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 天空之夢

天空寄託了人類的夢想,這是人類從遠古開始,就一直存在夢想的存在,每一個人都想要在天空中飛。

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可能有人看到鳥兒在天空中飛的時候,不自然的就會帶入到了自己,那些求神拜佛的神仙,他們第一個特點是有求必應,另外一個,就是會飛。

甚至通過想象,想出了很多飛行的方法,比如說,變成鳥兒在空中非,比如說,直接長兩個翅膀,可是更加讓人信服的,還是騰雲駕霧,什麼騰雲,疊雲,趴雲,腳下升雲的,總之,神仙那就是可以自由的在天空中飛翔。

神話故事,畢竟是想象,這種可以天馬行空的亂想,當然不可能代表真正的結果,可是人類不但會想,還會創造的,早在戰國時期,就有魯班製作木質飛鳥,盤旋3天不下,雖然不知道這是什麼,或許是一種風箏,或者是特別機關,這也代表了早期的飛天夢想,並且把夢想逐步實現的過程。

無獨有偶,不但是東方,還是西方,都有人做這樣的嘗試,人類歷史上,曾經有人制作了兩個大翅膀,用了大量的羽毛,甚至跑到高山上跳下來的,最終的結果當然是被摔死了。

死亡卻擋不住人類飛天的夢想,他們不停的做出創造,一直到熱氣球的發現,比空氣輕飛行器誕生了。

目前定海軍實驗室之中,實現的飛天的夢想,就是熱氣球,最早的,有歷史的記載的類似的東西,是孔明燈,藉助着熱力加熱空氣,然後讓內部比外部的輕,就可以飛上去的。

熱氣球不過是擴大了無數倍的熱氣球,熱氣球這個製作起來,並不困難,熱氣球主要是氣球,還有的氣球之中填充的氣體,這個氣體,比起空氣要輕,這也是熱氣球飛天的根本。

在人類研究熱氣球的早期,是熱空氣的。孔明燈就是最早的類似氣球一樣的東西,把孔明燈放大,用大量的獸皮,就可以做成熱氣球,只不過這樣只是簡單的實現了飛天的夢想,安全係數並不高。

後期氫氣,雖然危險性大,可是載重量強大,易於實現的,在橡膠出現之後,製作它,並不是十分的困難。

以現在定海軍的水平,製作出氫氣並不困難,實際上,在發電機被製作出來之後,電解已經是非常容易的,電解水可以產生氫氣和氧氣,通過比重和分離的,就可以製作出比較純淨的氫氣。

這方面的實驗,早已經完成了,只不過,被趙信壓着的,雖然氫氣球是最容易實現,並且大規模工業化飛天實驗,可是它的危險性大,可靠性也不高,跟後來的飛機無法相比。

熱氣球,還有後期衍生出來的飛艇,在目前的定海軍,並沒有大規模的出現,只是少規模的裝備,熱氣球帶來的升空高度,在某些特定的領域,還是有些作用的。

比如說,作爲炮瞄指導的作用,地球是一個球體,球體是有曲度的,這一點,對於地平面上,影響並不是很大,一旦這個距離增加的話,這個影響也就出現了,在足夠的高度作爲一個點,帶入到計算座標之中,對於火炮的準確度相當的有用。

另外的,目前定海軍佔據的領土非常的龐大,平原和草原還好說一點,只要花費時間,就可以進行探測,可是山林之中,就有些困難了,看山跑死馬,單純依靠一雙腳,要想把山林之中,徹底的探測出來,是非常困難的,特別是那些崎嶇和險峻的,在這些地方,利用熱氣球繪製基本的地理圖形,做到輔助繪製,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趙信很清楚,熱氣球,只是在滅有辦法開發出飛機之前的替代品,就算是在飛艇的後期,開發出了比較安全氦氣,不容易爆炸,而且可靠性還強,可惜這種氣體,不是現在定海軍能夠開發出來的,那需要石化學,還有天然氣的開採,達到一定程度之後,才能夠獲得的氣體,對現在定海軍而言,比較早。

定海軍在科技方面的領先,特別是在機械方面的,蒸汽機已經出現了,內燃機也不遠了,當汽油柴油這些,石油裂解的產物,都已經被一個一個的做出來之後,在內燃機的前導研究,也已經開始了。

