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授劍欽差

這年輕人不懂世事,以爲蘇軾身後跟着的是押解的公差,還道蘇軾犯什麼事了。

蘇軾笑道:“陛下有口諭,我今日便不去刑部了。子由,你的課業都溫習好了?”

原來這年輕人是蘇軾的弟弟,蘇轍。正史上,唐宋八大家之一,與其父蘇洵、其兄蘇軾共稱三蘇。當然了,在這個時空,蘇軾也只是剛剛金榜題名,蘇老泉還是未曾中第,蘇轍則是沒有考過科舉。

蘇轍時年已然二十四歲,被蘇軾連累,所以考不了科舉。不僅是蘇轍,連蘇洵都是一樣。因蘇軾前些年公然言論政事,被幾個二五仔悄然舉報,蘇軾鋃鐺入獄。要不是陸承啓登基,頒佈了不以言論論罪的聖旨,恐怕蘇軾此間還是在牢獄裡面。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出來。就算出來了,他們蘇家的聲譽什麼的全毀了,考科舉便是一個夢想,可望不可即。

皆因大順的七不準考,若是進了牢獄,便是犯了其中之一,就連直系親屬都不能科考。大順的科舉,嚴禁跨州府考試,需得本籍發放考號,憑號而考。若有案底之人,當地官府便絕對是不發放考號的。沒有考號,就沒了參考資格。

這個規定雖然嚴格,但也有他的道理在。犯罪之人,必定是德行有虧。雖然難免有冤假錯案,可也冤枉不到哪裡去。德行有虧之人,做了官,豈不是百姓的災難?

這七不準考,原先沒有直系家屬這一條的。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一人犯罪,全家受難,是世俗眼光所界定,說不清誰對誰錯。州府官衙不給你考號,你除了上京擊登聞鼓告御狀之外,還能有什麼辦法?

不過這樣的情況,擊登聞鼓。也是敗訴的多,勝訴的少。所以說蘇軾時來運轉,要不是陸承啓來到這個時空,也不知他的下場是什麼。

蘇轍聽聞蘇軾掛念他的課業。立馬說道:“回兄長,正在溫習呢!”

蘇軾看了看院中的石桌,發現蘇轍沒有說謊。也是,蘇轍都二十四歲的人了,要還是不懂爲自己未來着想的話。那他就太遜了。現如今,蘇轍唯一有壓力的是,兄長貴爲一科狀元,他要是下一科考差了,那他一輩子都會活在兄長的陰影下面了。

有壓力纔有動力,所以蘇轍爲了下一科,已經開始卯足了勁,誓要金榜題名,不到前三甲,都算失敗。

蘇軾身後的小黃門聽了他們兄弟倆的對話。笑意十足地說道:“蘇主事,這是你的兄弟?是了,爲金榜題名,還是要刻苦的。須得像你兄長這般,再拿個狀元回來!”

蘇轍不知可否,蘇軾見狀,連忙向小黃門賠罪道:“公公莫怪,舍弟還不懂事……”

那小黃門知道,蘇軾是陛下看重的官,給他幾個膽也是不敢對蘇軾發怒的。先前還有些尷尬。聽得蘇軾這般一說,連忙說道:“時日不早了,蘇主事,你準備接旨吧。對了。此乃密旨,不得有第二人在場!”

蘇軾一聽,正想說不是口諭嗎,怎麼又變成密旨了?剛想開口,卻見小黃門給他拋了一個眼神,立即便會意。原來是爲了掩人耳目。

蘇軾不由地心想道:“聖上有甚麼事,非得下密旨這般神秘?難道……”想到最近朝廷內外熱議的造船一事,蘇軾也驚呆了:“我又不會木匠活、造船什麼的,要是借了這檔差事,該如何是好?”

蘇軾的政治覺悟其實不低,猜測得雖不中,亦不遠矣。見小黃門着急要回去復旨,也不拖沓,擺了香案,焚香淨手之後,屏退閒雜人等,跪下接旨了。

小黃門見所有事都準備妥當,從袖子裡拿出一張黃色絹布,上面有宣紙粘在上面,攤開之後,以只有蘇軾能聽到的聲音念道:“制曰,蘇軾自春闈之後,任刑部主事一職,政績突出,令朕刮目相看。今夔州路、梓州路、廣南路、福建路監察司傳來暗報,此窮鄉之地,大有鬻兒賣女之事,監察司已然救出千百名孩童,手腳皆有殘疾。朕聽聞,心中震怒。人販子如此張狂,無視國法,定要揪出其頭腦,一網打盡。朕觀朝中大小官員,唯獨蘇卿能勝任。特此授爾尚方劍,掌先斬後奏之權,四品以下,有證據便可捉拿。如若不從,可憑此聖旨、尚方劍調集廂軍,圍剿之。望卿見機行事,此四路監察士,盡歸卿調遣。還望卿悲憫此些孩童,儘可能不要誤傷。洪祥三年七月即望。”

