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煩

實際上,這個攻城戰,已經算是比較溫柔的,充其量大規模的攻城只有一天,而且重點也在城牆的附近,實際上,城牆被攻破,當禁軍進入到城內之後,這一戰實際上,已經結束了。

可是之前,叛軍對於保州城的毀壞,纔是重點,無論是建築物,還是人員。

這一場叛亂,保州最少損失了20萬人以上,如果沒有朝廷的幫助,可能要長達數十年才能夠恢復。

時間永遠是一劑良藥,哪怕是五代十國時期的殺戮,在時間的面前,也會變化,五年十年,甚至一百年,以往的殺戮再也看不到結果。

在進入到文官的階段,韓琦的事情也就少了,好在,有了長弓,爲了訓練長弓,每一個指揮使都是興致勃勃的,他們也就沒有了以往戰爭結束的無所事事,紛紛投入到訓練之中。

長弓真是個好東西,這是所有人的共識,如果換成其他的武器,可能摸索都需要時間,畢竟,一款新的武器投入使用,總要把所有的優缺點都弄清楚纔可以。

長弓不一樣,首先,軍隊之中有大量的短弓手,從短弓轉向長弓,只是稍稍的不適應,長弓略帶低廉使用方法,一些精銳的弓手,甚至可以三五天就熟練,畢竟,長弓永遠是概率來攻擊,你說是射中100步之外的靶心困難,還是射中靶子困難。

更別說,長弓只要誤差不到10米,都算是可以,這樣,哪怕是一個沒有經過訓練的人,只要擁有一定的天賦,都能夠迅速的上手長弓。

正是這種方便性,還有軟度,讓長弓的普及成爲了可能,最開始只是弓手轉,後來,只要是士兵,只要可以拉開長弓,都上來試一試,一些激進的,甚至想要把絕大多數的士兵都轉爲長弓手。

短弓手的攻擊力是可以的,但是弱點也相當的明顯,反倒是長弓,同樣是弓手,因爲射程和覆蓋攻擊的關係的,弱點少了很多。

這就是攻擊力的相比,熱武器時代,已經取消了類似重步兵和騎兵這樣的防禦性兵種,原因就在於,當對手集團衝鋒的時候,沒有多少肉體,能夠抵擋住熱武器的集羣攻擊,白刃戰,只是非常少數的情況,或者是在特別的地方產生,以這個爲主的話,是本末倒置。

長弓有些類似,攻擊上,長弓比短弓高的多,射程遠,意味着,攻擊到長弓附近,需要付出更多的傷亡,射速快同樣如此,當量變發展到質變的程度,長弓的優秀就展現出來了。

從來沒有一款武器,在使用初期,都得到了這麼多的認可,一款價格便宜,威力強大,使用性還多的武器,當然是人人都喜歡,軍隊是最簡單的地方,或許有什麼派系或者是裙帶關係,可是有一點是無法避免的,那就是實力。

軍隊本身的實力,戰功,這些都是一個軍官升級的能力,可是在沒有戰功的時候,本身的實力就代表着未來的功績。

一個1萬人的敵軍,放在那裡,很少有人能夠吃的起,可是真的要是吃的起了,那就是潑天大功,這一點,都清楚,所以大部分的指揮使都泡在韓琦那裡,等待着韓琦儘可能多和早的分配給他們長弓。

之前的2000個,已經平均的分配下去,首批訓練的也均分了,500個團練,已經是香餑餑了,雖然,在禁軍的標準上面,他們有這樣那樣的不合格,可是單憑使用長弓這一點,他們就合格了。

孫吉也是好容易才保住了這些種子,他知道趙信對於這些種子的看重,可以毫不客氣的說,這些人是未來趙信保護力量的合格的一部分。

不過,好在,長弓生產的速度很快,就在苗家莊附近,就有很多的材料,再加上現在苗家莊擁有500個熟練的工匠,再加上韓琦支撐的,一天可以生產出800把長弓,到是箭有些複雜。

這些指揮使們,也有替代的方法,長弓的箭,跟最小型的牀弩有些類似,雖然性能不好,可是拿了箭頭,再裝上箭桿,就是一個不錯的長箭,或許在戰鬥上面,攻擊力稍稍的有些弱,可是,訓練是足夠用了。

實際上,現在只是大宋的戰爭機器,還沒有關注到,只是苗家莊和禁軍的這些不太合格的工匠,可是這樣的生產速度已經非常的可怕了。

單就這一點上面,長弓替代短弓,就無可抵擋,這些指揮使非常清楚,也就前仆後繼的投入其中。

在這個節骨眼上,1個800里加急的信使,進入到了軍營之中。

如果是戰爭進行的時候,800里加急過來的時候,這些指揮使們,還會去聽,但是現在戰爭結束了,800里加急肯定是仁宗給韓琦的命令,這些官場的老油子們,當然知道這一點,立刻接二連三的告辭了。

