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便宜硬道理

普通士兵的視角,跟軍官的視角,是完全不一樣的,對於普通士兵來說,他們追求的,高價的兵器,高價的兵器,帶來的就是性能的提升。

武器裝備每增強一點點,對於整體的提升或許不明顯,可是有時候,這麼一點點,就代表着生與死的距離,爲了在戰場上活下來,願意付出他們能夠付出的代價。

到了高級軍官,甚至是更高的層面上面,武器是否低廉,才成爲了關鍵的選擇,孫吉的級別還不夠,卻恰恰觸碰到了這個層面。

大宋擁有龐大武器工坊,從北宋成立之後,各種武器的發展非常之快,冷鍛工藝的提升,北宋的兵甲更加的犀利,步人甲從剛剛製造出來的時候,足足45公斤左右,那個時候,只有最精銳的壯漢,才能夠穿上步人甲。

隨着各方面工藝的提升,對於步人甲深入的研究,目前,禁軍步人甲的總重量降低到不足30公斤,防護力沒有降低反而有所提升,這樣的步人甲,才大規模的裝備禁軍。

重量的下降,直接的體現就是價格,三四十斤的鐵,也差不多有好幾貫了,這不是一個小數目。

從北宋建立之初,到目前,禁軍的兵器的價格,下降的幅度明顯,這纔是北宋配備了80萬禁軍的根本原因,否則的話,只能夠配備一批精銳的部隊。

大規模裝備的武器來說,一點點的降低,都是一個很大的數目,比如說,80萬禁軍,一般情況下,會裝備80-90萬的戰刀,這是常用,幾乎人手一把的武器,總體數量會超過軍隊的總量,會有一定的磨損和預備,這樣龐大的數量,一文錢的減少,就是幾百上千萬貫,超過10文,工部的高層都會震動,接近萬貫的節約,這不是一個小數目。

長弓不一樣,它是軟弓,弓力只有半石,卻相當於1.5石,甚至更高硬弓,拋射和射速,解決了準確度和射程,硬弓不考慮拋射,單純直射的話,長弓的射程跟碧玉弓都不相上下的,這是它的優勢。

孫吉等人,也是聽了趙信跟苗遠的對話,才意識到,長弓價格纔是他最大的優勢,200文一把,還是目前小作坊的價格,工部兵器司建造的話,價格就會少到極致,這就有巨大的誘惑力。

就算是200文的價格,整個禁軍,人手一把的話,也不過是16萬貫,這個數字,對於一般的家庭或者家族來說,是一個龐大到讓人無奈的天文數字,一貫錢都能夠養活很多人的情況下,萬貫是一筆龐大的無可附加的數字。

對於宋朝軍隊來說,這不算什麼,仁宗的平均歲入都在3000萬貫以上,其中一半以上,是在軍隊之中的,甚至伴隨着西夏的局勢逐步的惡化,這個投入比例還在擴大。

拿目前軍中的制式的弓箭,1.5石硬弓來說,軍隊的採購價格,高達3.4貫,整個禁軍的採購數量爲7萬張,不足禁軍總人數的10%。

這個價格不貴,整個弓身的材料,最少就用去了十幾種,弓弦更是多重組合,這些材料本身的價值不菲,還需要大量的人力,

如果只是材料本身的話,這個弓的價格還不會那麼高,關鍵是時間,十幾種材料,甚至更多,要合適的柔和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彈力,這不是一天兩天能夠製造出來的,個人的話,每一樣材料都處理的到位,保守要3年以。

大規模生產,藉助着集團性能製造材料,這會讓弓的生產變得容易一點,因此提升了價格,3.4貫這已經是一個正常的數字,這是兵器司大規模生產之後,又壓榨了工匠之後,得到的數字。

200文的價格,更容易的生產,這都是長弓的優勢,這會讓大規模的裝備成爲了可能,80萬張,最終也只是16萬貫,稍稍擠一擠也就寄出來了,7萬張硬弓,總共的裝備價格超過20萬,效果絕對沒有80萬丈那麼的突出。

誰都知道,戰爭,最佳的兵器就是遠程,換成硬弓,不說能不能湊出來這麼多的材料,硬弓材料之中的高端木材,大型牲畜的筋,這些全部都不是大規模出產的,要湊齊和準備好,需要漫長的時間,甚至一個價格問題,高達300萬貫這個數字都不可能。

