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三章 真相求知慾

謀定而動,對於韓琦而言,早已經是刻在骨子裡面的東西了,從樞密院拿到的情報,還沒有徹底的消化,再加上從大使館之中接受的情報,這麼細細看了一遍之後,已經是的好多天之後了。

在這些日子之中,韓琦也不是沒有動作的,他在瞭解了一些情報之後,就會出來進行調查,甚至直接去調查定海軍的各個廠礦。

對於此,最開始的時候,定海軍並沒有注意,就讓韓琦進行調查了,可是很快,當這種情況越來愈多,就必須要重視起來了,雖然說,定海軍現在,放開了很多,有些地方並不是什麼秘密,可是之前也沒有北宋的官員這麼的去調查的。

定海軍的控制能力,在韓琦剛剛進行調查的時候,就已經發現了,如果說,定海軍不想讓韓琦知道的東西,韓琦肯定會悄無聲息的不知道,定海軍有這樣的能力,處理這個。

韓琦的地位,加上之前跟趙信之間的關係,讓處理的人員沒有辦法處理,已經有幾次要害部門的報告,他們沒有直接攔阻,而是把事情繞過去,推脫了,可是如果再多呢?

當報告報到趙信這裡,趙信卻沒有怎麼在乎,大手一揮,隨便的看的。

所處的位置不一樣,心態也就完全不一樣,如果是慶曆五年,定海軍剛剛成立的時候,別說是韓琦這麼的來看,什麼人都不可以,別管大的工廠,還是小的工廠,一律不行的。

到了定海軍建國的時候,要好很多,可是定海軍立足不穩,當時,也不是任何的東西,都可以拿給別人看。

不過到現在,定海軍已經跟之前,完全不一樣了,從定海軍建立到現在,已經有了15年的時間,就算是立國,也有10年的時間了,時間可以沉澱一切,時間可以改變一切,時間讓定海軍更加的強大,到現在爲止,什麼都無所畏懼。

這就跟動物之間的爭鬥一樣的,一頭老虎,或許會讓大象重視,一羣狼也可以,可是一直螞蟻無論怎麼樣,都不會被大象重視。

以前,定海軍跟北宋之間,應該是一頭羊跟一匹狼的,狼吃羊是常理,但是偶爾,羊反抗了,傷到狼,也不是不可能,自然界的優勝略汰,當狼受傷了,也會被狼羣給拋棄。

當時北宋跟定海軍就是這個樣子,定海軍對付遼國,那是遼國地廣人稀,把幾個的關鍵的點攻佔之後,就覆滅了,可是對於北宋,必須一點點的打,對於底蘊還不夠,實力只是剛剛發展的定海軍來說,吃下來是沒有問題的,要想損失足夠的小,那就有問題了。

可是,10年的發展,定海軍幾乎是的跨越的發展,奠定科技基礎,發展各種的新式材料,還有各方面的研究,一下子讓定海軍獲得了長足而穩定高的發展,直到現在,真的跟北宋之間,如同大象跟螞蟻一樣。

以定海軍的勢力,現在不用動用全部的力量,只是揮一揮手,就可以滅亡北宋,之所有現在沒有動手,還是趙信的緣故,趙信暫時並不想強攻,如果能夠和平解決,那是最好的方法。

和平解決,那就需要征服北宋的統治階級,仁宗這邊,應該是沒有多少問題,仁宗已經在位這麼多年了,對於權力的眷戀,也沒有那麼的重,他最近的放權,也可以看出來這種趨勢,可是士大夫就不同了。

定海軍花費了這麼長時間的努力,從北宋獲得了太多的人口,可是士大夫和地主階級,真的過來的很少,傳統的觀念,官本位,還有北宋的習慣,讓他們留下下來了,或許有些過來看看熱鬧的,可是留下的很少。

定海軍很多的制度,都跟北宋是截然不同的,在這樣的制度之下,放着得自己在北宋,比較安逸的環境,不過,跑到定海軍拼搏,那是不可能的。

不說服一定的士大夫,讓這些人轉變觀念,要想和平的拿下北宋,並不容易,所以最近,定海軍已經逐步把精力向這個方向努力,已經初步的有效果了,可是距離最後的結果,還有一段比較遠的距離。

