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濃硫酸

趙信在北京大學的時候,學的是歷史專業,最終做到了歷史博士,並不代表趙信一丁點理科知識都不知道,學霸世界,本就是一般人無法理解的,在高考的時候,趙信還讀的是理科,對於智力夠用,在理科上面更能夠體現出優勢,高考之中,數理化三門都是很高的分數,進入到大學領域,才從興趣愛好之中,把專業從理科轉爲了文科而已。

化工工業之中,最基礎,最受矚目三酸兩鹼,他們是構築了萬紫千紅的化工的基礎,化工體系的大部分重要化工產品,塑料,石化,食品化學,分子化學等諸多領域,跟三酸兩鹼完全不不搭界的,只有寥寥不多的幾種,還是不引人注目的小項,新中國化學領域的奠基,也是從三酸兩鹼開始了,他們是最最基礎的化工原料。

五個基礎的化工產品,如果硬要選擇一個最重要的話,在三酸兩鹼之中,硫酸基本上是三酸兩鹼的基礎,有了硫酸和其他的一些天然的化合物,製作其他酸鹼都不算太難,它也成爲了三酸兩鹼的基礎。

硫酸也是中國古代,唯一擁有重要化工原料,綠礬油獲取的方法很簡單,煅燒綠礬冷凝得來,綠礬油是字面意思,代表了它的製造方法了,古人化學知識不繫統,只是看到蒸煮出油,沒有細究綠礬油的特性,或許是感覺到油會揮發的緣故,稀硫酸有刺鼻的味道,就天然的認爲它會揮發,沒有繼續的蒸煮,失去了獲得更加重要的化工用品濃硫酸的機會,實際上,綠礬油的產生很容易,從綠礬油到濃硫酸,就更加容易了,這也是一種可以互相轉換酸。

濃硫酸是強效氧化劑和吸附劑,把濃硫酸放在自然界,會通過吸附空氣中的水蒸氣,而逐步的變成稀硫酸,最直接變化方法就是,把濃硫酸加入水中,不停攪拌就是稀硫酸,稀硫酸轉換濃硫酸,更是簡單,加熱蒸騰就好了,把水蒸氣蒸騰掉,就是濃硫酸了。

綠礬油也就是稀硫酸的作用比較簡單,最多隻是去掉一些鏽跡,在離子化學沒有進入到某些程度的時候,化學工業還是高中起點的,那就是以沉澱物,變色,或者是發熱發光爲基礎的,在化學上面,這應該算是劇烈的化學反應,要在自然條件下看出變化,而不是藉助這分子或者是更高清晰度的顯微鏡,去觀察分子和離子層面。

相對於稀硫酸,濃硫酸的特性更加的明顯,他是強氧化劑,對於很多活性不強物質,都有巨大的氧化作用,對於水的吸附能力,會讓他具備脫水的功能,大部分硫酸鹽都是固體沉澱物,也容易被沉澱清理掉,濃硫酸往往會作爲某一種提純劑,用於對某一種化工產品,或者化合物的提純作用。

濃硫酸不單單是一種化工原料了,殺傷力一點都不小,後世那些用濃硫酸毀容,多是70%左右的濃硫酸,甚至更低的,只要劑量夠大,50%左右比例的,都有相當的腐蝕性,即便沒有潑灑到眼睛上,對於皮膚的傷害作用也是巨大的,真正的98.5%的濃硫酸,一滴都非常的厲害,不說是的化屍水之類,一兩滴就可以把屍體化掉,那些現代科技都達不到的,一兩滴的濃硫酸,只要拋灑到毫無遮擋的人的臉上,沾到就會受創,化學制劑形成的傷口,會非常疼痛,表現形式也非常可怕。

趙信之前,只是想要找到綠礬,利用綠礬製造綠礬油,稍稍麻煩一點,卻不是不能解決,誰知道,這一次縣城的收穫真的是巨大,在不經意的角落居然還有綠礬油,這節約了大量的功夫,直接具現就好了的,通過關聯體系,綠礬油卡牌很快被找到,後面有一個註釋,古代稀硫酸的,有一定雜質,作用主要是清理鏽跡,或者是不容易清理的污漬。

古代條件下,雜質是必然的,哪怕現代科技,也不可能完全的去掉雜質,純度永遠是一個永無止境的問題,只不過不同時代的標準不同而已,雜質只要不影響整體的性能,雜質就雜質了,這只是簡單的武器,使用的也只是濃硫酸的強氧化性和脫水性而已,又不是追求極限,超過70%含量的濃硫酸,都有巨大的殺傷力。

在迫切想要解決問題的時候,趙信也顧不了許多了,直接找了一個陶瓷的鍋,具現出了大概5升的綠礬油,雜質很多,如果有時間的話,他完全可以等一等,經過簡單過濾,可以讓雜質減少,比如說,棉布,或者是鐵絲做的細網,可以把一部分雜質給過濾和吸附,這個時候,趙信根本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過濾,要過濾硫酸,起碼需要密集到一定程度的鐵網,先不說這個時代的拉絲技術不過關,古代很少產出合格的銅鐵絲,,即便有,製作鐵絲的過程也是非常困難,更別說編織成密集的細網。