只不過,時間還短,還沒有製作出可以使用的,重量比較輕,而且功率比較大的內燃機,如果是蒸汽機,那幾乎不可能推動的飛機上天的。

沒有基礎的研究,只能夠是空想的,可是在趙信的支持之下,空想還是可以提前的做出準備的,在一定物理學知識的推動之下,再加上趙信的一些前瞻性的指導,關於飛機的一些體系,已經開始建立了的。

流體力學,空氣動力學,這是兩個基礎的理論,前者那是在艦船實驗之中,已經深入的研究的,形成了一個基本的理論,在定海軍輪船,還有未來各種新式的船舶的建造過程之中,這個數據和計算,將會佔據越來越重要的體系。

空氣動力學,最初的發展,是在流體力學的基礎上面,可是伴隨着時間的發展,甚至說,伴隨着飛行器的不斷出現,推陳出新,形成了一個全新體系。

在飛行器之中,按照21世紀分類標準,從大類上面的分來說,一共有兩種,一種是比空氣輕,這個基礎理論,來源於早在希臘時代的阿基米德的浮力理論,無論是在水中,還是在空氣中,只要密度比水,比空氣輕,就可以浮起來的。

在水中,那就是艦船的製造,從最初,比水輕的木頭,到後面,用鋼鐵製造,雖然製造的部分,密度比水重,而且是重得多,可是加上一些艙室和空氣的加入,相對的密度比水輕的多,這也是輪船可以在靜止的情況下,漂浮在水面上的關鍵。

這些,都可以統稱爲比水輕的,無論是相對,還是絕對,都表現了一點,在靜止的條件下,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飛天,基本上,也是的沿襲了這個,早期的時候,爲了尋找飛天的工具,要找尋的,就是比空氣更輕的材料。

自然界,固體之中,不會存在,可是氣體之中,這個數量就很多了,熱空氣,這是最具代表性的,在很多實驗之中,空氣本身,被加熱了之後,他的重量,就會減輕,熱度越高,熱空氣的比重也會越小。

這是熱氣球最爲重要的理論之一,也是所有比重浮力理論的根本,定海軍也是依靠這一點,很輕易的實現了熱氣球,哪怕最初的時候,只是用獸皮一點點的縫製的,還有些漏氣的熱氣球的,卻實現了載人上天的夢想,哪怕只有三四百米的高度,也是一個創造性的開始。

在水面艦艇上面,一直以來,都在考慮,密度的問題的,如果不保證比水輕,那麼,這個船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如同一個大鐵球一樣的,沉入到的水中。

空氣最初的時候也是這樣的,在歷史的發展之中,飛行器最初的,就是熱氣球和飛艇,也是在不斷的努力和嘗試之中的,在一些天才的突發奇想之中,想到了飛機這種比空氣重的飛行器。

這在歷史上,是天才一般的想法,才能夠做出的這個創造,同時開啓了人類天空的時代的。

可是有了趙信這麼一個作弊器,飛機幾乎是後世人人皆知的常識,或許有些人沒有坐過飛機,可是日常在天空中看到,在影視資料之中,在網上看到,這些都豐富了的未來人的知識,更別說,趙信作爲一個博士,作爲一個考古工作者,天上飛雖然不是常態,一年也有個的七八十來回。

更別說,他還是一個軍事愛好者,在業餘時間,總是看一些軍事上面的知識,在本心而言,他更喜歡戰列艦這種戰艦,可是並不代表的,趙信不知道航空母艦,雖然說,航空母艦埋葬了堅船利炮的時代,可是從20世紀中後期開始,制空權和航空母艦,一個支配天空,一個支配海洋,殊途同歸,沒有制空權的戰爭,幾乎很難的取勝,這是的鐵律。

在這種情況之下,趙信當然很清楚飛機,甚至對於飛機進行了一番的研究,知道了這是空氣中,第二種飛行器的特點。

在空氣之中,伴隨着空氣動力學和浮力學,還有另外一種飛行的方式,比空氣重的飛行器的,其中的代表就是飛機。

這種飛行器的特點,跟之前的熱氣球完全不同,熱氣球只要加熱,就可以漂浮在空中,加熱的溫度,表着漂浮的高度,可以方便調節,可是飛機,那是在靜止的狀態之下,是絕對不可能漂浮的空中,只有在速度的推動之下,才能夠離開地面,並且不停的飛行的。