這個弓就是榆樹和絲繭,前者在整個中國的北方,到處種的都是,後者,更是中國的傳統,一批絲綢,最少能夠製作成百弓弦,整個中國生產的絲綢是多少,上百萬匹,如果製作弓弦,恐怕是人人一把弓了,這就不是80萬,100萬,那是100萬的100倍。。

便宜是道理,如果長弓還有些不足之處,那就是箭了,箭的造價有些高,長箭很簡單,也沒有複雜的製作,重量就是硬傷,單純鐵的重量,就達到10文,這是最難以解決。

一場戰爭,訓練有素的弓手,可以在60息之中射出12箭,訓練他們固定的角度和力量,由精銳弓手引導射擊的話,100人的長弓手,在60息之中,也可以完成1200次進攻,在野戰之中,足以擊潰的300騎一下的輕騎兵。

能夠有一個固定的防衛,比如說一定的重甲步兵,護衛在其中,讓他們可以長時間的射箭,按照合格弓手的60次來說,他們最少也是200次以上,帶來的殺傷力是何等的強大,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把禁軍或者廂軍,編制最少一半,甚至是五六成的弓箭手隊伍,重步兵不再廝殺,只要保證他們的安全就可以了,然後就是長弓手的屠殺、

這樣下來,唯一的問題就在於的後勤上面,長箭比普通的短箭,最少重3倍以上,再加上射速的增加,射箭數量會顯著上升,這會提供巨大的後勤壓力,一個長弓手的消耗也會比短弓手多,可是對比衆多的方面,用鋼鐵替代任命,替代勝利,這也是可以接受的,戰爭只是手段,長時間的對持,對於大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傷害,這一點,趙信非常的明白,孫吉只是略微的觸及到了這個方面

就拿一個士兵1把長弓和200只箭的配備來說都,總計也不過是3貫,比起之前短弓,甚至還要少很多的,長弓的箭頭有些大,巨大的箭頭,在某些時候,是可以回收的,長弓的主要價格,是在鐵上面,其他部分,不太值錢。

孫吉好不知道,趙信已經把目標放在了鐵的價格上面,只不過,暫時苗家莊不適合而已,未來,當鐵的價格,降低到50文,甚至是20文一下的時候,纔是長箭真正的春天到了

趙信看過一些史料,從西夏立國開始,北宋的軍隊支出就開始激增,最高的時候,超過1000萬貫,爲了應付層出不窮的西夏翻邊,耗費了巨大的財力。

這其中,單純武器支出,永遠是最小的方面,人的招募,糧食消耗,大量堡壘和城寨的建設,最終的撫卹等等,這些都是花錢的大頭,一項一項的瘋狂涌出來,最終達到一個不可思議的程度,最終,只是跟西夏的戰爭,就讓宋朝財政被拖垮,再加上黃河的兩次改道,真宗時期積累的財富,大量的被消耗。

到了神宗期間,整個北宋的財務狀況,已經變得相當的惡劣,爲了改變現狀,不得不變法,卻耗盡了北宋最後一絲的元氣,最終,神州沉淪。

錢,是最重要的問題,這一點,趙信很清楚,不但卡牌具現的作用,如果北宋的經濟再上一個臺階,進一步增強自身的話,哪怕沒有穿越者的黑科技,依然可以平穩度過,錢不能解決一切問題,卻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