只是作爲武器,那就可以忽略雜質,他要能繼續的進行了,從稀硫酸到濃硫酸,不需要大規模的生產器械,一個不被濃硫酸高溫反應的鍋,只不斷的蒸煮就好了,硫酸相當的穩定,不會因爲簡單的加熱揮發,伴隨着溫度的提升,水會揮發,當硫酸之中的水逐步的減少,硫酸的濃度也就會增加,這就是生產的原理。

銅不能作爲容器,銅跟濃硫酸的反應不快,伴隨着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快,加熱的情況下尤其如此,鐵雖然在常溫下,會劇烈反應,之後形成鈍化,阻止反應的繼續,可是在加熱的狀態下,這個反應速度也會加快,好在,船上有陶瓷,哪怕不是什麼好,卻也夠大,可以作爲加熱的容器。

稀硫酸和濃硫酸的轉化,不停加熱就好了,一些比較純淨的稀硫酸,可以被加熱到極致,一直到濃硫酸沸騰,說是沸騰,只是濃硫酸會在一定濃度的時候,跟水形成共沸物,到這個時候,這個溶液就相當的穩定,濃硫酸和水都不會揮發,形成一種混合物,這就是傳統意義的濃硫酸,極限大概是98.5%,或許工業上和實驗室還有更高濃度,可惜那個已經超過了高中起點的化學。

這樣的方法很簡單,也是化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再加上一點點的巧合而形成,看似簡單的一步,卻最少走過幾百年的歷史,趙信卻簡單的邁出來,中國的陶瓷文化,讓這一步踏出的更加順暢,換成鐵鍋或者是銅鍋的話,就會麻煩很多,或許要很多次,耗費無數的機會,纔會得到最終的結果。

趙信來到廚房,把所有人都趕出去,這不是做飯時間,甚至距離下頓飯,還有一個半時辰以上,廚房的人不是隨便僱來的,他們都是值得信任,知道趙信的地位,只留下了一個幫忙燒火的小廝,防止趙信亂搞出了亂子,就出去了,小少爺總是有一些奇思妙想,他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吧,甚至連王鬆都沒有通知。

黑陶構成砂鍋之中,5升綠礬油被加熱,因爲硫酸的濃度並不高,百分之幾的樣子,大量水蒸氣和極少數的硫酸分解物被蒸騰起來,動靜有些大,味道也很刺鼻,刺激性的氣味,瀰漫的整個船上都是,最終王鬆被驚動了,在孫吉要求下過來看看。

當走進廚房的時候,卻看到趙信不過是煮一種液體,雖然有些刺鼻,卻沒有什麼危險,並且趙信並沒有接近竈臺,而是遠遠的指揮着小廝進行操作,看起來沒有什麼危險的樣子,說實話,這段時間,連續趕路,甚至連岸邊都不停靠,連王鬆這樣的成年人,都略微有些焦慮,更別說趙信一個小孩子了,雖然從上船開始,趙信就表現出了睿智,可是偶爾瘋狂的舉動,額讓他印象深刻,如果他再一次要求登岸怎麼辦,與其強行阻止,倒不如讓他自己找點感興趣的東西玩玩。

王鬆進來,什麼都沒說,然後就走了,這讓趙信比較高興,他還正擔心沒有辦法解釋呢,濃硫酸關係到小命,是一個重要的底牌,他不可能放棄,王鬆沒有阻止,對他是最好的選擇。

總共5升,從冷卻到沸騰,耗時不小,伴隨着蒸煮,大量水蒸氣的蒸騰,硫酸的濃度在提升,不同於水的沸點在100度,硫酸和水的混合物,沸點很高,高濃度的幾乎達到300度左右,以普通柴火提供的熱量,勉強可以供應,只不過時間耗費很長,這還是有一個小廝不停的加火和扇火的結果,當然了,竈臺密封性不好,不是省柴竈,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趙信當然不可能把功夫放在這裡,他重視的是濃硫酸,差不多用了快一個時辰,不停蒸煮之後,硫酸的濃度不停的增加,到接近沸騰之後,趙信這才掃描,一個信息閃爍,1級卡牌濃硫酸,濃度92%。

