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緣何失敗?

聽着徐崇光的娓娓道來,似乎那一場轟轟烈烈的元綬新政就在眼前。范仲淹其人,正史上也是大名鼎鼎的。若是剛重生那會,見到這麼個名人,陸承啓定會激動地不行。可現如今見得多了,也就那樣。沈括、蘇軾、狄青都見過了,名人什麼的,還在乎麼?

說起來,那些名人見了自己都要參拜呢,名人算什麼,哥可比他們牛氣多了!陸承啓在意的是,范仲淹的改革是怎麼失敗的。前車之鑑,後事之師,要是能吸取教訓,便能少走些彎路,十品官制也能順利地推行下去。

見陸承啓聽得入了迷,徐崇光幽幽一嘆,說道:“陛下可知,範宰輔緣何失敗?”

陸承啓似乎已有些眉目,徐崇光不會無緣無故地把這樁朝廷上下都不提的舊事說出來的,定然是和十品官制有關。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陸承啓可不會在這等大事上不懂裝懂,可是會出大事的。

“陛下可知‘門蔭’、‘納慄’二事?”徐崇光也不含糊,直接拋出兩個重量級的大石頭。

對於這種開後門的現象,身爲皇帝的陸承啓又怎麼會知道!底下的人都瞞得死死的,監察司又沒有得到他的旨意,自然不會擅自去查。如此一來,世人皆知的事情,竟只有陸承啓一人不知道!

陸承啓皺眉道:“這‘門蔭’、‘納慄’又是何物?”

徐崇光倒是有些吃驚,不過見陸承啓如此年輕,這些隱秘齷齪之事有所不知,也是正常。只聽他沉思了一會,才說道:“陛下,這‘門蔭’又稱‘恩蔭’、‘蔭補’,宗室子弟及外戚封王封官封爵,乃是歷朝通例,本朝以不例外。”

陸承啓聽到此處,便明白了:“哦。世人常說,朝中有人好做官,便是這個道理罷?這……這不是走後門嗎!”

徐崇光一愣:“走後門?是了,各處衙門皆有後門。尋求門蔭,也便算是走後門。陛下此喻,十分在理。只是這‘納慄’,走後門更是肆無忌憚。”

陸承啓一聽,眉毛一揚。他最見不得這等骯髒的交易,追問道:“怎麼回事?”

“先前臣任戶部尚書時,便覺不妥。‘納慄’即賣官鬻爵,先前遼人年年南下,國庫偏生空虛得緊。朝廷須擴充軍備,自是要尋個法子。我大順立朝以來,天災不斷,百姓流離失所。這疏浚河流乃至賑濟救災,皆要錢銀。國庫不足,便要由富紳交錢交糧。以安撫災民,疏通河道。‘納慄’一事,也是不得已而爲之,富紳交了錢,朝廷應當有些表示,便尋了些不打緊的階官送將出去。一來二去,便成了定製。每到輸捐之時,富紳富商踊躍,便是如此。”徐崇光一邊嘆息,一邊說道。

“竟有此事?”陸承啓震怒莫名。“真是豈有此理,朝廷官職,豈能用作買賣?如此下去,我大順根基。豈不是腐朽殆盡!不行,朕定要杜絕此事!”

徐崇光也不阻止,而是淡淡地說道:“陛下所想,和範宰輔所想,別無二致。十品官制,亦是如同‘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擇長官、推恩信、重命令’。不過是陛下手段更高明些罷了。”

陸承啓聞言,立即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按徐崇光的說法,此事應當由來已久,恐怕先帝在時,已然存在了。說不定自文宗以後,便形成了定製。如此根深蒂固的潛、規則,又豈是一時能盡除的?

徐崇光見陸承啓沉默了,才緩緩地說道:“此事早已天下皆知,雖然科舉仍爲正途,可禁不住一些別有企圖之輩,投機取巧,竊取官位。現朝中候缺官員,十有**便是納慄出身。若是陛下絕了他們晉升之途,怕是範宰輔舊案重演。陛下爲一國之君,自然不能有錯。可老臣,卻要爲陛下擔下罪責。若能消除積弊,老臣老朽之身,何足掛齒。只怕屆時,新政失敗,積弊未除,徒傷了我大順元氣啊,陛下!”說罷,徐崇光雙膝着地,對着陸承啓就是一拜,哽咽不成聲。

