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

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

毛驤沒有回答,但這時候,沉默就已經是答案了。

“呵,有意思,真有意思!”

朱元璋怒極反笑:“這麼重要的事情,整個天下,竟然全都瞞着咱,要不是大孫在那頭知曉了,告訴了咱,咱是不是要一輩子矇在鼓裡?咱可真是‘孤家寡人’啊!”

殺意,從他的心頭猛然升騰而起。

此時朱元璋內心的怒火已經達到了頂點。

而面對震怒的朱元璋,毛驤連忙跪下“哐哐”地叩頭,任由額頭的鮮血流在青石板上,因爲他很清楚,這時候解釋什麼都沒用了,唯一正確的做法就是趕緊認錯。

“陛下,臣死罪!臣死罪!”

而就在這時,朱標也趕到了。

朱標已經瞭解了事情的前因後果,這時候眼見着父皇的怒火要失去控制,如果他不挺身而出,恐怕朱元璋真就要大開殺戒了。

畢竟,對於朱元璋來說,文官的貪墨腐化和結黨營私,是他最難以容忍的兩件事情。

前者來源於朱元璋童年時期,元朝官吏對他家庭的壓榨的痛苦回憶;後者則是朱元璋作爲皇權的化身,最不可觸碰的逆鱗。

“父皇,母后的話您忘了嗎?”

聽到朱標的這句話,朱元璋深呼吸了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冷冷地看了一眼磕頭如搗蒜的毛驤。

“死罪?還沒輪到你死的時候。”

朱元璋的目光變得凌厲起來:“先饒你一條命,帶着錦衣衛馬上去徹查此事,有哪些部寺或地方衙門涉及?涉及的官員都有誰?查不清楚,咱再讓你下去見大孫。”

“是,陛下!”

毛驤心頭鬆了口氣,胡惟庸案雖然讓錦衣衛聲威大震,但也得罪了太多的人,他也隱約感覺到自身處境並不妙,隨時有可能被皇帝推出去平息朝堂上官員們的憤怒.還好,皇帝沒有過多追究錦衣衛知情不報的罪責,而且目前也只是去調查,而不是馬上抓人。

其實,若不是馬皇后之前反覆叮囑說“大案”的事情會給大孫在那頭造成極大的麻煩,這時候朱元璋早就下令錦衣衛開始抓人,然後開始發動新一輪的大案了。

只是朱元璋一想到,明明是大孫告訴自己真相讓自己免受矇蔽,可自己要是反手給送一堆大孫的敵人下去,這算怎麼回事呢?

就是陌生人,也沒有這麼恩將仇報的,更何況是自己的親孫子.有句話說得好,虎毒還不食子呢。

朱元璋的心頭,升起了一絲對朱雄英的感激之情。

——多虧了咱的大孫!要不是咱大孫告訴,咱現在還被這羣奸佞所矇蔽!

所以,朱元璋才壓下了怒火,只是讓毛驤出動錦衣衛進行調查,而不是馬上興起大案。

不過陰差陽錯之下,朱雄英倒是減少了大明的動盪。

其實這對整個大明來說是有利的,官員雖然需要整肅,但“割韭菜”模式的整肅,還是大可不必的,畢竟雖然想當官的人很多,但要是培養一個合格的地方主官,還是很需要時間的,一旦把這些人一掃而空,整個大明的國家機器,必然會產生運行故障。

見朱元璋冷靜下來,朱標又勸道:“父皇,殺戮無益,還是想解決問題的辦法吧。” 朱元璋這時候既然消了殺人的心思,自然想法就是衝着解決問題去了。

“咱不殺人,都說說吧,都有什麼法子?”

可惜,無人應答。

朱元璋環顧四周近臣,忽然有些寥落之感。

若是青田先生劉伯溫,或是開國文臣之首的宋濂在此,想來能給他提供一些應對之策,可惜,如今自己身邊卻無一得力文臣了.可這又能怪誰呢?

朱元璋看着周圍一圈低着頭縮的跟鵪鶉一樣的近臣,又是氣不打一處來。

“咱養伱們這幫酒囊飯袋有什麼用?”

