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百善孝爲先

華夏民族向來講究孝道,各種標榜孝道的故事層出不窮,也是一種十分利於國家穩定的美德之一。陸承啓從來不否認“以孝治國”的實用性,畢竟大家都吃這一套,也有利朝廷的統治。

儒家學說,能佔據中原大國幾千年的學術統治地位,自然有它的道理。儒家學說提倡的“仁、義、禮、智、信”這五常,是做人的基本的道德準則,以此爲倫理準則,則能很好地處理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使彼此達到和諧的狀態。

而儒家待人接物的準則,則是“溫、良、恭、儉、讓”,意指“溫和、善良、恭敬、節儉、謙遜”這五種美德。即便不同意你的意見,我也尊重你。這和後來西方提出的“我不贊同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其實是一樣的。不過,這只是讀書人和讀書人之間互相尊重,並不像西方的學說那樣,包括對讀書人對其他階層尊重。這也是華夏文化很矛盾的地方。

最後在這些所有美好準則之上,還有一個更高的道德標準,那就是“忠、孝、廉、恥、勇”,此乃五德。爲何把忠放在最前面?這也是爲何儒家學說能成爲統治者喜歡的學說的緣故,提倡忠君,自然也會忠於朝廷。做臣子要爲君王盡忠,作爲人子要爲父母盡孝,廉恥指的是廉潔的操守和知道恥辱。勇就不用說了,指的是不是武勇,而是勇氣。

這十五個字,道盡了儒家學說的精髓,也詮釋了爲何能成爲最大的學說流派的原因。其實孔聖人只提出過“仁、義、禮”,孟子延伸爲“仁、義、禮、智”,但都不能成爲統治者的菜。唯獨董仲舒進一步詮釋爲“仁、義、禮、智、信”,提出天人感應,才奠定了儒家學說爲帝王學說的地位。之後儒家學說繼續發展,進而衍生出“溫、良、恭、儉、讓”和“忠、孝、廉、恥、勇”這十個道德標準,牢牢地讓儒家學說把持着思想界一哥的地位。

而周芷若受到這樣的影響。自然也免不了俗,認爲陸承啓大半年未曾去看一下庶母妃,是一種大不孝的行爲。而並不是原先靈魂的陸承啓,又怎麼會知道。古人對孝悌是這麼看重的?

陸承啓也曾聽說過景福殿的事情,可一來他怕被人拆穿西洋鏡,二來對一個陌生人,實在提不起盡孝道的心思。或許他靈魂深處,依舊留戀着前世的父母。才如此抗拒吧?

爲帝日久,陸承啓也明白了,有些事情,哪怕做做表面功夫,也是必要的。要是皇帝都不行孝道,如何能讓萬萬子民信服,尊崇忠孝之道?

念頭一轉,陸承啓立即說道:“此事是朕疏忽了,梓童提醒得對。今日恰逢無甚要緊之事,便和梓童去看一下庶母妃吧。那景福殿之中。宮人雖多,想必她老人家也還是很孤獨的。”

見陸承啓有錯必改,周芷若吹彈可破的臉上,現出了微笑,說道:“陛下能知曉過失,明君的評價肯定是逃不掉的了。”

陸承啓苦笑一聲,要不是他揮散所有人,包括記錄他日常起居注的內侍,恐怕這個梗要流傳千年了。皇后對皇帝誇讚是千古明君,這事情在青史之上。也怕是第一遭吧?

想着要做的事情,陸承啓吃飯的速度也快了起來。不過一盞茶時間,便吃飽了。

緊接着,陸承啓稍做休息。便讓內侍在前面領着,前往景福殿。皇后周芷若,自然是要跟着身旁的。

在皇宮之中,哪怕陸承啓動一動腳步,御前侍衛都要緊跟其後,不敢有一絲懈怠。時日久了。陸承啓也習慣了這些人的存在,幾乎無視了。

景福殿座落在大順皇宮的後宮最裡面的地方,十分靠近後苑了。單從環境來看,這裡是皇宮之中,最適合養老的地方。但也因爲景緻太多,顯得人煙有些稀少了。

穿過墨綠瓦色的長廊,再通過長長的宮道,纔算是從垂拱殿到了景福殿。尚未進入殿門,便看到了許多宮女在殿中織布。宮女織的布,當然不可能是平常百姓用的麻布,而是名貴的蠶絲布匹。用的工具,則是陸承啓不認識的紡車。

其實紡車出現是很早的,秦漢時期已經很流行了。到了大順立朝之後,更是出現了大型紡車。此刻宮女所用的紡車,便是這種大型紡車。

這種大型紡車,需要兩個人共同協力才能完成,工作效率比先前的手搖紡車、腳踏紡車提升不少。可重生而來的陸承啓,還是覺得這樣的紡織,實在太慢了。

稍稍注意了一些宮女,內侍便高聲說道:“皇上駕到!”

