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四章 基地曝光

韓琦突然的這麼激動,一下子讓兩個人都吃了一驚,趙信順着韓琦所指的方向看過去,卻看到了一個規模龐大的建築物,在這個建築物之中,一個巨大罐子,特別的明顯。

趙信當然知道,哪裡是什麼地方,那是這附近最重要的一個工業基地,要說麼,臉色微微有些乾乾的。

這一片建築物的地方,不是別處,正是鋼鐵基地的位置。

鋼鐵基地在火車站南方,跟他們行使的方向,正好是相反的。

不過這個位置特別好,列車在離開車站之後,正好上到了一個相對較高的位置,而且四周沒有任何的遮擋,今天的天氣條件也很好,這個位於幾十裡之外的大型工業基地,真的是一目瞭然的。

韓琦看到的位置,正好也是比較好的位置,立刻掃到了這麼一個龐大的建築物。

韓琦注意到的地方,富弼沒有注意,昨天白天的時候,他跟着趙信過來,根本就沒有看窗外的風光,在過去的幾個月的時間之中,在定海軍,已經看到了太多太多的工廠和城市了,沒有必要再看了。

“還能是,什麼,估計是一個城市吧!”富弼沒有聽到趙信的回答,信口開河的說道。

韓琦當然不可能相信,那些高聳如雲的建築物,明顯不是建築物,那些一個個黑色的,巨大的罐子,這些絕對不是住人的地方,可是到底是一個什麼地方,還真的說不清楚。

想要隱瞞的想法,在心中,一閃而過,可是之後,趙信的神色一定,對於韓琦,他還真的做不到欺騙,或許說出來鋼鐵基地,會讓韓琦更加警惕,可是定海軍已經展現出來的實力的,是何等的可怕,多一個鋼鐵基地不多。

趙信索性開門見山的說道:“哪裡是新的鋼鐵基地。”

“鋼鐵基地?”韓琦皺了一下眉頭,似乎認真的考慮了一下,鋼鐵是定海軍的崛起的根基,如果沒有鋼鐵,或許定海軍就不會發展的這麼好了。

在大名府的時候,韓琦跟趙信討論過大型鋼鐵廠的說法,當時,他只是以爲,在大名府的基礎上面,建設的那種超大型的鐵匠作坊,這也是後來定海軍擁有可怕的鐵礦產量的根源,可是顯然,如果這個是鋼鐵基地的話,那麼,就跟他所想的不一樣。

在瞭解了定海軍的強大之後,韓琦想要知道,爲什麼定海軍會這麼的強大,如果從定海軍的強大方法上面進行學習,說不定,可以促進北宋逐步的發展,從一開始,就是這麼想的,也派出了富弼過來定海軍這邊刺探,可惜,事與願違,沒有多少收穫。

這對於韓琦來說,根本就沒辦法理解,他不知道的是,整個定海軍的鋼鐵生產,那是完全不同於大名府的,不親自的去看,根本不可能知道。

後來,伴隨着鋼鐵的價格,逐步的降低,特別是定海軍改革的各種的鋼鐵,從各種衆多精鐵的出現的,丁海軍支撐了整個的北宋的鐵的生產的,特別是鐵路,沒有大量的鋼鐵支撐,根本沒辦法修建鐵路,畢竟,一里地,耗費的鋼鐵,就差不多7萬斤以上。

這個總量是非常的龐大,不是傳統的鐵匠能夠支撐的,當時韓琦想的時候,只能夠根據大名府的鐵匠作坊放大,只有這樣的方法,纔有可能。

在詢問了工部,如果按照大名府的方法行不行,工部嘗試了一下,效率是有提升,卻提升的不多,比起之前一斤鐵80文的價格,降低了不少,得到了60文,可是跟定海軍的十幾文的這個數字,比起來,差的是巨大的,這種情況下,買到的是更加便宜的,幾分之一的程度下,這種情況之下的,生產的越多賠的越多。

不過伴隨着定海軍拿下了遼國,一定程度之下,北宋跟定海軍之間的關係變得微妙了起來,或許民間的一些東西,還可以通過定海軍來生產,一些軍工上面的,就不行了,無論是鎧甲,還是武器,都必須要自己生產一部分,以前的方法,又撿回來一些。

韓琦雖然沒有去過定海軍的鋼鐵廠,卻也知道,都集中在一個不足300平方公里的小島上面,哪裡的產量有多少,現在,把鋼鐵廠海島上面,鋼廠遷移到了這裡,這會的生產處多少鋼鐵。

“這些都是,還是一部分是,那邊那個像是大罐子一樣的東西,也是鋼鐵廠的麼?它們到底起到什麼作用!”