小黃門自己念着也有些語音抖顫,待得唸完之後,不僅是他,連蘇軾都驚呆了。如此大案,就連刑部尚書都沒有得到消息,卻叫他一個小小的從九品刑部主事去辦,這隻能說聖眷太厚了!

小黃門一臉豔羨地把聖旨交給蘇軾,再捧來裝着尚方劍的劍匣,小聲地說道:“聖上還有口諭,蘇主事要立時動身,家人爲你保密。如果辦得好,朕不吝封賞。”

蘇軾立即開始表態了:“臣定當竭盡全力,救出被拐孩童!”這話倒不是假的,不僅爲了自己的仕途,更是爲了名聲。有時候,名聲比官階更加好用,君不見,韓伯珂之名,已然被當做了戰神?現在如王韶,又是前途不可限量!蘇軾有一顆爲民之心,也不否認有一顆爲名之心。這兩者並不衝突,甚至是很好的互補關係。民聲好了,名聲自然也就好了。名聲好了,小皇帝看在眼裡,難道還不給你加官進爵?

小黃門聽了,知道如何復旨了,笑眯眯地說道:“咱家這便回稟陛下,蘇主事自便吧!”

說完,這小黃門領着那兩個太監,便匆匆離去了。只剩下蘇軾跪在書房之中,一手拿着聖旨,一手捧着尚方劍,一時間還道自己是做了夢。

此刻,書房又有人探頭進來,說道:“子瞻,那些公公都走遠了,你怎麼還不起身?爲父教過你,只跪天地君親師,爲父此刻也不需你跪的!”

蘇軾擡頭一看,原來是他的父親,蘇洵蘇老泉是也。見兒子有了出息,他忍不住來調侃一番了。不過聯想到自己屢次科舉都不中,也是有些神傷。(未完待續。)

