕傲的模樣。

又想到許久未見的妹妹,她的眼神柔和下來:“也不知道小妹在北疆過得怎麼樣,真想早點見見她。”

說着,大丫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塵土:“別喪氣了。你好歹是個舉人,肚子裡有墨水。”

“等過些日子,我找虎子說說,給你謀個文書差事。”

“你這身子骨,當軍戶肯定不行,倒是大胖,整天舞刀弄槍的,說不定真能在軍中立下戰功,闖出一番名堂!”

“說不定還能將蘇家的祖田換回來。”

說罷,她拉起蘇仁禮,騎上馬朝着涼州城的方向走去。

夫妻二人回到城中,收拾了一番後,便帶着三個孩子離開了家,前往曾經的刺史府,如今的北疆大都護行轅。

只不過他們來的比較早,到達行轅的時候,太陽還掛在半空,李驍正在和北疆的官吏、將領們商議要事。

正堂內,夕陽斜射,將李驍的身影拉得老長。

他身着一襲單薄的圓領單衣,身姿筆挺地坐在首位,面容冷峻,深邃的眼眸中透着幾分不容置疑的威嚴。

堂下,營田司參軍高忠義垂手而立,向李驍彙報說道:“大都護,遷移河西百姓之事,已在有條不紊地推進。”

“目前,涼州城和甘州城外的百姓,還有四十餘萬。”

“下官與九猛安司馬、張參軍等人進行過商議,已經對其中的二十多萬人進行了編制分配,將會安排陸續啓程,前往北疆……”

此次東征西夏,北疆軍自河西走廊以及河西、河湟谷地共計俘虜軍民七十多萬人。

其中有很多都是精壯漢子。

源自於戰敗的西夏大軍以及運糧的民夫。

對於這七十多萬百姓,李驍也已經做好了分配。

其中的五十萬人將會被遷移去北疆,留下二十萬人在河西走廊屯墾。

但是,如此龐大的人口遷移計劃,並非是簡單就能完成的。

涉及到了方方面面的工作。

首先就是糧食的保障,雖然北疆軍在甘涼倉和苑川倉以及戰敗的西夏大軍中,截獲了將近七十萬石糧食。

但面對這龐大的人口,也不禁吃的。

所以,李驍對這些百姓們的糧食分配進行了限額。

成年男人每天六兩,成年女人每天五兩,老人和孩子每天四兩。

這個配給額度和百姓們平日裡吃的也差不多,無法讓他們吃飽,但也起碼餓不死,在遷移的路上,也能自己找一些吃的。

要知道後世的北棒,人均糧食配給量甚至還不到三兩。

李驍可比三將軍厚道的多。

而除了糧食之外,百姓的押運工作也是一個難題。

必須保證每一支百姓隊伍,都有一隊北疆騎兵進行管理。

所以,就需要在涼州城的時候,對這五十萬百姓按照萬戶、千戶、百戶的編制進行分配。

而現在,已經有三十萬百姓在前往北疆的路上了,分別走黑水城和敦煌城兩條路,有第二鎮和第六鎮進行押運。

接下來,李驍將會親自率領第一鎮押送最後的這二十萬百姓,前往北疆。

聽完高忠義的彙報之後,李驍微微點頭,心中甚是滿意。

手下這羣官吏雖然算不上十分出色,但也能很好的完成任務。

“不錯,你做的很好。”李驍看向高忠義不吝誇獎說道。

然後又看向堂中所有將領,沉聲道:“在這片戰亂頻發的世道,人口便是最珍貴的資源,是北疆崛起的根基所在。”

“若無百姓耕種,糧倉終將見底;若無子民戍邊,鐵騎不過是無根之木。”

他低聲呢喃,聲音裡帶着不容辯駁的篤定。

“我北疆雖坐擁遼闊疆域,卻因人丁不昌,大片沃土荒蕪,唯有匯聚四方百姓,方能將荒原變爲糧倉,將流民鍛造成強軍。”

“所以,對待這些河西百姓,諸位萬不可輕忽。”

“在遷移途中,儘可能減少傷亡,不要超過兩成。”

聽的李驍的話,堂中衆將和官吏們紛紛撫胸,齊聲喝道:“謹遵大都護教誨。”

商討了一番移民事宜,接下來李驍的目光又掃過了張興華等人,沉聲說道:

“河西走廊,乃北疆咽喉、絲路要衝,今如入我北疆之手,自然當加以利用。”

“而甘州和肅州又是河西走廊之精華。”

“本都決定,取兩州之意,將河西走廊設爲甘肅州,納入北疆八州版圖。”

話音落下,堂中衆人紛紛喝道:“大都護英明。”

將河西走廊設州的事情早已經有了定論,只是今天當衆宣佈出來罷了。

畢竟這個地方太重要了,貫通東西,商貿繁茂,而且土壤肥沃,適合耕種和發展畜牧業。

如此風水寶地,北疆必須對其進行長久統治。

於是,在金州、大漠、陰山、北海、東海、伊犁及七河之外,北疆又有了第八州。

甘肅!

