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授劍欽差

這年輕人不懂世事,以爲蘇軾身後跟着的是押解的公差,還道蘇軾犯什麼事了。

蘇軾笑道:“陛下有口諭,我今日便不去刑部了。子由,你的課業都溫習好了?”

原來這年輕人是蘇軾的弟弟,蘇轍。正史上,唐宋八大家之一,與其父蘇洵、其兄蘇軾共稱三蘇。當然了,在這個時空,蘇軾也只是剛剛金榜題名,蘇老泉還是未曾中第,蘇轍則是沒有考過科舉。

蘇轍時年已然二十四歲,被蘇軾連累,所以考不了科舉。不僅是蘇轍,連蘇洵都是一樣。因蘇軾前些年公然言論政事,被幾個二五仔悄然舉報,蘇軾鋃鐺入獄。要不是陸承啓登基,頒佈了不以言論論罪的聖旨,恐怕蘇軾此間還是在牢獄裡面。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出來。就算出來了,他們蘇家的聲譽什麼的全毀了,考科舉便是一個夢想,可望不可即。

皆因大順的七不準考,若是進了牢獄,便是犯了其中之一,就連直系親屬都不能科考。大順的科舉,嚴禁跨州府考試,需得本籍發放考號,憑號而考。若有案底之人,當地官府便絕對是不發放考號的。沒有考號,就沒了參考資格。

這個規定雖然嚴格,但也有他的道理在。犯罪之人,必定是德行有虧。雖然難免有冤假錯案,可也冤枉不到哪裡去。德行有虧之人,做了官,豈不是百姓的災難?

這七不準考,原先沒有直系家屬這一條的。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一人犯罪,全家受難,是世俗眼光所界定,說不清誰對誰錯。州府官衙不給你考號,你除了上京擊登聞鼓告御狀之外,還能有什麼辦法?

不過這樣的情況,擊登聞鼓。也是敗訴的多,勝訴的少。所以說蘇軾時來運轉,要不是陸承啓來到這個時空,也不知他的下場是什麼。

蘇轍聽聞蘇軾掛念他的課業。立馬說道:“回兄長,正在溫習呢!”

蘇軾看了看院中的石桌,發現蘇轍沒有說謊。也是,蘇轍都二十四歲的人了,要還是不懂爲自己未來着想的話。那他就太遜了。現如今,蘇轍唯一有壓力的是,兄長貴爲一科狀元,他要是下一科考差了,那他一輩子都會活在兄長的陰影下面了。

有壓力纔有動力,所以蘇轍爲了下一科,已經開始卯足了勁,誓要金榜題名,不到前三甲,都算失敗。

蘇軾身後的小黃門聽了他們兄弟倆的對話。笑意十足地說道:“蘇主事,這是你的兄弟?是了,爲金榜題名,還是要刻苦的。須得像你兄長這般,再拿個狀元回來!”

蘇轍不知可否,蘇軾見狀,連忙向小黃門賠罪道:“公公莫怪,舍弟還不懂事……”

那小黃門知道,蘇軾是陛下看重的官,給他幾個膽也是不敢對蘇軾發怒的。先前還有些尷尬。聽得蘇軾這般一說,連忙說道:“時日不早了,蘇主事,你準備接旨吧。對了。此乃密旨,不得有第二人在場!”

蘇軾一聽,正想說不是口諭嗎,怎麼又變成密旨了?剛想開口,卻見小黃門給他拋了一個眼神,立即便會意。原來是爲了掩人耳目。

蘇軾不由地心想道:“聖上有甚麼事,非得下密旨這般神秘?難道……”想到最近朝廷內外熱議的造船一事,蘇軾也驚呆了:“我又不會木匠活、造船什麼的,要是借了這檔差事,該如何是好?”

蘇軾的政治覺悟其實不低,猜測得雖不中,亦不遠矣。見小黃門着急要回去復旨,也不拖沓,擺了香案,焚香淨手之後,屏退閒雜人等,跪下接旨了。

小黃門見所有事都準備妥當,從袖子裡拿出一張黃色絹布,上面有宣紙粘在上面,攤開之後,以只有蘇軾能聽到的聲音念道:“制曰,蘇軾自春闈之後,任刑部主事一職,政績突出,令朕刮目相看。今夔州路、梓州路、廣南路、福建路監察司傳來暗報,此窮鄉之地,大有鬻兒賣女之事,監察司已然救出千百名孩童,手腳皆有殘疾。朕聽聞,心中震怒。人販子如此張狂,無視國法,定要揪出其頭腦,一網打盡。朕觀朝中大小官員,唯獨蘇卿能勝任。特此授爾尚方劍,掌先斬後奏之權,四品以下,有證據便可捉拿。如若不從,可憑此聖旨、尚方劍調集廂軍,圍剿之。望卿見機行事,此四路監察士,盡歸卿調遣。還望卿悲憫此些孩童,儘可能不要誤傷。洪祥三年七月即望。”

小黃門自己念着也有些語音抖顫,待得唸完之後,不僅是他,連蘇軾都驚呆了。如此大案,就連刑部尚書都沒有得到消息,卻叫他一個小小的從九品刑部主事去辦,這隻能說聖眷太厚了!

