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韓琦的壓力

最好的方法,當然是向後拖,拖過整個冬天過去的,到春天的時候,不但更容易找到各種的食物,也給予北宋有足夠的時間,調動所有的物資的,這些物資,可以保證1500萬牲口的成功生存下去。

要滿足1500萬頭牲口,特別是還有大量的馬匹的生命,這需要的物資可就大了的,就如同戰爭的時候,一個人每天需要的乾糧,跟一個馬日常所需要的糧草,可能差幾倍。

草原上,到處都是糧草,甚至不用去找,到地方,讓馬下去吃就好了,不用特別的準備,可是在北宋,農耕文明,如果大規模的騎兵,必須要提前的準備。

馬是精細的東西,要想保證馬不掉膘,單純的青草,還是不夠用,還需要一些大豆之類作物,這些東西,可以保證馬的蛋白質的攝入。

時間,是最缺乏的東西,如果不是時間緊迫,樞密院就不會快速的調動1萬騎兵,把這些綾羅綢緞給運過來,如果不是時間緊迫,仁宗也不會搜遍整個宮中,調動了所能夠調動的所有的絲綢,甚至連後宮嬪妃,她們份例的絲綢也不放過。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在整個慶曆五年,甚至是六年,整個皇宮之中,將不會有一件,基於綾羅綢緞的新宮裝的出現。

這不是誇張,而是事實,否則的話,怎麼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之中,就調動了如此多的絲綢,送往了西北呢?

連仁宗都這麼的拼,更別說是韓琦了,他很清楚這一點,在交易的過程之中,儘可能的壓迫,同意遼興宗條件的根本原因,西夏這邊,已經不可能有再多的物資了,從河北這邊走,也是再所難免,連遼興宗都這麼同意,他們何必爲他們爭取這個時間呢?

哪怕是死亡,也沒有辦法,哪怕是因爲餓死而必須也要殺了吃肉的前提下,也比到時候,遼國撕毀了協定,不履行要強的多。

韓琦和北宋的高官們,非常的清楚,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這樣的便宜,不是那麼好佔的,從1000萬,到3500萬頭,這個遞增的幅度,讓他們都感覺到可怕,特別是在河邊方面,1500萬隻牲口,其中有相當的部分都是牛馬的。

整個交易下來,3500萬頭的牲口,對於北宋的影響,哪怕殺了吃肉,也是一個非常賺錢的行當,別以爲的對肉食的渴望就少了,北宋很喜歡吃肉,只不過肉不容易買到,在大規模的養殖業沒有出現的時候,一般都是農戶之中的年豬,支撐着整個北宋的肉食市場。

苗家莊,因爲趙信的出現,已經開始做了大規模養殖的準備了,到了定海軍,其他項目佔據了更多的精力,暫時無暇多顧,可是在保州和大名府,正在慢慢的發酵。

未來,這個養殖業一定會廣泛的開始,在糧食足夠的情況下,追求更加多樣化,副食品更多的方式,是必然要經歷的,可是就算是未來,當養殖業成爲重點以後,也不可能動搖這些高端肉類的價值。

從河北過來的1500萬頭牲口,這其中,還有差不多350萬頭大型牲口,這些哪怕就是殺了吃肉,也可以對北宋有很大的促進,更別說,河北方面,會優先保證大型牲口的存活,這部分的牲口,對於北宋的作用更大。

雖然說,哪裡不是草原,找尋草料有些困難,可是背靠在京杭大運河,也不是那麼的困難,真的是急了,也可以用糧食來救急,雖然說,北宋的糧食,一直都有些緊吧,可是在定海軍出現之後,糧食問題,是得到了一定的緩解了,通過龐大的運力,把南方的糧食運送到北方,避免浪費的,同時,也開始向更南的方向。

雖然,可能在大型的遠洋船隊,建立的初期,不準備大宗的購買各種的糧食,可是未來,一定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這些全局上面的東西,自然有趙信來協調,在關鍵的時刻,會展現出力量,可是現在,是整個北宋最好的時代。

西夏的神來之筆,一次趙信的突發奇想,最終造成了西夏滅亡的結果,整個北宋的西北的局勢爲止一空,同樣,大量的收益,也如同一個強心針一般,給北宋帶來了巨大的收益。

靈州和議的擴大,這可是代表着更多的牲口,特別是牛馬這樣的大型牲口,由此也可見,遼國在吞掉西夏之後,真的不缺牛馬。

這可是最大的好事情,一場交易完成,300萬頭牲口,進入到了北宋的領域,這一次,又增加到了一千多萬頭,這些牲口的進入靈州,立刻讓靈州從地廣人稀,變得有些繁盛了起來,充滿了生機。

這些,只能夠算是賬面上面的財富,這些賬面上面的財富,要真正的進入到北宋國內,特別是進入到衆多的農戶的手中,才能夠真正的發揮出作用,在靈州的話,就只是一個牲口本身的作用。