趙信點點頭,這個最大的罐子,是鋼鐵基地的核心之一,千噸級的平爐罐體,這個在四五個小時之中,可以產出千噸鋼鐵的大傢伙,是整個鋼鐵基地的重要核心之一。

趙信一五一十的跟韓琦說了一下,韓琦驚呆了,趙信告訴他,這是一個千噸的大型的高爐,一次性可以產出,2萬擔的鋼鐵的時候,所有人都不說話了。

一擔大概就是一件步人甲的重量,或許還不止,加上一些配屬的東西,武裝一個重步兵,差不多就需要不到一擔的鋼鐵,一次性出產,可以武裝2萬人的鋼鐵,這種讓人無法的想象。

“那要多長時間一爐!”

“沒多長時間,大概是兩個多時辰吧!”

“什麼這麼快?”

別說是韓琦,就算是富弼,也吃驚不已,如果說一兩個月的時間,生產出兩萬人的裝備,這不算什麼,北宋如果發狠的話,也可以做到,就算是半個月的時間,以他們對定海軍的瞭解,也能夠生產出來,可是半天,這還真的無法想象的。

韓琦和富弼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裡看出了凜然,然後由韓琦出手,開門見山的詢問,鋼鐵廠的產量,到底是多少。

趙信想了一下,報出了一個數字,500萬噸,這不是鋼鐵廠最高的產量,這只是一個最基礎的數字,是扣掉了一些增產,甚至最基礎的一個數字,可是這個數字,依然讓韓琦和富弼震驚。

噸這個數字,在定海軍逐步影響力加大之後,開始進入到了北宋的計量單位,是比擔大的多的一個單位,一噸等於20擔,當這個噸都是以萬噸,並且是幾百萬這個數字的時候,可想而知,總數有多少。

之前詢問的那個高大的鍊鋼爐,在韓琦和富弼的印象之中,應該已經是鋼鐵基地的全部了,一天三爐的話,一天就是3000噸,這樣算下來,一年下來,也有100萬噸。

這是一個可怕的數字,可是顯然,這並不是鋼鐵基地的全部,也就是說,跟這個鍊鋼爐同樣的,最少有5個,5倍的產生,如果這個鋼鐵全部用來做步人甲的話,一天就是10萬套。

鋼鐵在工業革命的時代,代表着國家強大程度,他是各種機器,武器的,甚至是鐵路和火車,這些是整個國家的基礎,更加是武力的象徵。

如果說,韓琦和富弼知道,趙信還打了埋伏的,這個鋼鐵基地,如果滿負荷運轉,極限的產量,可能會超過2000萬噸,那會是怎麼樣的想法。

就這樣的產量,已經讓韓琦和富弼震驚了,他們幾乎失色,在他們看來,定海軍的成立,才幾年的時間,北宋跟定海軍之間的差別就更大了。

韓琦失神之後,嘴巴喃喃的嘟囔了幾句,他想說的意思是,想要去看看,這個鋼鐵廠到底是什麼樣的,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產量。

正要正式的提出說話,卻被富弼拉住了。愣了一下之後,韓琦才明白,富弼爲什麼拉住他,過去的2個多月的時間之中,富弼就在瀋陽,在定海軍敞開的觀察之中,他不知道走過了多少工廠,專注的在某些重要的工廠,翻來覆去看了好幾天,除了感受到了的定海軍的強大,似乎改變了方式之後,產量就開始成數十倍,上百倍的提升的,這個提升程度,甚至還沒有盡頭。

這中間,肯定有很多很多的訣竅,富弼感覺到,自己看了之後,懂得的多了起來,可是不懂的就更多了,有些時候,明明看起來非常非常簡單的東西,可是偏偏,卻無法理解,他都無法理解,更別說學習了,

雖然說,他也知道,弄到了機器幾可以了,定海軍並沒有用限制機器,機器是可以買的,但是很貴,貴到富弼都不敢輕易的引進的,同時,他也感覺到,就算是拿到了機器,能不能發揮出完全的效果,也是需要慢慢的摸索的,有些秘訣或者是配合的方法,定海軍知道,可是他不會主動的去教。