韓琦的到來,算是也機會,不說韓琦本身的影響力,就算是韓琦在趙信哪裡的觀感,那就是比較高的。

趙信對於韓琦,一直都是比較喜歡的,他符合趙信的胃口,同時,在趙信看來,只要韓琦願意來到定海軍,不用擔任首相,讓韓琦直接空降到首相這個程度也太過了,定海軍的首相,暫時,也只是一個名義上面的,而不是一個實質上權利單位,很多權利都向下分開,或者在趙信的手中的。

可是定海軍的舞臺更大,牽扯的東西更多,哪怕是讓那個整體的效率,稍稍提升一點點,都會讓整體的收益,提升很多很多。

不但可以讓韓琦敞開了這麼看,還可以設計一些東西,讓韓琦知道的更多。

對於聰明人來說,有時候,讓他自己發現,比別的說服更加的有利,甚至更容易讓他們看清楚最終的結果,這就是定海軍的陽謀,就擺在哪裡,讓韓琦自己做出判斷。

在趙信的首肯之下,特別是趙信說起了,韓琦,只要不是絕密的,關係到定海軍未來的關鍵性的東西,可以全面的給韓琦來看這一點,讓他們很多動作做不了,認識到了趙信的目的之後,在認真的考慮了之後,更多的,是在考慮的展開給韓琦看。

這樣的舉措之下,韓琦的有些高興了,很多東西都擺在面前,甚至以前很難以拿到的東西,現在都擺在面前給他們看,這讓他大爲的興奮。

最初,當然是興奮的,比如說,韓琦最爲關注的,整個定海軍的官吏數目。

定海軍的官員和公務員的數目,非常的龐大,大概是在勞動力人口的30分之一,也就是說,有多少勞動力,就有多少的吃公家飯的,這個比例是相輔相成。

目前定海軍,人口2億人,勞動力人口沒有這麼多,只有4500萬,也就是說,除以三十,這個官員的總數在150萬左右。

比起北宋來說,要多的多,要知道,北宋財政狀況極具的惡化,才擁有了多少的官員,整個北宋加起來,恐怕也不超過10萬的,跟這邊是天壤之別的差別。

如果單純人多,不會讓韓琦這麼的吃驚,最爲可怕的是,這些官員的平均工資,應該是在的定海軍的工人7級的這個層次。

不是說,定海軍,給官員,太高太高的薪水,這個是平均,不同級別的官員,處於不同的情況,甚至是危險性和輻射等諸多方面,都需要進行稱重的前提下的,工人的工資水平,差異很大。

最底層的,永遠是最多高的,5級以下的工資,基本上都是相對入門級別的,跟的牢記的這個牛的價格,差不多的,但是高的,危險性大,甚至是一些獨特的環境,甚至會超過,有些一年拿上2萬,甚至是3萬貫,都不是一件很苦難的事情。

這種情況之下,平均的工資水平也就相對較高。7級工,也就是說,月薪應該是在900-1000貫左右的,一年下來1.2萬貫。

這筆數量很多了,如果按照之前,工資沒有增長之前,按照宰撫參知政事一級別的平均工資,月俸300貫,一年下來不到4000貫,不如這個收入的三分之一。

現在,伴隨着工資的增長,參知政事這個級別的工資的提升比較多,卻也沒有達到二三十倍的程度,也差不多是600貫一個月,如果加上其他的,比如說,職級工資,崗位津貼,還有獎金之類,一般一個參知政事,年收入會達到9000貫左右,遠不如的定海軍的平均工資。

要知道,參知政事,在北宋有多少,整個北宋加起來,也就是二三十個,如果把所有的北宋的官員的平均工資,給平均下來,這中間,還要加上獎金方面的的,最終工資水平,肯定是不高的,跟的得定海軍,有着巨大無比的不同,差距巨大。

150萬人,年收入在1.2貫,也就是說,單純這些官員的支出,是180億貫左右,這個支出的數字,非常的嚇人,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北宋一年的收入,都未必能夠填滿這個製作出,真的要把這個給支出了,其他的北宋民衆的還不喝西北風啊。

就算是見多識廣的韓琦,也有些不敢相信,在最初拿到了這個數據的時候,他以爲是假的,因爲,就算是強如他這樣的,面對着幾千萬的赤字,幾乎是上躥下跳的,才解決了幾百萬而已,甚至因爲這件事情,不得不下野,到了的定海軍這邊,找尋解決的方法,爲什麼定海軍,這麼容易的解決。