獨特機動特性,再加上出色的速度,會讓飛機的受力面積擴張好幾倍,或許在靜止的狀態下,比的空氣重,可是在飛行的速度面前,他就可以獲得一定的浮力,並且飛上天空。

這中間,本身的氣動力外形,是沒有辦法改變的,那麼能夠改變的就是速度,所以從飛機誕生開始,除了早期的飛機,是從平坦的草地上面起飛的,後期的飛機基本上,都有一個跑道,哪怕是平整的土質跑道,也需要有一段距離可以加速,讓飛機獲得相當的速度,從比空氣重的狀態,變得擁有足夠的浮力,並且飛上天空。

關於飛機的理論,還有一些獨特的外觀設計之類的,早在飛行器研究的初期,就已經提供給了研究所,關於氣動力方面的外形,也已經開始研究了,不過最關鍵的,實際上是速度,機翼面積在一起氣動力公式。

在同樣面積的條件下,要多少的速度,才能夠把一定重量飛機送入天空,這是有一個基本的公式的,趙信不是研究空氣動力,更不懂這個東西,可是他能夠提點研究人員,向着這個方向努力,而努力的方向,就是所有比空氣重的飛行器。

實際上,製作出比空氣重的飛行器,基礎東西非常的簡單,比如說,最早的飛行物之一的風箏,在尋常情況下,他是比空氣重的,可是如果在風的推動之下,他獲得了足夠的浮力,就可以漂浮在空中。

還有紙飛機,一些類似滑翔傘翼之類,這些都可以提供一些數據,特別是滑翔翼,在飛行的前提下,在風和速度的雙重推動之下,他可以平穩的飛在空中,這是在飛機的原形沒有出現之前,獲得數據的最佳地方的。

這也是重點,在飛機沒有出來之前,風箏,紙飛機,滑翔翼,包括一些固定飛翼,這些成爲了數據獲得的源泉,風箏和紙飛機,他們雖然也是比的空氣重的飛行器,可是他們的自重太輕了,只要稍稍的有些風,就可以讓他們漂浮起來,他們的速度要求是比較低。

通過這個,只是得到一些基本的數據,真正有用的,還是滑翔翼和固定翼,他們纔是浮力計算的主要方面。

趙信能夠給出來的,只是一個大體上面的方向,真正的科技產物,需要詳實的數據作爲依託,在流體力學的基礎上面,在考慮了水流之中浮力的特點的基礎上面,定海軍更多的只是作爲參考的,定海軍藉助計算,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領域,一個之前從來都沒有涉足的領域。

趙信或許不懂得流體力學和空氣動力學,卻也知道,在水中,很少有以速度獲得浮力的,整體密度比水輕,這是一個重點,水上就可以不考慮到速度這個問題,就算是有速度,最終提供的浮力也相當的有限。

在飛行的領域之中,這樣的卻比比皆是,這就是不同之處,在不同的實驗之中,哪怕有些實驗,看起來非常兒戲,甚至是玩笑一樣的,但是嚴格按照實驗紀律的研究員,並不認爲這個是兒戲,哪怕一個看起來很可笑的數據,也會記錄在案,在確定了它的可靠性之後的,研究者就開始孜孜不倦的努力,去尋找這些可笑數據之後必然聯絡,這個就是開啓空中大門的鑰匙。