韓琦也沒有挽留,他更想知道的是什麼,難不成,仁宗被他說服了,要全面的推廣棱堡和長弓,這是好事情,大好事,只要有一兩年的訓練,當長弓和棱堡分別成型的時候,就是報西北的仇恨的時候,他甚至願意,放棄樞密副使的身份,前往西北,主持戰局。

信使把加急盒子交給了韓琦,韓琦拿過來之後,沒有打開,而是檢查了一下鉛封,雖然說,在境內,不可能出現替換,但是一些該有的規矩還是要有。

所有的鉛封,秘鑰都沒有問題,這纔打開,裡面有一封信,上面沒有的中樞,樞密院,只又仁宗的私印,是仁宗寫給他的一道旨意,一道沒有經過內閣,而是仁宗親自給出的中旨。

中旨,他的強度不高,或許對於低級官員來說,同樣是聖旨,可是對於高級官員,到了韓琦這個程度的時候,如果是違反了某些的情況,他是可以奉還。

不過要怎麼,還要看過之後在判斷,當韓琦看完了之後,愣了一下,然後是苦笑。

韓琦完全沒有想到,這個八百里加急,不是爲了獎賞他,也不是爲了長弓和棱堡這兩大改變大宋軍制的武器而頒佈的,只是給他頒佈了一個命令,命令結果很簡單,還是苗家莊,讓他提供完備的保護。

這一次不再是之前那樣,雲裡霧裡的說辭,有些讓人不知道什麼是好,是確切的命令,原因很簡單,皇二子趙昕,目前在苗家莊,保護她的安全他的安全是所有一切的重中之重,不惜一切的代價。

韓琦沒有見過趙昕,哪怕他是朝廷重臣,原因很簡單趙昕還太小了,不到4歲,還沒有進學,也沒有老師,故而,還沒有進入到朝廷重臣的視野之中。

可是他的名字,所有人都知道。

子嗣,在一般人那裡,那是私事,可是在皇帝這裡,那就是國事了,有沒有一個繼承人,這對於任何皇帝而言,都是大事,北宋皇帝,子嗣一向比較稀薄,真宗時候,就只有真宗一人,仁宗的時候更加離譜,不但子嗣稀少,活下來的還少,現在活下來的就是幾個公主,還有就是這個皇二子,現在還存活的仁宗唯一的皇子。

趙昕就在苗家莊,這不是開玩笑麼,可是仁宗的私印,還有熟悉的字跡,證明了這一件事情,是真的存在的。

之前,看到保州兵變,甚至是兵變之後的動作,韓琦都感覺到很奇怪,這個兵變,怎麼看也都不像是一個目的性很強的兵變,也沒有什麼目標性,就是因爲存在而存在的兵變。

同時孫吉的出現也莫名其妙,這麼一個待御器械,會出現在苗家莊,這個本來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在孫吉沒有獻上長弓和攻破保州的方法的時候,韓琦一直都是比較懷疑的,看到長弓作用和炸藥之後,這才放下心,或許孫吉真的是在執行秘密任務吧。

這個疑問,一直都縈繞在韓琦的心中,只不過沒有說出來而已,現在,這個問題有了結果,原來趙昕在。

趙昕在這一點,一切的疑問,就迎刃而解了,哪怕他還是一個孩子,就一個仁宗之子,還是唯一還或者的兒子的身份,就已經證明了重要性,莫名其妙的在保州爆發的兵變,也可以解釋的通了,目的就是爲了苗家莊,爲了趙昕,同時孫吉在的原因也可以解釋了。

仁宗只有這麼一個兒子,他的安全,關係到整個國運,別說是一個帶御器械,就算是三個五個,也都正常。

不過,韓琦唯一有些奇怪的就是,仁宗纔多大歲數,趙昕纔多大歲數,居然已經牽扯到了這個事情之中,他甚至對於背後是誰,也有了一點的認識,作爲一個前途無量的年輕官員,作爲一個三十出頭,就已經做到了樞密院副使這個級別上面,韓琦有自己的判斷力,甚至隱隱的感覺到,背後可能有什麼人。

有些人曾經拉攏過他,只不過,他相當的清楚,這不是他可以介入的,哪怕他是樞密副使,可是現在,他必須介入了,仁宗明白無誤的告訴他結果,他想不介入也不行了,眉頭緊皺韓琦,很清楚,他遇到麻煩了,而且是特別的麻煩。