這句話裡面,涉及到了自身利益,徐崇光毫不猶豫地說了出來,陸承啓不得不相信了。是啊,這些納了輸捐的,若是統統放做十品官,絕了他們晉升之路,指不定會怎麼鬧事呢。皇帝最怕什麼,拉幫結派,結黨營私。要是這些人擰成一股繩,也是很難處理的一件事。

不過陸承啓到底是“過來人”,知道革命沒有不流血的。既然決意要清除積弊,還政清明,自然有這個心理準備。心中念頭千百轉,總是覺得繞不過這道坎,終究還是狠下心來。

陸承啓做了決斷之後,把徐崇光硬生生拉起來後,堅定地說道:“徐卿,朕不怕跟你說,十品官制關乎我大順百年國祚,定然不能半途而廢。至於徐卿,朕絕對保你平安。若是有人挾持彈劾徐卿,朕定當不輕饒!那些門蔭也好,納慄也罷,自今日起,統統作廢。若再讓朕知曉有如此齷齪之事,定斬不饒。”

這話說得殺氣騰騰,徐崇光總算明白了,陸承啓看似文弱,但骨子裡卻實打實是個狠人。他站直身之後,輕輕掙脫了陸承啓有力的臂膀,突然放聲大哭。

陸承啓卻一臉愕然:“徐卿爲何如此?”

徐崇光一邊抹淚,一邊痛哭道:“你這人君,竟把老臣數十年清名毀於一旦!罷了,罷了,既然躲不過,便做罷!陛下,老臣何嘗不知,十品官制好處?自陛下親政以來,國庫每年遽增,納慄已絕。只要堵住門蔭之輩,便能成事。若朝臣彈劾老臣,陛下無須打救。老臣能爲社稷做下此事,便足矣。屆時,陛下只需準了老臣致仕,老臣便自行回鄉,採菊東籬下……”

陸承啓聽他說得如同生離死別一樣,感到好笑,說道:“徐卿,朕豈是那種不仁不義之輩?你是肱骨之臣,朕如何能放你離開?一國之內,最怕內耗。若是有人膽敢如此,朕絕對公正處理,徐卿寬心便是。”

徐崇光止了哭聲,垂淚道:“陛下何必如此?去年整頓官場,已然血流成河,難道……”

陸承啓冷笑道:“徐卿不必再勸,朕最厭黨爭,若爲一己之私,不顧社稷百姓,這樣的官,朕要之何用!不如早早罷黜,好讓有德有才之士上位!若是幾百人的血,換來萬萬人的安寧,這幾百人,殺得!朕就不信了,朕一手有報紙,一手有軍隊,更兼大義傍身,還治不服這些魑魅魍魎!”(未完待續。)