人類的發展,就來源於求知慾,爲了尋求這個,而逐步的發展,有了不同的時代,甚至最終誕生了現代文明。

韓琦目前還相對比較年輕,還擁有旺盛的求知慾,他只要深入進去,那麼,定海軍的陽謀,就等於是實現了。

從這個公務員的工資入手,180億隻是也開始,其他公共建設投入,公共維護投入,甚至是免費入學,免費醫療,一條條的列出來,沒有一項是花費少的,甚至從某種意義上面的,後者更多。

官員,只是佔據了所有工人數量的非常少的一部分,150萬人,不說是在整個定海軍的人口了,就算是在勞動力上面,也只是三十分之一而已,他們就算工資高一點,又怎麼樣的。

可是之後的投入,公共建設投入,整個定海軍到底有多少的城市,2億5000萬人,幾乎有70%以上,是居住在城市,近百個大大小小的城市,還有無數在城市裡面居住的居民,要保證城市的不斷擴張,並且維護城市的各種機構平穩的運轉,這需要天文數字的投入,最少也是之前,公務員工資3倍以上。

可是更多的是醫療和教育,前者,還好說一點,定海軍老人的數量,並不是很多,畢竟,在整個北宋,壽命較長的老人,並不是很多,到定海軍,也是過來勞動的,也就是穩定下來之後,才被接過來,還有些,不願意離開故土,老人的比例相當的少。

醫療這一塊,一般而言,只有老人比例增多的纔會提升,雖然年輕人也會生病,也會有受傷,進醫院,可是比例畢竟比較低。

可是後者,也就是免費入學這方面,可是非常耗費資金的,或許在單獨一個學生來說,入學的花費,沒有醫療的花費高的,可是定海軍的人口,絕大部分,都是在最近10年,15年增加,看着15年的時間,最少增加了1.5億人,可以知道,15歲以下孩子,最起碼也是1.5億以上,加上高中,大學教育之中的孩子,整體的教育投入,是公務員工資的二倍。

也就是3600億,按照平均而言,每年的,在每一個孩子身上的投入的,大概在2000貫左右,可是年紀小的少投入一點,年紀大的,上學多的多投入一點,總體的投入是比較恆定的,這也是定海軍支出的大頭。

相比而言,軍事,還有一些研究上面的投入,是被隱藏,沒有出現在韓琦的面前,這一點是被掩蓋的,不是說趙信不願意給韓琦看,關鍵是沒有這個必要。

韓琦也算是比較聰明的,可是在一個鐵疙瘩的機器(內燃機或者蒸汽機)上面,一年投入200億,甚至是300億,在一個材料上面,投入幾千萬,上億聽起來,每一個投入不算很多,可是要知道,定海軍在材料研究上面,可是幾百個上千個,一起開啓的,基礎材料上面的研究的投入總是極爲龐大,這還是多虧了卡牌系統的幫助,否則,這個投入會是10倍以上。

聽起來有些匪夷所思的數據,卻偏偏擺在了韓琦的面前,韓琦並不會直接的相信,可是要驗證他們,並不容易,定海軍擺在明面上面,並且敞開了讓韓琦來看,韓琦就這麼的被吸引了,開始就這個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的,並且最終得到了結果,那就是,這些數據就是真實的,定海軍,就這麼能夠創造這麼多的價值,並且收到這麼多錢。