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議驚雷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燃機第四百六十八章 望遠鏡第二百九十六章 定海港第八百一十六章 錢壯人膽第二百零九章 團練成軍第二百七十一章 慶曆四年春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錢的條件第二百零七章 神奇仙術第六百七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四百七十七章 清臣來訪第二十七章 離開南樂第三百七十五章 甜蜜煩惱第一百七十三章 磚和水泥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三百一十三章 雜號將軍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推倒重建第一百三十一章 賣相不錯第四百九十七章 預製板和吊車第八百七十章 兩條通道第三百一十六章 雲臺山島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糧食第一百二十一章 磚和水泥第二百七十七章 價格問題第五百四十一章 遠洋貿易第六百一十一章 跨越熱武器第五百八十五章 實驗室和白熾燈第九十三章 紫衫木和海貿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花和帆布第二百四十六章 踊躍獲獎第二百五十六章 錢的重要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口徑火炮第五十九章 內訌第四百一十章 保守派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口徑火炮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八百三十七章 抽丁進行第一百七十九章 喪心病狂的組合第七百三十二章 北宋猜測第四十五章 遇仙之說第六百二十七章 海洋捕撈第一百五十章 農戶養殖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北跟國本第六百八十一章 轉運人口第二百三十章 弓箭對決第二百七十八章 疏漏之處第六百五十四章 縱橫遼東第八百六十五章 深入大洋第八百四十一章 託運和臥鋪第一百七十六章 成功出爐第二百四十五章 防疫和送死第四百零四章 以物易物第五百五十四章 辦公大樓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銷代理第八百五十四章 邁向遠洋第三百零九章 騎兵對決第八百六十章 前進基地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貿易第四百九十二章 朝會焦點第三百零五章 前瞻眼光第一百零五章 提升的誤區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穫第四百二十八章 施政理念第六百八十二章 捕鯨船第二百四十九章 留守曹劌第二百八十九章 國本之爭第四百一十五章 河黃米第四百九十八章 統籌第六百二十六章 漁船和夜盲症第八百七十章 兩條通道第七十四章 單人壓制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三百零一章 鋼鐵和底蘊第八百零四章 開國大典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包大攬和沒錢第七百九十一章 定海全席第三百八十三章 錢能通神第七百四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八百零六章 仁宗的決定第四百七十八章 貴妃探家第八百一十八章 孔府私房菜第四百七十二章 破冰船第八百六十一章 探索開啓第六百九十五章 建城海參崴第十七章 內外之分第三百二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二百六十二章 實驗部隊第六百三十章 遭遇魚羣第七百零八章 自然增長率第七百七十二章 富弼的信第五百九十六章 聚合反應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十七章 內外之分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集卡牌第二百九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八百三十八章 築路機械第七十八章 戲文的故事
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議驚雷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燃機第四百六十八章 望遠鏡第二百九十六章 定海港第八百一十六章 錢壯人膽第二百零九章 團練成軍第二百七十一章 慶曆四年春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錢的條件第二百零七章 神奇仙術第六百七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四百七十七章 清臣來訪第二十七章 離開南樂第三百七十五章 甜蜜煩惱第一百七十三章 磚和水泥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三百一十三章 雜號將軍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推倒重建第一百三十一章 賣相不錯第四百九十七章 預製板和吊車第八百七十章 兩條通道第三百一十六章 雲臺山島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糧食第一百二十一章 磚和水泥第二百七十七章 價格問題第五百四十一章 遠洋貿易第六百一十一章 跨越熱武器第五百八十五章 實驗室和白熾燈第九十三章 紫衫木和海貿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花和帆布第二百四十六章 踊躍獲獎第二百五十六章 錢的重要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口徑火炮第五十九章 內訌第四百一十章 保守派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口徑火炮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八百三十七章 抽丁進行第一百七十九章 喪心病狂的組合第七百三十二章 北宋猜測第四十五章 遇仙之說第六百二十七章 海洋捕撈第一百五十章 農戶養殖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北跟國本第六百八十一章 轉運人口第二百三十章 弓箭對決第二百七十八章 疏漏之處第六百五十四章 縱橫遼東第八百六十五章 深入大洋第八百四十一章 託運和臥鋪第一百七十六章 成功出爐第二百四十五章 防疫和送死第四百零四章 以物易物第五百五十四章 辦公大樓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銷代理第八百五十四章 邁向遠洋第三百零九章 騎兵對決第八百六十章 前進基地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貿易第四百九十二章 朝會焦點第三百零五章 前瞻眼光第一百零五章 提升的誤區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穫第四百二十八章 施政理念第六百八十二章 捕鯨船第二百四十九章 留守曹劌第二百八十九章 國本之爭第四百一十五章 河黃米第四百九十八章 統籌第六百二十六章 漁船和夜盲症第八百七十章 兩條通道第七十四章 單人壓制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三百零一章 鋼鐵和底蘊第八百零四章 開國大典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包大攬和沒錢第七百九十一章 定海全席第三百八十三章 錢能通神第七百四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八百零六章 仁宗的決定第四百七十八章 貴妃探家第八百一十八章 孔府私房菜第四百七十二章 破冰船第八百六十一章 探索開啓第六百九十五章 建城海參崴第十七章 內外之分第三百二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二百六十二章 實驗部隊第六百三十章 遭遇魚羣第七百零八章 自然增長率第七百七十二章 富弼的信第五百九十六章 聚合反應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十七章 內外之分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集卡牌第二百九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八百三十八章 築路機械第七十八章 戲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