朱元璋的這些近臣,也就是所謂的“四輔官”,乃是洪武十三年罷中書省以後設置的,正式名稱叫做春、夏、秋、冬四輔官,地位位列於公、侯、都督之次,而四輔官的任職者被要求於一月內分旬輪流值班,輔助皇帝處理政務,屬於朱元璋在官制上的一次小小實驗。

朱元璋當時的期待很好,所謂“人主以一身統御天下,不可無輔臣,而輔臣必擇乎正士,且卿等昨爲庶民,今輔君以掌民命,出類拔萃,顯揚先親,天人交慶,於戲盛哉”,但實際上,這些揀拔出來的讀書人,並不俱備輔助皇帝的能力。

正因如此,就在今年,朱元璋才仿照宋朝舊制,重新設置了殿閣大學士,也就是華蓋殿、武英殿、文華殿、文淵閣、東閣諸大學士,只不過現在只有文華殿大學士人數滿了,其他都空着呢。

朱元璋冷哼一聲,扭頭對內侍吩咐道:“傳咱的旨意,詔山西布政使司右參政王景回京爲華蓋殿大學士,左春坊大學士董倫轉爲文淵閣大學士,隨侍左右。”

這句話一出口,傷害性雖然不大,但侮辱性顯然極強,四輔臣的臉上火辣辣的,他們雖然沒主意,可心裡也難免不舒服。

而這時,四輔官中的吳源忽然擡頭。

吳源,字性傳,福建莆田人,元朝至正末年任泉州路訓導,洪武三年任國子監教授,是位飽讀詩書的宿儒。

“你有主意?”

吳源搖了搖頭,小聲說道:“空印這種事情,根本上講是距離太遠通訊不暢,對於咱們來說就是無解的難題,但虞王殿下神通廣大啊!”

吳源的意思很明顯,解鈴還須繫鈴人,我們都是凡人啊,您問我們這不是爲難我們嗎?您直接去問虞王殿下就好了啊!

當屬下已經坦率地承認了自己確實不行的時候,朱元璋反而不好說什麼了。

不過還要靠大孫解決問題,朱元璋實在是有點不好意思,畢竟,大孫又要招兵買馬給他們這些上面的人擦屁股擋災,又要付出巨大代價給找藥,自己反倒一點忙都幫不上。

可如今朱元璋一時半會兒也確實想不到什麼好的應對之策,因此,也只能期待大孫有好辦法了。

朱元璋走向墓碑,衝着陰陽炁海那頭問道。

“大孫,你解決空印的辦法是什麼?”

包括朱標和吳源等人在內,所有人此刻都豎起了耳朵,緊緊地盯着那個明顯變大了一圈的陰陽炁海。

(本章完)

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302章 高取城第258章 放寬直隸路引制度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252章 渡江!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308章 酒屋土倉第263章 淡馬錫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304章 吉野第265章 風中殘燭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298章 導火索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277章 大型露天煤礦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261章 第一條鐵路建成第308章 酒屋土倉第130章 藍玉案第300章 烈焰焚盡第130章 藍玉案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67章 徐達背疽!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272章 未來計劃第189章 曹國公府第260章 太湖蟲洞的開啓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第299章 興福寺之戰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183章 長夜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304章 吉野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286章 平壤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309章 合縱連橫第298章 導火索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254章 交趾布政使司成立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281章 半島博弈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259章 與近代步槍的差距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256章 聖賢 盜賊 豪傑第246章 聯軍內訌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272章 未來計劃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284章 戰機第284章 戰機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282章 顧此則失彼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256章 聖賢 盜賊 豪傑第299章 興福寺之戰第297章 短暫的和平時代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268章 強硬的滿者伯夷帝國
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302章 高取城第258章 放寬直隸路引制度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252章 渡江!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308章 酒屋土倉第263章 淡馬錫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304章 吉野第265章 風中殘燭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298章 導火索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277章 大型露天煤礦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261章 第一條鐵路建成第308章 酒屋土倉第130章 藍玉案第300章 烈焰焚盡第130章 藍玉案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67章 徐達背疽!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272章 未來計劃第189章 曹國公府第260章 太湖蟲洞的開啓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第299章 興福寺之戰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183章 長夜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304章 吉野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286章 平壤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309章 合縱連橫第298章 導火索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254章 交趾布政使司成立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281章 半島博弈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259章 與近代步槍的差距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256章 聖賢 盜賊 豪傑第246章 聯軍內訌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272章 未來計劃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284章 戰機第284章 戰機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282章 顧此則失彼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256章 聖賢 盜賊 豪傑第299章 興福寺之戰第297章 短暫的和平時代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268章 強硬的滿者伯夷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