“河西走廊,自漢武開疆、班超定遠,便浸潤着大漢風骨,但後續卻多經改名。”李驍又繼續說道。

起身走到地圖前,指尖劃過涼州、敦煌等地。

“如今,我北疆在河西走廊設立甘肅,河西諸鎮的名字就需要改一改了。“

“即日起,將河西諸鎮悉數恢復古稱!“

“涼州,複名武威;甘州,重稱張掖,肅州,仍用舊名酒泉。”

諸鎮依舊爲甘肅郡府。

只不過,短時間內卻定然不復往日的榮光。

因爲人口大量被遷移至北疆,整個河西走廊只留下了二十萬人口進行耕種畜牧。

城鎮失去了原本的作用,農村反而包圍了城市。

不過,隨着戰爭的停止,曾經那些逃進山林中的百姓們,將會慢慢出來。

而且北疆軍也會經常性的東出虎狼關,繼續劫掠西夏人丁。

總之,河西走廊的人口將會慢慢的增多。

聽着堂中衆人同樣齊聲呼喝:“大都護英明。”

李驍微微點頭,繼續說道:“甘肅既已設州列郡,那麼有些規矩也要改一改了。”

“本都意欲在甘肅新設一封疆之位,名爲‘巡撫’,主掌甘肅民政要務。”