第一百七十四章:各取所需第三百六十五章:賜粥羹第九百六十五章:最後的決戰 六第三百七十七章:保密工作要做好第二百零六章:太原府尹第612章:梯田第八百二十七章:戰略大迂迴第六百九十二章:耳廝鬢磨第六百四十三章:差強人意第一百三十二章:談判拉鋸戰第五百三十五章:進宮第五百零三章:有功不賞是爲何?第二十八章:魔鬼訓練第二百零四章:民心所向第七百五十三章:賜名第三百三十九章:再開蹴鞠聯賽第五百九十八章:好大膽!第一百九十九章:和禁軍賽跑?第七百零六章:初顯威力第五百零七章:情愫暗生第一百八十一章: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百六十九章:越辯越明第六百二十二章:科舉試題第五百一十一章:請陛下賜婚!第五百零一章:有違仁義之道第三百六十六章:出城第五百七十六章:火炮齊鳴第六百四十一章:高興不起來第二百五十一章:異想天開第九百六十五章:最後的決戰 六第九百一十三章:半部論語治天下第一百一十五章:民牧之法第三百六十三章:傳授經濟理論第九百零一章:重光殿內第二百五十三章:聽朕的沒錯!第一百七十五章:;拉攏第二百三十章:尊慈太后第四百八十二章:打完就跑第八百六十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二十五章:驚人的商稅第三百五十一章:戰船已成第二百四十三章:迷你水寨第一百一十八章:試築馳道 下第八百一十三章:匯合第八百四十六章:教育計劃第八百三十四章:不受降第六百三十四章:竟無語凝噎第八百五十四章:江南糧倉第五百七十三章:攻打計劃第三百三十五章:一夥蟊賊第九百六十二章:最後的決戰 三第三百七十八章:老將抱恙第七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六百五十章:臣失職!第八百六十七章:招安第九百六十二章:最後的決戰 三第一百一十一章:諸市第七百七十七章:賜金券,免彈劾第九百章:苦衷第七百九十六章:心中不安第八百二十七章:戰略大迂迴第三百一十一章:朕說你行你必須行!第一百二十一章:獻俘第七百七十七章:賜金券,免彈劾第三百零二章:一同吃酒第一百一十六章:班師回京第二百五十四章:固執己見第二百一十六章:悠閒的盧胖子第一百一十三章:初見第五章:不一樣的歷史第七百七十五章:龍氣翻騰第二百七十七章:大理寺審訊第四百零九章:盡孝不是做戲第三百九十九章:十品官制第六百六十四章:虛心納諫第九百五十三章:拼死不退第六百七十五章:鷸蚌相爭第八百九十四章:以樂教和第七十四章:填土戰術作品上傳一個月感言第八百七十二章:問計奸臣第九百二十四章:關門打狗第七百一十一章:銅礦第三百六十七章:公共馬車第六十七章: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第九百二十五章:馬車第八百六十五章:形勢第九百三十七章:誰爲刀俎第六百五十三章:西廂一夜第八百四十六章:教育計劃第五百一十章:終見真容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錢第三百六十三章:傳授經濟理論第四百七十四章:坐山觀虎鬥第八百五十七章:黨爭第五百九十七章: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第十三章: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一百九十二章:野心勃勃第三十五章:國子監第九百六十八章:最後的決戰 九
第一百七十四章:各取所需第三百六十五章:賜粥羹第九百六十五章:最後的決戰 六第三百七十七章:保密工作要做好第二百零六章:太原府尹第612章:梯田第八百二十七章:戰略大迂迴第六百九十二章:耳廝鬢磨第六百四十三章:差強人意第一百三十二章:談判拉鋸戰第五百三十五章:進宮第五百零三章:有功不賞是爲何?第二十八章:魔鬼訓練第二百零四章:民心所向第七百五十三章:賜名第三百三十九章:再開蹴鞠聯賽第五百九十八章:好大膽!第一百九十九章:和禁軍賽跑?第七百零六章:初顯威力第五百零七章:情愫暗生第一百八十一章: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百六十九章:越辯越明第六百二十二章:科舉試題第五百一十一章:請陛下賜婚!第五百零一章:有違仁義之道第三百六十六章:出城第五百七十六章:火炮齊鳴第六百四十一章:高興不起來第二百五十一章:異想天開第九百六十五章:最後的決戰 六第九百一十三章:半部論語治天下第一百一十五章:民牧之法第三百六十三章:傳授經濟理論第九百零一章:重光殿內第二百五十三章:聽朕的沒錯!第一百七十五章:;拉攏第二百三十章:尊慈太后第四百八十二章:打完就跑第八百六十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二十五章:驚人的商稅第三百五十一章:戰船已成第二百四十三章:迷你水寨第一百一十八章:試築馳道 下第八百一十三章:匯合第八百四十六章:教育計劃第八百三十四章:不受降第六百三十四章:竟無語凝噎第八百五十四章:江南糧倉第五百七十三章:攻打計劃第三百三十五章:一夥蟊賊第九百六十二章:最後的決戰 三第三百七十八章:老將抱恙第七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六百五十章:臣失職!第八百六十七章:招安第九百六十二章:最後的決戰 三第一百一十一章:諸市第七百七十七章:賜金券,免彈劾第九百章:苦衷第七百九十六章:心中不安第八百二十七章:戰略大迂迴第三百一十一章:朕說你行你必須行!第一百二十一章:獻俘第七百七十七章:賜金券,免彈劾第三百零二章:一同吃酒第一百一十六章:班師回京第二百五十四章:固執己見第二百一十六章:悠閒的盧胖子第一百一十三章:初見第五章:不一樣的歷史第七百七十五章:龍氣翻騰第二百七十七章:大理寺審訊第四百零九章:盡孝不是做戲第三百九十九章:十品官制第六百六十四章:虛心納諫第九百五十三章:拼死不退第六百七十五章:鷸蚌相爭第八百九十四章:以樂教和第七十四章:填土戰術作品上傳一個月感言第八百七十二章:問計奸臣第九百二十四章:關門打狗第七百一十一章:銅礦第三百六十七章:公共馬車第六十七章: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第九百二十五章:馬車第八百六十五章:形勢第九百三十七章:誰爲刀俎第六百五十三章:西廂一夜第八百四十六章:教育計劃第五百一十章:終見真容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錢第三百六十三章:傳授經濟理論第四百七十四章:坐山觀虎鬥第八百五十七章:黨爭第五百九十七章: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第十三章: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一百九十二章:野心勃勃第三十五章:國子監第九百六十八章:最後的決戰 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