第六十九章 省力裝置第七百零一章 金屬定裝彈第八百四十二章 擁堵和春運第八百一十四章 青工刁小雨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後通牒第一百九十三章 二級戰爭卡牌第二百八十四章 飯後談資第三百二十三章 材料之秘第三百一十四章 攻城開始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六百三十三章 長江口漁場第二百四十二章 爭上城頭第四十五章 遇仙之說第三百三十六章 韓琦冒險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二百三十二章 轉運倉庫第二百七十七章 價格問題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爐第七百三十三章 怎麼可能第四百四十一章 任意雄關第三百零八章 鍊鋼和淬火第一百四十四章 調查韋貴第二百三十一章 保州兵變爆發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第四百四十二章 鎮國基石第三百六十八章 兩邊交易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八百零四章 裝甲巡洋艦第二百五十九章 運費和工業第六百八十章 人力危機第七百一十二章 某奸和依附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達撫順第八百六十四章 付出的代價第六百九十一章 軍制改革第一百一十七章 準備商品第一百一十六章 造反前提第三百三十章 完勝第二百一十三章 香水第八百一十五章 發薪水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第二十九章 黑手 初現第七百九十四章 細分研究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名奠基第二百七十七章 寵妃的冷宮第七百九十五章 最後的辦法第一百六十章 相見不相識第八百五十七章 航海時代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觀禮第七百七十一章 視察寢宮第二百三十一章 覆蓋攻擊第八百六十四章 屠殺第七百七十一章 視察寢宮第六百四十章 到站陳留第一百四十三章 廉價肉包第五百九十一章 禮送出境第六百三十一章 開門紅第五百九十一章 禮送出境第五百六十二章 遭遇土著第三百零四章 懸旨匾後第七百九十七章 慶曆20年第六百八十九章 人口與矛盾第二百三十九章 正面強攻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膽估計第六百二十九章 漁船下水第三十八章 落月弓第五百七十章 一擊而潰第一百五十七章 韋家的選擇第一百二十八章 漫長燒結第二百三十四章 遼西之戰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二百五十三章 樞密之爭第五百六十章 意外和餘量第八百七十章 定海軍發展第一百九十三章 二級戰爭卡牌第三百二十二章 韓琦的後手第二百零八章 棱堡具現第八百七十章 定海軍發展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終處罰第三百七十三章 訴求和擴大第八百三十五章 忽視的東西第四百四十章 殺人的藝術第五百二十九章 航海補給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第八百五十九章 千島羣島第七百八十五章 發現問題第一百五十三章 集商和豬下水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島工廠第二百八十七章 硬幣圖案第二十五章 筆墨紙硯第六百七十七章 大戰之前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七百一十三章 鋼鐵和水泥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貿易第九十七章 正確打開方式
第六十九章 省力裝置第七百零一章 金屬定裝彈第八百四十二章 擁堵和春運第八百一十四章 青工刁小雨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後通牒第一百九十三章 二級戰爭卡牌第二百八十四章 飯後談資第三百二十三章 材料之秘第三百一十四章 攻城開始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六百三十三章 長江口漁場第二百四十二章 爭上城頭第四十五章 遇仙之說第三百三十六章 韓琦冒險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二百三十二章 轉運倉庫第二百七十七章 價格問題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爐第七百三十三章 怎麼可能第四百四十一章 任意雄關第三百零八章 鍊鋼和淬火第一百四十四章 調查韋貴第二百三十一章 保州兵變爆發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第四百四十二章 鎮國基石第三百六十八章 兩邊交易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八百零四章 裝甲巡洋艦第二百五十九章 運費和工業第六百八十章 人力危機第七百一十二章 某奸和依附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達撫順第八百六十四章 付出的代價第六百九十一章 軍制改革第一百一十七章 準備商品第一百一十六章 造反前提第三百三十章 完勝第二百一十三章 香水第八百一十五章 發薪水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第二十九章 黑手 初現第七百九十四章 細分研究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名奠基第二百七十七章 寵妃的冷宮第七百九十五章 最後的辦法第一百六十章 相見不相識第八百五十七章 航海時代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觀禮第七百七十一章 視察寢宮第二百三十一章 覆蓋攻擊第八百六十四章 屠殺第七百七十一章 視察寢宮第六百四十章 到站陳留第一百四十三章 廉價肉包第五百九十一章 禮送出境第六百三十一章 開門紅第五百九十一章 禮送出境第五百六十二章 遭遇土著第三百零四章 懸旨匾後第七百九十七章 慶曆20年第六百八十九章 人口與矛盾第二百三十九章 正面強攻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膽估計第六百二十九章 漁船下水第三十八章 落月弓第五百七十章 一擊而潰第一百五十七章 韋家的選擇第一百二十八章 漫長燒結第二百三十四章 遼西之戰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二百五十三章 樞密之爭第五百六十章 意外和餘量第八百七十章 定海軍發展第一百九十三章 二級戰爭卡牌第三百二十二章 韓琦的後手第二百零八章 棱堡具現第八百七十章 定海軍發展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終處罰第三百七十三章 訴求和擴大第八百三十五章 忽視的東西第四百四十章 殺人的藝術第五百二十九章 航海補給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第八百五十九章 千島羣島第七百八十五章 發現問題第一百五十三章 集商和豬下水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島工廠第二百八十七章 硬幣圖案第二十五章 筆墨紙硯第六百七十七章 大戰之前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七百一十三章 鋼鐵和水泥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貿易第九十七章 正確打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