第二百七十一章 銷售遇冷第二百二十七章 罷工和動盪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一百三十一章 賣相不錯第六百四十章 到站陳留第二百七十八章 疏漏之處第八百五十九章 千島羣島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鐵路 消息第二百八十五章 失敗原因第四百二十章 授田和耕牛第八百四十四章 轉移視線第八百五十七章 航海時代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江漁場第三百五十四章 水運佈局第七百九十二章 藍鰭金槍魚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材料使用第二百五十九章 初露崢嶸第一百九十七章 戶籍審查第四百一十九章 移民政策第四百二十五章 跟我來看第一百零三章 近代軍隊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二百一十一章 製作過程第十八章 驚喜連連第二百五十八章 間接影響第五百八十五章 實驗室和白熾燈第一百零五章 提升的誤區第二百五十九章 運費和工業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集卡牌第四百八十七章 特別的邀請第三百一十章 文武雙全第七百三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二百九十二章 熱武器的野望第七百三十三章 怎麼可能第五百三十一章 誤差和燈塔第四百七十三章 必然一戰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糧食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和國運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七百二十三章 暴露了!第十五章 金槍班值第三百四十二章 軍制和缺錢第八十四章 長弓和北宋第一百二十四章 發現疑點第六百六十九章 逃出生天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額花費第八百零五章 韓琦回國第八百四十七章 有線電報第三百三十章 韓琦到來第五百二十七章 崛起的根基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四百零四章 以物易物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臨中京第八百七十一章 科技瓶頸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北跟國本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四百五十二章 造船技術第二百四十六章 危機降臨第八百一十四章 歐亞基本盤第七百九十五章 最後的辦法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三百七十五章 甜蜜煩惱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特蘭水泥第一百九十八章 間諜出現第三百三十九章 要的起麼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第二十八章 跋扈騎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易容術第五十九章 內訌第八百六十六章 新式織物第八百三十章 通信手段第一百六十五章 滲透和反滲透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燃機第四百六十六章 攜帶禮物第七百四十六章 火槍的可怕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藥之威第六百一十三章 申請港口第七百九十九章 感動和慶功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二百五十章 韓琦和王德用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爐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種革新第二百五十六章 逼迫章得象第三章 系統初現第八百七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六十五章 渠道銷售第三百一十八章 屠城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選爭奪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擊棱堡第二百五十二章 叛亂擴張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約而同第五百九十九章 農業根基第二百三十一章 自請地方第八百零二章 韓琦的探索第五百八十九章 阻力和決絕第八百三十九章 再次登陸
第二百七十一章 銷售遇冷第二百二十七章 罷工和動盪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一百三十一章 賣相不錯第六百四十章 到站陳留第二百七十八章 疏漏之處第八百五十九章 千島羣島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鐵路 消息第二百八十五章 失敗原因第四百二十章 授田和耕牛第八百四十四章 轉移視線第八百五十七章 航海時代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江漁場第三百五十四章 水運佈局第七百九十二章 藍鰭金槍魚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材料使用第二百五十九章 初露崢嶸第一百九十七章 戶籍審查第四百一十九章 移民政策第四百二十五章 跟我來看第一百零三章 近代軍隊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二百一十一章 製作過程第十八章 驚喜連連第二百五十八章 間接影響第五百八十五章 實驗室和白熾燈第一百零五章 提升的誤區第二百五十九章 運費和工業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集卡牌第四百八十七章 特別的邀請第三百一十章 文武雙全第七百三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二百九十二章 熱武器的野望第七百三十三章 怎麼可能第五百三十一章 誤差和燈塔第四百七十三章 必然一戰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糧食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和國運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七百二十三章 暴露了!第十五章 金槍班值第三百四十二章 軍制和缺錢第八十四章 長弓和北宋第一百二十四章 發現疑點第六百六十九章 逃出生天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額花費第八百零五章 韓琦回國第八百四十七章 有線電報第三百三十章 韓琦到來第五百二十七章 崛起的根基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四百零四章 以物易物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臨中京第八百七十一章 科技瓶頸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北跟國本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四百五十二章 造船技術第二百四十六章 危機降臨第八百一十四章 歐亞基本盤第七百九十五章 最後的辦法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三百七十五章 甜蜜煩惱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特蘭水泥第一百九十八章 間諜出現第三百三十九章 要的起麼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第二十八章 跋扈騎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易容術第五十九章 內訌第八百六十六章 新式織物第八百三十章 通信手段第一百六十五章 滲透和反滲透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燃機第四百六十六章 攜帶禮物第七百四十六章 火槍的可怕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藥之威第六百一十三章 申請港口第七百九十九章 感動和慶功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二百五十章 韓琦和王德用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爐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種革新第二百五十六章 逼迫章得象第三章 系統初現第八百七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六十五章 渠道銷售第三百一十八章 屠城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選爭奪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擊棱堡第二百五十二章 叛亂擴張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約而同第五百九十九章 農業根基第二百三十一章 自請地方第八百零二章 韓琦的探索第五百八十九章 阻力和決絕第八百三十九章 再次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