看起來,在這一次交易之中,獲得了龐大無比的收益,單純在整個西夏這邊的收益,就超過了2500萬頭牲口,其中,包括了差不多1300萬頭的大型牲口。

甚至說,後續的5000匹錦緞的,也沒有付出韓琦很多的資金,這些都是在汴梁,還有四京之中調動過來的,因爲靈州和議這個龐大的一攬子協議,帶來的,全部都是牲口,他們更希望的是獲得牲口的補償,而不是錢,百倍的差別,可不是一般的大。

可是韓琦的壓力,還是特別的大。連派過來1萬禁軍,也有些困難,在交割了錦緞之後,韓琦讓他們稍稍的休息,然後,就讓他們離開了西北。

當然了,來的時候,是一萬多匹馬,回去的時候,變成了3萬多匹,這些有相當經驗的騎兵,他們騎乘的,或許不是訓練有素的戰馬,可是來自用於西夏的良馬,還是讓他們更加的喜歡。

這是回去,而不是作戰,他們當然是欣然同意了,這2萬多匹良馬,也是從這些交易之中挑選出來最優秀的,也算是爲汴梁送去了第一批的戰爭紅利。

中央禁軍,可以說,是北宋的基礎和象徵,北宋一直都強化着中央禁軍,從北宋初期,大概是四五十萬的數量,一路的增長,達到了80萬左右。

這可是不降低標準,從各層士兵之中,精挑細選出來的正規軍,雖然,因爲龐大的投入,這已經成爲了北宋財政支出的最大的一點,卻不可否認,他們是鋼鐵長城。

任何時候,有中央禁軍參與的戰鬥,北宋都沒有表現出太多的劣勢,在同樣數量的前提下,這也是能夠在短時間之中,湊出1萬騎兵的根本所在的。

在韓琦看來,騎兵的戰馬,還是差了一點,這些已經不能夠稱之爲馬了,用驢來代表更好一點。

如果進行更換,換上西夏的高頭大馬,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披上重甲,北宋未必不能擁有一支,強大的重騎兵。

當然了,重騎兵的建設,是給長期的過程,馬種只是一個方面,一個基礎,可是隨便一批馬,披上鎧甲,就成爲重騎兵的組成一部分,可是重騎兵需要素質,非常之多,這不是短時間能夠做到的。

韓琦儘可能的調整,這已經是目前,能夠做的極限了,如果這些騎兵不辭辛苦的話,再來個幾趟,未必不能把幾萬,甚至是幾十萬匹的良馬給弄回去。可是這樣的效率太低了。

哪怕按照現在的效率,一趟大概是八九天,來回差不多十來天,可是,這些是可一不可再的,因爲一萬騎兵的消耗,是巨大的,不可能沒人背起來足夠的乾糧,而且這樣的長途跋涉,對沒有類似的經歷的北宋騎兵來說,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以前,北宋是缺馬,經常費勁千辛萬苦的,可能得到的,只是成百上千的駑馬,可是這一次不一樣,接近500萬匹馬,哪怕去掉幾百萬匹的駑馬,剩下的良馬和駿馬,也超過了200萬。

西夏的馬,因爲高緯度還有大量草原,他們的馬種非常的出色,同時,這是一網打盡,除非是真正的軍馬的,其他的,無論好壞,都給集中到了這裡,這些馬之中,甚至有一批是最爲頂尖的馬,這些對於北宋來說,是非常驚喜的。

運走的2萬,只是200萬之中,很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要知道,如果不是遼國攻克西夏,其中最少有10萬匹以上,是可以挑選入鐵鷂子的替代馬匹的,哪怕只是一個半成品,他們本身,也足以有足夠的價值。

大量牲口的涌入,前前後後,差不多是2000萬匹,哪怕中間,不用韓琦付出金錢,單純給他們足夠的馬場,並且讓他們活下去,就需要龐大的資金。

更別說之前,立功的將士的獎勵,還有一些必要賞賜,沒有錢,是萬萬不行的。

這些對於韓琦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壓力,更別說,韓琦心中還有更具野心的想法,不但要把靈州給徹底的守下來,還需要把靈州做成一個樣板,一個紮根於西域,給北宋的西域政策提供巨大的支撐的基地,這樣需要投入的資金,將會是海量的。

