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射藝較技 中

“請出示令牌兵符!”

看見甲冑齊全,弓馬全備的十餘人,城防司不敢怠慢,連忙出來阻止他們進城。守備城防司的禁軍,已經提着長槍,腰間的朴刀已經按住,一旦有所異動,肯定是一場腥風血雨。

在十餘人後面的小黃門連忙扯着鴨公嗓說道:“上御在此,城防司不得阻攔!”

那城防司的司長見到小黃門手上黃澄澄的本子,心中一凜。小黃門趾高氣揚地說道:“陛下有聖諭,特選禁軍神射手入南御苑,與契丹使臣比箭。城防司不得阻攔,快快讓路!”

城防司認清了,這個黃澄澄的本子,確實是陸承啓的御用摺子,不敢再阻攔,喝道:“讓開路!”那些城防司的士卒,這才收了刀槍,立在兩旁。

盧塵洹見道路讓開了,一夾馬腹,緩緩進城了。後面的禁軍也魚貫而入,通過甕城,再入明德門。

長安城裡的居民,見到禁軍提着弓箭,跨着馬而來,嚇得紛紛站立在大街兩旁,低聲議論着。有的說是前來巡邏的,有的說是宮中出了什麼事的,還有的說是來剷除叛逆的……謠言越傳越開,三人成虎,莫過於此了。

這十餘人到了宣德樓後不久,便看到了陸承啓的龍輦,緩緩自宣德門而出。他身後則是二十餘人的契丹使團,再後面則是文武百官。一行數百人,浩浩蕩蕩,頗具皇家威嚴。

原先皇帝出行,禮制頗多。可陸承啓早已經破了先例,每每出行,都以不得擾民爲前提,禮部官吏不敢違旨,便省略了很多繁瑣的步驟。

但無論如何省略,五百御前侍衛須盡數到齊。在前開路,在兩翼、後面保護着至關重要的龍輦,已經龍輦裡面的皇帝,陸承啓。

沿途百姓乍見陸承啓再次出行。紛紛夾道觀看。視力好的人看到了黃羅御傘、黃羅御扇之後,驚呼真的是陛下真容。餘者皆競相墊腳,以期看到陸承啓的龍顏。

這時候,已經有人自發地結綵相應,御街兩旁。立時花團錦簇一片。陸承啓在高大的龍輦裡面站起身子來,揮手向兩旁民衆示意。這時候,知班行門喝道:“班到排立”,第二次則喝道:“躬身拜,再拜”。這是大順皇帝出行的禮儀,聖駕回來的時候不拜,下雨天則免拜。班首奏聖躬萬福,喝唱是直立着身體的,而不是像後世清廷劇那樣,全都給跪下。窄巷大街上的軍兵則呼“萬歲!”。一些百姓也跟着呼喝萬歲。

漢人自古以來,便不會跪拜。除了拜祭祖先、天地,只有投降、認罪的時候纔會用到跪拜。漢人的傳統大禮就是先席地而“坐”,然後作揖至地,也就是手心向上的,不是趴在地上,最後,頓首至作揖之處,,這樣一次就是一次大禮。這一個禮儀很像日本人在榻榻米上的做法。但確實是漢人古禮。要是你傻到像日本人那樣用頭錘地,那沒話可說……

即便是臣子見到了皇帝,也就是拱手而已,並不跪拜。一般跪拜只是接受皇帝封賞的時候纔用到。見到了長者,作長揖便可。

在有骨氣的漢人心中會知道,對別人行跪拜禮,哪怕是皇帝,無罪無賞時行跪拜,也是一種侮辱。爲什麼說“崖山之後無中國”。便是蒙古人設下的跪拜禮,讓漢人彎了脊樑,斷了幾千年漢人自強不息的脊樑!這個跪拜禮,足足影響了中國人七百年之久,損耗了中國人的血性,在骨髓裡植入了一種奴性!

這時,已有禮部官吏一邊走一邊大聲喝唱此次出行的目的,讓周遭民衆明白出現的意義。這時候,飛速散播的謠言不攻自破,長安城的百姓紛紛隨着聖駕,到南門外玉津園,想要第一時間知道比賽射箭的結果。

玉津園,又名南御苑,前朝皇室所建。玉津園在南邊安化門外一里,規模宏大,是大順皇家宴射、觀刈麥所在也。前些時日的親耕,也是在這裡進行。玉津園是皇室皇莊最大的一處莊園,先皇曾寫賦於園中:“……珍果獻夏,奇花進春,百亭千榭,林間水濱。沙禽萬類,盡游泳而往來,或浮沉而出處。柳籠陰於四岸,花飄香於十裡……”玉津園之綺麗,可見一斑。