第五百七十一章:耍小性子第六百一十章:亦農亦匪第二百八十五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上第五百七十一章:耍小性子第五百零四章:皇上的人情第七百二十六章:風水問題第九百三十三章:明教造反第九百零五章:征服第四百二十六章:心上人不是你第九百一十一章:馬價第四百二十三章:風雨欲來第五十章:金榜題名第三百零二章:一同吃酒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錢第一百七十章:女人心第二十二章:中秋佳節第五百七十六章:火炮齊鳴第七百一十一章:銅礦第二百零二章:摩尼教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國賀正旦使第五百七十五章:攻心爲上第八百一十五章:避實就虛第八百五十五章:七年後第六百六十二章:百轉千回第八百一十一章:人呢?第四百六十八章:重元之亂第二百一十九章:不會就練第四百八十三章:又立奇功第三百三十八章:龍顏震怒第二百一十八章:轉戰山東第四百零三章:就是要他們鬧第八十九章:拔營第三百零六章:驚鴻一瞥第五百一十七章:又鬧騰第八百九十八章:譜成曲子第613章:惹不起就躲第五百八十四章:密旨第十章:例朝風雲第四百一十四章:皇莊事宜 上第一百二十一章:獻俘第九百三十五章:剷除叛徒第六百五十章:臣失職!第三百三十九章:再開蹴鞠聯賽第六百四十章:人生得意須盡歡第三百二十四章:水師敗落至此第三百六十八章:火炮初成 一第五百六十八章:招安第九百三十二章:劍指臨潢府第六百八十七章:知行合一,崇文尚武第三百六十五章:賜粥羹第七百九十一章:一路順暢第五百四十章:排查第九百五十九章:百姓歸心第六百章:有備而來第四百五十九章:煽風點火第三百七十八章:老將抱恙第二百七十五章:白身介甫第四百六十六章:即時出兵第六十八章:兵貴神速第六百五十三章:西廂一夜第五百三十九章:震驚第七百九十七章:大戰在即第628章:意想不到的收穫第四百九十三章:回京述職第七百零四章:套話第二百零四章:民心所向第八百七十七章:皮影第四百四十四章:誅心之言第七百八十七章:願爲先鋒第八百九十二章:光明頂?第三百三十六章:絕對有問題!第二百八十六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下第三百二十七章:進入梓州路第九百七十四章:治水大成第六百五十二章:合巹第五百三十七章:佈局第七百三十五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七百六十七章:撞鐵板上了第一百八十章:老實人李誡第七百九十一章:一路順暢第六百六十七章:端木遺風第二百八十四章:妙計安天下第二百六十七章:轟動第五百五十三章:闢謠第八百五十七章:黨爭第二百九十三章:雨夜自思第一百六十五章:教唆第八百二十九章:擬國書第七百一十一章:銅礦第八百零四章:拖延時間第六百六十六章:報紙引導第四百三十二章:欲蓋彌彰第七百四十九章:只差一步第五十七章:帶上軍官踩場子第九百三十章:討遼檄文第六百八十八章:討官第三百二十二章:虎翼宣旨第六百一十章:亦農亦匪第六十六章:新鑄錢幣第七百七十六章:臣願往!
第五百七十一章:耍小性子第六百一十章:亦農亦匪第二百八十五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上第五百七十一章:耍小性子第五百零四章:皇上的人情第七百二十六章:風水問題第九百三十三章:明教造反第九百零五章:征服第四百二十六章:心上人不是你第九百一十一章:馬價第四百二十三章:風雨欲來第五十章:金榜題名第三百零二章:一同吃酒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錢第一百七十章:女人心第二十二章:中秋佳節第五百七十六章:火炮齊鳴第七百一十一章:銅礦第二百零二章:摩尼教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國賀正旦使第五百七十五章:攻心爲上第八百一十五章:避實就虛第八百五十五章:七年後第六百六十二章:百轉千回第八百一十一章:人呢?第四百六十八章:重元之亂第二百一十九章:不會就練第四百八十三章:又立奇功第三百三十八章:龍顏震怒第二百一十八章:轉戰山東第四百零三章:就是要他們鬧第八十九章:拔營第三百零六章:驚鴻一瞥第五百一十七章:又鬧騰第八百九十八章:譜成曲子第613章:惹不起就躲第五百八十四章:密旨第十章:例朝風雲第四百一十四章:皇莊事宜 上第一百二十一章:獻俘第九百三十五章:剷除叛徒第六百五十章:臣失職!第三百三十九章:再開蹴鞠聯賽第六百四十章:人生得意須盡歡第三百二十四章:水師敗落至此第三百六十八章:火炮初成 一第五百六十八章:招安第九百三十二章:劍指臨潢府第六百八十七章:知行合一,崇文尚武第三百六十五章:賜粥羹第七百九十一章:一路順暢第五百四十章:排查第九百五十九章:百姓歸心第六百章:有備而來第四百五十九章:煽風點火第三百七十八章:老將抱恙第二百七十五章:白身介甫第四百六十六章:即時出兵第六十八章:兵貴神速第六百五十三章:西廂一夜第五百三十九章:震驚第七百九十七章:大戰在即第628章:意想不到的收穫第四百九十三章:回京述職第七百零四章:套話第二百零四章:民心所向第八百七十七章:皮影第四百四十四章:誅心之言第七百八十七章:願爲先鋒第八百九十二章:光明頂?第三百三十六章:絕對有問題!第二百八十六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下第三百二十七章:進入梓州路第九百七十四章:治水大成第六百五十二章:合巹第五百三十七章:佈局第七百三十五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七百六十七章:撞鐵板上了第一百八十章:老實人李誡第七百九十一章:一路順暢第六百六十七章:端木遺風第二百八十四章:妙計安天下第二百六十七章:轟動第五百五十三章:闢謠第八百五十七章:黨爭第二百九十三章:雨夜自思第一百六十五章:教唆第八百二十九章:擬國書第七百一十一章:銅礦第八百零四章:拖延時間第六百六十六章:報紙引導第四百三十二章:欲蓋彌彰第七百四十九章:只差一步第五十七章:帶上軍官踩場子第九百三十章:討遼檄文第六百八十八章:討官第三百二十二章:虎翼宣旨第六百一十章:亦農亦匪第六十六章:新鑄錢幣第七百七十六章:臣願往!