韓琦嘆了一口氣,這是最讓人鬱悶的,甚至某些時候,知道差距,還不知道差距在哪裡,他們明明沒有遮掩,可是偏偏,就是弄不明白,由此可見,跟定海軍之間的差距,那是全方位的,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是強行知道,去參觀這個鍊鋼廠,有能夠解決什麼問題。

核心在哪裡,跟定海軍之間的差距是什麼,這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不解決這個問題的話,看到又能夠如何。

對於現在來說,他們對這個的瞭解幾乎爲零的,作爲這個時代的人們,他們不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也不知道,在完全理工教育爲主的前提下,會誕生多少的科技手段,那些看似非常神奇,能夠化腐朽的東西,實際上,都在課本上的基本理論之中了,而機器,不過是實際生活之中,把這個基本理論,給應用起來的過程。

這也是後世的眼光,對於趙信來說,就算是沒有卡牌系統,就算是穿越的時候,地位再低,只要有後世的眼光,還有最基礎的知識,走出來,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唯一的區別只是在於,要多長時間,並且達到哪一種高度。

這就是知識和諮詢所帶來巨大的改變,也是研究歷史的趙信所推崇的,就如同德國的那句話,德國的勝利,從幾十年前,德國的小學講臺上面,就已經決定的事情,投資教育,永遠不可能破產,並且會帶來持續和高速的發展。

這一點,是無數人,無數總結之後得到的,也是後世中國,花費了大力氣,研究整個世界各國的歷史之後,最終得到的結果,別說是在11世紀的時代,就算是放在十七八世紀,在西班牙葡萄牙輪流坐莊,在荷蘭崛起的時候,都沒有弄明白。

韓琦和富弼,面容灰敗的坐下來了的,本身的談興,立刻被削弱到了極點,回頭看看那些此起彼伏的建築物,以這個時代,韓琦的空間感來說,暫時,是看不出來這個的大小,可是2萬套步人甲,包括2萬人所有的兵器,這些集中到一起,會是什麼也概念,一個如此可怕東西,單純他們來學,就能夠學明白麼?

之前,富弼到來之後,以他,還有所有的外交官員,他們在定海軍的默許之下,在瀋陽看了不少的工廠,甚至有人,會到各個工廠跟着去看,可惜收穫不大。

當時,富弼過來,只是來打一個前站,攜帶的人員,大部分還是外交方面的人員,也只有少數幾個人,能夠幫助富弼,富弼一個人看不懂,其他人也就給不了多少的幫助。

韓琦前來,是攜帶了一個規模龐大的團隊,除了少部分的外交人員,其他的都是專業人員,這些人會成爲接下來,對定海軍研究的重點。

這一次韓琦到來,第一個目的,是爲了跟定海軍締結合約,這是第一重要的事情,在這個合約簽署之下之後,儘可能多的,跟定海軍學到大量的支持,對於未來,整個北宋的發展,也很重要。

韓琦敏銳的掌握到了,或許,在哪個鋼鐵基地,會得到很多,說不定可以解開定海軍,爲什麼能夠生產那麼便宜和多的鋼鐵的原因,可是此時此刻,火車正在向另外一個方向前進,火車是不能停下來的,顯然,在目前的情況之下,趙信也不可能丟下苗妃,帶着他們去看鋼鐵廠,而沒有趙信的指引,他們真的能進入這麼一個基地麼?

韓琦和富弼對視了一眼,迅速做出了決定,然後決口不提這個問題,這也讓趙信微微的放心,他就怕兩個人提出這個要求,雖然對他而言,讓他們去參觀也沒有什麼,可是在這個時間,他不想放下苗妃單獨的前往,必須要把苗妃母女都安頓好了再說,那最少也是登基大典之後的事情了。