大順朝宴飲頻繁,每逢節慶或國家喜事,都在皇宮或一些皇家園林舉行宴飲活動。玉津園就是這樣的園林,一般不對百姓開放,唯有一個時候除外,那就是外國使臣前來,要與大順武勇之士比箭的時候。

玉津園引灃河水入園內,再放水入灃河水下流,內有方池、圓池,池中有小島,池邊盡植柳樹,池中種蓮,景色優美。在林間水濱有很多亭榭掩映其間。在花木池塘之外,大片的麥田高低起伏。玉津園面積寬闊而土地平整,是皇家檢閱諸軍騎射的“校場”,也是經常安排招待外國使者宴射活動的會所。

不多時,聖駕數百人,浩浩蕩蕩來到了玉津園。守園的多是監察士,先前許多沾親帶故的皇親國戚和一些勳貴後代,爲搶奪宜春、瓊林苑、玉津、瑞聖園的管理權,不惜互相攻訐。皆因這些皇家園林裡有殿宇、池亭、田土及管下小園池甚多,是一個很大的“肥差”,才讓這些人不惜代價想要管理權。可惜陸承啓建立監察司之後,這樣的園林都歸自了監察司的名下,惹得許多勳貴暗自不滿。

耶律良一行人,自從見識了長安城的繁華之後,反而對這些花花草草的園林不甚感興趣了。一路走來,反而是波瀾不驚的模樣。

行至南御苑一處偌大的平整土地上的時候,陸承啓在內侍的引導下,下了龍輦,坐上了觀賞“校場”的長廊盡頭的亭子裡。耶律良陪坐在旁邊,其餘文武百官,皆立於長廊之上。平民百姓,只能在校場外面,挨着縫隙觀看。不過會有唱諾內侍出來實時報播比試賽況,也算是讓這些民衆不至於白跑一趟。

陸承啓問道:“不知耶律大使所遣射手,能開幾石弓?”

耶律良笑道:“吾等契丹勇士,每人皆可開二石弓。今日所遣勇士,能開三石弓,不知陛下所遣勇士,能開幾石弓?”他這話裡面也有水分,馬弓比步弓軟,二石弓只相當於一石多的力氣而已,再加上契丹人的弓也是省力弓,所使的力氣就更小了。

陸承啓對神臂弓的屬性瞭如指掌,風輕雲淡地說道:“我大順軍士,每人皆可開三石弓。”

聞言,耶律良一愣,旋即冷笑道:“陛下所言,恐有違事實吧?”

也難怪耶律良不信,一石之力在九十二斤半,古時的斤與後世不同,九十二斤半相當於後世的百多斤了,三石也就是說起碼得有四百斤的力氣,這又不是神話,哪裡有每個人都能開三石弓?耶律良以爲陸承啓說的全是那種硬步弓,既不省力,又不能及遠的弓箭。(未完待續。)

