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

朱元璋還想問些什麼,然而眼見陰陽炁海開始緩緩消散,於是按下心頭的疑惑,疾聲道:“大孫,早些回大明來!”

隨後,陰陽炁海徹底消散了。

朱元璋轉頭問道:“丘玄清,咱的大孫,還有多久能回來?這陰陽炁海還能開啓幾次?”

一直沒說話的丘玄清掐指略微推算,按照聖孫之前預測的迴歸日期再加上兩界的時間比例,應該陰陽炁海還能開啓最後一兩次。

“陛下,聖孫應該還有兩年左右,即可迴歸大明,這與龍虎山張真人所推測的那扇‘門’的開啓時間,應該是一致的至於陰陽炁海,恐怕只有一兩次開啓了。”

對於丘玄清的這個回答,朱元璋並沒有感到失望,陰陽炁海的開啓固然重要,能讓他獲得關於未來的信息,以及一些大明沒有的神異之物,但這些都是對於大明重要,可對於朱元璋來說,什麼東西,都沒有他大孫回來重要。

畢竟,他家是真有皇位等着繼承

關於以後的大明朝廷,是怎麼因爲沒錢而亡國的事情,朱元璋心裡自是也有一番計較,不過這件事,對於他來說,雖然是個疑惑,但也並不算太過急着知曉。

接下來,朱元璋回到了皇宮,思索着着這次陰陽炁海開啓帶來的種種收穫。

首先就是軍事技術方面的。

一張可以作爲未來大明水師主力艦的“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雖然單艦建造就需要消耗上百萬斤的木材,和將近十萬斤的鐵,但這種能夠主導未來海戰趨勢的鉅艦的圖紙,在大明的造船計劃剛剛啓動的時候出現,顯然時機上是恰到好處的。

而與之配套的火炮,雖然沒有能夠直射上千步的西洋弗朗機炮,但能夠基於大明現有工業能力改良出來的虎蹲炮也暫時能湊合用了。

想到這裡,朱元璋下旨,把內廷兵仗局的主管太監給喚了過來,將普通火炮改成虎蹲炮的方向,告知於他,讓其回去後,把虎蹲炮列爲跟新式燧發火銃同等重要的生產任務。

作爲皇帝,朱元璋不需要會這些技術,他只需要給出一個方向,下面兵仗局的工匠們,自然就會去鑽研、實驗,而航海相關的儀器,也是同樣的道理。

其次,則是基於未來的信息,對於大明現行制度方面的思考。

就在朱元璋沉思之際,馬皇后帶着宮女走了進來,宮女們放下了托盤裡的飯菜羹湯後悄然離去。

看着坐在椅子上苦思冥想的朱元璋,馬皇后勸道:“重八,先吃飯吧。”

“唉”

朱元璋喟嘆一聲,看着馬皇后說道:“妹子,咱是真的吃不下啊。”

“今天大孫跟你說了什麼事情嗎?”

“不錯。”朱元璋苦澀地說道,“咱一想到海禁制度、衛所制、兩稅制這些咱看起來牢不可破的制度,在運行百年後,都會徹底崩坍,咱的心裡就不是滋味。”

說罷,朱元璋把這次陰陽炁海開啓所獲知的信息,原原本本地告訴了馬皇后。

之前在鐘山,因爲短時間內接受的信息太多,所以朱元璋還沒覺得,可如今回到皇宮,把這些東西從頭到尾地細細一琢磨,卻在這種歷史大勢面前,覺得有些無奈。

哪怕他是“開局一個碗”的洪武大帝,也無法依靠制度來對抗註定會發生的規律。馬皇后反而笑着寬慰道:“重八,你看這‘市通則寇轉而爲商,市禁則商轉而爲寇’說的多有道理,咱們未必就要逆着這些規律行事,既然隨着經濟的恢復,海貿需求抑制不住,咱們就放開個口子就好了,何必以人力與天命相抗呢?再說了,你做的已經足夠好了,咱們這一代人,驅逐韃虜,收復了淪陷四百年的燕雲,重新完成了大一統,定下了這麼多制度,總是對自己要求這麼嚴苛又是何必呢?”