第五十六章 當頭痛擊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種革新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西湖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集卡牌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器還是煉丹第二十五章 筆墨紙硯第一百二十九章 發泡劑第三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堡壘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冊接收第一百八十四章 科技樹缺憾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莊蒸饅頭第八百八十三章 仁宗之意第二百二十五章 騎兵來襲第五百九十八章 第二批運輸第六百二十八章 拖網製作第三百四十一章 震動朝野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認可第六十九章 省力裝置第八十章 改變的開始第二百五十八章 曹劌親臨第十七章 內外之分第四百三十四章 物美價廉第一百一十九章 守城戰術第三百七十八章 馬加力是馬力第四十七章 連珠箭第一百六十八章 轟動效應第六十八章 拆卸落月第八百三十八章 初步探索第四十八章 速度對力量第二百四十一章 意外頻發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火藥第一百零六章 箭的作用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二十三章 芒硝等於錢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八百六十一章 探索開啓第三百零七章 實驗和神兵第四百四十八章 撥款和事故第三百三十六章 韓琦冒險第八百三十二章 運河疏浚第八百三十九章 春節假期第二百五十三章 樞密之爭第四百九十三章 韓琦來訪第三百二十三章 思維誤區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藥之威第四百一十九章 移民政策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業展示第五百八十五章 實驗室和白熾燈第八百八十三章 仁宗之意第三百零七章 實驗和神兵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北跟國本第二百八十三章 後退一步第八百章 辭官去向第四百零七章 馬車和牛羣第四百三十七章 長弓的源頭第四百二十七章 真正原因第三百二十九章 重型長弓第七十四章 單人壓制第七百七十一章 視察寢宮第六十六章 有錢的水匪第三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堡壘第六百一十二章 移民計劃第四百九十六章 可觀收益第五百一十七章 驗證項目第三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堡壘第四百四十八章 撥款和事故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第二百八十六章 航海的野望第六百二十六章 漁船和夜盲症第五百八十六章 效率和掃盲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見韓琦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三百零七章 冒險的做法第二百二十七章 跑了還是沒跑第一百七十六章 成功出爐第二百六十章 講述棱堡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二十四章 文廟第五十五章 試探進攻第三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堡壘第三百四十九章 爭議和同意第八百零八章 仁宗出行第二百二十二章 稅金和甩包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語道破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能作戰第八十九章 被看低的長弓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利品第四百六十章 污染治理第七百一十二章 某奸和依附第三百九十八章 水利和防災第二百七十六章 參觀作坊第七百八十四章 基地曝光第十二章 蠻橫第一百八十八章 連弩和工程量第三百八十七章 拍賣的串標
第五十六章 當頭痛擊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種革新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西湖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集卡牌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器還是煉丹第二十五章 筆墨紙硯第一百二十九章 發泡劑第三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堡壘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冊接收第一百八十四章 科技樹缺憾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莊蒸饅頭第八百八十三章 仁宗之意第二百二十五章 騎兵來襲第五百九十八章 第二批運輸第六百二十八章 拖網製作第三百四十一章 震動朝野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認可第六十九章 省力裝置第八十章 改變的開始第二百五十八章 曹劌親臨第十七章 內外之分第四百三十四章 物美價廉第一百一十九章 守城戰術第三百七十八章 馬加力是馬力第四十七章 連珠箭第一百六十八章 轟動效應第六十八章 拆卸落月第八百三十八章 初步探索第四十八章 速度對力量第二百四十一章 意外頻發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火藥第一百零六章 箭的作用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二十三章 芒硝等於錢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八百六十一章 探索開啓第三百零七章 實驗和神兵第四百四十八章 撥款和事故第三百三十六章 韓琦冒險第八百三十二章 運河疏浚第八百三十九章 春節假期第二百五十三章 樞密之爭第四百九十三章 韓琦來訪第三百二十三章 思維誤區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藥之威第四百一十九章 移民政策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業展示第五百八十五章 實驗室和白熾燈第八百八十三章 仁宗之意第三百零七章 實驗和神兵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北跟國本第二百八十三章 後退一步第八百章 辭官去向第四百零七章 馬車和牛羣第四百三十七章 長弓的源頭第四百二十七章 真正原因第三百二十九章 重型長弓第七十四章 單人壓制第七百七十一章 視察寢宮第六十六章 有錢的水匪第三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堡壘第六百一十二章 移民計劃第四百九十六章 可觀收益第五百一十七章 驗證項目第三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堡壘第四百四十八章 撥款和事故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第二百八十六章 航海的野望第六百二十六章 漁船和夜盲症第五百八十六章 效率和掃盲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見韓琦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三百零七章 冒險的做法第二百二十七章 跑了還是沒跑第一百七十六章 成功出爐第二百六十章 講述棱堡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二十四章 文廟第五十五章 試探進攻第三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堡壘第三百四十九章 爭議和同意第八百零八章 仁宗出行第二百二十二章 稅金和甩包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語道破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能作戰第八十九章 被看低的長弓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利品第四百六十章 污染治理第七百一十二章 某奸和依附第三百九十八章 水利和防災第二百七十六章 參觀作坊第七百八十四章 基地曝光第十二章 蠻橫第一百八十八章 連弩和工程量第三百八十七章 拍賣的串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