第四百五十三章:遼國皇后蕭觀音第三百四十二章:雪中送炭第九百三十三章:明教造反第二百九十三章:雨夜自思第三百一十三章:羨煞旁人第九百章:苦衷第五百九十六章:這下麻煩了第四章:大奸若忠第六百六十四章:虛心納諫第四百二十六章:心上人不是你第八百六十二章:不得不服第七百四十章:神仙中人 下第一百三十四章:懸掛的地圖第三百六十三章:傳授經濟理論第六百七十四章:蠢蠢欲動第四百二十七章:好男兒當金榜題名第五百二十章:子母炮 中第二百九十二章:暫且留下第五百七十四章:用兵一時第三百五十八章:給窮人一個希望第三百一十八章:授劍欽差第三百七十九章:尚能飯否?第六章:御前侍衛第二百二十九章:百善孝爲先第七十五章:你有張良計第633章:再起波瀾第七十九章:久攻不下第二百三十一章:喧寒問暖第一百八十章:老實人李誡第九百零四章:撫琴第六百九十五章:又是彈劾第四百二十六章:心上人不是你第三百二十五章:水上訓練第四百九十八章:難得休閒第五百八十七章:就事論事第二百三十六章:黃河的老大難問題第五百九十二章:太后意屬第七百五十七章:被砸暈了第八百七十四章:明事理第七百一十七章:盛世初顯 三第四百一十七章:大快人心第六百八十七章:知行合一,崇文尚武第八百四十五章:教育是個頭疼的問題第六百五十二章:合巹第五十八章:練兵新法第七百四十八章:快出來看耶穌了!第一百九十四章:都沒想到第三百九十五章:人口才是根本!第六百六十二章:百轉千回第九百一十七章:民情激憤第三百五十六章:幫人幫到底第二百八十六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下第六百三十四章:竟無語凝噎第九百四十三章:武器的威力第七百九十九章:好一場大戰第九百四十一章:大戰一觸即發第一百四十章:射藝較技 上第八百六十七章:招安第四百五十八章:誣告?第九百四十九章:捷報頻傳第三百七十二章:火炮初成 五第二十六章:皇家軍校第三百八十三章:反意漸露第一百九十五章:是虎是貓?第四百四十七章:諸國內情第九百五十七章:對峙第三百六十二章:皇莊轉變第一百八十六章:準備事宜第三百二十八章:明察暗訪第八百八十八章:又沒錢了第四百三十二章:欲蓋彌彰第七百七十四章:彈劾李誡第二百三十三章:紡車第七百八十六章:李日尊第五十三章:狀元遊街第五百五十五章:吃虧是福第六百二十二章:科舉試題第二百三十四章:馳道落成第八百二十七章:戰略大迂迴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錢第九百四十二章:攻破第四百零六章:緣何失敗?第四百三十九章:朕去赴考了第四百三十五章:蘇轍蘇子由第一百二十九章:談判底線第七百一十八章:盛世初顯 四第九百二十三章:捲土重來第三百六十九章:火炮初成 二第九百七十二章:女真歸降第五百二十七章:敵暗我明第七百三十八章:指點第九十九章:捷報傳來第九百五十四章:如不交稅,視爲通敵!第二百零二章:摩尼教第二十三章:明月幾時有第三十七章:遇刺第九百五十九章:百姓歸心第七百九十六章:心中不安第三百三十七章:大火第二百六十一章:剪綵 下
第四百五十三章:遼國皇后蕭觀音第三百四十二章:雪中送炭第九百三十三章:明教造反第二百九十三章:雨夜自思第三百一十三章:羨煞旁人第九百章:苦衷第五百九十六章:這下麻煩了第四章:大奸若忠第六百六十四章:虛心納諫第四百二十六章:心上人不是你第八百六十二章:不得不服第七百四十章:神仙中人 下第一百三十四章:懸掛的地圖第三百六十三章:傳授經濟理論第六百七十四章:蠢蠢欲動第四百二十七章:好男兒當金榜題名第五百二十章:子母炮 中第二百九十二章:暫且留下第五百七十四章:用兵一時第三百五十八章:給窮人一個希望第三百一十八章:授劍欽差第三百七十九章:尚能飯否?第六章:御前侍衛第二百二十九章:百善孝爲先第七十五章:你有張良計第633章:再起波瀾第七十九章:久攻不下第二百三十一章:喧寒問暖第一百八十章:老實人李誡第九百零四章:撫琴第六百九十五章:又是彈劾第四百二十六章:心上人不是你第三百二十五章:水上訓練第四百九十八章:難得休閒第五百八十七章:就事論事第二百三十六章:黃河的老大難問題第五百九十二章:太后意屬第七百五十七章:被砸暈了第八百七十四章:明事理第七百一十七章:盛世初顯 三第四百一十七章:大快人心第六百八十七章:知行合一,崇文尚武第八百四十五章:教育是個頭疼的問題第六百五十二章:合巹第五十八章:練兵新法第七百四十八章:快出來看耶穌了!第一百九十四章:都沒想到第三百九十五章:人口才是根本!第六百六十二章:百轉千回第九百一十七章:民情激憤第三百五十六章:幫人幫到底第二百八十六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下第六百三十四章:竟無語凝噎第九百四十三章:武器的威力第七百九十九章:好一場大戰第九百四十一章:大戰一觸即發第一百四十章:射藝較技 上第八百六十七章:招安第四百五十八章:誣告?第九百四十九章:捷報頻傳第三百七十二章:火炮初成 五第二十六章:皇家軍校第三百八十三章:反意漸露第一百九十五章:是虎是貓?第四百四十七章:諸國內情第九百五十七章:對峙第三百六十二章:皇莊轉變第一百八十六章:準備事宜第三百二十八章:明察暗訪第八百八十八章:又沒錢了第四百三十二章:欲蓋彌彰第七百七十四章:彈劾李誡第二百三十三章:紡車第七百八十六章:李日尊第五十三章:狀元遊街第五百五十五章:吃虧是福第六百二十二章:科舉試題第二百三十四章:馳道落成第八百二十七章:戰略大迂迴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錢第九百四十二章:攻破第四百零六章:緣何失敗?第四百三十九章:朕去赴考了第四百三十五章:蘇轍蘇子由第一百二十九章:談判底線第七百一十八章:盛世初顯 四第九百二十三章:捲土重來第三百六十九章:火炮初成 二第九百七十二章:女真歸降第五百二十七章:敵暗我明第七百三十八章:指點第九十九章:捷報傳來第九百五十四章:如不交稅,視爲通敵!第二百零二章:摩尼教第二十三章:明月幾時有第三十七章:遇刺第九百五十九章:百姓歸心第七百九十六章:心中不安第三百三十七章:大火第二百六十一章:剪綵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