小黃門一臉豔羨地把聖旨交給蘇軾,再捧來裝着尚方劍的劍匣,小聲地說道:“聖上還有口諭,蘇主事要立時動身,家人爲你保密。如果辦得好,朕不吝封賞。”

蘇軾立即開始表態了:“臣定當竭盡全力,救出被拐孩童!”這話倒不是假的,不僅爲了自己的仕途,更是爲了名聲。有時候,名聲比官階更加好用,君不見,韓伯珂之名,已然被當做了戰神?現在如王韶,又是前途不可限量!蘇軾有一顆爲民之心,也不否認有一顆爲名之心。這兩者並不衝突,甚至是很好的互補關係。民聲好了,名聲自然也就好了。名聲好了,小皇帝看在眼裡,難道還不給你加官進爵?

小黃門聽了,知道如何復旨了,笑眯眯地說道:“咱家這便回稟陛下,蘇主事自便吧!”

說完,這小黃門領着那兩個太監,便匆匆離去了。只剩下蘇軾跪在書房之中,一手拿着聖旨,一手捧着尚方劍,一時間還道自己是做了夢。

此刻,書房又有人探頭進來,說道:“子瞻,那些公公都走遠了,你怎麼還不起身?爲父教過你,只跪天地君親師,爲父此刻也不需你跪的!”

蘇軾擡頭一看,原來是他的父親,蘇洵蘇老泉是也。見兒子有了出息,他忍不住來調侃一番了。不過聯想到自己屢次科舉都不中,也是有些神傷。(未完待續。)