第136章 左路軍統帥第289章 漠北之戰爆發,蒼狼折首第85章 勝利在望第269章 東規大河,列郡祁連第27章 手握長矛,一往無前第27章 手握長矛,一往無前第291章 北疆銀行,奴隸貿易第45章 葛邏祿人的震驚第46章 基本盤第20章 三河堡淪陷第46章 基本盤第160章 王后,你也不想夫君被殺吧第208章 金州李驍?你真該死啊!第37章 侯寨第311章 以和爲貴?克夷門風雲第173章 蕭燕燕懷孕了第132章 王妃第205章 王者寧有種乎?兵強馬壯者爲之第127章 雄獅一樣的男人第65章 張騫的後人第154章 強大的金州軍第302章 活捉鐵木真第4章 烏茲鋼,娶媳婦?第181章 天命之子的宿敵,被金州軍打崩第58章 楚國長公主第193章 汗血寶馬第292章 蕭王妃,二丫懷孕了第75章 活着回來第43章 大蒜素第247章 論功行賞,錢糧和女人第213章 大纛向前第312章 大夏百年國祚,不能在朕手中斷絕第178章 草原第一美人第121章 大姐第153章 全殲回鶻軍,剝皮抽筋,凌遲第36章 新軍雛形第73章 金山,必克第77章 鎮壓第101章 捷報,副都督,震駭【祝大家新年快第40章 重騎兵的威懾力第245章 甘肅二州淪陷,截斷河西走廊第25章 四堡聯軍第280章 長女李令月,姐妹重逢第175章 決戰,火炮逞威,乃蠻軍血流成河第227章 衛軒,你要婆娘不要?第188章 大軍凱旋,西海護軍將軍第162章 第一次徵西夏,玉門關第23章 地窖中的女孩第164章 全軍覆沒,漢人不打漢人第179章 美人計,禍國殃民第70章 血賺第7章 血債血償第61章 末蠻部的末日第215章 犯我北疆者,雖遠必誅第232章 授勳 授職 授銜第112章 密詔第266章 大河滔滔第306章 千戶府,漢化,治理草原第191章 長生天,請賜予我復仇的力量吧第84章 太陽汗的震驚第309章 國運飄搖,關隘難破第88章 北疆鐵騎第120章 金州我話事第33章 李二江的下落第143章 大軍班師,驚人的繳獲第290章 稱王?第155章 錦衣衛第226章 北疆六鎮第93章 小男人,還挺霸道第59章 蕭思摩的長矛第94章 大勝第131章 末將李驍,願求娶楚國長公主第2章 一龍,兩虎,兩豹第278章 你們看他像不像一條狗啊?第276章 夜宿王宮,漢民入高昌第108章 金秋九月,殺戮的季節第118章 旗開得勝第183章 朮赤被俘第135章 北疆鐵騎,恐怖如斯!第100章 捷報傳河西第7章 血債血償第284章 北疆大都護令,蕩平高昌第93章 小男人,還挺霸道第160章 王后,你也不想夫君被殺吧第266章 大河滔滔第142章 洗劫皇宮,直魯古暴怒第194章 蕭家庶子,大雪龍駒第153章 全殲回鶻軍,剝皮抽筋,凌遲第207章 契丹八部,思渾河之戰第103章 金州的兩大支柱產業第107章 河西千戶第154章 強大的金州軍第192章 騎兵終結者第305章 解放奴隸,國有牧場第259章 土地公有化,留地不留頭第26章 六百鐵騎,黑夜突襲第100章 捷報傳河西第172章 一妻二妾第179章 美人計,禍國殃民第229章 六鎮軍魂
第136章 左路軍統帥第289章 漠北之戰爆發,蒼狼折首第85章 勝利在望第269章 東規大河,列郡祁連第27章 手握長矛,一往無前第27章 手握長矛,一往無前第291章 北疆銀行,奴隸貿易第45章 葛邏祿人的震驚第46章 基本盤第20章 三河堡淪陷第46章 基本盤第160章 王后,你也不想夫君被殺吧第208章 金州李驍?你真該死啊!第37章 侯寨第311章 以和爲貴?克夷門風雲第173章 蕭燕燕懷孕了第132章 王妃第205章 王者寧有種乎?兵強馬壯者爲之第127章 雄獅一樣的男人第65章 張騫的後人第154章 強大的金州軍第302章 活捉鐵木真第4章 烏茲鋼,娶媳婦?第181章 天命之子的宿敵,被金州軍打崩第58章 楚國長公主第193章 汗血寶馬第292章 蕭王妃,二丫懷孕了第75章 活着回來第43章 大蒜素第247章 論功行賞,錢糧和女人第213章 大纛向前第312章 大夏百年國祚,不能在朕手中斷絕第178章 草原第一美人第121章 大姐第153章 全殲回鶻軍,剝皮抽筋,凌遲第36章 新軍雛形第73章 金山,必克第77章 鎮壓第101章 捷報,副都督,震駭【祝大家新年快第40章 重騎兵的威懾力第245章 甘肅二州淪陷,截斷河西走廊第25章 四堡聯軍第280章 長女李令月,姐妹重逢第175章 決戰,火炮逞威,乃蠻軍血流成河第227章 衛軒,你要婆娘不要?第188章 大軍凱旋,西海護軍將軍第162章 第一次徵西夏,玉門關第23章 地窖中的女孩第164章 全軍覆沒,漢人不打漢人第179章 美人計,禍國殃民第70章 血賺第7章 血債血償第61章 末蠻部的末日第215章 犯我北疆者,雖遠必誅第232章 授勳 授職 授銜第112章 密詔第266章 大河滔滔第306章 千戶府,漢化,治理草原第191章 長生天,請賜予我復仇的力量吧第84章 太陽汗的震驚第309章 國運飄搖,關隘難破第88章 北疆鐵騎第120章 金州我話事第33章 李二江的下落第143章 大軍班師,驚人的繳獲第290章 稱王?第155章 錦衣衛第226章 北疆六鎮第93章 小男人,還挺霸道第59章 蕭思摩的長矛第94章 大勝第131章 末將李驍,願求娶楚國長公主第2章 一龍,兩虎,兩豹第278章 你們看他像不像一條狗啊?第276章 夜宿王宮,漢民入高昌第108章 金秋九月,殺戮的季節第118章 旗開得勝第183章 朮赤被俘第135章 北疆鐵騎,恐怖如斯!第100章 捷報傳河西第7章 血債血償第284章 北疆大都護令,蕩平高昌第93章 小男人,還挺霸道第160章 王后,你也不想夫君被殺吧第266章 大河滔滔第142章 洗劫皇宮,直魯古暴怒第194章 蕭家庶子,大雪龍駒第153章 全殲回鶻軍,剝皮抽筋,凌遲第207章 契丹八部,思渾河之戰第103章 金州的兩大支柱產業第107章 河西千戶第154章 強大的金州軍第192章 騎兵終結者第305章 解放奴隸,國有牧場第259章 土地公有化,留地不留頭第26章 六百鐵騎,黑夜突襲第100章 捷報傳河西第172章 一妻二妾第179章 美人計,禍國殃民第229章 六鎮軍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