聽聞皇帝陛下駕臨,這些宮女連忙停下手中活計,躬身施禮。陸承啓說道:“免禮,可知尊慈太后何在?”

此刻,殿中傳來一個極其好聽的聲音:“可是陛下駕到了?”

話音剛落,一個落落大方的中年婦人,穿着鞠衣,自殿中緩緩走出。這種衣服以黃羅爲色,蔽膝、大帶、革舄隨衣色,形制很像皇后的禕衣,但沒有翟文,是皇室女子親自侍弄蠶絲的時候穿的。

陸承啓注意到眼前這個婦人,哪怕已經過了四十多歲的年紀,還是顯得很年輕,一張紅潤的臉龐上,絲毫不見皺紋。也許是皇室中人,都保養得比較好吧。一身溫婉的氣質,與周芷若如出一轍,一步一趨之間,盡顯大家閨秀風采。這種氣質,哪怕是女人老了之後,也還是繼續存在的。就如同一罈老酒,越陳越醇厚。

這劉氏,本爲陸承啓的便宜老爸,元綬帝的淑妃。自陸承啓的生母章獻太后過世之後,一直便是劉氏撫養陸承啓,一直視同己出。奈何先前那個倒黴鬼,身子又弱又淘氣,劉氏管教起來頗感費力。又不是親生母親,說話一重,便去和元綬帝訴苦。劉氏也因此吃了不少元綬帝的訓誡,這些都是很冤枉。但她從來不以爲許,仍然一如既往地對待陸承啓。(未完待續。)