第四百三十五章:蘇轍蘇子由第二百三十八章:忽悠,使勁忽悠第五百九十二章:太后意屬第六百零六章:宣傳造勢第二百零一章:壯士斷腕第八百九十六章:爲國賦詞第八百一十八章:又撲空第九百五十五章:慘烈的肉搏戰第一百七十七章:用意在此第九百六十九章:最後的決戰 十第六百四十六章:冷嘲熱諷第九百三十一章:祭旗,出征!第十章:例朝風雲第九百一十七章:民情激憤第九百二十七章:出了一口惡氣第九百零三章:不如歸去第八百一十章:急行軍第二百五十九章:狗頭軍師第613章:惹不起就躲第三百七十四章:火炮初成 七第七十五章:你有張良計第四百七十三章:如何佈陣第四百七十三章:如何佈陣第三百三十九章:再開蹴鞠聯賽第三百一十一章:朕說你行你必須行!第四百九十一章:達成協議第四百一十章:菩薩心腸第二百九十一章:前來歸順 下第六十三章:不法商人第四十一章:過新年第三百零四章:人間美味第四十六章:狂歡元宵夜第九百零九章:此消彼長第四百九十七章:元正大朝第四百零八章:巧合?第七百八十二章:奉旨調動第四百四十一章:先下手爲強第一百五十一章:高麗使團的招數?第二十二章:中秋佳節第五百六十一章:大當家,大事不好了第九百七十三章:皇見皇第二百九十二章:暫且留下第七百七十八章:偃旗息鼓第六百八十二章:劃地而治第一百二十章:凱旋而歸第七百零四章:套話第九百六十九章:最後的決戰 十第八百三十章:誰人出使?第一百四十一章:射藝較技 中第五百九十六章:這下麻煩了第五百七十四章:用兵一時第六百四十一章:高興不起來第四百二十一章:校正刊印第三百一十五章:帝后合計 上第七百二十八章:艮嶽之勢第三百九十七章:孤臣第三百七十章:火炮初成 三第四十章:權柄加重第九百四十章:揚威大漠第四百四十四章:誅心之言第七百五十九章:大銀礦第三百七十四章:火炮初成 七第七百八十二章:奉旨調動第六百五十二章:合巹第五百三十三章:順藤摸瓜第七百八十章:過乞巧節第九十三章:萬馬奔騰踏連營第二百六十三章:同乘馬車第三百一十六章:帝后合計 下第二百二十四章:仵作第八百八十九章:入不敷出第二百四十二章:來自衙役的消息第九百七十三章:皇見皇第六百零二章:全權處理第二百零六章:太原府尹第二百一十九章:不會就練第三百九十七章:孤臣第二百七十五章:白身介甫第七百四十五章:上林苑第三百八十章:整合廂軍第三百八十章:整合廂軍第三百三十三章: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第四百七十四章:坐山觀虎鬥第五十章:金榜題名第四百二十六章:心上人不是你第五百七十六章:火炮齊鳴第三百五十九章:韓家有女初長成第八百一十章:急行軍第三百一十六章:帝后合計 下第五百七十三章:攻打計劃第九百四十七章:乘勢進擊第五百八十七章:就事論事第五百六十四章:好不熱鬧第五百二十三章:水煮肉第二百一十五章:密旨下第七百四十一章:沒有不透風的牆第八百零三章:出城迎敵第七十六章:我有過牆梯第八百二十五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上第六百五十五章:心不在焉
第四百三十五章:蘇轍蘇子由第二百三十八章:忽悠,使勁忽悠第五百九十二章:太后意屬第六百零六章:宣傳造勢第二百零一章:壯士斷腕第八百九十六章:爲國賦詞第八百一十八章:又撲空第九百五十五章:慘烈的肉搏戰第一百七十七章:用意在此第九百六十九章:最後的決戰 十第六百四十六章:冷嘲熱諷第九百三十一章:祭旗,出征!第十章:例朝風雲第九百一十七章:民情激憤第九百二十七章:出了一口惡氣第九百零三章:不如歸去第八百一十章:急行軍第二百五十九章:狗頭軍師第613章:惹不起就躲第三百七十四章:火炮初成 七第七十五章:你有張良計第四百七十三章:如何佈陣第四百七十三章:如何佈陣第三百三十九章:再開蹴鞠聯賽第三百一十一章:朕說你行你必須行!第四百九十一章:達成協議第四百一十章:菩薩心腸第二百九十一章:前來歸順 下第六十三章:不法商人第四十一章:過新年第三百零四章:人間美味第四十六章:狂歡元宵夜第九百零九章:此消彼長第四百九十七章:元正大朝第四百零八章:巧合?第七百八十二章:奉旨調動第四百四十一章:先下手爲強第一百五十一章:高麗使團的招數?第二十二章:中秋佳節第五百六十一章:大當家,大事不好了第九百七十三章:皇見皇第二百九十二章:暫且留下第七百七十八章:偃旗息鼓第六百八十二章:劃地而治第一百二十章:凱旋而歸第七百零四章:套話第九百六十九章:最後的決戰 十第八百三十章:誰人出使?第一百四十一章:射藝較技 中第五百九十六章:這下麻煩了第五百七十四章:用兵一時第六百四十一章:高興不起來第四百二十一章:校正刊印第三百一十五章:帝后合計 上第七百二十八章:艮嶽之勢第三百九十七章:孤臣第三百七十章:火炮初成 三第四十章:權柄加重第九百四十章:揚威大漠第四百四十四章:誅心之言第七百五十九章:大銀礦第三百七十四章:火炮初成 七第七百八十二章:奉旨調動第六百五十二章:合巹第五百三十三章:順藤摸瓜第七百八十章:過乞巧節第九十三章:萬馬奔騰踏連營第二百六十三章:同乘馬車第三百一十六章:帝后合計 下第二百二十四章:仵作第八百八十九章:入不敷出第二百四十二章:來自衙役的消息第九百七十三章:皇見皇第六百零二章:全權處理第二百零六章:太原府尹第二百一十九章:不會就練第三百九十七章:孤臣第二百七十五章:白身介甫第七百四十五章:上林苑第三百八十章:整合廂軍第三百八十章:整合廂軍第三百三十三章: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第四百七十四章:坐山觀虎鬥第五十章:金榜題名第四百二十六章:心上人不是你第五百七十六章:火炮齊鳴第三百五十九章:韓家有女初長成第八百一十章:急行軍第三百一十六章:帝后合計 下第五百七十三章:攻打計劃第九百四十七章:乘勢進擊第五百八十七章:就事論事第五百六十四章:好不熱鬧第五百二十三章:水煮肉第二百一十五章:密旨下第七百四十一章:沒有不透風的牆第八百零三章:出城迎敵第七十六章:我有過牆梯第八百二十五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上第六百五十五章:心不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