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五十六章 當頭痛擊第七百六十一章 飛剪船第四百一十章 保守派第六百六十一章 北伐之前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七十二章 官道之戰第六十七章 化學傷害第一百三十八章 火爆銷售第二百九十一章 貨幣流通第三百五十七章 染血草原第三百七十二章 商品風暴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撲的叛軍第五十九章 內訌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錢的條件第四百七十章 錨泊地第八百六十四章 屠殺第七百三十八章 仁宗心態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八百一十二章 運輸鏈條第七百三十章 獎勵和麪對第五百五十一章 定海河第五百六十二章 遭遇土著第三百六十六章 靈州和議擴大第七百四十五章 演習開始第五百一十六章 遠洋海船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五百三十二章 走向深藍第七百八十四章 基地曝光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一百零八章 破甲重箭第八百三十四章 捏鼻子認第八百七十一章 科技瓶頸第一百六十三章 鹹鬆的鹹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驚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補)漏發了一些補上第六百八十二章 捕鯨船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七百九十九章 感動和慶功第四百六十章 污染治理第五百九十二章 私塾和有機物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乍起第六百二十一章 飛魚級第一百零六章 箭的作用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問題第二百四十六章 危機降臨第一百零五章 提升的誤區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九十一章 箭是捏的!第四百九十六章 可觀收益第六百四十六章 拆掉函谷關第五百九十章 教育改革第二百三十七章 韓琦和歐陽修第五十六章 當頭痛擊第二百四十二章 爭上城頭第四百八十六章 水泥預製件第四百五十八章 城市化和工業第四百二十四章 阻攔八百里加急第九十七章 正確打開方式第一百四十七章 淨利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錢和新幣第二百六十三章 地圖炮第一百零三章 近代軍隊第十章 糧食和鹽第四百二十八章 施政理念第七百六十一章 飛剪船第一百四十七章 淨利第五百八十五章 實驗室和白熾燈第二百六十一章 修路和起運第三百九十九章 兌現獎勵第七百三十七章 奏摺入京第三百一十二章 惡毒的計謀第七百五十三章 仿製失敗第五百五十一章 定海河第四百八十七章 特別的邀請第三百二十八章 漏夜伏擊第六百一十八章 技術和效率第四百一十章 保守派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乍起第三百二十九章 靈州地位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闊天空第一百一十一章 保州兵變第三百八十一章 牛馬拍賣第八百七十九章 兩縱兩橫第五百二十七章 崛起的根基第二百三十一章 散彈和獨彈第七百零一章 金屬定裝彈第七百九十七章 慶曆20年第三百五十四章 水運佈局第二百二十九章 冶鐵改進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四百六十六章 攜帶禮物第六百五十二章 進攻遼東第三百三十二章第六百二十章 各種船型
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五十六章 當頭痛擊第七百六十一章 飛剪船第四百一十章 保守派第六百六十一章 北伐之前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七十二章 官道之戰第六十七章 化學傷害第一百三十八章 火爆銷售第二百九十一章 貨幣流通第三百五十七章 染血草原第三百七十二章 商品風暴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撲的叛軍第五十九章 內訌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錢的條件第四百七十章 錨泊地第八百六十四章 屠殺第七百三十八章 仁宗心態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八百一十二章 運輸鏈條第七百三十章 獎勵和麪對第五百五十一章 定海河第五百六十二章 遭遇土著第三百六十六章 靈州和議擴大第七百四十五章 演習開始第五百一十六章 遠洋海船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五百三十二章 走向深藍第七百八十四章 基地曝光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一百零八章 破甲重箭第八百三十四章 捏鼻子認第八百七十一章 科技瓶頸第一百六十三章 鹹鬆的鹹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驚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補)漏發了一些補上第六百八十二章 捕鯨船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七百九十九章 感動和慶功第四百六十章 污染治理第五百九十二章 私塾和有機物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乍起第六百二十一章 飛魚級第一百零六章 箭的作用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問題第二百四十六章 危機降臨第一百零五章 提升的誤區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九十一章 箭是捏的!第四百九十六章 可觀收益第六百四十六章 拆掉函谷關第五百九十章 教育改革第二百三十七章 韓琦和歐陽修第五十六章 當頭痛擊第二百四十二章 爭上城頭第四百八十六章 水泥預製件第四百五十八章 城市化和工業第四百二十四章 阻攔八百里加急第九十七章 正確打開方式第一百四十七章 淨利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錢和新幣第二百六十三章 地圖炮第一百零三章 近代軍隊第十章 糧食和鹽第四百二十八章 施政理念第七百六十一章 飛剪船第一百四十七章 淨利第五百八十五章 實驗室和白熾燈第二百六十一章 修路和起運第三百九十九章 兌現獎勵第七百三十七章 奏摺入京第三百一十二章 惡毒的計謀第七百五十三章 仿製失敗第五百五十一章 定海河第四百八十七章 特別的邀請第三百二十八章 漏夜伏擊第六百一十八章 技術和效率第四百一十章 保守派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乍起第三百二十九章 靈州地位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闊天空第一百一十一章 保州兵變第三百八十一章 牛馬拍賣第八百七十九章 兩縱兩橫第五百二十七章 崛起的根基第二百三十一章 散彈和獨彈第七百零一章 金屬定裝彈第七百九十七章 慶曆20年第三百五十四章 水運佈局第二百二十九章 冶鐵改進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四百六十六章 攜帶禮物第六百五十二章 進攻遼東第三百三十二章第六百二十章 各種船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