第四百三十章 商人的特點第四百六十五章 再次出行第一百五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二十七章 跑了還是沒跑第二百五十四章 棱堡和西夏第三百二十六章 佔據靈州第六百六十八章 絕境的種諤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煩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冊接收第八百五十八章 飛剪定型第六百零四章 火槍和長弓第六百九十三章 南攻北進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水和化妝品第五百七十一章 添油戰術第四百二十二章 搪塞第四百六十章 污染治理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糧食第七百九十六章 說動第七百八十八章 裝甲列車第八百七十二章 春運開啓第七百四十章 宰撫的應對第五百一十章 朝會提議第八百零八章 直達鐵路第七百五十六章 鋼鐵基地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一百八十三章 薛玉的遺憾第二百八十四章 飯後談資第三百零二章 擇優選擇第七比零六章 人口問題第一百九十六章 護城河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同的發展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膽估計第三百五十六章 元昊和肅州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七百八十七章 瀋陽宮殿第二百二十二章 稅金和甩包第八百六十八章 新的航道第五百四十章 不能冒險第八十八章 “便宜沒好貨”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航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關第二百二十七章 罷工和動盪第七百二十三章 暴露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種革新第四百三十五章第五百四十五章 刀的比拼第三百二十三章 思維誤區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風來臨第四百六十二章 玻璃和琉璃第二百零三章 和盤托出第二百六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七百一十章 掠奪人口第八百二十五章 無息貸款第四百九十四章 橋樑搭建第三十五章 僥倖心理第四百零二章 統籌體系第八百三十四章 捏鼻子認第四百六十五章 再次出行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銷代理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三百八十四章 經濟拉動第三百二十章 建設費用第六百章 人員培養第三百四十八章 颶風翅膀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子保暖第七百七十一章 視察寢宮第八百五十二章 人口流失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北跟國本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上當第四百二十二章 搪塞第九十五章 正確方向第四百四十三章 將軍野望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路計劃第三百三十六章 改變方向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材料使用第六百三十六章 熱潮引發第三百一十八章 混亂的朝堂第一百九十二章 臨界點第七百一十一章 牛刀小試第二十三章 芒硝等於錢第三百一十八章 混亂的朝堂第二百七十章 種類繁多第三百章 皇二子薨第五百四十四章 商品選擇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正根源第六章 夜究卡牌第八百三十二章 運河疏浚第八百四十章 疑似美洲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子保暖第二百八十章 三位大佬第八百八十九章 定海錢莊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三百一十八章 混亂的朝堂第三百四十五章 妥協 定海速度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五百八十章 材料研究第二百九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
第四百三十章 商人的特點第四百六十五章 再次出行第一百五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二十七章 跑了還是沒跑第二百五十四章 棱堡和西夏第三百二十六章 佔據靈州第六百六十八章 絕境的種諤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煩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冊接收第八百五十八章 飛剪定型第六百零四章 火槍和長弓第六百九十三章 南攻北進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水和化妝品第五百七十一章 添油戰術第四百二十二章 搪塞第四百六十章 污染治理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糧食第七百九十六章 說動第七百八十八章 裝甲列車第八百七十二章 春運開啓第七百四十章 宰撫的應對第五百一十章 朝會提議第八百零八章 直達鐵路第七百五十六章 鋼鐵基地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一百八十三章 薛玉的遺憾第二百八十四章 飯後談資第三百零二章 擇優選擇第七比零六章 人口問題第一百九十六章 護城河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同的發展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膽估計第三百五十六章 元昊和肅州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七百八十七章 瀋陽宮殿第二百二十二章 稅金和甩包第八百六十八章 新的航道第五百四十章 不能冒險第八十八章 “便宜沒好貨”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航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關第二百二十七章 罷工和動盪第七百二十三章 暴露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種革新第四百三十五章第五百四十五章 刀的比拼第三百二十三章 思維誤區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風來臨第四百六十二章 玻璃和琉璃第二百零三章 和盤托出第二百六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七百一十章 掠奪人口第八百二十五章 無息貸款第四百九十四章 橋樑搭建第三十五章 僥倖心理第四百零二章 統籌體系第八百三十四章 捏鼻子認第四百六十五章 再次出行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銷代理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三百八十四章 經濟拉動第三百二十章 建設費用第六百章 人員培養第三百四十八章 颶風翅膀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子保暖第七百七十一章 視察寢宮第八百五十二章 人口流失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北跟國本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上當第四百二十二章 搪塞第九十五章 正確方向第四百四十三章 將軍野望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路計劃第三百三十六章 改變方向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材料使用第六百三十六章 熱潮引發第三百一十八章 混亂的朝堂第一百九十二章 臨界點第七百一十一章 牛刀小試第二十三章 芒硝等於錢第三百一十八章 混亂的朝堂第二百七十章 種類繁多第三百章 皇二子薨第五百四十四章 商品選擇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正根源第六章 夜究卡牌第八百三十二章 運河疏浚第八百四十章 疑似美洲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子保暖第二百八十章 三位大佬第八百八十九章 定海錢莊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三百一十八章 混亂的朝堂第三百四十五章 妥協 定海速度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五百八十章 材料研究第二百九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