第九百六十二章:最後的決戰 三第五百二十六章:倒春寒第一百零四章:落荒而逃第613章:惹不起就躲第四十八章:算術奏對第四百五十六章:慈懿仁和皇太后第八百二十八章:議和?遲了!第五百零三章:有功不賞是爲何?第二百九十章:前來歸順 上第三百零九章:新式戰船模型 下第三百三十七章:大火第八百零九章:飛馬急報第一百一十九章:端午節第一百四十九章:烏臺奏表案第七十七章:各方反應第638章:省元第一百四十五章:條約細節第三百零三章:大儒說,食不可語第627章:制科第四百七十章:流矢第五百二十六章:倒春寒第三百七十三章:火炮初成 六第一百七十四章:各取所需第四百六十三章:灤河行宮第八十四章:找到破綻第八百零六章:兵者,詭道也第五百五十一章:癡情人第一百六十四章:隔空嘴仗第一百三十八章:廟會第二百八十六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下第十四章:酒樓見聞第二百二十一章:清點第三百九十一章:狼狽爲奸第四百八十四章:如何解釋第一百五十三章:三司制第五百七十七章:學院派和實戰派第四百章:別以爲朕不知道!第八百四十八章:馬匪第五百六十四章:好不熱鬧第三百五十八章:給窮人一個希望第四百二十四章:茶廬論國事第九章:掌控局勢第一百二十八章:戰爭紅利第四百四十三章:誰人擊登聞鼓?第三百六十九章:火炮初成 二第三百一十三章:羨煞旁人第六百九十六章: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第四百二十五章:糾纏不休第二百八十三章:不忘初衷第五百六十五章:落荒而逃第八十三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五百七十二章:三兩句情話第八百零五章:伏兵盡起第五百五十二章:血濺皇宮第二百九十五章:國子監辯道 二第九百四十七章:乘勢進擊第七百一十八章:盛世初顯 四第六百七十二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八百三十九章:收復“故土”第七百六十三章:好一座樊樓第七百零一章:懇求出兵第四百八十四章:如何解釋第七百八十九章:分兵拒敵第七百三十二章:一發不可收拾第七百一十四章:新奇玩意第七百四十三章:風水大格局第六百章:有備而來第九百一十七章:民情激憤第四百七十四章:坐山觀虎鬥第五百零九章:互換官職第九十二章:五更天,縱馬襲營第一百六十三章:大夫問診第一百八十章:老實人李誡第六百四十二章:集英殿上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錢第三百六十九章:火炮初成 二第三十章:賺錢有方第五百二十四章:火炮裝船第七百四十一章:沒有不透風的牆第六百五十章:臣失職!第三百七十七章:保密工作要做好第三百八十九章:拉攏第七百三十五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百八十三章:反意漸露第五百三十章:將計就計第二百一十三章:佈局女真第八百六十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六百五十一章:納妃第一百五十八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上第九百七十五章:來了新客第二百一十三章:佈局女真第二百七十九章:無恥之尤第九百四十五章:追擊第十一章:動輒雷霆第九百五十章:真正的大決戰第三百五十五章:惻隱之心第二百零九章:精耕細作的前提第七十四章:填土戰術第九百五十章:真正的大決戰
第九百六十二章:最後的決戰 三第五百二十六章:倒春寒第一百零四章:落荒而逃第613章:惹不起就躲第四十八章:算術奏對第四百五十六章:慈懿仁和皇太后第八百二十八章:議和?遲了!第五百零三章:有功不賞是爲何?第二百九十章:前來歸順 上第三百零九章:新式戰船模型 下第三百三十七章:大火第八百零九章:飛馬急報第一百一十九章:端午節第一百四十九章:烏臺奏表案第七十七章:各方反應第638章:省元第一百四十五章:條約細節第三百零三章:大儒說,食不可語第627章:制科第四百七十章:流矢第五百二十六章:倒春寒第三百七十三章:火炮初成 六第一百七十四章:各取所需第四百六十三章:灤河行宮第八十四章:找到破綻第八百零六章:兵者,詭道也第五百五十一章:癡情人第一百六十四章:隔空嘴仗第一百三十八章:廟會第二百八十六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下第十四章:酒樓見聞第二百二十一章:清點第三百九十一章:狼狽爲奸第四百八十四章:如何解釋第一百五十三章:三司制第五百七十七章:學院派和實戰派第四百章:別以爲朕不知道!第八百四十八章:馬匪第五百六十四章:好不熱鬧第三百五十八章:給窮人一個希望第四百二十四章:茶廬論國事第九章:掌控局勢第一百二十八章:戰爭紅利第四百四十三章:誰人擊登聞鼓?第三百六十九章:火炮初成 二第三百一十三章:羨煞旁人第六百九十六章: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第四百二十五章:糾纏不休第二百八十三章:不忘初衷第五百六十五章:落荒而逃第八十三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五百七十二章:三兩句情話第八百零五章:伏兵盡起第五百五十二章:血濺皇宮第二百九十五章:國子監辯道 二第九百四十七章:乘勢進擊第七百一十八章:盛世初顯 四第六百七十二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八百三十九章:收復“故土”第七百六十三章:好一座樊樓第七百零一章:懇求出兵第四百八十四章:如何解釋第七百八十九章:分兵拒敵第七百三十二章:一發不可收拾第七百一十四章:新奇玩意第七百四十三章:風水大格局第六百章:有備而來第九百一十七章:民情激憤第四百七十四章:坐山觀虎鬥第五百零九章:互換官職第九十二章:五更天,縱馬襲營第一百六十三章:大夫問診第一百八十章:老實人李誡第六百四十二章:集英殿上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錢第三百六十九章:火炮初成 二第三十章:賺錢有方第五百二十四章:火炮裝船第七百四十一章:沒有不透風的牆第六百五十章:臣失職!第三百七十七章:保密工作要做好第三百八十九章:拉攏第七百三十五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百八十三章:反意漸露第五百三十章:將計就計第二百一十三章:佈局女真第八百六十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六百五十一章:納妃第一百五十八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上第九百七十五章:來了新客第二百一十三章:佈局女真第二百七十九章:無恥之尤第九百四十五章:追擊第十一章:動輒雷霆第九百五十章:真正的大決戰第三百五十五章:惻隱之心第二百零九章:精耕細作的前提第七十四章:填土戰術第九百五十章:真正的大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