見朱元璋依舊眉頭微蹙,馬皇后伸手點了點他:“你啊,總是有操不完的心,自己一個人就想把兒孫後代的事情都辦妥。”

“咱只是不想讓後代皇帝走彎路,敗壞了大明基業。”

朱元璋拉着馬皇后的手說道:“不過事情倒也不算嚴重,海禁既然維持不了,那就開海便是隻要這大頭的利益能控制在朝廷手裡,而不是士紳手裡,便是對國家穩定有些影響也不妨事。”

見朱元璋聽勸,馬皇后抿嘴笑道:“人性逐利,南宋放開了讓這些人撒歡,也沒見他們折騰捅破天,只要朝廷整體可控就好了。”

朱元璋點了點頭,至於衛所制和兩稅制,根基都在土地制度上,恐怕暫時也沒有比現行制度好的辦法,也只能如此了。

“以後若是打下日本,這白銀用來當貨幣,卻是比寶鈔要穩定得多,收稅也能按土地收稅,不得不說,大孫所言的這個‘一條鞭法’實在是妙,咱真是期待大孫回來。”

馬皇后亦是期盼:“希望大孫早點回來,上了年歲,真想看到重孫子啊.”

兩人又聊了幾句,這時候,馬皇后忽然提起了一件事情。

“老二在關中鬧得太不像話,百姓民怨沸騰不說,與觀音奴更是夫妻分居,你這做父皇的,得管管他。”

聽到馬皇后這話,朱元璋的臉也黑了下來,老二秦王朱樉在封地可以說是無惡不作,不僅欺壓殺戮封地百姓,而且在王府大興土木,與那次妃鄧氏整日裡無所事事,以折磨宮人取樂,包括但不限於割去宮人的舌頭、將宮人埋於雪中凍死、綁在樹上餓死、用火燒死等等,行徑之殘暴,可以說是不太擬人了。

這些事情,朱樉自然都壓下來了,但他不知道的是,朱元璋安插在他身邊的錦衣衛,卻都將這些事情,如實上報給了朱元璋。

而朱樉殘暴的舉止,朱元璋卻並未全部讓馬皇后知曉,怕把馬皇后氣出個好歹,只是撿了一部分罪行相對較輕的事情說與馬皇后聽,不過即便是“相對較輕”,那也足夠把馬皇后這個當孃的,氣的嘴脣直哆嗦。

她和朱元璋都是愛護百姓的人,沒想到自己的二兒子,當了藩王,對百姓竟然會如此殘暴。

“老二真真是不曉人事,蠢如禽獸!咱本想派老大去教育教育他,不過.”

朱元璋話鋒一頓,他差點把朱標前往關中可能會病逝的事情說漏嘴,所以趕緊轉了話題:“不過,老大事情忙,這樣吧,咱將大宗正院改爲宗人府,任命老二爲宗人令,把他召回京城,帶在身邊管教,免得他禍害百姓了。”

“也好。”

馬皇后憂心忡忡地說道:“觀音奴的事情,咱們也得上點心,不能讓人家覺得天家無情。”

朱元璋自然知道馬皇后沒有明着說出來的東西,觀音奴是擴廓帖木兒(王保保)和脫因帖木兒的妹妹,她的兄弟此前在北元朝廷擁有極大的影響力,因此將觀音奴嫁給朱樉也有在北元朝廷內部埋釘子的意思.不過如今北元覆滅,由王保保在元末亂世中建立的這支大軍也隨之煙消雲散,觀音奴自然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可對北元是北元對觀音奴來說,她既然是秦王正妃,那朱元璋和馬皇后就是拿她當兒媳婦看的,觀音奴聰敏賢惠,又沒做錯過什麼事情,他們自然不能看着觀音奴被朱樉冷遇,夫妻別居多年算是個什麼事?傳出去也是讓人看天家的笑話。

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96章 保險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258章 放寬直隸路引制度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306章 小田劍館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276章 帖木兒汗國使團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286章 平壤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278章 四叔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67章 徐達背疽!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317章 新時代的到來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222章 《西涼伎》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183章 長夜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272章 未來計劃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281章 半島博弈第291章 決戰大同江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283章 女真人的襲擾第270章 怒海驚濤,艦隊決戰!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296章 南北朝第130章 藍玉案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41章 北失南補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260章 太湖蟲洞的開啓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305章 “風林火山”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302章 高取城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282章 顧此則失彼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287章 李成桂的自信第282章 顧此則失彼第274章 日暮途遠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288章 釜山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
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96章 保險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258章 放寬直隸路引制度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306章 小田劍館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276章 帖木兒汗國使團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286章 平壤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278章 四叔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67章 徐達背疽!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317章 新時代的到來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222章 《西涼伎》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183章 長夜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272章 未來計劃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281章 半島博弈第291章 決戰大同江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283章 女真人的襲擾第270章 怒海驚濤,艦隊決戰!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296章 南北朝第130章 藍玉案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41章 北失南補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260章 太湖蟲洞的開啓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305章 “風林火山”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302章 高取城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282章 顧此則失彼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287章 李成桂的自信第282章 顧此則失彼第274章 日暮途遠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288章 釜山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