第一百二十四章 發現疑點第二百九十章 錢幣圈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海現狀第二百二十六章 空城計?第七百八十五章 發現問題第四十四章 開門見山第五百三十八章 海盜攻略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第五百三十九章 海上安全第四十八章 速度對力量第一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三百六十六章 靈州和議擴大第六百一十四章 合理要求第四百五十七章 糧食跟王朝第五百三十四章 風帆戰船第八百六十一章 極限種植第一百八十六章 魔改防禦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八百三十八章 築路機械第二百四十四章 錯過機會第八百三十九章 春節假期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二百三十四章 遼西之戰第四百五十七章 糧食跟王朝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期準備第六百四十二章 鐵路爭奪第三百二十八章 漏夜伏擊第六百六十五章 克涿州第七百八十八章 裝甲列車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弓的古怪第八百零六章 離別進行時第四百三十七章 長弓的源頭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六十五章 追擊掃尾第七百三十一章 神秘覲見第一百零七章 再造奇蹟第三百二十章 浮動的人心第八百二十三章 管理費磋商第三百一十三章 雜號將軍第七百八十四章 輪船的研究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五百三十四章 風帆戰船第六百四十章 到站陳留第二百二十三章 擴張的契機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風來臨第四百五十三章 炮和船第五百五十章 第四港口第六百四十章 到站陳留第八百一十一章 流放美洲第三章 系統初現第二百零九章 團練成軍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久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廉價肉包第八百五十七章 航海時代第八百三十七章 抽丁進行第一百七十章 特殊抽獎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第二百四十二章 爭上城頭第八百零二章 韓琦的探索第四百五十三章 炮和船第四百七十八章 貴妃探家第二百四十三章 調整和改進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京政局第三百六十一章 遼人短視第五百七十四章 火藥肆虐第五百七十章 一擊而潰第八百二十章 培訓科第七百九十章 輪船和飛機第三百二十章 逃出生天第四百零六章 資金效率第五百七十二章 捲土從來第四百二十八章 施政理念第二百五十三章 樞密之爭第四百二十二章 搪塞第一百五十四章 無奈的刺客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鐵路 消息第六百一十二章 移民計劃第八百六十八章 新的航道第六百二十六章 漁船和夜盲症第七十章 王家反應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額花費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八百四十二章 擁堵和春運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冊接收第四百九十二章 朝會焦點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上當第二百六十二章 實驗部隊第六百六十二章 進展順利第八百四十二章 擁堵和春運第二百九十九章 趙允讓的反應第六百八十六章 統計報告第六百九十一章 軍制改革第四百章 不同際遇第三百八十九章 時間等於金錢第八百零九章 新宋中國第二百二十三章 擴張的契機
第一百二十四章 發現疑點第二百九十章 錢幣圈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海現狀第二百二十六章 空城計?第七百八十五章 發現問題第四十四章 開門見山第五百三十八章 海盜攻略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第五百三十九章 海上安全第四十八章 速度對力量第一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三百六十六章 靈州和議擴大第六百一十四章 合理要求第四百五十七章 糧食跟王朝第五百三十四章 風帆戰船第八百六十一章 極限種植第一百八十六章 魔改防禦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八百三十八章 築路機械第二百四十四章 錯過機會第八百三十九章 春節假期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二百三十四章 遼西之戰第四百五十七章 糧食跟王朝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期準備第六百四十二章 鐵路爭奪第三百二十八章 漏夜伏擊第六百六十五章 克涿州第七百八十八章 裝甲列車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弓的古怪第八百零六章 離別進行時第四百三十七章 長弓的源頭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六十五章 追擊掃尾第七百三十一章 神秘覲見第一百零七章 再造奇蹟第三百二十章 浮動的人心第八百二十三章 管理費磋商第三百一十三章 雜號將軍第七百八十四章 輪船的研究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五百三十四章 風帆戰船第六百四十章 到站陳留第二百二十三章 擴張的契機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風來臨第四百五十三章 炮和船第五百五十章 第四港口第六百四十章 到站陳留第八百一十一章 流放美洲第三章 系統初現第二百零九章 團練成軍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久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廉價肉包第八百五十七章 航海時代第八百三十七章 抽丁進行第一百七十章 特殊抽獎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第二百四十二章 爭上城頭第八百零二章 韓琦的探索第四百五十三章 炮和船第四百七十八章 貴妃探家第二百四十三章 調整和改進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京政局第三百六十一章 遼人短視第五百七十四章 火藥肆虐第五百七十章 一擊而潰第八百二十章 培訓科第七百九十章 輪船和飛機第三百二十章 逃出生天第四百零六章 資金效率第五百七十二章 捲土從來第四百二十八章 施政理念第二百五十三章 樞密之爭第四百二十二章 搪塞第一百五十四章 無奈的刺客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鐵路 消息第六百一十二章 移民計劃第八百六十八章 新的航道第六百二十六章 漁船和夜盲症第七十章 王家反應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額花費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八百四十二章 擁堵和春運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冊接收第四百九十二章 朝會焦點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上當第二百六十二章 實驗部隊第六百六十二章 進展順利第八百四十二章 擁堵和春運第二百九十九章 趙允讓的反應第六百八十六章 統計報告第六百九十一章 軍制改革第四百章 不同際遇第三百八十九章 時間等於金錢第八百零九章 新宋中國第二百二十三章 擴張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